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中信建投徐炯炜:中国电影市场很快会发生百亿级并购

2016-04-23 文化产业评论

文化产业评论:4月19日下午,由北京天驰君泰律师事务所、首都金融服务商会影视金融专业委员会共同主办,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北京分行、中国工商银行北京分行联合主办的《跨界与融合——中国电影投融资高峰论坛》在北京国际饭店召开。作为北京国际电影节的重要论坛之一,以电影项目投融资和电影公司投融资为核心,主要围绕三方面展开:一是各类资本跨界与电影融合,合力发展电影产业;二是电影项目投融资中涉及的联合投资、完片担保、版权质押、版权融资、预算成本评估及风险控制、电影赞助植入与授权合作、衍生品开发等;三是电影公司常见的私募股权融资、银行贷款、新三板、上市、众筹等投融资方式。以下是中信建投证券董事总经理徐炯炜在本次论坛上的发言,分享给朋友们!


来源:和讯网

编辑整理:王江华


电影产业的发展实际上是离不开技术的推动的,VR和AR这样新的技术的出现会整个洗礼现有的电影产业结构,也许花五年,也许花十年,这个肯定会到。而资本提前本来是要布局,资本应该更早的去看未来,这样才能获得更高的收益。


由于资本市场的帮助和催生,中国已经有数百亿级的电影公司出现了,已经有上千亿级的互联网影视公司出现了。在这样的一个资本规模和市值规模之下,中国整个的电影市场很快就会发生百亿级这样的并购,通过并购去完成跨境融合,通过并购去完善整个产业链是一个必然的结果。


坚信中影年内可以完成上市


今天主要的话题是谈跨界和融合,谈电影的投资。这个话题来说2006年开始中信建投就在这个上面做了很多的耕耘,包括刚才的中影也是我们的客户,印象很深刻,我们在2007年的年底通过总局的招标进入到中影做工作,整整花了大概八年的时间,八年抗争,到了去年股灾之前,作为股灾之前的最后一家完成IPO上市公司走过一段路。到了今天,本来以为中影应该今年的上半年可以完成IPO,没有想到管理层对市场的呵护,像中影这样大体量的公司可能还得需要市场的慢慢的回升去提供一些机会。在这种情况下可见这条路是多么的艰辛,中影应该讲是中国电影产业的一面旗帜,在中影整个的改革的过程当中得到了方方面面不懈的努力和各种政策的突破,但是实际上他跟资本融合和跨界的这么一个过程实际上也是非常艰辛的,花了大概八年的时间,我也一样是坚信今年中影应该顺利的完成一步。


今天谈到这个话题的时候,实际上跟我在十年前,现在回想一下真的是整整十年,十年之前的时候,大家如果有印象,看到华谊招股书的话应该会看到,2006年他作为电影产业第一家公司开始筹划说要上市,当然一开始做的所谓的海外架构,后来看好中国的资本市场,大家做了一些调整,调整完了以后,在2008年做的申报,到2009年瓜熟蒂落。在那个时候实际上我们想的唯一的问题就是资本市场如何为这个行业服务的问题,就是拓荒,开拓这块处女地。我印象很深刻,2008年我们报了材料以后,整个市场几乎是不相信我们把这个事情做成的,因为在此之前没有先例。


当地是走过十年的车轮之后,接下来我们就想我们还要为这个行业做什么?因为那时候我们做的非常简单,我只是做了一个架构,做了一个申报,去向市场解释这样一个新的东西应该如何去了解,如何做好一个桥梁,做好一个翻译者。到了今天这个市场当中我们会看到,比如说我们看到从2014年开始,中国整个的并购市场上面最大份额的行业板块是TMT,包括信息技术和互联网在内,我自己查了一下,从2014年开始到今年的一季度,中国资本市场的并购的案例只要进证监会的,大概40%的案例都跟这个行业有关,可见这个行业在这次的产业结构调整当中多么的受到社会的关注,受到资本的青睐。当然从整个行业的市盈率上也能看得到。我们最近想的更多的是这个行业接下来应该往哪走或者说我们作为资本应该扶持哪一类的行业?因为到今天为止我们做的事情已经比当年多得多了,我们除了能做IPO,还能做并购,还能做新三板,还可以帮大家做私募股权融资等,还可以帮大家做海外收购,还可以帮大家做竞调等等其他的各种各样的服务。


技术推动电影行业进步 VR未来或致电影产业结构大洗牌


在这个过程里面我要想为哪一类的公司服务,刚才主持人谈到我服务的根源,本质上来说文化还是一个面向大众的产业,当面向大众的时候我就会想大众现在发生了哪一些变化?受众发生了哪一些变化?在十年当中看到最大的改变就是互联网化,虽然今天的主题是跟电影相关的,似乎现在来看电影从2008年开始,每年保持30%以上高速前进的增长率,非常不错的一个状况,电影似乎从现在整个放映环节来看跟互联网的关联度还不是特别的高,但是我想在他们的背后跟互联网依然有很大的关系。


我举两个简单的例子,从三年前开始的时候,我自己在做电影院线,我三年前看到的票房结构里面,通过互联网去销售的票房几乎不超过整个票房销售的10%,但是到了去年的结果,大家看的很清楚,整个市场60%的票房实际上是通过互联网走出去的,所有的电影产业者都不可回避的一件事情,在你们的整个电影营销费用里面,现在最大的一块营销费用就是互联网营销费,这块互联网营销费花在哪了?我相信在座的很多人心里都很清楚。这是一个问题。


第二个问题,我们再来看一看去年中国国产电影排名前二十的公司,其中有9部电影前部来自于互联网IP的转化,这解释了为什么IP在这个时代炒的这个热,因为他的价值出现了,但是他同时也反映了一个问题,文化是一个长期耕耘的问题,不是一蹴而就就可以形成的过程,为什么呢?因为这些所谓的大的IP,我们回头想想基本上都是大概8年、10前在互联网还在PC时代所形成的一些阅读的习惯。当那一批当属80年代第一次接触互联网,他接触到这些网络阅读之后,他对网络阅读所形成的消费的习惯在10年发生了潜移默化的转换,对我们的格局带来了很大的影响,所以我们是用心的过程,这个过程是缓慢的过程,这个实际上刚才局长所说的给资本提了一个重要的话题,中国的资本通常都是急功近利,在这样一个用心的过程和一个急功近利的诉求之间如何找到平衡?我觉得应该是现在要探索的一个话题。

 

第二个问题就是技术,我始终认为电影产业的发展实际上是离不开技术的推动的,我们仔细回想一下,100多年的电影史当中几次大的技术的变革对整个产业的影响,上世纪20年代的时候,电影从默篇时代向有声片跨界的时候,他存在这样的一个技术的推动,使得美国在金融危机的时候票房逆势上涨。大家进入电影院,既有排解心中郁闷的需求,也有追逐最新科技的这种猎奇。当电影产业由黑白片向彩色片过渡的时候又带来了一次产业大的发展。当电影产业的胶片向数字过渡的时候,我们也看到整个行业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当数字向3D等改变的时候,我们最简单的一件事情,北美的票房进入了上百亿美金的量级,是否走到了今天我们的电影技术就已经就走到了头?或者没有进一步的空间了?今天炒的特别热的话题就是AR、VR,我根本不认为AR、VR在当前就能够对电影产业带来致命的冲击,但是当一种新的观赏体验出现的时候不关注是不合适的。我相信这样的一些新的技术的出现会整个洗礼现有的电影产业的结构,也许花五年,也许花十年,我觉得这个肯定会到,而资本提前本来是要布局,他应该更早的去看未来,这样才能获得更高的收益,所以在这个过程里面会看到整个市场对现在AR、VR的介入程度是很高的,其中有一部分是泡沫的影响,但是也有一大部分的原因是对未来的一个期许。


中国电影市场很快就会发生百亿级并购


在这样的两个话题定下来以后,我们就看到了我们自己的使命,我们做两件事。第一、我们协助现在的公司更好的跟互联网社会去结合。第二、我们通过基金养成的方式帮助现在的公司去更好的布局对新技术的适应。第三、当然也是我们本分当中做的一个事情,就是帮助我们在座的各位企业家去形成好更强的盈利能力和资本积累。为什么?因为中国的电影再要走出去,就像刚刚一位领导说的,不仅是环球要进来,迪斯尼要进来,中国也需要出去,需要有资本,需要有沉淀,需要有积累,当然也需要有盈利。我自己看到的情况和我自己说的,因为有一些事情目前还没有到披露的状况,我相信中国整个的电影市场很快就会发生百亿级这样的并购,因为中国由于资本市场的帮助和催生,中国已经有数百亿级的电影公司出现了,已经有上千亿级的互联网影视公司出现了,在这样的一个资本规模和市值规模之下去做一些百亿级的并购,通过并购去完成跨境融合,通过并购去完善我的整个产业链,把我的整个产业链能做的更完善这是一个必然的结果,没有一个公司可以在他的历史的发展每一步都踩准脚步,也没有这个能力,因为一个技术的养成实际上是需要很长时间的,所以在这个过程当中并购是解决所有公司短板的选择,而在这个过程里面,资本是可以提供很大的帮助和介入的。我今天主要就是讲这么多,最终我想讲一个事情,中国人传统上都喜欢讲道和术,我认为把握住产业的方向,调整好自己的脚步这是道,我们作为资本来说实际上充其量给的是术,如果说道和术的关系没有摆好,可能就变成了本末倒置。

一个很专注的文化产业公众号
精进自己·分享他人
文化+互联网+金融见识·态度·深度

交流/合作
请加微信号:7759813投稿:whcypl@126.com

长按左侧二维码关注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

文化企业投融资实操培训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