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十九大”:县域文化产业如何发挥“摆尾效应”?
第1792期文化产业评论
当前,我国各地正加速推进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新的支柱产业,县域处于地区文化产业体系的重要末端,充分挥其“摆尾效应”对于助推地区文化产业腾飞至关重要。发挥县域文化产业的“摆尾效应”,加速推进文化产业向国民经济支柱产业迈进“恰逢其时”。
作者:王军,四川省乐山市文广新局副调研员;微信号:13700939271
来源:文化产业评论
编辑:小神龙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深刻总结了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文化事业发生的历史性变革和取得的历史性成就,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指明了途径、路线、方法。
“县富则民富,县强则民强”。县域经济作为国民经济的基本单元,在推动经济社会稳健发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当前,我国各地正加速推进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新的支柱产业,县域处于地区文化产业体系的重要末端,充分挥其“摆尾效应”对于助推地区文化产业腾飞至关重要。
问题亟需破解
近年来,我国中东部地区许多县域文化产业发展取得了惊人的进展,不少县域文化产业总量甚至超越了西部地区的一些地市州。通过调研分析笔者感到,当前县域文化产业发展中还存在五个方面亟待破解的瓶颈问题。
一是营养不良“尾巴小”
在我国大部分省市中,县级单位多处在财力比较薄弱的地区,受资金、资源和扶持不够等因素制约,县域文化产业发展极不平衡。甚至一些文化产业基础较薄弱的区县,还没有形成“抓文化产业就是抓经济、抓发展”的共识,在财力扶持上往往“有心无力”,导致文化产业发展“营养不良”,尤其是中小文化企业发展受困。
二是单一分散“尾巴短”
不可否认,资金是制约县域文化产业发展的一大瓶颈,但是问题的真正焦点则集中在如何破解县域文化资源丰富与产业化发展瓶颈之间的矛盾上。因为文化资源丰富并不意味着文化产业基础好,能否把资源活化为文化产业形态才是关键所在。由于一些县域缺乏重点项目带动,导致文化产业单一分散,不能形成有效的“产业链”。
三是人才匮乏“摆不动”
我国县域人才匮乏,高层次的人才比重较低,丰富的文化资源得不到有效开发利用,常常因为缺少人才的支持而被迫搁浅。主要原因是,在对人才的认知中,很多县域往往存在这样的误区,片面地把“项目外包”或者“购买策划”作为解决人才需求办法,导致一些持续发展项目因缺乏固定的专业人才而停滞不前或半途而废。
四是市场受限“腰身弱”
如果说县域文化产业是尾部,省级文化产业则是头部,各市州则为腰身。对比分析中不难发现,个别地区县域文化产业发展乏力,一个突出问题是有的地市州在推进地区文化产业发展中缺乏统筹规划,忽视了县域文化产业聚合效益,导致地区文化产业规模化不够,重点新兴业态发展滞后,无法形成“触一发而动全身”的市场辐射力。
五是品牌不精“无豹尾”
县域文化产业最大的潜力是独具特色的地域文化。比如,浙江把打造特色文化小镇作为引领县域文化产业的抓手,培育了一大批以横店为代表的特色小镇,县域文化产业品牌交效应成为全国的典范。相比较而言,一些县域发展文化产业一追求“高大全”,对地方特色文化缺乏深度挖掘,文化特色产业精品较少,无法形成文化产业品牌效应。
症结不容忽视
习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开宗明义地提出“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综上所述,县域文化产业发展存在的现实问题,既有上级政府缺乏顶层设计、科学规划、统筹指导的责任,也和本级政府缺乏主动发展、主动作为和合理规划有着直接关系。主要表现在:
一是思想认识缺高度
近年来,随着国家产业结构调整和供给侧改革,文化产业释放出的强劲的动力,各级党委、政府对文化产业发展高度重视,均结合实际制定了文化产业发展规划。但在具体落实中,一些文化产业基础较薄弱的区县还有徘徊、观望,甚至顾虑重重等现象,还没有破除传统观念束缚和思想障碍,把文化产业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来抓。
二是资源开发缺深度
发展县域文化产业,树立正确的资源观念尤其重要。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路径主要是依托当地丰厚的特色资源,通过资源整合、产业融合、业态互补,从而实现“1+1>2”的资源效应。但有些县域在资源开发利用上,还存在“守宝难掘”、“掘宝不深”等现象,对各种资源缺乏系统梳理,经常毛胡子一把,缺乏核心特色文化品牌。
三是规模增效缺强度
县域文化产业只所以存在“尾巴小”或“尾巴短”等问题,主要是多数县域文化产业主要力量是中小微文化企业,其市场目标仅限于本地区,由于企业规划小、融资渠道少、创新能力弱,加之本地区文化消费水平偏低,造成文化产品生产和文化消费需求形成“剪刀差”,最终使一些市场竞争力不强的文化企业“寿终正寝”,悄然消失。
四是政策措施缺力度
县域文化产业发展离不开政策滋养的沃土。与东部地区文化产业发展较快的县域相比,中西部地区鼓励扶持县域文化产业发展的优惠政策不多、力度不大,尚未形成覆盖文化用土、文化保税、重大项目、人才引进、社会保障等文化产业综合性政策体系,导致地方政府“放不开手脚”,文化企业“迈不开步子”。
五是制度机制缺黏度
文化产业是关联度高、带动性强的大产业,需要各方协调配合,形成工作合力。尤其是在发展县域重点文化产业、建设重大产业项目、推动规划项目落地等重难点环节上,亟需健全完善文化产业发展领导机构,形成政府引导、各有关部门密切配合、社会各方面共同参与的工作协调制度机制,合力做好产业规划、综合协调、行业指导、市场监管、政策研究等工作。
发展“恰逢其时”
从“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纳入国家“十三五”发展规划纲要,到习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对发展文化产业进行全面部署,从“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中国家工程,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写入党章,党和国家建设中国特色社会文化强国的决心和信心无不令人奋进。可以理直气壮地说,发挥县域文化产业的“摆尾效应”,加速推进文化产业向国民经济支柱产业迈进“恰逢其时”。
一是把握新机遇
从上个世纪80年代开始,中央对社会主要矛盾的表述都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这次报告调整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社会主要矛盾的新变化,为新时代中国文化产业发展提供新的政策机遇和市场机遇的同时,也必催生出更多推动县域文化产业发展的政策。谁错过了这个历史机遇,谁就将永远错过了发展的黄金期。
二是落实新理念
习总书记在报告中指出:“满足人民过上美好生活的新期待,必须提供丰富的精神食粮。”由此可见,发展文化产业既是繁荣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内容,也是不断满足人民过上美好生活新期待的重要途径,同时也是促进经济转方式、调结构、惠民生的重要举措。为此,要解决县域文化产业发展“不平衡”和“不充分”等问题,必须落实好十九大报告关于文化建设的新理念、新方法,系统地构建一体化产业布局。
三是探索新路径
“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结合时代要求继承创新,让中华文化展现出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十九大报告十分重视传统文化,这要求文化产业也要深入挖掘传统文化资源,通过多维度创新与创意相结合,让传统文化“活”起来。可以预见,今后一个时期,利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基因打造系列创意产品,必将成为文化产业创新发展的新路径。在新路径引领下,县域文化产业也将迈入快车道。
四是激发新活力
习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全面激发农村发展新活力。这个新兴战略的提出,对推动县域文化产业发展可以说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可以围绕加快推进农业、林业与旅游、教育、文化、康养等产业深度融合,放开手脚大打“组合拳”。通过盘活乡村特色文化休闲旅游资源,开发建设一批农业文化旅游特色村镇和集优农业综合体,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五是催生新政策
县域文化产业的春天已经到来,各级地方政府必须树立实干兴业的理念,转变传统的“等靠要”思想,强化“跳起来摘桃子、跑起来奔目标”的紧迫感和责任感,从健全完善县域文化产业发展政策机制入手,建立财政、规划、土地、税务等成员单位参与的文化产业工作协调常态机制,对本地区文化产业发展工作进行科学规划、合理布局、统筹协调,推动县域文化产业跨越式发展。
结束语
习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从现在到二〇二〇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期。”县域是脱贫攻坚和新农村建设的主战场,加快发展县域文化产业是促进城乡协调发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必然选择,是落实乡村振兴战略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重要途径,也是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不可或缺重要支撑。为此,各级要把学习贯彻十九大精神焕发的动力转化成推动创新发展能力,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不忘初心砥砺奋进!!
国家发改委国际合作中心
文化产业研究所
中国文化产业价值分享平台
见识•态度•深度
长按二维码关注
交流/报道/约稿/咨询/合作
加微信号:7759813
邮箱:whcypl@126.com
政府的抓手/企业的帮手/个人的助手
十八大以来,262个中国文化产业重要政策
了解更多
购买,请点“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