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寻梦环游记》的皮克斯,20年持续打造爆款的10个秘诀

2017-12-04 安福双 文化产业评论

第1826期文化产业评论


不知道你的朋友圈最近有没有被这样一句话刷屏:“只要你看了《寻梦环游记》,我们就是永远的朋友!”作为皮克斯动画工作室的第19部动画长片,《寻梦环游记》一上映便获得了巨大关注,并且可以说是不负众望,再次实现了皮克斯动画票房与口碑的双赢。那么作为《寻梦环游记》“身后的工作室”,皮克斯究竟拥有什么“魔法”来创造20年持续打造爆款动画的奇迹呢?



作者:安福双,AR行业分析师,《正在发生的增强现实革命》图书作者,微信号:14361450490

来源:文化产业评论 

 

想必很多人朋友圈里都充满了《寻梦环游记》的口碑推荐信息。这部11月24日上映的动画电影,口碑极高:豆瓣9.3分、IMDb9.2分、烂番茄97%新鲜度,并且票房也很好:截至北京时间12月2日,国内票房已经达到了3.33亿元人民币。

 

还有网络消息透露:《寻梦环游记》原本涉及到亡灵题材,是不能引进的。但是在过审时,当场看哭了所有广电审查人员,所以破例让过了。《寻梦环游记》可谓口碑票房双丰收,又一次验证了“皮克斯出品,必属精品”。

 

从1995年推出第一部动画长片《玩具总动员》,到现在22年,皮克斯共获得了21项奥斯卡金像奖、7次奥斯卡金球奖、11次格莱美奖以及各类其他奖项。特别是奥斯卡在2001年设立的最佳动画长片奖,16年间,皮克斯的作品8次摘得桂冠,简直是个活生生的“奥斯卡收割机”。

 

皮克斯已经制作了《玩具总动员》系列、《怪兽电力公司》、《海底总动员》、《超人总动员》、《美食总动员》、《机器人总动员》、《飞屋环游记》、《头脑特工队》等动画长片,均在全球范围取得票房和口碑的双重成功。

 

皮克斯在动画电影界,已经成为一个神一样的存在。因为电影作为文化艺术产品,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很可能这部火,下一部就不火了,波动性很大。而皮克斯能够出一部,火一部。是什么让皮克斯可以在20多年里,持续不断的打造出爆款动画呢?

 

皮克斯一开始就确立了电脑动画的方向,用科技为文化增值,走文化科技的创新之路。因此,皮克斯在文化和科技方面都进行了深厚的积累,很好的进行了融合。正如皮克斯的信条:艺术给科学带来前进的挑战,科学激发了艺术创新(arts challenge science,science inspire arts)。

 

秘诀一:讲一个好故事,直击人性

 

“通常来说,无论你对视觉工艺有多么重视,无论视觉上的润色有多无可挑剔,都没有讲一个好故事重要。”——皮克斯联合创始人、总裁艾德•卡特姆。

 

卡特姆在《创新公司:皮克斯的启示》一书中写道:我们不会允许诸如科技或商业的任何因素影响故事的发展。观众们热衷谈论的大多是《玩具总动员》带给他们的感觉,而不是让影片得以制作完成的技术,这让我们颇感自豪。我们相信,正是因为我们一贯将故事奉为照明的灯塔,才能收获如此效果。

 


“故事决定一切”成为皮克斯全体人员的座右铭。皮克斯一部动画电影全部制作时间的四分之三都花在故事处理上:从原始构想到画出脚本,最后定稿完成,整个过程常常要经历好几年时间。皮克斯有一个专门的评审委员会,由顶级导演和制作人组成,只有被委员会一致通过的故事,才能正式立项。

 

秘诀二:使用最新的技术,但不炫技

 

在动画技术上,皮克斯一直走在世界前列,不断自主研发新技术来打造最顶尖的动画效果。

 

1989年,皮克斯自主开发的3D渲染程序RenderMan正式启用,RenderMan渲染器以其高超的渲染质量而被广泛应用在高端运动图像的生产制作过程中,在当今的动画电影和影视特效等顶级视效领域,RenderMan渲染器都是必不可少的。

 

1992年,皮克斯开发的电脑动画辅助制作系统(CAPS)获得奥斯卡科学工程金像奖。

年,皮克斯推出了动画电影史上第一部完全使用电脑技术制作的动画长片《玩具总动员》。

 


《寻梦环游记》中效果极其逼真:树枝树叶、衣服布料的褶皱和飘动、太奶奶Coco身上的毛发和皱纹,非常细腻清晰,仿佛真的一样,可见其技术实力。皮克斯每制作一部电影,都会相应地在技术上取得一项重大突破。《虫虫危机》中对植物叶片的透明处理,《怪兽公司》中的毛发效果,《玩具总动员2》的烟尘,《海底总动员》中的潜水滤灯,《赛车总动员2》中逼真的海面雾气特效。

 

制作《怪物公司》主角毛怪时,为能呈现其毛发柔软波动的质感,皮克斯技术团队为此开发出仿真230万根毛发飘动的软件程序。为了更好的把《海底总动员》的水下场景描绘出来,皮克斯的技术小组研究了新的CG技术来创造场景。通过深入的研究水的属性,自主开发出专门的工具去进行描绘。皮克斯在技术上不断领跑,使其动画画面表现出巨大的震撼性和极强的视觉冲击力。

 

对于皮克斯的技术部门来说,要思考的不仅仅是如何满足动画创作的基本需求,而是用什么样的技术来激发艺术部门的创作灵感。每一部皮克斯动画作品,都是文化和技术糅合的产物。

 

自从皮克斯第一部长片动画《玩具总动员》大获成功后,卡特姆就开始思考如何建立一种机制,确保让优秀的创意和创新的技术持续涌现出来。“我作为管理者的身份渐渐变得清晰,我倾尽全力,不仅想要打造出一家成功企业,更想要创造出一种可持续发展的创意文化。我将注意力从科技问题上移开,开始考虑如何建立一套可靠的管理哲学。”

 

秘诀三:坦诚沟通的评审委员会,创意接受他人的质疑

 

评审委员会成员包括导演、编剧、故事总监等,只要在讲故事方面有特长的员工,都可以加入。建立评审委员会的目的是避免影片的导演和制作者陷入自以为是的情况中,能够听到不一样的声音,减少错误。

 

卡特姆说:“这是我从丰田公司学到的。在丰田汽车生产厂,每个人都有义务挑毛病。即便是生产线上的普通工人,只要他发现了问题,就可以拉动红绳。不仅承担此项工作的人要这样做,其他人也有义务这样做,这是一个‘群体过程’(group process )。”

 

评审委员会每隔几个月都会碰一次头,对皮克斯正在制作的电影给出评价。其工作流程如下:早上,委员会成员聚在一起,观看尚处于制作阶段的电影样片。放映完毕,团队一起在会议室用午餐,整理思路,然后开始讨论。先由影片的导演和制片人汇报一下制作的进度,然后其他成员对此电影进行评论,畅谈电影的优缺点,需要改建的地方。在讨论会中,会指出电影哪里有失误,哪里有漏洞,哪里不清楚,哪里不合理,不需要提解决办法。

 

在评审委员会中,没有所谓权威一说。电影导演们没有义务听从任何人的意见。在评审会议之后,如何处理得到的反馈信息,决定权在导演手里,不会强迫要求导演接受其他成员的意见。

 

建立这样一个委员会,并不容易,需要团队成员之间的信任和坦诚,真诚的表达出自己的观点,每个成员要能够敞开心扉地接纳别人的批评。另外,委员会还需要根据各自情况进行调整。

 

秘诀四:“个人项目日”制度,自由探索新想法

 

这个制度允许部门成员每个月有2天时间可以制作任何自己喜爱的项目,可以随意使用皮克斯的一切资源。这和谷歌的“20%时间”工作方式类似,允许工程师拿出20%的时间来研究自己喜欢的项目。

 

这些项目并不需要一定能用于某部影片,也不必满足任何制作需求。比方说,如果工程师想要看看《勇敢传说》中某一个场景打光后的效果如何,他们就可以尝试一下。如果几位工程师想要用微软的Kinnect体感控制器建一个3D模型,来帮助动画师们捕捉角色的动作,他们也可以动手实践。只要有某个点子勾起了他们的好奇心,他们就可以自由地尝试。

 

这种制度有效的把团队的积极性和创意调动了起来。在短短的4个月中,个人项目日制度就为技术部门重新注入了活力。

 

秘诀五:导演主导制,让导演放开手去做

 

皮克斯高层管理者为导演赋予了许多自主权。皮克斯一直坚持“导演主导制”,给予导演非常大的自由创作空间。在接受《经济学人》杂志采访时,卡特姆表示:一般企业的管理人员喜欢掌控一切,集中权力,但我们反对这种管理方式。

 

为了突显创作梦想是最为重要的,皮克斯尊重艺术家的创作,将掌控大权交付导演手中,相信他们具备解决问题的能力,给他们提供环境让他们得以从每个人那里获得真诚的回应。实际上,有两个领导人:导演和制片人。他们组成强有力的合作关系,他们不但要力争制作出伟大的电影,还要在时间、预算和人员的约束之下开展工作。在电影制作期间,公司高管将运营决策权交给影片的领导人,而不会猜忌他们。

 

秘诀六:良好沟通交流,发挥群体创造力

 

从建筑到办公室的各种细节,皮克斯都努力打造一个没有等级平等自由交流的环境,加强内部各部门之间的沟通,以此鼓励群体创造力的产生,从而保证了创意源源不断的产生。

 

皮克斯创立之初,计划建造三个独立的大楼,计算机专家、动画设计师和管理人员分别在不同的大楼内办公。但当时的董事长史蒂夫 ・ 乔布斯否决了这项计划,替代三栋独立大楼设计方案的是一个巨大的开放式办公室,这个办公室是个一体的大开间,中庭高大无比。这种设计的潜台词是说:一定要把最重要的功能设在办公室的核心地带。什么是最重要的功能呢?那就是员工之间的互动。这就是为什么乔布斯在那里设计了一个宽敞空间的原因。他想建立一个开放区域,为人们能够经常聚在一起聊天创造条件。

  


在皮克斯,不单单中庭在发挥促进沟通的作用,整个公司里互动的氛围都非常好。在《玩具总动员3》就要杀青的紧张日子里,当时几乎所有的办公室公共区域都成了员工交流、讨论的地方。《怪兽电力公司》、《海底总动员》、《机器人瓦力》、《虫虫特工队》,这些伟大电影的创意都起源于1994年的一次午餐聚会的闲聊中。

 

最开始,皮克斯开会的时候使用的会议桌是长条形的,30人脸对脸坐成两排,公司的管理者坐在中间位置。太远的距离和隐含的等级阻碍了沟通。于是,长桌被换成了方形桌,并且席次牌也被撤销,创造了平等交流的环境,确保每一个员工都得到尊重。

 

当发现动画师与建模工程师进行沟通时需要通过上级间接进行时,皮克斯总裁卡特姆立即召开会议,宣布:从今往后,大家彼此之间可以不分级别、不分时间地进行交流,不必惧怕会招致任何斥责。也就是说,不必再经过等级的门槛就可以直接进行交流。

 

皮克斯认为,创造力来自于其重视团队合作,也就是让不同背景的人才一起工作的能力。皮克斯聘用才华横溢的动画设计师和善于发明创造的计算机专家,本意就是想让这些新员工之间以及与经验丰富的老员工之间彼此互动起来。知识和创意需要融合、跨界,因而良好的沟通至关重要。

 

秘诀七:提高门槛,精心挑选高质量人才

 

当招人时,皮克斯会仔细评估,应聘者需要具有三个特质:幽默、讲故事的能力、具有某一方面的卓越能力。皮克斯不关注应聘者具体在哪方面拥有卓越能力,园艺、美食、柔道等等都可以,而是关注其卓越的等级,是不是达到一个很高的标准。要成为一个皮克斯员工,必须明白卓越是一种什么体验,也必须明白如何达到这种卓越。

 

知乎《在皮克斯(Pixar)工作是怎样的体验?》问题答案里,有一条回答是这样的:“我女儿在皮克斯工作。作为一名艺术设计学院的高材生,能进入皮克斯画动画是她一个很遥远而又很美丽的梦想。记得她接到皮克斯公司通知面试的电话时,她居然不相信是真的,以为是恶作剧。面试的严格程度比之今天中国公司的面试要高出很多,1天时间,十几位动画界如雷贯耳的大咖们,轮流面谈,一人一票否决。当然绘画作品与表达是前提,作品所呈现的个性与表现手法,直接关乎到别人对你的认可。缺乏创意,缺乏个性,缺乏艺术表现的作品自然会被淘汰。”

 

与所有的影视公司一样,皮克斯也有一个创意部门,主要负责寻找有潜力制作成电影的创意,并为这些创意润色。但是,创意部门的主要工作不是负责润色剧本,而是去物色优秀的人才,满足人才的需求,以人才的天资、禀赋为基础合理分配任务,确保人才之间的默契合作。皮克斯物色、提升和支持优秀人才,人才就会去寻找、酝酿和收获优秀的创意。

 

另外,皮克斯通过“皮克斯大学”制定了丰富的培训计划,包含110多门不同的课程,来增强组织的判断力。在学校中,公司鼓励员工大胆犯错并承认错误。皮克斯大学校长兰迪•纳尔逊谈到:“这是我们模式的核心……给大家机会让他们一起失败,然后再一起纠正错误。”皮克斯通过多种培训等手段来改进创意性决策。个人仍然发挥重要作用,但他们的个人判断会通过组织判断得到加强。

 

个人项目日、评审委员会、导演主导制、人才选拔与培训制度……这些制度都很好,其他电影公司也有类似制度,关键是能否良好运行。皮克斯的伟大之处就在于建立了牢固的企业文化,让全体员工可以自觉认同各种制度并执行。归根到底,制度是由人执行的,人是意识驱动的。深入到皮克斯的企业文化和DNA中,才能发现深层次的运行机制。

 

秘诀八:为“丑陋婴儿”保驾护航,从不完美迭代到完美

 

一个动画电影的最初创意提出时,既别扭又不成型,既弱不禁风又有残缺,被成为“丑陋的婴儿”。和婴儿一样,一个创意需要一个成长的过程,需要付出时间和耐心去培养,才能茁壮成长。

 

《怪兽电力公司》的剧情最初设定是这样的:一个30岁的男人从事会计一类的工作,他很不喜欢自己的职业。一天,母亲送给他一本书,书中的画是男人小时候创作的。他并没有拿这本书当回事,将它束之高阁。当天晚上,怪兽出现了。男人是唯一能看到这些怪兽的人,他觉得自己快要发疯了。这些怪物跟着他上班,跟着他约会,原来,他们都是男人小时候不敢面对的恐惧化身而成的。最终,他和这些怪物成了朋友。他渐渐学会了克服自己的恐惧,而这些怪物也随之消失了。

 

看过这部电影的同学肯定知道,这和成片的剧情简直没有一点相似之处。导演先是把人类主人公设定为一个名叫玛丽的6岁小女孩,然后又改成一个小男孩,接着又改回了小女孩。之后女孩的年龄又变成了7岁,名字变成了小布,是个爱发号施令甚至有些专横跋扈的小孩。最终,小布被设定为一个天不怕地不怕的咿呀学语的婴儿。大眼仔麦克这个角色,直到第一版的故事大纲写就一年多才加入电影中。

 

其他很多皮克斯知名动画都经历了这样漫长的修改打磨过程。“如果你看过我们任何一部电影的早期样片,那么我所谓的丑陋便会暴露无遗。人们很自然地就会拿初期样片与成片相较,也就是拿着成人的标准去衡量新生儿。我们的职责就是保护我们的‘婴儿’不过早受到抨击的伤害,我们是‘新生儿’的保护者。”卡特姆如是说到。

 

不论是员工自己的创意,还是其他人的创意,皮克斯都鼓励员工不要因为最开始创意像“丑陋的婴儿”而忽视掉。拥抱每一个创意,每一个想法,毕竟创意是需要不断打磨、不断迭代才能走向完美。

 

秘诀九:精益求精,追求极致到变态

 

皮克斯首席创意官约翰·拉塞特(JohnLasseter)坚持“质量是最佳的商业计划”这一简单准则,也被皮克斯团队奉为箴言。皮克斯对影片品质有极高的要求,不满意绝不罢休,坚守着用每一部影片将故事栩栩如生地展现给世人的承诺。

 

对于动画细节的处理,皮克斯达到了几近疯狂变态的地步。

 

以《汽车总动员》为例,片中的光照技术是利用计算机模拟自然界中光对物体的照射来体现动画对象的立体效果。片中俯瞰大货柜车在黑夜驶离纵横交错公路系统的镜头,只有10秒左右的时间,为了呈现出夜晚公路的车灯效果,耗费了5个月才制作完成。摄制人员和技术研发组找来了真的汽车前灯,将之拆解后测量数据,获得了光线散折射后的颜色、角度,发现最接近真实夜间行车光线的是绿色光而非黄色光,从而营造出了惟妙惟肖的场景。

 

在《海底总动员》制作过程中,为了制造出更完美的海洋特效,皮克斯聘用了一名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流体力学博士。开场镜头中海面上水花泡沫散发出雾气的6秒钟镜头,一位特效工程师花了整整4个月时间。

 


在每一部动画中,为了将细节做到尽善尽美,工作人员都会去相关的现场去实地考察。 为了更加生动地讲好《寻梦环游记》的亡灵节故事,导演昂克里奇等人专程赶赴墨西哥的哈瓦卡和瓜纳华托取材,从一个亡灵节门外汉,进修成了一个亡灵节准专家。

 

《赛车总动员2》制作期间,团队两次远渡重洋:2007年的意大利国际汽车大奖赛和法兰克福车展都留下了拉塞特手下专业美术人员的身影;2008年,他们又造访了将在影片中出现的几大地点,包括东京、伦敦和意大利里维埃拉。

 

《海底总动员》在编剧前期,故事部门15位左右的成员,全都在导演的带领下,大量搜集相关的背景资料,实地考察,在水底世界观察海中生物的一举一动,光线与色泽的变化,感受海底世界的奥妙后,再展开剧本构思。

 

正是这群追求极限、挑战高峰的皮克斯人对细节的完美追求,才创造了一部又一部精美的动画。

  

秘诀十:不忘初心,专注!再专注!

 

皮克斯的创始团队一直致力于打造完美的电脑动画。从皮克斯诞生到今天,皮克斯一直专注于电脑动画,从开始的动画短片到现在的动画长片,从未改变。2006年,皮克斯被迪斯尼并购。其中原因之一就是皮克斯希望专注于动画电影的制作,不用去涉足发行、商务、渠道等琐碎事务,从而可以全力投入于最高质量的内容创作。

 


皮克斯联合创始人卡特姆生于1945年,小时候看到迪斯尼的动画产生了制作动画电影的梦想。他学过绘画,然后攻读了物理和计算机科学本科学位、计算机绘图的研究生。1973年,卡特姆制作的《手》动画版本被好莱坞制片放在了电影《未来世界》里。这让卡特姆看到了电脑和动画结合的巨大潜力,下定决心投身于电脑动画行业,作为一生的使命。

 

之后辗转于Applicon公司、卢卡斯影业,卡特姆虽然没有直接制作动画,但所从事的工作内容都和电脑动画相关。一直到1995年,皮克斯第一部动画长片《玩具总动员》成功上映,这个男人已经为此梦想追逐了20年。

 

皮克斯另一位核心人物拉塞特,是皮克斯的联合创始人兼首席创意官。他目睹了每一部皮克斯电影的诞生,亲自执导了电影《玩具总动员》,《虫虫危机》,《玩具总动员2》,《汽车总动员》。他赢得过2个奥斯卡,最佳动画片奖(玩具总动员)和奥斯卡特别成就奖(玩具总动员)。

 

拉塞特将“心灵、创造性、灵感”三词奉为个人信条,并将之深深注入皮克斯每部影片的创制之中,这是皮克斯连续多年产出叫好又叫座影片的核心与关键。

 

这是一帮致力于动画天才,他们心无旁骛,追求创新与极致,还超级勤奋、坚持不懈,如果不成功老天爷都看不下去了。

 

卡特姆和拉塞特把“制作最好的电脑动画”这个初心,通过企业文化、管理机制等注入到皮克斯公司中,深深的镌刻进每个员工心理,成为所有人一致追求的梦想。

 

归根到底,执着的热情让皮克斯勇往直前。皮克斯的奋斗历程,恰如其动画片中的主角,追逐梦想,不惧失败。


国家发改委国际合作中心

文化产业研究所


中国文化产业价值分享平台

见识•态度•深度

长按二维码关注

交流/报道/约稿/咨询/合作

加微信号:7759813  

邮箱:whcypl@126.com

政府的抓手/企业的帮手/个人的助手

十八大以来,262个中国文化产业重要政策

了解更多

购买,请点“阅读原文”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