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内容创业的风口,罗振宇们革了谁的命?

文化产业评论:今年初知乎宣布获得今日资本领投的1亿美金融资,内容创业的大额融资越来越多。而近期微信公众号将推出付费订阅的消息,又将内容付费、内容创业等话题推向了热门。在移动互联网第一波流量红利结束后,内容是少有的还有流量的入口,罗辑思维算是内容创业领域的典型案例,从中可以窥探出内容领域的一些发展脉络内容领域的“什么值得买”会成为趋势吗?

 

来源:网络整理

编辑:蔡艺超

 

“书僮”罗振宇&“说书人”高晓松

 

在很多人还没意识到的时候,第一代网络视频节目已经结束了它的生命周期。继《晓松奇谈》停播之后,《罗辑思维》也于3月8日宣布停止制作时长45分钟左右的周播视频,改为时长在5-8分钟的日播音频,只在得到APP上线。



如果是从开播起就关注这两个节目,大概还会记得高晓松和罗振宇最初的定位分别是“说书人”和“书僮”。说书人和书僮撂了挑子,不仅听书人没有太多感受,就连爱奇艺和优酷也将这件事情冷处理,没有大张旗鼓的告别,大概连个首页焦点图都懒得给。

 

听众没有怀念的原因是,虽然已经放弃做视频,高晓松和罗振宇给人的感觉却还是始终在线上,甚至比 2012年他们刚推出节目时还要无处不在。参加《奇葩说》,开跨年演讲,成为微博另类男神,成为创业活跃分子,每隔一段时间,这两个人就会成为热点。高晓松是因为自拍,罗振宇是因为发财。



他们都通过视频网站完成了个人品牌的塑造,而且大概是迄今为止从视频网站获益最多的两个人。在怎么自拍都不会惹人讨厌之前,高晓松是酒驾名人;在引领知识服务风潮之前,罗振宇还只是小有名气的媒体人。而那时的视频网站,被反复点播的是《甄嬛传》,综艺节目只能看电视上播过的,上线时间还要比电视台晚一天。

 

在注意力不那么稀缺,好内容万分紧俏的时候,高晓松和罗振宇恰好出现在那里,没有早一步也没有晚一步。在视频内容的蛮荒草创时期,抓住了最早的风口,由此发展出两条截然不同的路径。

 

几年过去,视频网站的格局和流量的成本,都与当初不可同日而语。视频网站超过了电视台之后,变得越来越像电视台,升高了制作门槛,也阻断了新的个人脱口秀脱颖而出的可能。这些节目除了尺度方面略有宽松之外,从形式到内容,都跟电视节目没有太大差别。

 

这回轮到音频、直播来革视频网站的命。比起视频,音频再度简化了制作流程,连相机和场地都不需要,只需要简单的电脑设备。语言类节目,尤其是主打个人的语言类节目,天然就适合转为音频,让用户在通勤工具和睡前利用碎片化时间收听。对已成大腕,日程渐满的罗振宇和高晓松来说,也许无暇专门抽出时间来制作视频,但音频无疑是很好的补充。 

 


以《奇葩说》成名的马薇薇、黄执中等人在喜马拉雅上推出的付费音频《好好说话》,遵循的也是同样的逻辑。

 

正如电视台的强大和老化,给了视频网站创新的机会。当视频网站变成老大哥, 就到了又一批新平台和内容创作者在缝隙中寻找光芒的节点上。

 

罗辑思维的付费阅读模式

 

当当卖书不挣钱,罗辑思维卖书却相当挣钱。电商企业需要支付很高的流量成本,而罗辑思维的微信公号粉丝就有1000万。罗振宇早期的定位是:你身边的读书人。每天持续1分钟语音,既输入了内容,也保持和用户的高频互动。而罗辑思维卖书也顺理成章:身边读书的人挑选书给你。这是内容到电商的最好匹配。特别是推出“得到”之后,罗辑思维对于付费内容的模式认识越来越深刻。

 

从最开始通过电商模式变现,到后面推出“得到”增加付费阅读模式,罗辑思维一直在追求做优质内容的平台。而且,用户清楚的知道罗辑思维的商品是什么。罗辑思维卖书,罗振宇就是一位图书的买手,告诉你“什么值得买”。而做内容付费,比如李翔的专栏订阅,罗振宇则变成了专栏的“买手”,告诉你为什么应该订阅这个专栏。

 

许多时候,大家更愿意在罗辑思维上买书,虽然知道比去京东,淘宝买更贵一些。因为这本书是罗胖经过自己阅读给大家筛选的,通过优质内容给大家提供了一种服务,节省时间。

 

如果用一句话来概括罗辑思维,“内容领域的什么值得买”很贴切 

 

今日头条:信息分发平台+算法

 

成立于2012年的今日头条,在一开始就是做信息聚合的平台。从一开始和搜狐的版权诉讼,到后来的头条号平台,可以说今日头条的基因就是将信息和内容聚合在他们的平台,然后再做二次分发。今天的今日头条,已经通过头条号,高度的掌控了上游的内容生产。内容的生产者可以在今日头条完成内容的分发。而今日头条可以对应的给作者分成。



但是不同于传统新闻资讯网站,今日头条的优势在于移动端用户,更重要的是,今日头条植入了算法。用户在今日头条上使用越多,这个平台对于用户的认知就越强,从而会推荐和用户匹配的内容。这一模式,移动的场景下,各种长尾的内容,头条都可以分发到不同用户的手中。

 

文化产业评论认为,互联网一定无法摆脱社交和信息资讯获取的痛点。人与人的连接在移动互联网时代更高效,也距离更近。从时间角度看,移动互联网已经将PC互联网的2-3个小时上线,变成了24小时在线。未来互联网时间上的扩张不再可能,那只能是距离和效率的扩张。今日头条和罗辑思维本质上还是帮助用户做信息过滤。



今天的时代,已经不再是信息不够,而是信息的过载,两者都是做了信息的过滤。差别是,今日头条通过算法来推送内容,自己不生产内容;罗辑思维通过自身的生产和得到平台上优质作者,提供用户需要的价值。

 

今日头条抢占用户时间,罗辑思维帮用户节省时间。

 

抢占时间与节省时间,哪种模式能走得更长

 

内容付费的核心其实不是付费,而是保证用户持续稳定的优质体验,甚至去不断思索如何把用户体验做的更好。

 

罗辑思维几年如一日的输出高品质内容,罗胖每天一条60秒的语音背后是大量阅读、思考、以及和别人的交流心得等。在增加了“得到”之后,又聚集了一批能输出优质内容的作者。付费内容模式最大的特征是,用户知道自己在哪里被“消费”了,而且平台方会不断提供更好的体验,严选更优质的商品。

 

这是一种长期“滚雪球”的模式,时间越长,用户的黏性就越强,通过口碑建立的护城河也就越强。而且从长期看,中国的中产阶级崛起是最大趋势,越来越多的中产阶级会愿意为优质内容付费。但是要持续,稳定输出优质内容,非常不容易。


节省时间这个事,本身就值得付费。 

 

虽然今日头条的模式是算法推荐,但据CEO张一鸣的公开演讲透露,用户使用今日头条的在线时长日均超过1个小时。从用户体验上,今日头条是一个很能“杀死”用户时间的产品。内容海量、长尾,覆盖的人群宽广。

 

这有点类似沃尔玛,对于大而全的沃尔玛模式来说,就是零售行业的今日头条。通过巨大的用户流量,将赚取用户的“差价”部分压缩到最小。沃尔玛当年能够打败Kmart这样的竞争对手,就是依靠很薄的差价,巨大的规模效应带来采购成本的降低,以及长尾(农村包围城市)的思路。这个模式在今日头条上也很明显,因为有了巨大的流量,才能对于上下游有更强的定价权。同时,再通过算法将信息和用户连接的效率提高。

 


罗辑思维是付费内容的商业模式,特别是在推进了“得到”之后,这种思路越来越清晰。对于付费模式的企业来说,用户和其是在同一利益链条上,必须最大化满足用户的体验才能保持付费的可持续性。对于罗辑思维来说,由于用户开始付费,其“得到”平台必须持续提供高质量的内容。对于用户画像来说,罗辑思维针对的是中产阶级。愿意为高品质,低价的商品付费。

 

另一边的今日头条,则是沃尔玛模式。从商品类别上,是大而全。虽然今日头条通过算法将用户和最符合其需求的内容匹配,但商品(内容)的展示还是很多。由于今日头条是免费提供内容的,最终还是需要通过用户的注意力来赚钱。沃尔玛本质上还是赚取差价的企业,尽管其赚取的差价已经很低很低了。今日头条也需要通过广告来获取收入,甚至和能够带来点击量的内容平台商分成广告收入。对于用户画像来说,今日头条和沃尔玛也类似,都是针对底层长尾的用户。今日头条有50%以上的用户学历在高中以下,大叔大妈等都是今日头条的用户。

 

而从商业逻辑上,未来的内容和服务,会变得越来越垂直。比如罗辑思维,和今日头条的用户量比,罗辑思维虽然有1000万的用户,但仍是一个用户量很小的媒体。但罗辑思维可以提供很垂直的内容和服务:专注于内容领域的什么值得买

 

结语

 

今天大家热议的内容创业,真正做到了对传统媒体的颠覆,其实相当少。绝大多数的内容创业,仍然是内容-广告的模式。通俗的软文也是广告的一部分。而罗辑思维在商业模式上,已经完成了用户收费的进化。未来,内容领域谁还能复制罗辑思维式的机会?我们拭目以待。

 

求才若渴,欢迎加入我们,请点“阅读原文”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