查看原文
其他

内蒙古有个神秘的地方,不仅盛产牛羊,还盛产博士!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中国新闻社 Author 中国新闻社

内蒙古青年

知青年 懂青年 爱青年



 

来源:中国新闻社(CNS1952)作者:奥蓝

知识改变命运!
内蒙古这个贫困旗县
50%以上都是牧民
但平均550人就出一个博士


 在中国,博士可以说是学霸的代名词了吧。


可你知道么?在中国,博士的选拔可谓是千里挑一。小编算了算,从1978年恢复博士招生以来,中国总共授予博士学位人数大约在80万。对标中国14亿多人口,博士占人口的比重为万分之5.7,即1754人中才有一名博士。

内蒙古有一个小县城,从这里出生的人,平均550人中就有一个博士。然而,这个县城地处内陆,不富裕更不出名,一半以上的人都生活在茫茫草原上,与牛羊为伴。



这样的地方竟然不仅盛产牛羊、
而且还盛产博士
 这样真的合理么?
现实中竟然存在?


小编说的地方,是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的镶黄旗。

其实在锡林郭勒大草原上,不少老一辈人都知道,镶黄旗的人爱学习。他们相信,知识改变命运。



当地政府很有心,他们日前特地把这些博士的信息汇总,整理成册,而且还出版了~名字叫就《博士之乡·镶黄旗》。


 啧啧啧,有点优秀呀!



书中梳理了新中国成立以来,从镶黄旗走出去的54名博士人才。而且,在这本书出版之际,又有两名博士顺利毕业了。镶黄旗政府向小编证实,截至目前,有一名博士去世。如今在世的博士有55名。对标当地3.1万人的总人口,这里平均550人就出一个博士。

有这样的成绩,镶黄旗的确可以叉腰骄傲好一会了!



01
这里的博士经常组团出现


相信很多人都是第一次听说镶黄旗这个地方吧。它坐落于著名的锡林郭勒大草原,天苍苍野茫茫,总人口只有3.1万人,超过56%的人居住在草原上。

这是一个以蒙古族为主体,汉、回、满等多民族聚居的地区。由于资源禀赋、交通位置、人口规模等原因,这里曾是内蒙古101个旗(县、市)中最落后的地区之一。

虽然条件艰苦,然而并不耽误这里的博士扎堆出现~

小编大概统计了一下,从这里走出的55名博士7成以上都是少数民族,他们如今活跃在农学、医学、核工程、法学、艺术研究等领域,分布于世界各地。

而且,这里的博士还经常组团出现!有获得双博士学位的学术大牛,有以家庭为单位组团出现的博士小团体。比如:一家出了三个博士,还有父子博士、父女博士这样的组合。有的是以嘎查(蒙古语,村落)为单位组团,比如一个嘎查出了2个或3个博士。

有的专业尤其受到博士偏爱
,这55名博士中,农学类博士最多,达9人;医学类博士次之,8人;第三位是语言学,5人。


这是《博士之乡·镶黄旗》发售之际回家乡参加首发仪式的年轻一代女博士们~是不是意气风发、风姿绰绰!
      
02

谈起知识改变命运

这里的博士这样说


在这些学霸心中,他们觉得是被知识改变了命运么?怀着这样的疑问,小编特地找了两个学霸。为了更贴近当下现实,小编找的可都是青年力量。


采访对象1王浩天博士 1979年生人  2016年博士后出站后留校


“是,我肯定是被知识改变命运的人。”王浩天告诉记者,“读书这个事,不管在城市、旗县还是乡村,物质生活可能都差不多,毕竟互联网如今已经这么普及了。我能买到的东西,现在在旗里的同学们也能买到。但是知识能提高你的认知,对事物的判断。眼界会开阔一点,经历多,见的也就多一些。”

王浩天2007年硕士毕业后留学工作,2016年博士后出站,如今是吉林大学的一名教师,专业是医学生物工程,专注于蛋白质药物表达和干细胞应用方面的研究。“家乡的同学聊天时候会觉得我厉害,觉得博士罕见。我每次都跟他们说,博士真的不稀奇,我们(学校)这里全都是博士。”

“我的父母从小就给我灌输这样一种思想:家乡的社会环境就是这样,比较穷。想要改变命运、想要找到好出路,就必须要离开这里,除了读书没有别的途径。而且正是因为落后,所以我们为了改变命运就只能更加努力。”

王浩天也感慨,从草原走出来之后,更发觉家乡的机会实在有限。“我之前曾经在江苏工作过两年,那边的机会就很多,除了读书、还可以经商之类的。”


作为一名老师,王浩天日常接触到很多大学生,也有不少来自家乡内蒙古锡林郭勒大草原的。


他告诉记者,锡林郭勒大草原走出来的学生都很聪明、也很优秀,但是在对自己未来的规划和人生思考方面,可能没有其他地方的学生成熟。“大概要晚1-2年吧,大二大三的时候才会慢慢想明白,自己未来想要什么样的生活。”


“想离开家乡,并不是不热爱家乡。”如今已步入40岁的王浩天也想为家乡尽一份力。“我现在也在接触健康产业和大数据,这些年也积攒了一些医疗资源,想回去跟家乡对接,看能不能为家乡做点什么。”
      
采访对象2爱伦高娃  1986年生人  2016年医学博士毕业


爱伦高娃是蒙古族,出生于当地的学霸家族,父母是硕士,两个叔叔是博士。2016年7月博士毕业后,爱伦高娃留在内蒙古当地一家三甲医院,专注于人工授精、体外胚胎培养这一方向。



“肯定是知识改变命运呀。”爱伦高娃告诉记者,不管起点是高还是低、家庭条件是好还是坏,知识总是会让人在原有基础上的眼界更高,选择也就更多。“从小学到高中这段基础教育过程肯定是重要的。这一阶段打下的基础对于本科选择方向、乃至更深层次的研究方向都是至关重要的。没有这些基础,就没法做选择。”


03

这里为什么盛产学霸?


滴水穿石,非一日之功。之所以人才辈出,与这里上上下下都重视教育是分不开的。

《2018年镶黄旗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中提到,镶黄旗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100%。而且早在1986 年,镶黄旗就被国家教育委员会评为“基础教育先进旗”;1988年被国家教育委员会评为“扫除文盲先进旗”。


此前,镶黄旗宣传部部长萨仁托雅也为人们做过科普。她说,首先,一是因为当地政府历来重视教育事业,提倡加强优化师资队伍有直接关系;二是当地人民崇尚文化、追求理想,社会各界大力支持教育,形成了尊师重教的良好氛围。


“不管怎么说,考博士都是很难的一件事吧。能这样坚持自己梦想的人肯定是让人佩服的。”镶黄旗民风质朴,人们谈起当地辈出的博士“老乡”时都难掩自豪。



- THE END -

来源:中国新闻社

责编:亦    校审:澜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