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被习近平点赞的传媒“中央厨房”,你怎么看?

2016-10-17 文化产业评论

文化产业评论:在媒介融合背景下,传统媒体单一的信息生产方式和传播方式受到新媒体的冲击,全媒体策略被提出,建立全媒体中央厨房成为媒介融合的创新之举。如何打造传媒的中央厨房,近两年,媒体在积极进行实践,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


来源:网络整理

编辑:邹银娣


说到“中央厨房”,你是不是想到了吃吃吃?没错,“中央厨房”原指餐饮行业中统一采购、统一配送、标准化生产的大厨房模式,其优点是通过集中采购、集约生产以降低成本。我们今天谈的媒体“中央厨房”与其原义有相似之处。




从2015年年底开始,“人民日报全媒体平台”、“中央厨房”、“媒体融合”这样的字眼在媒体圈内开始升温。2016年2月19日,习大大调研三大媒体,专门听取了人民日报媒体融合最新成果——“中央厨房”的汇报,随后引起行业内关于“中央厨房”的热烈讨论。

 

“中央厨房”的工作模式

 

媒体“中央厨房”的工作流程可概括为“一次采集,多种生成,多元传播”。在采集阶段,整个集团可以资源共享、协同作业,使新闻素材等资源的价值得到最大化利用。在编辑阶段,应根据不同媒体的特点和需求生成多种不同的产品。

 

  • 共享线索和选题

 

就传统的新闻生产流程来看,报业集团内的各家子报都有自己独立的记者和编辑,各家子报分别行事,自行采访。在许多新闻事件中,各家报纸都会派出自己的记者,但采集回的信息往往较为简短且同质化程度高,造成了采访成本的浪费。“中央厨房”都尝试通过建立共享的信息采集模式,以节省采访成本和人力成本,提高工作效率。

 

  • 基于数据库的素材二次加工

 

“中央厨房”模式最重要的优势就是基于数据库的素材二次加工。

 

  • 报道内容多媒体化

 

相对于传统媒体使用传播符号的相对单一性,新媒体可以将文字、声音、图片、图表、动态图像、动画、乃至视频等媒体符号综合在一个传播单元中。因此,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融合发展,也意味着在具备文字、图形、图像、动画、声音和视频等各种媒体表现手段基础上进行不同媒介形态之间的融合。在实践中,各大传媒集团都把开发图像和视频等视觉信息作为内容生产的“爆破点”。

 

  • 针对不同媒体形态确立发稿原则

 

大部分媒体的“中央厨房”都能集合新媒体“快”和传统媒体“全”、“深”的特点,改变传统的纸媒优先发稿,再上传到网站发表的发稿原则。


我们可以与传统新闻生产流程对比一下:


而真正让“中央厨房”运行起来,最主要的还是一个高效运转的团队。在这个“创新工厂”里,不再只有编辑/记者,而是通过“指挥员”、“采集员”、“加工员”、“技术员”、“推销员”、“信息员”的分工协作,实现运行。以人民日报“中央厨房”的角色分工为例:




指挥员:boss,就是媒体现在常说的值班老总,他要全面统筹人民日报社旗下所有媒体的相关报道,而不仅仅是一张报纸;

 

采集员:前方记者,除了写成品稿件,还必须提供多种多样的素材给后台;

 

加工员:服务前方记者,但与传统编辑不一样——他的职能不是改标题,而是对内容进行深度加工,同时参与制作视频、H5、游戏等内容产品;

 

技术员:“智商担当”,工种覆盖美编,UI、UE设计,H5程序开发员,视频编辑……在人民日报全媒体平台上,这个职能由数据新闻可视化实验室承担;

 

推销员:把产品推向各个终端、海内外合作媒体;

 

信息员:信息中枢,对接与回收各类需求,可自动联想“点菜员”。

 

只有这些角色配合密切,才可以让“中央厨房”高效运转起来。


“中央厨房”的价值所在

 

  • 资源整合,成本节约

 

《中国记者》值班主编陈国权曾指出,“中央厨房”的理论基础是美国学者布雷德利通过测算得出的同一个新闻选题,报纸、广播、电视记者的前期采访成本比例大约是1:1.8:3.5,如果同一个集团不同媒体实现互动和整合,发挥协同效应,把同样的信息包装成适合不同媒体的产品,一物多用,就可以相对节省成本,产生较大的经济效益。

 

“中央厨房”的关键词在于“一次采集,多次生成,多元发布”。很明显,通过“中央厨房”的集中烹调,媒体可以有效地整合其人力、信息、渠道等方面的资源,实现一套人马、多个出口的运营模式,最大限度节约人力成本,并且提高新闻素材的利用率。

 

如《人民日报》的“中央厨房”模式就是记者一次采集,编辑多次生成,渠道多元传播,一个产品、多个出口,无疑实现了传播效果的最大化。




再如近几年大火的微信公众号,其运营存在新闻采编力量薄弱、信息资源配置和记者获取信息渠道有限等方面的问题,多为传统媒体编辑轮岗兼任运营,将传统媒体上的内容拿过来稍加改动或直接转载其他平台的内容。而“中央厨房”模式使传统媒体的微信平台有了内容支撑,在体现平台特点的同时节省了采编资源。

 

在遇到重大事件时,“中央厨房”尤其能体现其资源整合的优势。如2014年8月南京召开青奥会期间,新华报业传媒集团组织了“七大媒体联盟看青奥”行动,建立了青奥新闻资源共享平台,国内七大媒体平台实现资源共享、互动。

 

  • 兼顾时效和深度,实现与大众的双向交流

 

传统媒体发展的软肋,在于传播方式较为死板,不能让读者和受众从更多方面很好地了解新闻,很难及时与其进行交流互动,以及反馈自己的意见和建议。


而“中央厨房”产生的契机在于互联网媒体的发展,基于互联网进一步产生的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相比的优势就是时效性。“中央厨房”的内容生产流程使传统的新闻采编“食材”得以最快地被送到“餐厅”。


同时,对于新闻媒体来说,内容永远是根本,“中央厨房”在解决时效的问题基础上,将来自同一“中央厨房”的“半成品食材”再次加工成深度稿件,发布在报纸、门户网站等传统媒体的“餐厅”里,兼顾了报道的质量,实现了时效与深度两手抓的传播目标。

 

搜狐的“中央厨房”模式很好地证明了这一点。当遇到重大突发事件,《点击今日》会在当天出稿,而制作周期较长的《数字之道》可以通过简版的“数读”在几个小时内呈现,抢占发布时间的同时为深度稿件争取了时间。


除了传统采编部门的工作模式转换,在媒介融合的大背景下,不能忽视的还有已逐渐成为主流的参与、互动的受众意识。同样以搜狐“中央厨房”为例,“搜狐评论”是区别于其他媒体传播方式的一大亮点。受众的评论作为一种带有判断、输出价值观的新闻素材,其作用是客观报道所无法替代的。因此,搜狐在“中央厨房”分发的“食材”基础上,加上受众的评论的元素,将“受众资源”转换为“信息资源”,实现了与受众的双向互动。

 

  • 统一价值观,奠定媒体影响力

 

在尚未实行“中央厨房”模式的时候,移动端和PC端经常会出现稿件观点不一致的“打架”事件。“中央厨房”模式的优势就在于,分发给各部门的“食材”并不是原始素材,而是统一了观点的“半成品”,在此基础上各平台根据其自身特点进行再加工的稿件,确保了整体的价值观。


如搜狐在“中央厨房”模式的改革中,重新整合了搜狐新闻突发事件处理小组,重新分类分级,一旦大事件出现,统一部署,对独家报道推送不再各自为政,保证了具有搜狐独到气质和独家内容的报道能又更广泛的传播。

 



根据“中央厨房”模式的主要理论依据“波纹理论”,当一个新闻事件发生,通过不同媒体平台像水波一样一层一层传播出去,各平台发挥各自的媒体优势,形成一个完整的传播体系。“中央厨房”一家媒体的价值观通过不同平台辐射出去,最终凝聚成该媒体的核心力量。

 

“中央厨房”的弊端

 

从理论上看,“中央厨房”模式是对原有采编机制的重构与再造,能够节约采编成本及提高传播效果;但在实践中,它的可行性遭到了来自各方的考验。

 

  • 信息冗余,内容同质化

 

尽管“中央厨房”模式下的最终成果经过了适用于各平台的再加工,但本质上都源于同一个“厨房”,信息的有限性使内容同质化的问题不可避免。

 

然而,不同类型媒体各自的特点要求其必须生产出该平台独有的“食物”。如电视要求形象,报纸要求深度,广播要求感染力,网站要求快捷丰富,客户端要求综合丰富,微博微信要求活泼抢眼,“中央厨房”的模式显然有些力不从心。而内容同质化必然导致信息的冗余、重复。

 

  • 降低人力成本背后的代价

 

全媒体“中央厨房”节省了人力的成本,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但是“中央厨房”导致记者和编辑之间的扁平化沟通模式被改变,沟通成本明显增加,甚至有的媒体还要进行人员机构的调整以配合“中央厨房”的实施,无疑在降低人力成本的同时又增加了其他的难题。

 

搜狐在构建“中央厨房”的“五大哨所”(搜狐PC端首页、PC新闻首页、PC弹窗首页、手机搜狐网首页和新闻客户端首页)时,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将以传播渠道划分部门的方式,变成以内容方向划分,并且在内容融合的背后涉及了技术的后台打通。这一系列改革的确使搜狐在实行“中央厨房”模式的过程中如虎添翼,但是这一改革举措并非任何媒体都能效仿。

 


很多传媒集团的不同平台分属于不同的子媒体,即使亲如兄弟,由于存在共同的利益诉求:受众和广告客户,也存在竞争关系。从大环境上考虑,我国广播、电视、报纸、杂志、网络、电信、移动分别归属于不同的部门管理,跨平台融合更加困难。“中央厨房”不可避免地会产生其他成本支出,也会造成新生产模式的磨合风险。

 

  • 综合实力受内部竞争干扰

 

尽管很多用户呈现跨平台的特征,但是新媒体自产生之日起就在与传统媒体抢夺用户。全媒体“中央厨房”的生产模式,在进行媒体融合的同时,也是将传统媒体上的资源优势转嫁到新媒体之上。当相似的内容在同一媒体品牌的不同平台传播时,相当于媒体内部进行竞争,在一定程度上并不利于该品牌对外的整体竞争以及其综合实力的建设。

 

未来,何去何从?

 

资深媒体人郭全中认为,由于“中央厨房”本身存在巨大局限以及“中央厨房”建设的思路不清,导致绝大多数“中央厨房”沦为形式,难以为媒体融合提供足够的支持。他认为中央厨房要成功,要转变为智能传播平台。

 

“中央厨房”建设要真正成功,其前提条件是现有采编流程的彻底重构,但在实践中,一方面由于绝大多数的“中央厨房”是对上不对下的政绩工程,另一方面由于传统媒体既有观念和利益的阻碍,现有采编流程极其难以改变,这就导致绝大多数“中央厨房”并没有得到传统媒体领导和一线员工的真心拥护和支持,难以嵌入到采编人员的日常采编流程中,导致绝大多数“中央厨房”只在“两会”等重大事件和大领导参观时才能真正起到,而平时基本是废弃不用,沦为彻头彻尾的花瓶。

 

因此,“中央厨房”建设是远远不够的,而要解决此难题,就要建设包含“中央厨房”的智能生产和传播平台。智能生产和传播平台具有如下显著的四大优势:

 

一是智能生产和传播平台是既有观念的“清零”和重建,建立起内容和技术的有机结合,而不是现有重采编轻技术的延续;

 

二是智能生产和传播平台是组织结构和采编流程的彻底重构,而不是旧有采编流程的修修补补;

 

三是智能生产和传播平台是全员参与的,而不是只有少数技术人员参与的;

 

四是智能生产和传播平台是常态化运作的,而不是为了应对重大事件的花瓶。在智能生产和传播平台建设方面,浙报集团的“媒立方”是其中的典范。

 

“中央厨房”少一点官本位,多一点市场化和技术流,才能够真正发挥作用。


对此,你有什么看法呢?不妨给我们留言分享一下哦:)

文化产业评论
让朋友们更懂文化产业
见识·态度·深度

交流/合作/应聘
请加微信号:7759813投稿:whcypl@126.com

长按二维码关注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