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或以2000亿美元收购迪士尼,它的商业逻辑是什么?
文化产业评论:自 2006 年乔帮主成为迪士尼公司最大个人股东后,关于苹果有可能会收购迪士尼的传闻就一直没有中断过。无风难起浪,近日,苹果欲收购迪士尼的消息又甚嚣尘上。援引加拿大皇家银行分析报告,苹果将以2000亿美元收购迪斯尼,具体交易为2230亿美元,其中包括9%税率。苹果若达成交易,将成为世界上无可匹敌的超级巨无霸公司,市值有望达到10000亿美元以上。
作者:梁鑫
来源:文化产业评论
美国西海岸的两个地方聚焦着世界的目光,一个是硅谷另一个是好莱坞,他们分别代表着科技和娱乐。美国的投资机构一直在YY两者结合的可能性,哪怕达成的概率几乎为零,但仍然会不厌其烦的进行各种各样的分析和假设。最近的话题主角落在了苹果和迪士尼身上,一个是当今世界最大的科技公司,一个是拥有百年悠久历史的文化巨擘。
近日,加拿大皇家银行资本市场分析师阿密特•德莱纳里(Amit Daryanani)发布研究报告称,苹果公司应该收购长期媒体合作伙伴迪士尼,以消除投资者对于公司利润的周期性担忧,打造一个大型端对端媒体开发和分发平台。对于这样的论述,有分析评价:“如果这是阿拉丁神灯的故事,我相信他会发生”。
苹果为什么收购迪士尼?
苹果是世界上最有钱的企业,但就是这样一家绝对“不差钱”的令人无比艳羡的超级企业,却一直保持着非常保守的投资策略。苹果的投资大都围绕在如何更好的售卖旗下的产品,而在现任CEO库克治下的苹果显得更加“吝啬”。值得一提的是,如今现实的情况,可能将逼苹果不得不采用更激进的投资并购策略。从这个角度考虑,苹果收购迪士尼也非不可能。
仰仗的新兴市场并不买账,产品终端陷窘境
东亚地区是被苹果寄予厚望的新兴市场。但在中国和以印度为首的市场上,苹果的话语权远不如安卓机,小米、OPPO、Vivo等国产品牌表现惊艳。根据IDC公布的2016年全球手机销量数据显示,苹果2016年总销量比2015年同比减少7%,市场占有率下降1.5%,呈疲软态势。同时在产品创新上,苹果貌似在新技术上并没有太大的突破,用户对于苹果手机的需求似乎已经达到一个瓶颈。
为主流服务争取大IP,丰富自身产品线
在全球智能手机市场放缓之际,苹果意欲寻求多种营收渠道以促进公司发展,其中最显眼的栗子便是苹果在iPhone7发布会上与任天堂共同推出的iOS版游戏《超级马里奥》。不难看出,苹果一直在为自己的音乐流媒体及游戏服务争取独家版权。
智能产品线的终端连接着影音媒体,这已然成为大众娱乐休闲的日常项目,它巨量、高频且线上线下通吃。在内容为王的时代里,迪士尼是个大IP集合,是个大金矿,它的加入对丰富苹果自身来说简直就是如虎添翼。
内容的需求在放大,业务结构需要牢牢把握用户粘性
由于业务收入过分集中于硬件尤其是iPhone 上,苹果不断地试图重塑企业的业务结构——使其成为一家名副其实的综合型公司,把用户牢牢粘在苹果构建的“硬件+内容+服务”的生态系统中。无论是推出Apple Music订阅服务,还是打造真人秀节目《应用星球》,都是苹果在内容服务领域所做出的努力。有报告称:“内容是苹果关注的一个重点,收购对象的大小不是问题,迪斯尼远离硬件业务,不会稀释苹果品牌。”而早在 2015 年末,传闻苹果就曾与时代华纳公司商讨过收购事宜。
流媒体行业竞争惨烈,强强联手更易突破重围
苹果2016年营收为2156亿美元,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内容服务,它们对苹果的重要性与日俱增,去年的服务业务营收增长22%,达到240亿美元。尤其是AppleMusic,截止去年年底,其付费订阅用户已突破2000万。苹果的流媒体音乐竞争对手Spotify花了七年时间才达到这个里程碑。
苹果2016财报
同年,迪士尼财报的整体数据也非常惹眼。除此之外,其各细分业务的营收数据更具价值:媒体网络营收占比42.58%,消费品与互动媒体占比9.94%,这两项占了总体的一半以上。数字背后的产业布局和运营情况,才是我们真正需要关注和品味的。
面对“苹迪”如此强大的结合想象空间,想必即使是流媒体服务行业的统治者Netflix也会非常忌惮。“两家公司都没有进军视频流媒体行业的意思,因为竞争压力实在太大,能否盈利是个问题。”业内人士分析道,“但如若两公司联合,将立即拥有全球性的内容发布渠道和无与伦比的内容+制作室资源,未来拍摄更多电影电视也不成问题。”可以看出,童话里不仅有“黑魔法”也存在着“黑科技”。
优质内容+过硬技术,广阔前景惹人遐想
资源上的优势互补,跨界融合势不可挡
苹果的完整闭环生态链对于独占性的优质内容资源有天然的渴望,这是其系统维系用户的最核心因素。迪士尼拥有丰富的内容和营收渠道,今年她的风光仍在延续。其重点打造的真人童话电影《美女与野兽》成为 2017 年首部票房达到 10 亿美元的影片。除了影业部门,迪士尼还拥有主题公园这个能够带来稳定收入的重要资产。这些都是苹果通过终端向服务链延伸的重要资源。单从迪士尼拥有的IP体量就能结合硬件销售联想出更多的故事。
反观国内,华为、小米等中国手机厂商已经开始了这样的尝试。2015年,华为抓住二次元文化携手漫画大师蔡志忠推出“Mate S”系列宣传海报;今年年初,红米note4X也发布了初音未来限量版。在智能科技产品日益“快消化”的今天,企业唯有另辟蹊径,向消费者传递“文化+科技”融合的生活美学理念才能出奇制胜,百战不殆。
产业链布局或将全面打通,携手迈向智慧的“未来城市”计划
从迪士尼的业务组成来看,主要包括娱乐节目制作、主题公园、周边衍生品、图书、电子游戏和传媒网络等。鉴于迪士尼还拥有体育网络ESPN,苹果可通过这笔交易获得全球体育赛事版权,还可以在迪士尼乐园里试验增强现实与虚拟现实等技术。而迪士尼则可以借助苹果的“黑科技”打造独树一帜的文创产品,名字广大网友都帮忙想好了,iPhone米老鼠版、iPad唐老鸭版、Macbook普鲁托版、Apple watch白雪公主版,iPod跳跳虎版……
二者结合将拥有足够的资金和实力来颠覆硬件、服务和内容行业的竞争格局。六十年前,迪士尼就曾提出“未来城市”的计划,如今适逢这个内容与技术井喷的时代,万物互联将不再是梦想。试想一下,如果苹果收购迪士尼,人们便可以手里拿着MickeyPhone,坐在院线里看Made In Apple 的动画片。
面对行业巨头的跨界合作浪潮,中国应该如何快速上船?
搭建“从产品设计到平台驱动,再到文化引领”的市场架构
“百团大战+跨界混搭+买买买”的互联网生存模式使得企业的重塑与转型日渐紧迫。苹果也在持续不断地进行类似的跨界尝试,毫不夸张地说,苹果的成功,依靠的不是产品,也不是创意,而是超越传统的思维观念和经营体系。
然而国内市场,只有少数企业能够全面布局“从产品设计到平台驱动,再到文化引领”的战略结构。纵观近些年,表现最突出者当属乐视。它凭借集视频产业、内容产业和智能终端的“平台+内容+终端+应用”于一体的完整闭环价值链,建构了庞大的乐视网生态系统。“乐视模式”通过“持续的、跨界别、跨产业”的复合式创新体系来走向他的成功,通过产品来传递他的文化理念、通过平台来给大众提供新的生活方式。说到底,苹果如果+迪士尼,与乐视模式有什么类似,这值得思考。
决胜数字融合市场的关键并非赢者通吃,而是由彼此的资源共振来开辟新的增长战略
在3月正式发布的《文化部“十三五”时期文化发展改革规划》(点我查看)中,“数字”这个代表文化科技融合关键环节的概念频频出现。这说明,《规划》高度强调文化科技融合创新对新时期我国文化发展的重大意义,而在文化科技融合创新中,又特别突出数字技术的作用,这值得我们重视。
无独有偶,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科技部、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等有关部门根据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新变化,通过咨询战略性新兴产业专家委员会、网上征求全社会意见等方式,对《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产品和服务指导目录》2013版作了修订完善,形成了《目录》(点我查看)2016版。在《目录》5大领域8个产业中,其中一个产业方向就是“数字创意产业”。可见“文化+科技”之势。
在文化产业评论看到的一份数字融合市场报告中,87%受访的中国企业高管都考虑在未来5年通过行业跨界寻找新的市场契机,这高于他们继续发展现有业务的意愿。互联网思维的快速泛滥不断地勾兑出合作的需求。苹果和迪士尼之间貌似没有挂钩,但其实有一个共性,就是“文化+科技”的战略价值凸显。娱乐产业的用户群体更多是喜动的,再加上文化娱乐行业需要“黑科技”的支持,这就能引起双方的共振,并产生合作的基础。再者,互联网+就是需要打破常规,其要旨之一就是对用户的多元化刺激,给用户一个享受多层级服务的体验,这对于企业和用户都是一种莫大的机遇。
结语
虽然这次苹果收购迪士尼事件并非定数,但可以肯定的是,一次次“跨界混搭”的背后,是行业发展到一定临界点的需求必然显现。当然,企业并购存在整合不力,从而导致管理成本上升,双方资源难以实现共享互补的风险。但在全球经济高度融合的今天,跨界合作已成为一种世界性趋势。而眼下的中国经济正处于转型期,许多行业内外上下游产业链有极大的整合需求,“内容+技术”、“文化+科技”的跨界融合正在成为企业优化升级、重新配置生产要素的重要手段,成为世界范围内的“新常态”。
求才若渴,欢迎加入我们,请点“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