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内附0-12岁分级书单| 艺术启蒙幼儿园前就该开始了!这些方法你试过吗?

瑄瑄 大小爱玩 2021-01-24


小爱絮语瑄瑄主修艺术史,目前定居东京,从事艺术品投资方面的工作,小爱会被她的投稿吸引,不仅是因为她在艺术方面的专业度,还因为她有一个3岁的女儿——u酱。瑄瑄经常和u酱一起去美术馆,把自己喜欢的作品和孩子分享。3岁孩子看得懂艺术作品吗?和小爱一起去看看吧!


文、图/ @瑄瑄

我经常带孩子去逛美术馆,也写过一些带孩子去美术馆的心得。

美术馆是我的兴趣所在,我愿意和孩子一起分享,去美术馆可以说是我和娃共同的爱好。


但想要提高孩子的艺术感受力,仅仅带孩子看画册或是参观美术馆是不够的,还需要了解艺术的语言,并识别出来。艺术史有助于帮助孩子理解艺术家为何这样安排这些艺术的语言。


未经过这些训练,面对艺术品时,很可能会不知道如何分辨好还是不好。或者面对美术馆里的艺术品,空有感受,却无法从作品角度描述清楚。仅剩下不知道怎么描述的空泛感觉。


今天就这个话题分享我的一些小心得~


如何引导孩子感受艺术作品?


什么是艺术的语言?


艺术家对生活的观察需要借助艺术的语言来表达。从概念上看,艺术的语言包含艺术元素和艺术原理两部分:


艺术元素包括:色彩、明暗、形状、线条、肌理;
艺术原理包括:平衡、强调、运动、图案、变化。


艺术原理是艺术家在创作时组织安排这些元素的原则,艺术家根据艺术原理来协调使用这些原色。


美学感知的核心是引导小朋友如何去观察艺术品和去感觉什么。在这里,小朋友观察的重点就是艺术品的艺术语言(颜色、形状、纹理等艺术元素+艺术原理)。


比如下面两组不同艺术表现形式下的同一主题。你能识别出他们不同的艺术语言吗?

△地毯、版画、油画,与水墨画中的猫


△日本画、印度画、印象派,与饱满夸张的现代画中的舞蹈


如何识别与描述艺术语言?


听起来艺术语言的概念好像很专业,但其实引导孩子观察作品中的艺术语言,并不是一件难事,大部分妈妈在日常生活中可以做到。唯一的原则就是:要用符合孩子年龄的语言提出问题。

比如下面这一组四幅不同的马主题的绘画,对 3~6 岁的孩子,可以问一问:


分别有哪几种颜色、有几匹马、画中的马都在做什么呢?他们在哪里呢?你骑过马吗?摸过马的毛吗?每幅画中最亮的地方在哪里?画里有马在跑吗?

△肖像画家George Stubbs的写实马、达利笔下超现实主义的马、康定斯基的抽闲马,和李公麟笔下的水墨马


是不是很多妈妈在看画展时也问过类似的问题?其实不知不觉中,你已经在引导孩子观察了。

教孩子理解艺术也要随时随地抓住机会。比如去年8 月,我从京都国立博物馆给 u 酱带回来一个博物馆的吉祥物-以尾形光琳《竹虎图》为原型的老虎玩偶。u 酱很喜欢它,抱着它问我老虎玩偶为什么皱着眉不高兴啊。



我给她看了《竹虎图》,接着看了李公麟《卞庄子刺虎图》里的老虎,然后又看了张善孖画的老虎,最后找出我们在动物园里拍的老虎照片比较。她发现《竹虎图》里的老虎和李公麟画的老虎很像,都不像真正的老虎。张善孖画的老虎和真正的老虎很像。


△张善孖、李公麟、尾形光琳笔下的老虎


她问我为什么,我告诉她日本画是受了古代中国画的影响,讲了唐宋文化东渡日本的故事。接着又引出今年春天我们一起在奈良唐招提寺和扬州分别看过的鉴真和尚像。

看展与旅行的意义,本不是让她记住什么,而是这些与日常生活截然不同的体验在她心中埋下的种子。她虽然只有三岁多,但是去过的地方,看过的东西,在小人儿心中会悄悄生根发芽。

如何启发孩子的艺术创作?


回忆:场景的细节+情感体验


孩子的创作,不仅是是他们对客观事物的认知,更是他们与其建立的联系,表达着他们内心世界与周围环境的情感联系。


孩子突然跑过来说“妈妈,你能帮我画xx 吗?”


相信大家都遇到过吧。此时,比示范画法、或者“妈妈也不会画”更合适的做法是帮助小朋友回忆场景细节+情感体验。这种对细节的回忆和情感的表达会增强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u 酱画的《机场》,画的是她带着乐高小人在机场排队坐飞机去看外婆

画画前,我们一起简单讨论了去坐飞机的细节,机场都有什么,人们都在做什么,上了飞机又做了些什么。坐飞机快乐吗?马上能见到外婆开心吗?她很快就把脑海中回忆+想象的场景画了出来。


某天我们在读了my first discoveries系列绘本中的《The Body》,又去看了克里姆特的画展,其中那幅《三代女性》描绘了妈妈抱着孩子,旁边是一位老年女性的画。画展后的第二天,u 酱用粉笔画了一幅她在妈妈肚子里,妈妈在外婆肚子里的画,有很多的细节呈现。画展与科学绘本在小人儿的脑海里生根发芽,开出她自己的创作之花。

△Klimt《三代女性》


u 酱也不止一次说过让我帮她画,我从来没有给她示范过一次如何画。唯一做的只是和她聊聊想画的主题,帮助她回忆当时的场景细节和情感体验。当她脑海中回想起体验过的场景时候,常常能很迅速的下笔完成自己的作品。

△u 酱画的一家人和嘟嘟

小朋友的创作是他们自身体验与情绪的表达。而成年人的示范仅仅代表自己的体验,与小朋友脑海中的体验毫无关系。示范画法不仅极大干扰了小朋友的创作自信,更是扼杀创意思维和想象力的头号杀手。很可能自此以后,同一事物她都只会画成示范的样子了,而不同的事物则再没有信心画,一再的跑来让你帮她画。


如果孩子经常让你帮她画,那么首先请检查自己是不是经常给孩子示范,其次是不是在平时生活中足够留意细节,培养孩子对细节在看、听、触摸、感受方面的敏感度。要知道,所有的艺术体验都是来源于感官获得的。


音乐、故事、诗歌激发想象


这是我们一起读了绘本《桃花源的故事》以后,u 酱画的桃花源▽

春天的时候,我们一起去了美秀美术馆,而那里正是根据《桃花源记》设计的。这不正是绘本中、现实中、孩子的创作中,同是关于桃花源这一主题不同表现的最好对比吗?



△《桃花源的故事》(左)、美秀美术馆(右)


右下这幅画,是春天里带 u 酱去蕉雨园散步。那天早晨天气很好。树林里传来清脆的鸟鸣,池水中横着一叶小舟。后来她在小溪里踩湿了鞋子,我给她念了一首《滁州西涧》,回来以后她画的画。

△康定斯基《震动》(左)、u 酱的唐诗水彩作品(右)。


她没有用画笔,而是用了长方形的海绵盖章画,和圆头的海绵棒点画。后来某天一起看康定斯基画册的时候,我想起了她的这个作品,算是无意间的一次当代艺术尝试。


音乐方面,我们玩的比较多的是听音乐随着音乐节奏变化而画画。u 酱比较喜欢的是《小猫圆舞曲》、《森林铁匠》,和《邮递马车》。曲子比较欢快,且有节奏变化。我观察到节奏快的时候,她会用很多短折现来表现,而节奏慢的时候,大多是平缓的曲线。


最贴近孩子的现代艺术

△米罗、齐白石、毕加索、康定斯基。


小朋友距离现代艺术其实比成人要近的多。

首先,儿童画的直觉和非理性表达与当代艺术的许多表现形式是相通的;
其次,孩子尚未形成艺术与文化的固有思维,对当代艺术的接受能力要比成年人高的多;并且,孩子对材料的想象力和拼接摆放的天然兴趣与当代装置艺术十分相似。


米罗、齐白石、毕加索、康定斯基、马蒂斯的剪纸、奈良美智、关良等许多现代艺术家的创作灵感正是源自儿童画的质朴、天真,大胆。


而当代艺术中丰富多样的艺术材料、综合表达形式和体现出的多元文化也同样值得孩子体验。

△和 u 酱一起读过的现代艺术绘本

看展前阅读相关绘本,对孩子看展是很好的辅助。看展的过程中,她会惊喜的指出看过的画面,这小小的成就感会增强他们对展览的兴趣。还可以和她玩I spy 的游戏。


通常,看展后孩子的创作欲望会空前高涨。此时利用当代艺术的表现式创作孩子自己的作品,最合适不过。下面是u 酱的一些不同现代艺术形式的尝试。

△Jackson Pollock的抽象画(左)、u 酱的滴+小球滚画作品(右)


△Georgia O'keeffed的花卉画(左)、u 酱的对称水彩作品(右)


△安迪沃霍尔的波普艺术(左)、u 酱的橡皮泥转印作品(右)。还可以用有厚度的泡沫纸,让孩子在上面用铅笔画自己喜欢的画面,然后用彩纸转印,最后再拼接。


△马蒂斯的剪纸作品(左)、u 酱的剪纸拼贴画(右)


△Chris Ofili的大象粪便画(左)、u 酱融合了胶带、毛线、水钻,与水彩的综合材料作品(右)


这些作品都是u酱独立完成的,我并未给她任何指导。在讲完绘本,一起看完画,聊一会画中的细节以后我就做自己的事情去了,让她专心完成自己脑海中的想象和体验。


最重要的是不要让孩子对着看过的绘本或者画册来画。她需要表达的是自己脑海中的形象,借鉴的只是当代艺术的表现形式。至于最终结果和艺术家的作品像或不像都无关紧要。

△u 酱的牛奶水彩水印画、秃笔点画、海绵印画


孩子尝试现代艺术的意义在于拓宽他们对不同艺术表现手法的理解,艺术不仅仅只有拿着笔在纸上画,还可以借用各种工具和各种材料来表达。


我们还玩过自画像,先一起看Frida Kahol的绘本和画册,然后 她开始对着镜子画自画像。最近给 u 酱买了一个儿童相机,接下来准备结合David Levinthal的多媒体艺术,和她一起玩玩儿童玩偶摄影。

该怎么谈论孩子的画


和孩子讨论他们的作品,最常见的方式是先夸画的真棒,再问小朋友画的是什么,然后猜“你画的是 xxx 吗?” 其实,这恰恰是最不适当的三个问题。


鼓励孩子创作对孩子作品的兴趣有助于建立孩子的自信心,但是空泛无细节的表扬则毫无益处。同时幼儿的绘画未必有主题和意义,可能仅是动作与颜色的探索。猜测孩子画的主题,通常会让孩子失望沮丧。


谈论画的内容细节(颜色、形状、线条、图案)或者表扬认真的态度和付出的努力,对孩子来说才是更有意义的正向鼓励。或者说“哇,这么多的线条/颜色啊,给我讲讲你的画吧”,让孩子来自己说。

从小看到大的艺术史


从出生开始就给u 酱翻看画册。三岁以后,我们开始由浅及深的读一些艺术家的绘本、简单的拟人艺术史,逐步向儿童艺术史过渡。下面所有这些绘本,都是家里有的,全部都放在她随时可以自己拿到的开放书架上。关键是为孩子选择符合其年龄理解能力的艺术史。


0~3岁:韵文画册、认知主题画册

△大都会出的<MINI MASTERS>,每本一个艺术家的画+优美韵文。u 酱从 3 个月开始看,配画的短诗非常优美,她现在有时还会翻出来看看画。

△中信出的华夏版MINI MASTERS,一套六本包含:齐白石、徐悲鸿、沈周、任伯年、仇英、石涛


△<Art from the Start>,分类主题的认知绘本,小朋友小的时候非常喜欢


△大都会出的数字、字母、形状主题绘本,这套书非常好,展示出同一主题下四种不同风格的艺术表达


△小朋友最喜欢的安迪沃霍尔和马蒂斯的剪纸


3~6 岁:拟人化、故事化的艺术家图画书


这个年龄的孩子非常喜欢故事和拟人化讲述。小朋友喜欢在富有趣味的讲述中熟悉不同艺术家的艺术语言、表达方式,和所处时代与环境。


△最近正在给 u 酱读的<Children's Books Inspired by Famous Artworks>,一套 13 本,用故事讲述艺术家的风格、特点和生平


△四本用清奇的脑洞表达出每个艺术家都有着不同风格的图画书。有着天马行空的想象力和幽默感,小朋友十分喜欢


△海豚传媒的《艺术小小步》、未小读的《有颜色的艺术》、读小库的《书中有座美术馆》


△《凯蒂的艺术之旅》一共两辑十三本,以小朋友的视角写的艺术史,让小朋友非常有代入感,一直说想去伦敦的美术馆看一看。


《小小艺术家》是一套韩国艺术绘本,故事情节富有趣味,引导孩子关注不同的艺术表现手法与艺术元素、真正做到了将艺术风格解释的深入浅出,非常棒的艺术绘本。


 4~8 岁:艺术家传记绘本+儿童艺术史
逐渐向大童艺术史过渡


这个年龄阶段的孩子,理解力进一步增强,可以读更长、更复杂的艺术家传记与儿童艺术史。


△拟人化的艺术史,逐渐向儿童艺术史过渡


△未小读出的三本儿童艺术史

8~12岁:大童艺术史


读艺术史的核心目的,是令孩子明白:艺术是随着时间和空间不断变化的,艺术家的表达方式是受自身的经历和当时的社会背景影响的。



当然,妈妈并不是学校里的美术老师,不需要像美术老师一样设计每一次艺术体验。但是在家里聊一聊细节帮助孩子创作+问一问艺术品的颜色、形状、线条和纹理来帮助她描述艺术品和自己的作品+给孩子读几本艺术绘本和艺术史。相信每个妈妈都能做到。


是瑄瑄


艺术史博士,管理艺术品投资基金会,坐标东京,有一个3岁的女儿u酱,自有公众号“目白台札记”。资深爱书人,不算家族收藏的话,我自己和娃的书大概各一万本左右。



撰稿:瑄瑄

排版:谭晓君

审核:刘秋硕



新鲜出炉玩乐攻略,想跟全国三十万家庭分享?一肚子育儿经,你也想写出这样的文章?欢迎狠狠砸向投稿邮箱dxloveplay@163.com


延伸阅读:更多相关主题请点击

孩子不爱画画,秘密其实是......

孩子不爱画画?一个美国幼儿园老师给出的十条纯干货建议

五年全职四年迷茫,这位妈妈靠家庭美育找回自己的价值


大小爱玩亲子活动日历(2019年11月)

小爱自制:;;揭秘自来水-自来水博物馆(11.30)

泡在博物馆里:;

今夜不回家:

揭秘系新体验:;;;消防特别活动(11.16)

户外系好运动:

体验系好运动:;;;;;;


大小爱玩秋季出行推荐:

小爱自制| 一针一线里的情深意长,一丝一缕间的锦绣山河

一手探店| 打卡京城榜上有名的Lunaluz亲子餐厅,这简直是个大游乐场!

这个把“陕历博”搬空了一半的展到底该怎么看?戳进来就知道!

1.5+| 小宝宝、大宝宝都能看的互动好剧!这个获奖无数的大咖剧团终于来北京啦

离帝都最近的滑雪天堂,住万龙,享尽美食、温泉和亲子乐园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