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娱产业的粉丝经济会跌下神坛吗?
文化产业评论:从《孤岛惊魂》凭借杨幂的高人气大玩粉丝经济,到郭敬明的《小时代》系列收获超高票房,再到如今高颜值小鲜肉成为影视、综艺的吸金利器,粉丝经济学似乎很长一段时间内在文娱产业都拥有众多拥趸。但是,贯穿去年底、今年初的关于王菲演唱会疑似崩盘、电影票房不佳话题的火热讨论,以及今年春节档《大闹天竺》等多部电影口碑不佳的情况,又一次将粉丝经济推上了风口浪尖。文娱产业的粉丝经济难道会从巅峰状态跌下神坛吗?
作者:蔡艺超
来源:文化产业评论
编辑:邹银娣
明星云集不一定是高票房、好口碑的保证
今年的春节档又有许多电影扎堆上映,仅在大年初一这天就有《乘风破浪》《大闹天竺》《功夫瑜伽》《西游伏妖篇》等多部影片集中轰炸,囊括了成龙等大咖和赵丽颖、彭于晏、张艺兴等当红鲜肉小花。
话题与颜值齐飞,片方和观众自然都对这几部贺岁片寄予厚望。然而,票房口碑双佳的却寥寥,邓超、彭于晏、赵丽颖主演的《乘风破浪》豆瓣评分7.0和舒淇、王千源主演的《健忘村》6.8还算及格,王宝强导演首秀《大闹天竺》只有可怜的3.9,成龙主演的《功夫瑜伽》5.5分,徐克执导加周星驰编剧的《西游伏妖篇》5.8分竟也未过及格线。
再看去年,多部备受期待的大片也没有取得预期的高票房和高口碑,反而陷入了“烂片”的舆论漩涡。“王家卫+梁朝伟+金城武+陈奕迅+鲍德熹+张叔平” 的《摆渡人》,却被网友称为了年度最烂片,这种冲击力简直百年不遇;张艺谋执导、马特达蒙、刘德华、张涵予等大咖加盟的《长城》也遭遇了质量口碑危机,甚至有人喊出了“张艺谋已死”的论调;冯小刚的《我不是潘金莲》几经周折似乎也未能达到保底票房,李安带着新技术来的《比利林恩的中场休息》也难逃票房低潮。
此后,人民日报又针对铺天盖地的负面影评发表评论,称豆瓣、猫眼等所谓大V为了吸引眼球,对近期的电影过度抹黑,是危害电影产业的行为,一时间,国产电影成为了衔接2016与2017的重磅国民话题。
暂且不理会那些《豆瓣,你给我挺住》与人民日报文章中观点的不同,目前也并没有十分确切的数据来说明豆瓣等平台是否存在恶意刷评分的行为,或者这种恶意行为的成本有多少。况且,这世上也没有一个分数,可以准确反映电影水平。我们单纯从电影本身的角度来考量,作为文学艺术作品,国产电影从几年前的爆发到现在行业趋于理性的阶段中,大众评价体系以及观众群体对影片的评价标准都发生了不小的变化。
最初,国内电影产业刚起步时,行业内评判一部影片是否成功,或者说是否火爆,只用看票房就行了,而对于观众来说,可看的电影也还没有那么多,购票渠道和观影途径也没有如此便捷,发表观影感受和互相讨论的平台也还不成熟,因此看起来国产电影本身的质量没有什么大问题,大家觉得有的看就不错了。但现在,我们不得不承认,电影的数量已经迅速攀升,观众的口味变得更多元,粉丝不再盲目唯偶像论,对内容质量的要求更高。
粉丝在偶像面前更加理性
去年年底,王菲仅此一场的“幻乐一场”演唱会眼看马上开了,却铺天盖地传出票房扑街的消息。作为华语乐坛天后级的人物,王菲和她的演唱会自然受到无数追捧,但演唱会开始前就因天价门票遭到多方质疑,陷入“圈钱”“坑粉丝”的舆论漩涡。
几乎所有人都毫无顾忌地冷眼看笑话,这样一边倒的全民性幸灾乐祸并不多见,简直是积怨已久的一场爆发。其实,票房崩不崩与王菲的钱包无关,她和经纪人已事先把天价唱酬揽入袋中。除了“圈钱”一说,还有一种说法,演唱会主办方想要搞饥饿营销,玩砸了,王菲莫名其妙被猪队友坑得背了黑锅。也有理性分析指出,这是由于演唱会本身的举办成本就高,加上王菲的出场费肯定也不低,主办方也是没办法,所以“天价票”实数无奈之举。
对于以上说辞,公众难以敲定孰是孰非,但有一点无可否认,粉丝的爱不能被无限榨取。王菲的歌迷大都是80后,这一批人已然成为当下最有消费实力和文化娱乐消费意愿的群体,其实花费万元去听天后的演唱会,不算天价。但如果王菲陷入了“圈钱”和“嗓子已不复从前”的舆论,且粉丝对此持怀疑或观望态度的话,本来可以接受的万元价格就变得不再那么容易接受,甚至是反感。
不仅是音乐,大文娱产业中的粉丝都已经更加理性。从个人层面来看,脑残粉固然存在,但更多的粉丝将偶像作为一种美好的存在,可以分享爱豆的喜悦。从社会层面来看,人们的娱乐消费已经逐渐成为一种精神文化需求,而并非简单的追星。总体来说,新时代的粉丝不再那么盲目,而是更加理性。
观众已变,粉丝经济学需慎用
最初,有些业内人士还可以把票房的下滑归因于在线平台票补的取消,把电影产业的时有低迷归因于行业性质和环境,但很快,这种解释很快就站不住脚,人们不得不承认,观众已经变了。起初,人们明明知道是烂片或者根本不了解电影是什么风格,也愿意去看一看,无非是为了增添某种谈资,电影变成了社交的一部分。比如,对一部烂片肆意抒发一点恶趣味的吐槽也是一种乐趣,但渐渐地,人们开始觉得自己没有必要把时间和情感消耗在那些重复的、没有创意的烂梗上。
而从片方的角度来看,他们辛苦制作了一部电影,观众甚至所有人都应该体谅这种辛苦,所有批评者都是不懂、不理解或者别有用心。有些片方把那些不留情面的评论归纳进一种敌对语境中,声称这群人对国产电影刻意低分,而对海外电影则非常宽容。事实上,他们却全然不顾豆瓣上的《忍者神龟》和《变形金刚》也不过6分出头,《老炮儿》和《心迷宫》都超过8分的事实。
在此之前的很长一段时间,都是精英在评论,大众在消费。这两个群体泾渭分明地分割开来。但现在,一批与互联网伴生长大的观众成长起来,普遍的审美水准开始蜕变,表面上看,人们都变得苛责,但这其实是一件好事,它会倒逼文娱产业从业者必须重视内容质量,而不是拼凑明星和消耗IP,因此,此刻的苛责便显得是多么的宝贵。
内容为王依然是立足之道
从社会全面倡导“互联网+”以来,互联网参与的文娱产业又将粉丝经济推向了新高度,但却似乎并未如愿取得期望中的成绩。
以互联网电影为例,近几年乐视影业、阿里影业、腾讯影业横空出世,凭借着强大的娱乐基因,号召了不少知名导演和演员。尽管在各种资源上占尽优势,互联网公司拍电影仍然没有那么容易。阿里影业主投的第一部电影《摆渡人》,有半个娱乐圈的明星为其站台,仍挽救不了观众一边倒的差评;腾讯影业主投的第一部电影,选择了偏小众文艺的悬疑片《少年》,最终票房仅1500万元,连点水花都没溅起;乐视影业出品的电影虽多,《爵迹》《长城》等的口碑却不佳……
而小米影业更是命途多舛,1月19日,媒体传言小米影业可能要被砍,其宣发部门已经解散。当天下午,小米影业负责人黎万强在朋友圈发消息证实了这一传言。他表示,小米影业确实做了调整,目前只是一个十多人的部门。从注册到如今仅剩十几个人,不到半年时间,小米进军电影业的豪言仿佛要被搁置了。
这些也似乎在表明,互联网公司除了在营销层面有平台、用户上的优势,即与粉丝的距离更近之外,在内容层面与传统影视公司可以说是在同一起跑线上。观众要的是内容,至于这个内容用什么平台和渠道去传播,他们并不在乎。文娱产业从业者需要考虑的,是如何为观众提供优质内容。没有内容,纵使玩得转粉丝经济的互联网,也只是毫无生命力的服务器而已。
结语
事实上,现在谈论粉丝经济学不再适用于文娱产业也还为时尚早。粉丝总归还是当今偶像风潮下最忠实的消费者,如果没被伤透了心,到底还是比普通群众更有消费欲望的。但操作过度就会适得其反,诸如资本的大量介入,脱离行业规律的制作和市场操作而堆砌出的文娱产品,并没能全部取得预期中的好成绩。过度消费IP和明星,会逐渐消磨粉丝的热情,单纯靠话题和明星流量,已经不是文娱产业的发展上策。
这一两年发生的事情正在证明,粉丝更加理性,普通消费者也更加理性地进行文化娱乐等精神层面的消费。文娱经济不再只是粉丝经济,将整个产业过度娱乐化,在短期内会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但长此以往对整个产业链的发展走向都是非常不利的。因此,内容依然是文娱产业的致胜之道,粉丝经济学的适当使用才是锦上添花之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