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致富怎样助力三农?乡村文化资源正确打开方式是什么?
第1798期文化产业评论
当前,我国农村文化产业的发展呈现出加速发展的势头,逐渐形成了“民间自发型文化产业”和“政府推动型文化产业”这两股齐头并进的力量。倡导以“文化致富”的方式激活农民脱贫的内生动力,既是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创新举措,也是推动农业产业化多元化融合发展的一个重要抓手。作者认为,要实现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文化致富”或将取代传统的“劳动致富”的方式和手段,成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倍增器,深度激活“三农”沉睡的资本。
作者:王军,文化产业评论特约评论员;微信号:13700939271
来源:文化产业评论
靠“劳动致富”是我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重大成果。1982年1月1日,我党历史上第一个关于农村工作的一号文件正式出台,明确指出包产到户、包干到户都是社会主义集体经济的生产责任制。此后,我国不断稳固和完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鼓励农民发展多种经营,逐步走上富裕的道路,中国因此创造了令世人瞩目的用世界上7%的土地养活世界上22%人口的奇迹。
历史的每一页无不沾着上一页的墨迹。刚刚胜利闭幕的党的“十九大”围绕“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目标,郑重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完善承包地“三权”分置制度,并明确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三十年。这一战略决策不仅给农民吃了“定心丸”,也为有意进军农业的投资者增强了信心。
就当前农村产业发展现状而言,笔者认为,要实现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文化致富”或将取代传统的“劳动致富”的方式和手段,成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倍增器,深度激活“三农”沉睡的资本。
“文化致富”的内涵与作用
本文所阐述的“文化致富”,是指通过政府为引导和市场主导,充分整合和利用乡村文化、农业、旅游和自然风光等资源,挖掘、包装一批特色文化项目或文旅农综合体,既推动优秀传统文化创新发展,又让农民摆脱传统“头朝黄土背朝天”的单一劳动制约,通过思维变革、技能转型和创意融合端起“文化碗”。
“文化致富”是“劳动致富”时代内涵的新拓展
习总书记强调,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依靠知识,必须依靠劳动,必须依靠广大青年。不言而喻,实现致富目标,归根到底要靠辛勤劳动、诚实劳动、科学劳动。在笔者看来,把”文化致富“作为科学劳动的方式,无疑是对劳动致富理念的时代创新,是对劳动致富内涵的时代拓展,也是对劳动方式的全新变革。
“文化致富”是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新路径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当前农村社会生产力发展尚不充分,仍无法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需求。把“文化致富”作为提高农村生产力的新路径,既可以从方向上突破劳动与市场需求不对路问题,还可以从模式上改变单一的生产方式,在经济上弥补地区、城乡收入发展的不平衡问题。
“文化致富”是培育新兴产业新型农民的新举措
在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生动实践中,文化所带来的吸附和引领作用早已融入到农民的生产生活,深入到农民的内心,成为了农民致富的法宝。从乡村到农户结合自身的实际把农村中民族的、生态的、休闲的、特色的、传说的资源和元素,进行整合探索,创造了崭新的文化致富之路,特色文化村落、特色文化旅游项目、特色农产品基地、线上线下供销模式层出不穷,新业态催生出了一大批”文化致富“的新型农民群体。
“文化致富”是实现文化资源创造性转化的新载体
城市是现代文明的标志和文化的聚散地。但农村地广人多,丰富的文化遗产和民间传统文化资源,远大于城市。因此,把“文化致富”作为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新性发展创造性转化的重要载体,与习总书记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和“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一脉相承。农村是中华优秀传统乡土文化的宝库,在“精准扶贫”中发挥文化扶贫、文化富民的作用,不仅可以激活农业经济空间和潜力,还可以进一步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
“文化致富”是激活“三农”闲置资本的新燃点
十九大报告强调保持土地承包关系稳定并长久不变,并明确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三十年。此举既有利于保障农民权益,促进农村土地有序流转,还进一步坚定了“三农”投资者的信心,激活闲置的资本和农村剩余劳动力,最终实现了农业产业链延伸、产业范围扩展和农民增收。当前发挥文化融合推动产业联动、要素集聚、创意驱动、机制创新已成为很多企业和投资人的新燃点,让网络上流传那句“在风口上,猪也能飞起来!”成为现实。
“文化致富”的打开方式
“文化致富”是一个多维度的创业理念,没有具体的模式和套路。从当前我国农村已经形成种类众多、类型多样、形态各异的“文化致富”形态看,农村文化产业的发展模式是动态和发展的过程,随着社会的发展和需求而不断调整,其表现形态也随之发生变。那么,当前什么才是农村“文化致富”的正确打开方式呢?笔者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政府引导是关键
发展农村文化产业,推动农民致富方式变革,是地方各级党委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随着脱贫攻坚的深入推进,我国农村文化产业的发展呈现出加速发展的势头,逐渐形成了“民间自发型文化产业”和“政府推动型文化产业”这两股齐头并进的力量。从当前农村产业结构链看,还存在无序化、同质化、复制化的现象,亟需政府进行产业引导和规划扶持,建立健全农村文化产业服务评估机制,降低农村和农民“文化致富”的市场风险。
资源开发是基础
农村有丰富待开发的文化资源,并不代表都具体产业发展的前提条件,只有把优势资源转化为产业项目才能形成资源效应。就实践来看,首先培育发展以民间手工艺为代表的“文化致富”群体具有较好市场前景,亦可起到一定的示范引领作用;再就是对接全域旅游新需求,通过对特定地域或特定特色文化资源进行整合、包装,与观光农业结合起来,发挥资源转化的重叠效应,让农民实现“村头就业,守田致富”。
创意转化是支撑
“创意”不是一种独立的业态,是一种创新理念、创新思路、创新手段,其思维的力量源于对文化的认识,故称文化创意。近年来,文化创意与诸多产业进行融合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创新效益,尤其是在“三农”领域催生出了一大批特色农产品、特色小镇、特色农庄等“特字头”产业链。如今,随着“田园综合体”的提出,创意农业发展形势必将引发新一轮“创意风暴”,吸引更多的创意企业投身这项事业,带动一大批“用头脑经营、靠文化致富”的“新型农民”实现脱贫奔康的目标。
“互联网+”是手段
据统计,2017年我国的网民数量已超过十亿大关。随着互联网产业和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成熟,越来越成为各行各业拓展发展渠道和运营方式的重要手段。对于“文化致富”的农村特殊群体来说,借助互联网、物联网平台构建线上线下一体的营销平台,既可以形成“一镇一特”、“一村一品”、“一家一色”的品牌效应,还可以压缩从田间到市场、从生产到销售的空间,让地方特产农来创意产品和特色产品卖遍全国,从而形成巨大的“网聚”效应。
政策扶持是保障
围绕“文化致富”加快农村文化产业发展离不开配套政策机制,各级地方政府严格落实中央和地方关于加大“三农”扶持政策,特别是系统地梳理和执行各级类脱贫攻坚惠民政策,结合加速农村文化特色产业发展构建管用实用的措施办法,让惠民利民政策真正发挥实效。要鼓励金融机构为发展较成熟、有较好市场前景的乡村小微文化企业提供信贷支持;鼓励农民以集体、家庭、个人等方式或与其他企业联合开发文化资源,形成参股、购股、合伙经营等多样共赢共享模式。
结束语
乡村振兴,“三农”兴旺,归根到底要落实到农民劳动生产率提高以及增收增富上来。倡导以“文化致富”的方式激活农民脱贫的内生动力,既是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创新举措,也是推动农业产业化多元化融合发展的一个重要抓手,其目的就通过“三农”产业链条的延伸,盘活资源体系和生产要素配置效率,从而实现农业增产、产业增值、农村振兴、农民增收。
国家发改委国际合作中心
文化产业研究所
中国文化产业价值分享平台
见识•态度•深度
微信号:7759813
邮箱:whcypl@126.com
政府的抓手/企业的帮手/个人的助手
十八大以来,262个中国文化产业重要政策
了解更多
购买,请点“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