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余建:“一带一路”背景下的文化交流与展望

2015-09-15 文化产业评论

文化产业评论:自从习大大提出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构想之后,“一带一路”一度成为社会热词,其影响在短期之内即渗透到了社会经济的方方面面,并且从长远来看,“一带一路”的影响将持续发酵。显而易见,“一带一路”对文化产业也会形成一定的冲击并带来机遇,但在此背景之下,应该如何抓住痛点,让文化搭上“一带一路”这列车呢?本文来自文化部对外文化联络局西亚北非处余建处长,他从机遇分析,现状分析,与未来展望三个方面提出了关于如何在“一带一路”背景下发展文化的观点。值得阅读。

随着中国“一带一路”战略的正式实施,世界的眼光又重新回到了丝绸之路上。曾几何时,丝绸之路作为一条大动脉,在陆地与海洋上连接着亚、欧、非大地,是中华文明与亚、欧、非各大文明融汇交合的联络线。在近现代,国际舞台主角轮番登场、国际政治风云变幻,丝绸之路在开放封闭之间也是时隐时现,兴衰起伏,书写着历史,承载着希望。

两种或多种文化主体之间的互通与互联,文化相近则交流基础好,文化差异大则因势差更利互通有无。“一带一路”是一种战略,是一种愿景,也是促进文化交流的希望之路。广义的文化交流是指不同文化主体之间多层面(国家、非政府组织与企业以及其他民间层面)、多渠道(包括外交、商贸、教育、人口迁徙等)进行的文化互动的总和,本文所指文化交流,主要指国家之间并通过国家主导或引导进行的国际间文化交往交融活动。

一、“一带一路”战略与文化交流

“一带一路”战略能否成功实施,核心在于能否重新认识丝绸之路,综合发挥放大其推动不同文明融合、促进不同文化交流的孵化器作用。因此,看待“一带一路”背景下的文化交流与合作,也就需要借助更大的空间和时间,进行多维度的研究与分析。

世界再次聚焦“丝绸之路”

2013年9月7日,习近平在哈萨克斯坦纳扎尔巴耶夫大学发表演讲,提出了“丝绸之路经济带”概念;2013年10月3日,习近平在印尼国会发表演讲时提出共建“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2014年11月,习近平分别在2014APEC峰会工商领导人峰会以及“加强互联互通伙伴关系”东道主伙伴对话会上对“一带一路”做出了深刻阐述。他指出: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与互联互通、相融相近、相辅相成。如果将“一带一路”比喻为亚洲腾飞的两只翅膀,那么互联互通就是两只翅膀的血脉经络。

2015年3月,李克强总理所做政府工作报告将“一带一路”发展战略确定为“构筑全方位对外开放新局面”的重要支柱;随后,国家发展改革委、外交部、商务部于2015年3月28日联合发布《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提出共建“一带一路”的 “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一个利益共同体、责任共同体和命运共同体”的基本框架。至此,“一带一路”战略构想的内涵全方位展示在了世界面前。

“一带一路”战略在世界尤其是沿线各国引起良好的反响,基于共同的愿景,很多国家明确表态将其发展战略与“一带一路”战略结合或积极参与这一宏大计划,目前已经有六十多个沿线国家和国际组织对参与“一带一路”建设表达了积极态度。习近平主席在在2015年4月的印尼雅加达亚非领导人会议和万隆会议60周年纪念活动上多次对“一带一路”战略进行阐述,使“一带一路”赋予万隆精神新的内涵。离1955年的万隆会议已经过去了近60年,亚非拉友谊的种子依然深埋人心,今日的中国已经脱胎换骨,信心满满,唱响“一带一路”的合奏序曲,在世界舞台上再次挥舞倡导亚非拉发展中国家合作的大旗。

文化交流助力“一带一路”战略

围绕丝路沿线国家展开的大周边外交工作一直都是中国外交的重中之重,中国的“丝绸之路”战略一直没有停止过。更值得一提的是,许多文化交流与合作项目是多年来一直围绕着“丝绸之路”主题来进行设计和实施的,比如:中国文化部针对西亚北非地区于2012年初就创立了“丝绸之路文化之旅”和“丝绸之路文化论坛”等品牌活动,成为文化交流工作中的拳头项目。

但是,“一 37 39599 37 14989 0 0 3677 0 0:00:10 0:00:04 0:00:06 3677一路”作为一种战略构想被赋予了新的时代意义,也对文化交流与合作提出了更高的目标和任务。“一带一路”是中国改革开放发展到新的历史阶段后,对世界格局发展现状的一种反思与调整。中国早期的改革开放重点主要是注重引进美、欧、日等西方世界先进的技术、产品、文化与管理理念,旨在冲破樊篱,重返为西方世界主导的对我敌视、封锁和排斥的国际关系体系,这也导致了中国与亚非拉发展中国家交流与合作处于严重滞后与脱节的局面。当今,中国的飞速发展同时面临多重发展瓶颈,而亚非拉很多国家也需要与中国加强合作,以合作共赢合纵连横,重新改写国际政治、经济与文化的版图正当其时。

“一带一路”战略作为中国的国家战略由中央最高决策层对外倡导提出,彰显了中国崛起与发展已经到达了关键的时间点,需要拿出自身主导并能带动周边丝路沿线国家与地区参与的发展战略,需要对世界的未来与方向划出属于自己的发展蓝图。丝绸之路经济带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构建的大“井”字形,将会支撑起中国乃至“一带一路”区域发展的重要架构。

国际社会对于“一带一路”战略的反馈不一,众多国家都在权衡利弊,需要一段时间判断中国倡导的战略与西方主导的体系之间的差异及其可能带来的影响。能否在短时间里形成关于“一带一路”的国际共识?能否在最短时间内形成“一带一路”的共同体意识,达到实现民心相通的目标?这些都对我国的对外文化交流提出了新的目标,文化交流在“一带一路”战略实施与行动中不仅是润滑剂的作用,更具有战略要素性意义。

“一带一路”是提升对外文化交流水平的历史机遇

“文化包容”和“民心相通”是“一带一路”战略关于文化交流领域的关键词。作为促进文化包容的策略,国家支持沿线国家地方、民间挖掘“一带一路”历史文化遗产,联合举办专项投资、贸易、文化交流活动。

注入交流灵魂。“一带一路”战略以振兴古丝绸之路为目标,倡议继承古丝绸之路文化与遗产,为文化交流明确指明了方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根基之上,延续至今的丝绸之路文化正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杰出代表,弘扬丝路文化与历史遗产就是向世界阐述和介绍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一带一路”战略打开了伟大的文化和历史遗产宝库,为文化交流工作注入了活的灵魂,文化交流工作在核心价值观的指引下,目标和目的比以往更加明确了。

指明交流方向。“一带一路”战略涵盖的区域,恰恰是我国与外部世界文化交流相对薄弱的地区,也是发展程度与我国类似或相似的国家集中的地区。改革开放后,我国一直在加强与美、欧、日等西方集团的交流与联系,对周边国家与地区的交流力度与投入都有所减弱,甚至到了熟悉周边国家语言与文化的人才近乎匮乏的地方,大量非通用语人才改换专业、另投他门和挤向欧美。“一带一路”战略要大力恢复中国与广大亚非拉国家交流友好的历史,大力加强与亚非拉国家与人民友好交流的力度,再造亚非拉友好的辉煌。

夯实民心相通。“一带一路”战略倡导五通,民心相通是基础。在当今经济全球化的时代,文化认同成为综合国力竞争中最重要的“软实力”。在国际关系理论里,建构主义认为文化认同是构建国家间关系的基础。朋友的核导弹并不危险,而敌人的手榴弹才是威胁。国家与国家之间,人民与人民之间,是不是相互认同彼此的历史与文化?是不是接受彼此的传统与价值观?看待彼此是友是敌?民心相通与文化认同最为关键,而文化交流与合作也是最受欢迎、最为有效的夯实民心基础的重要手段。

促进方式转型。在对外改革开放的过程中,中国社会展现了从模仿力、到生产力、再到今天的创造力的集中爆发,随着对外交往越来越容易、互联网和信息化技术的普及以及对外沟通的渠道和手段更加畅通,中国的公民素质也得到了更快的提高,中国的社会发展体现出更多的宽容与多元,中国的文化发展展现出更多的自信与责任。中国一贯注重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文化交流与合作,初步建立并完善了良好的政府间交流与合作机制,具备了进一步深入开展的潜力与空间。“一带一路”战略的提出,标志着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文化交流也自此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在最短时间内调整机制、统筹资源、梳理渠道、夯实平台、打造品牌和加强传播,成为了文化交流工作的重中之重。可以说,“一带一路”战略的贯彻与实施,为我国对外文化交流的转型提供了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

二、中国对外文化交流的现况分析

从1978年底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改革开放至今,中国的全面改革开放快速走完了西方国家实现工业化需要的一百至二百年的历史进程。与之相伴,中国的文化交流也从政府专营、严防渗透和侧重宣传的往日局面,转变到了全民参与、兼容交流和侧重合作的崭新局面。至2014年,我国与外国政府签订的文化协定共计149个,海外中国文化中心总数达到20个。2014年经国家文化系统审批的对外文化交流项目1667起,40781人次参加;对港澳台文化交流项目230项,5593人次参加;对台文化交流项目500项,12593人次参加。最具国际影响力的“欢乐春节”活动在112个国家和地区、321个城市举办了570多项大型活动,涉及海外受众7000万人次。

改革开放35年的过程中,文化交流的主体从单纯的政府和国家,到各类所有制形式的主体及公民个人,呈现出全社会的广泛参与。交流的内容,从侧重宣传中国文化历史悠久博大精深,到分享中国文化发展的继承创新与时俱进,呈现出中国文化的兼容并收。交流的手段,从人员往来、演示和展览等传统形式,到多媒体高科技和互联网相结合的现代化方式,呈现出文化传媒科技的突飞猛进。交流的平台,从传统的文化艺术交流平台,到首脑外交、经贸合作、体育赛事等各类重大社会活动,体现了与经济社会发展更加密切的融合。交流的品牌,从传统的以中国或地方省份命名的文化日、文化周或文化节,向艺术类别、交流主题、跨各领域、跨国家地区等方向细化,呈现出更为广阔的国际化、专业化和综合化的发展方向。

从1978年开始,文化交流的主体、领域、人数、规模、内容、渠道、手段等等因素,无不呈现着快速积累和发展的态势,经历着量变到质变的积累过程。但是,中国的对外文化交流要想把握住“一带一路”这次千载难逢的历史性机遇,也必须妥善应对长期积累下来的问题与挑战,才能真正实现质的提高与飞跃。

文化交流方向尚需明确

新中国成立至今,文化交流与合作在不同的历史阶段都在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我们今天比任何时候都更加强烈地认识到了核心价值观在交流工作中的重要统领意义。毫无疑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国宣传思想文化战线的指导思想,文化交流工作又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实践。如何虚实相结合,介绍好、阐述好和表达好社会主义现阶段里最能代表中国发展方向的指导思想?这是一个及其重要的关键问题。目前,政府主导的交流工作还需进一步明确传达价值观方向,更加清楚地反映出中国的态度与意图。

一般来说,文化交流工作中常会出现以下问题:到国外去交流时,中国故事讲不好,不考虑清楚外国媒体和受众的特点;习惯以宣传教育来代替交流,用运动式的宣传来搞文化交流;报喜不报忧,不能给人以真实客观的感受;缺乏针对性的国别交流政策,没有明确的具体指导意见;依赖传统的演展形式,对跨领域的交流新形式认识不足;照搬国内的套路,不创新不改编,国外受众不理解不明白;容易盲目接受国外新奇特的消费型文化,不加甄别拿回国内等。

文化交流治理尚需提高

随着改革开放、简政放权的深入,文化交流的门槛越来越低,交流主体越来越多,交流的话语权与主导权更加分散,这也在客观上容易削弱国家在对外文化交流管理上的控制力与主导力。能否有效的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一个繁荣、健康和持续的交流生态呢?这迫切需要在简政放权的同时,大力提高交流宏观治理的水平,建立一套高效的管理与治理体制。

目前,中国的宣传、思想和文化战线分别隶属不同的党政部门和机构,都归党的意识形态宣传口统领,可熟悉外国文化和通晓外国语言的主力军队伍却大多在政府的各个外事管理部门。虽然在重大问题能实现对外文化交流的统一管理,但是在日常交流实践中却存在着人才流动困难、数据统计分散与难以持续形成合力等问题。现有体制下,某个领域或某个部门可能暂时会取得一些成功,但是从整体来看,反而会更显示出国家层面的文化交流容易出现无序发散的局面。

文化交流动力尚需加强

长期依赖于“举国体制”的对外文化交流工作,虽然迎来了一批批新的交流生力军,但是仍然面临着交流动力严重不足的局面。从整体来看,各部门各行业长期设立专门的外事交流部门,用以弥补工作人员外事交流经验和能力的不足。对外文化交流在微观操作层面被细化成了一个专业的工作领域,被层层剥离出来,并且和各项专业工作脱离开了。长期来看,应该把对外文化交流纳入到各个部门和各个领域的工作的应有环节中,成为各项工作整体的重要环节,而不是孤立地分离出来,不能与各项工作形成良性循环与互动。

交流的主体大致可分为体制内和体制外的。体制内的党政机关文化单位,还在摸索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完善法人治理结构,这些年在国家的整体资源配备方面,特别是在人、财、物的配备上并不是重点领域,最渴望国家能够真正把文化交流放在重要的地位,获得更大的资源配置权。体制外的主体,随着国际业务的开展和国际交往的增多,开始逐步涉及文化交流,发现这个行业水深、复杂、雷区多,只能慢慢摸着石头过河,搞不好一不小心就有可能翻船。看不清的红线太多,跨不过的禁区也不少。

三、“一带一路”文化交流与合作的未来展望

积极倡导丝路价值观

首先,要结合当今世界的最新发展趋势,从全新的角度再度深入研究丝绸之路历史文化遗产,高度提炼出符合世界未来发展规律的丝路文化精髓与丝路文化价值观。当今世界进入了全球化的加速发展与融合的进程,国际政治、经济与文化相互交融、相互渗透、相互依存,任何民族、国家或地区在孤立的系统中只会固步自封。古丝绸之路最进步的特点就是作为开放、交流、兼容、融合的动态系统,在古代就体现出了政治上的共存、经济上的共荣以及文化上的多元特征,为当今世界的全球化发展提供了可借鉴的价值观和文化视角。

其次,纵观中国的历史我们可以发现,丝绸之路兴盛则中国盛,丝绸之路衰则中国衰,丝路的兴衰史本身就是中国历史的镜子。认真分析和研究丝绸之路兴衰的原因与背景,有助于我们为中国和世界的发展勾画美好的蓝图,主导世界全球化发展驶往有利于我的方向,把中国的发展道路与世界各国人民的发展道路结合起来。另一方面,高度提防任何阻碍中国建设与发展的图谋,坚决反对任何破坏“一带一路”建设的企图,以史为鉴,历精图治,实现丝绸之路的区域化发展。

第三,梳理世界的历史我们还可以发现,各国相安则丝绸之路繁荣,强权肆横则丝绸之路凋落,丝路的兴衰史也是世界历史的明鉴。中国的传统文化承惠于祖先智慧的思考,对待友邻与朋友时,崇尚和平互惠,礼待远客,主张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以德服邻,天下太平,国不分大小,情不论厚薄,秉承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古训,对待友邻不以善小而不为、不以恶小而为之。我们要积极倡导丝路价值观所蕴涵的“以天下和平为己任”的国际关系责任感,谋求“四海之内皆兄弟”的和睦关系,实现双赢与共赢的理想。

加强文化交流制度建设

国家之间,通过签署“一带一路”合作谅解备忘录、文化合作协定或执行计划,构建文化交流与合作的法律基础,密切政府文化高层定期互访与沟通,成立政府间文化联委会等机制,进一步完善“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之间的文化交流区域合作机制建设,在国际组织中加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在文化议题方面的协调与沟通,形成丝路沿线国家统一的声音与共识。我国与上合组织、东盟、阿拉伯联盟等多个组织和其成员国及中东欧地区建立了人文合作委员会、各级文化对话与会议机制、文化联委会机制,这是今后可以进一步开展工作的重要基础。

民众之间,简化出国、经商、交流、旅游、教育等手续,方便不同国家公民之间的往来与沟通,举办形式多样的旅游、联欢、节庆、联谊、相亲、比赛、娱乐、招商等活动,鼓励民众间多交朋友、常来常往、结识友谊,方便丝路沿线不同地区、不同文化、不同宗教信仰、不同语言的民众之间的相互了解,把丝路传统的友好精神植根于普通民众的心中,让民众间的友谊为国家与民族间的友谊夯实民心基础。

社会组织之间,借助国家和“一带一路”区域合作的各类平台和机制,密切各专业合作领域的交流,定期交换研究成果,定期举办研讨会、座谈会、专业论坛、成果交流会等活动,特别在环保、科技、农业、卫生、培训、慈善、救灾等领域倡议成立“一带一路”区域合作联盟组织,积极推动各类交流项目,实现信息分享、深化分工合作,共同提高丝路沿线地区的社会组织的活跃度,提高协同创新的能力与力度。

发挥中国特色文化交流体制优越性

中国的党政机关在国家的对外文化交流中拥有绝对的指导权,不仅仅掌握了几乎全部的对外文化交流资源,而且也涉及到了国家文化意识形态生活的每一个角落。对外文化交流的“举国体制”充分发挥了巨大的号召与动员能力,为在短时间内实现国家改革开放的任务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可以肯定地说,对外文化交流是改革开放智力引进的重要途径,极大地丰富了中国民众对外部世界的正确认识,快速地缩小了中国与世界发达水平的差距。

当然,由于与外国存在政体、国体及意识形态方面的差异,有针对性地根据国情进行对外文化交流就成为了中国特色对外文化交流体制的显著特征。随着中国改革开放建设的深入,中国社会逐渐具备了世界与天下的视野,中央的审批权限逐步下放,审批尺度更为宽松,注重走出去与引进来并举,中国正在展示出一种积极推动国际文化交流,倡导世界文化多元包容的博大胸襟,旨在再现当年丝路沿线文化交流融合的繁荣局面。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基本确立的环境里,“举国体制”依然占据着主导地位,同时也需要进行必要的调整和补充。党政机关不再成为唯一的交流的主体,各类所有制的主体都会逐步参与进来。行政手段依然发挥着强大的动员能力,但是市场机制已经展示出在资源配置方面的更大活力。整个社会的国民素质与意识的提高,也极大地增加了国家的对外交往能力,民间往来与民意基础也丰富着文化交流的内容与实践。在建立与完善中国特色的文化交流体制方面,我们看到了国家与全社会都在进行思考,并进行着众多的实践与尝试。

推动丝路文化交融的系统建设

丝路国家的文化交流与合作,在微观层面看,包含了众多的子要素。从宏观层面看,是子要素彼此作用的综合系统。丝路文化交流是母系统,推动要素融合,源源不断孕育交融;子要素又是关键,提高交流水平,推动系统吐故纳新。在“一带一路”背景下推动和促进文化交流与合作,需要在以下方面加强系统建设:

优化结构。丝路沿线国家的发展情况不一,文化遗产保护与文化建设工作有好有弱,文化交流与合作的内容结构相对我与发达国家交流而言,亦相对传统、简单,还未形成可以代表“一带一路”战略意图的规模与影响。为了加大促进丝路文化交融的力度,必须优化丝路文化交流的结构,在交流主体、内容、形式、技术、资源等方面花大力气加强要素建设,同时还要科学地推动各要素有机结合。加强丝路文化交流的系统建设,需要政府提高管理水平,优化结构配置,以实现交流系统整体的最佳功能。

丰富层次。丝路沿线区域的文化交流,可以包含不同的文化内容,不同的水平层次,不同的表现形式,划分越细腻,影响更深远。丝绸之路的文化历史艺术遗产,是文化交流取之不尽的宝库,可以分类别、分领域、分地区地进行研究保护,利用开发,构建多层次、多领域的交流系统,扩大、丰富丝路沿线交流的规模和内容,把文化的河流山川都汇集到浩荡的丝路文化大江中。

兼容开放。在“一带一路”战略的推动下,丝路沿线国家与区域的整体发展将会在今后有助于提升丝路沿线区域的开放程度,也会为丝路文化交流创造良好的环境。文化交流需要彼此包容、自信开放、融会贯通,开放的程度直接决定了文化交流的质量与效果。应重视利用外部有利条件,努力创造兼容开放的丝路交流环境,实现丝路沿线区域的文化交流与丝路区域的整体合作协调发展。

注重整体。丝路沿线国家的文化交流是一个整体,不是各个交流要素的简单罗列和相加,而是要素之间的优化组合、科学配置、由量到质的进程。我们需要把国内各地方分散的丝路文化交流项目锻造成统一的国家丝路文化拳头品牌,把国内的丝路文化建设与国际的丝路文化交流融为一体,把国内的文化交流平台与境外的文化交流阵地融为一体。加强整体建设,将会使丝路文化交流的功能与性质更加多元化。

描绘丝路文明交流互鉴的美丽蓝图

畅想丝绸之路未来的文化交流与合作,是件非常美妙的事情。用互联网和信息技术武装起来的丝路文化使者们,将会承担起现代丝路文化驼队的重任,他们既能熟悉丝路沿线的文化、语言与历史,实现无障碍的交流与沟通,又能为各地带去不同的文化与创意的火花,让人们开阔眼界,启迪思维,增加智慧和勇气。他们将会肩负众多的责任与义务,不仅会推动商务、经贸和旅游的合作,而且还能推动文化、教育与科技的传播。

丝路文化驼队的使者们将会发现,在各地都设有迎接他们下榻的文化绿洲驿站。各种文化、教育、餐饮、保健、服务等设施都会成为一个个独特的文化绿洲驿站,连接起丝绸之路沿线的文化交流生命线,为丝路文化驼队的使者们提供丰富多样的文化服务。使者们在秉承自身的传统民族文化的同时,也可以随时随地自由地了解和汲取丝路地区不同文化的营养,品尝丰富的丝路美食,畅饮甜美的丝路甘泉,选择不同的生活方式,尝试不同的艺术创作,经历不同的思想洗礼,丝路合声、丝路合奏、丝路合作等文化创新活动会让人甘之如饴,回味无穷。

丝路文化驼队的使者们还将愈加清楚地认识到,未来世界发展的方向将由文化来统领。基础设施与硬件建设经过丝路沿线国家的共同努力,在较短时间内可以实现彼此互联互通的目标。然而,维系丝路沿线国家共同友好发展的文化价值观与文化认同感,却需要友好使者们世世代代共同的精心呵护与培育。在未来,建设“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一个利益共同体、责任共同体和命运共同体”的美丽蓝图,是中国梦,是世界梦,更是千年丝路的伟大召唤!

来源:文话

作者:余建(文化部对外文化联络局西亚北非处处长。文中为个人观点,与供职单位无关。)

文化产业评论
分享文化产业见识专注文化+互联网+咨询·商学·资本
主编微信号:7759813投稿:whcypl@126.com欢迎加入【文化产业】微信群
长按识别二维码,即可关注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