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我荐 | 吕思勉: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义

吕思勉 黄灿然小站 2022-04-26




《易·系辞传》曰:“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近人每执此二语,谓中国人重空言而轻实事,此大缪也。道者,事物之所以然,《韩非·解老》曰:“道者,万物之所以然也,万理之所稽也。理者,成物之文也。道者,万物之所成也。”案:然,成也。稽,同也。无形迹可见,故曰形而上,犹言成形之先;曰形而下,则犹言成形之后耳。此乃天事,非人事。《周易正义八论》之一云:“易之三义,惟在于有,然有从无出,理则包无。故《乾凿度》云:夫有形者生于无形,则乾坤安从而生?故有太易,有太初,有太始,有太素。太易者,未见气也。太初者,气之始也。太始者,形之始也。太素者,质之始也。气、形、质具而未相离,谓之浑沌。浑沌者,言万物相浑沌而未相离也。视之不见,听之不闻,循之不得,故曰易也。是知《易》理备包有无。而《易》象惟在于有者,盖以圣人作《易》,本以垂教,教之所备,本备于有。故《系辞》云形而上者谓之道,道即无也;形而下者谓之器,器即有也。”此言最得《易》义。形而上、形而下,乃就物之可见、可闻、可循与否而锡之名,非意有所贵贱于其间也。不徒未尝贱器也,《系辞传》又曰“见乃谓之象,形乃谓之器,制而用之谓之法”,且尽力于制器以共民用矣。


《左氏》僖公十五年,韩简曰:“物生而后有象。”其所谓象,亦即《易》之所谓象也。象虽可闻见,犹不必其可循,《系辞传》曰“县象著明,莫大乎日月”,则其征也。若此者皆在天,古天官家言,自地以上皆为天。在地者则不然。故曰:“在天成象,在地成形。”成形者皆可共用,共用之谓器。凡器,皆可如其形,制为笵,以更作之时曰法。故曰:“成象之谓乾,效法之谓坤。”又曰:“法象莫大乎天地。”而包牺作卦,《易》称其“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也。夫如器之形以制笵,以更成是器,不过能使固有之器增多而已,不能更得新器也。能取法于天则不然。《礼记·郊特牲》曰:“地载万物,天垂象。取材于地,取法于天,是以尊天而亲地也。”取法于天者,依意想之所及,而制以为法;如是,则共用之器,日出而不穷。《韩子》曰:“诸人之所以意想者,皆谓之象。”《解老》。其理,观《系辞传》“盖取”一节可明。风行水上《涣》,制舟楫者取焉,不待言而喻也。服牛乘马取诸《随》,取其动而说也。臼杵取诸《小过》,《小过》上雷下山,上动,下任之以重也。弧矢取诸《睽》,《睽》上火下泽,火泽之行相违,犹射者引弦向己,矢激而外出也。上泽下天《夬》,夬者,决也,以五刚乘一柔,必决,决则殊矣,物之殊者仍可合之,知其故为一体,此书契之所由作也。要之如器以制,法器有限;因象而制,法器无穷。故曰:“以制器者尚其象。”又曰:“爻也者,效此者也;象也者,像此者也。”象者,物之所固有,像则人像之,故从人,非俗字也。


象之不可穷,犹形之不可穷也;于是能以一象广摄众义之说尚焉。《易》之始,不过占筮之书,而圣人有取焉,盖以是也。故曰:“书不尽言,言不尽意。然则圣人之意,其不可见乎?”又曰:“圣人立象以尽意”;又曰:“圣人有以见天下之赜,而拟诸其形容,象其物宜,是故谓之象”;又曰:“极其变,遂通天下之象”也。《易》道至广,皆摄诸象。故曰:“彖也者,言乎象者也”,又曰:“知者观其彖辞,则思过半矣。”“其称名也小,其取类也大”,则以一象广摄众义之谓也。象虽若虚县无薄乎,器之成恒必由之。故曰“象事知器”。事不违理,知象则器寓焉。《管子》曰:“一者,本也;二者,器也。”《五行》。又曰:“原始计实,本其所生,知其象则索其器。”《白心》。太史公曰:“《易》本隐以知显,《春秋》推见至隐。”谓其合本末为一也。


《管子·七法》曰:“治民有器,为兵有数,胜敌国有理,正天下有分。则、象、法、化、决塞、心术、计数。根天地之气,寒暑之和,水土之性,人民、鸟兽、草木之生,物虽不甚多,皆均有焉而未尝变也,谓之则。义也,名也,时也,似也,类也,比也,状也,谓之象。尺寸也,绳墨也,规矩也,衡石也,斗斛也,角量也,谓之法。渐也,顺也,靡也,久也,服也,习也,谓之化。予夺也,险易也,利害也,难易也,开闭也,杀生也,谓之决塞。实也,诚也,厚也,施也,度也,恕也,谓之心术。刚柔也,轻重也,大小也,实虚也,远近也,多少也,谓之计数。”其言足与《易》相发明。则谓自然之理,其予人以可知者谓之象。人效法之,有所制作,谓之法。化者,使人与事习也。决塞者,上之所以使下也。心术,上之所以自处也。计数,上临事之所察也。法本于象,故曰:“不明于象,而欲论材审用,犹绝长以为短,续短以为长。”法出于象,故亦自然不可改易。《法法》之篇曰:“不法法,则事毋常;法不法,则令不行。”不法法者,谓不以法为法也。法不法者,谓其所法者非法也。不合乎则。《周书·大匡》曰:“明堂所以明道,明道惟法法。”与《管子》所谓法法者同。朱右曾《集训校释》依陆麟书改为“明道惟法,明法惟人”,误矣。《孟子》曰:“离娄之明,公输子之巧,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师旷之聪,不以六律,不能正五音;尧舜之道,不以仁政,不能平治天下。”《离娄》上。此不法法则事毋常之义。又曰:“今有仁心仁闻,而民不被其泽,不可法于后世者,不行先王之道也。”“为高必因丘陵,为下必因川泽,为政不因先王之道,可谓智乎?”此法不法则令不行之义。非谓法出于先王,谓先王之法则法之法者也。虽荀子之法后王,意亦由是。《左氏》昭公四年,浑罕讥子产曰:“政不率法,而制于心;民各有心,何上之有?”政之不可制于心,以法之出于自然之则也。


《洪范》五事,思曰睿,睿作圣。《周官》乡三物,一曰六德:知、仁、圣、义、忠、和。郑注曰:“圣,通而先识也。”圣之本义,实以知识言,非以德行言。《荀子》曰:“不先虑,不早谋,发之而当,成文而类,居错迁徙,应变不穷,是圣人之辩者也。”《非相》。又曰:“道出乎一。曷谓一?曰执神而固。曷谓神?曰尽善浃洽之谓神。万物莫足以倾之之谓固。神固之谓圣人。圣人也者,道之管也。天下之道管是矣,百王之道一是矣。”《儒效》。又曰:“多言则文而类。终日议其所以,言之千举万变,其统类一也。是圣人之知也。”《性恶》。又曰:“所谓大圣者,知通乎大道,应变而不穷,辨乎万物之情性者也。大道者,所以变化遂成万物也。情性者,所以理然不取舍也。是故其事大辨乎天地,明察乎日月,总要万物于风雨。缪缪肫肫,其事不可循。若天之嗣,其事不可识。百姓浅然,不识其邻。若此则可谓大圣矣。”《哀公》。皆可见圣之本义。《论语·子罕》:“太宰问于子贡曰:夫子圣者与?何其多能也?子贡曰:固天纵之将圣,又多能也。”显分圣与多能为两事。《雍也》:“子贡曰: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子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盖寻常所谓相仁偶者,原不过及于与接为构之人,博施济众,为量弥恢,则非思无不通者不克济其事,故以圣言之。《孟子》曰:“智,譬则巧也;圣,譬则力也。犹射于百步之外也,其至,尔力也;其中,匪尔力也。”《万章》下。力之深入而克竟其功,亦仍就思无不通之义引伸之也。古之言圣,虽非如后世之高不可攀,然其尊之亦甚至。而《系辞传》曰:“备物致用,立成器以为天下利,莫大乎圣人。”其重之也如此,而曷尝有轻视制器之意哉?


  (原载《吕思勉读史札记》)


选自《二十世纪中国文史考据文录》(上),傅杰 编,云南人民出版社,2001



──────
黄灿然小站七周年 | 分类总目录
黄灿然小站七周年 | 最受欢迎诗文(I):295篇诗文
黄灿然小站七周年 | 最受欢迎诗文(II):159篇诗文
黄灿然小站七周年 | 新年祝愿!
黄灿然小站七周年 | 各自努力
黄灿然小站七周年 | 143首好听的乐曲
七周年八卦:许鞍华、叶芝、奖金、全宋诗

黄灿然:恋爱中的女人

我荐 | 拉尔修:苏格拉底传(王太庆 译)
我荐 | 哈耶克:自由文明的创造力(杨玉生 等译)
我荐 | 容庚:论《列朝诗集》与《明诗综》
──────


关注我,点击最上端蓝字“黄灿然小站”或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

所有手机赞赏适用(先点击图片,再长按),请在“添加留言”处留下您的昵称或名字
您的打赏可帮助黄老师交房租、打车。。。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