庹祖海:从外部视角看地方政府文化产业发展
第1841期文化产业评论
2017年12月18日,峰火文创大会(2017)盛大启幕。在“文化产业新态势”主题论坛上,中国动漫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北京网络文化产业协会会长庹祖海在启幕演讲中,用很详实的数据介绍了文化产业在中国当今经济中的地位,同时也阐述了政府的职能,但是它并没有停留在数字展示和职能阐述上,而是对于自身考察,自身亲身经历的一些经验来向我们,更多的是向各地地方政府提出了政府引导文化产业现在存在的不足和一些问题,并且提出了一些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案和建议。更多峰火文创大会干货内容,敬请关注“文化产业评论”。
作者:庹祖海,中国动漫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北京网络文化产业协会会长
来源:峰火文创大会
编辑:韩东庆
文创矩阵,国之机枢。文化虽非国之重器,却浸润家国万物,润物无声;文化虽非国之利器,却滋养泱泱大国,协和万邦。作为泱泱大国,文明渊薮,中国文化将往昔与当代链接,将中国与世界纽带,在当今文化产业大发展的格局中越来越释放出璀璨的光芒。
值此十九大东风和畅之际,2017峰火文创大会在北京大学英杰交流中心隆重启幕,大会以“新时代、新文化、新发展”为主题,旨在更好地促进文创企业、政府、研究机构、投资公司等产学研金的深度交流与项目合作,推进文化产业国际化、多元化发展。
大会将用7天22场不同主题内容来诠释和探讨文创产业的新趋势、新机遇与新挑战,广邀文创产业领域主管部门领导、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和业界精英近200位齐聚一堂,共同探讨文创企业的新模式和新业态,推动文创产业的融合发展。
以下是庹祖海演讲全文: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很高兴应邀来参加这个会议。刚才许晓峰讲了我们是很多年的老朋友了,他在音乐产业方面的书也给我很多启示。少峰教授本来给我一个题目让我讲讲网络文化产业发展的新趋势,我考虑了一下,觉得我这两年离网络文化产业稍微有点生疏了,不大敢讲,我就讲这样一个题目“从外部视角看:地方政府文化产业发展”。
主要还是跟我过去的工作经历有关,在过去的20多年时间里,基本上在文化部的市场口工作,也是和地方政府文化部门在打交道。最近这几年我直接在文化企业工作,我现在任职的中国动漫集团是文化部直属的文化央企,我们打交道的主要对象,我们的业务也是和各级政府打交道。所以,我讲这个题目就是说是我日常工作一个体会,或者说一个总结,但因为是站在地方政府之外的。我想从外部视角来看看地方政府文化产业发展。
讲到文化产业发展我们先了解一些基本的概况,这几年我们文化产业发展从2012年以来,5年来的平均增速在14.2%,到去年超过了3万亿,跟同期GDP的增速相比高出6个百分点,现在占到了GDP的4.14%。
5年来文化产业对国民经济增量的贡献率平均达到6%,表明文化产业已成为经济增长新动能和新引擎。
从文化企业的数量和产出来看,原来在全国规模以上的文化及相关产业的法人单位数到去年有5.5万家,实现营业收入超过94000亿,比2012年增长67.2%。
2017年6月底,全国文化及相关产业企业数量超过322万户,同比增长22.4%。企业的数量增长也高于企业平均增速,高出3.1个百分点。所以,文化产业成为创新创业最活跃的领域之一。
38 38594 38 14987 0 0 1001 0 0:00:38 0:00:14 0:00:24 2886 38 38594 38 14987 0 0 946 0 0:00:40 0:00:15 0:00:25 2953 38 38594 38 14987 0 0 904 0 0:00:42 0:00:16 0:00:26 3513
从投资来看也是这样,而且趋势还要更为活跃,2016年文化产业固定资产投资额达到3万多亿,比2012年增长115%,年均增速21%,比同期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速高出8.8个百分点,文化产业现在是一个投资的热潮。文化产业固定资产投资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比重为5.7%,占比不是太高。所以,真正来说文化产业投资离它的天花板还有很大的空间。
近几年我的一个感受,地方政府在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方面的文化自觉都实质的增强,也就是文化自觉真正成为地方各级领导的一个重要的特征。我觉得有这么几个原因,一个是贯彻落实中央提出的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的要求。再就是经济转型升级的驱动,文化的产业价值凸显。
正像刚才数据所显示的。还有一个是文化作用的认识在深化。现在你到一个地方去,地方的领导都会给你介绍我们这个地方有什么独特的文化资源是别的地方所没有的,他们会引以为荣,引以为傲。再有一个把文化作为提升当地人民生活的幸福感、满足感的一个重要方面。十九大提出美好生活,确实是非常准确地概括了我们国家目前在发展过程中非常重要的特征。
地方政府发展文化产业的做法
下面我们分析一下地方政府在发展文化产业方面到底有哪样一些做法,当然这些做法不仅仅是地方的做法,首先包括中央文化管理部门。
1、制定规划。
包括总体规划和单项规划,这些年中央以5年为期制定一个“十二五”、“十三五”文化发展的规划,中央制定了以后,文化部也会制定一个5年发展的规划,文化部的规划还会分为很细的,比如产业的,公共文化等等,还有细分。
2、文化产业带、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
下面讲的在制定文化发展的规划过程中有一些新的理念和做法,就是文化产业带、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这样的一些做法,应该讲这是一个观念创新的做法。文化产业带过去是随着我们国家三大经济带做的,“一带一路”、京津冀和长江,三大经济带现在也做这三个文化产业带的一些规划。最近提出了做大运河文化产业保护规划,在非遗保护方面还有藏羌彝的文化走廊,都是跨了很大的国土面积和人口聚集区。在地方的文化规划中也有,今年出台的北京的发展规划里关于文化就提出了三个文化带。
文化生态保护区是文化部近些年提出的,也是借鉴国际上最新的理念。在文化的保护中他们发现不仅仅是保护一些人,或者一些产品就足够的,文化是在一定的自然环境和生活方式,生产方式的基础上,一定的地理空间里滋生和繁育,并且传承下去,因此,文化保护要采用生态保护的方法,把一些生活空间的要素通过保护生态的形式来做,现在我们国家已经批准了十多个文化生态的保护实验区。
3、建设文化园区、基地、聚居区、特色小镇、街区或者乡村
如果前面是很大的广阔的空间,现在更加聚集,到了一定的园区或者一个基地,根据文化部门的统计,全国文化部门经过批准认可的文化产业园区有600多个,还有其他部门也有一些文化产业园区,这个数量还是不小的。还有一些基地,这个基地有可能是一片废墟,也有可能是某一个企业成为基地。聚居区,前面的园区和基地有非常明确的管理上的职能,聚居区更未开放。
特色小镇今年的发展也很火,在发展过程中,文化到底如何发挥它的作用仍然是现在非常令人关注的一个问题。还有街区,包括历史文化街区和文化聚集的街区。通过这样一个排列,它也是有一定的递进规律,前些年我们更加重视园区和基地,现在更加重视聚居区、重视小镇和街区的建设。
4、设立专项资金。
各地很多政府都设立了自己的文化产业的专项资金,我们向财政部申请专项资金,让财政部的专项资金面向全国的企业申报。
5、设立产业引导基金。
基金是发展文化产业非常重要的抓手,一些地方已经建立起来了,这几年文化部也在大力抓文化产业的投融资,我们在跟地方政府接触的时候,他们也大多都提出愿意和我们一块发起成立以动漫为主的这样一些产业的基金。
6、设立会展、节庆、奖项、协会等平台。
应该讲前面我们说如果有园区,有基地,有了政策,有了资金,还需要一些整合资源的平台。现在这个展会无论是文博会,还是各个分门别类的展会和论坛其实是相当多的。再有就是节庆,尽管中央发文件有控制,但是我们认为保留下来的一些节庆,特别是地方性的节庆活动对激活当地的文化活力,促进文化消费仍然是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奖项也是,奖项这些年中央也有控制,保留下来的要求有实质性的内容,而且数量大幅的压缩,但是奖项无疑还是在产业的发展中起到一个引领的风向标的作用。
还有就是协会,协会作为一个行业自律的组织,在沟通政府方面起到的作用还是相当明显的。我本人担任北京网络文化产业协会的会长,去年我们做了一件事情就是率先在全国制定了网络直播行业的规范。这样一个规范对于政府加强对网络直播行业的管理起到一个比较好的连接和辅助的作用。
7、招商引资和招才引智。
招商引资是我们各级政府非常重视的一个事情,文化方面的招商引资也非常多,我们上周在武汉举办了2017中国网络文化产业年会,武汉市委宣传部一起办,它在我们年会中专门加了一场武汉文化产业的招商引资叫投洽会,利用这个投洽会的平台我们邀请了全国很多的网络文化的企业和相关的投资者到武汉做参观,做考察,也促成了一些项目的进展。
招才引智,实际上后面我还要讲到文化产业发展一个重要的瓶颈就是人才的问题。所以,今年以来武汉市它在招商引智的同时还提出一个招才引智,我还被聘为武汉市的招才顾问。意思是通过加强产业发展过程中人才的引进,以及智力作为政府发展的相关顾问方面的智力。
8、工程化、项目化实施。
地方政府发展文化产业它也跟我们地方政府发展其他的经济或者社会工程、社会事业一样,往往采取工程化和项目化的做法。现在来看,我认为这个做法还是对的,因为如果光有一个理念,一个规划,不落实到项目说,不有一个工程来进行引领和带动,那实际上企业的发展缺乏一个好的平台。
地方政府发展文化产业好的方面和需要改进的地方
下面看看好的方面和需要改进的地方。
1、政府统合的优势。
地方党委和政府从地方发展的全局谋发展,有利于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的协调,有利于文化公共服务于文化产业的融合互补,集中力量办大事。我们发现地方政府抓一件事儿比政府的文化部门或者企业做一件事情效率高,成效很明显。
2、对文化产业发展特性认识不足。
园区的建设与企业管理上照办工业和科技的做法,重硬件轻软件。过去仅仅就业的人数、税收这样一些来考核企业,对文化企业来说往往不能简单地把它用经济的这样一个办法来考察,因为中央对文化产业的一个最主要的要求就是社会效益要第一,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相统一,这是一个非常明确的要求。如果我们按照工业和科技的做法,对文化来说不合适。
3、对本地文化资源的价值发掘不深,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不足。
地方知道我这个地方有一些历史文化遗产,有一些文化的资源,有比较好的文化的一些企业,但是怎么样来把它进行深度的开发,有时候在挖掘它的价值的时候做得不够深。
4、区域定位不准,存在脱离当地经济文化基础,盲目追求高大上问题。
我在文化部的时候曾经是十个部委发展动漫产业联席会议的成员单位,负责这项工作,十年前,当时很多地方提出要大力发展动漫产业,建了很多动漫基地,也投入了不少,但现在看来所剩者寥寥无几。这就是说动漫产业是很好的,大家都一拥而上做这件事情,但这却脱离了实际。动漫产业是高投入高风险,科技人才的要求非常之高,不可能在所有地方都能字好动漫产业。盲目追风最后可能事与愿违。因此,各地一定要把握好自己的区域定位。
5、政策创新不够。
在土地使用,资金基金、税收政策、产权保护、金融支持、人才引进等方面有差距。我提到的这几个也正好是文化部在前几天召开的全国文化产业园区工作会议上提出的方面,在这些方面的政策创新还是不够的,制约着文化产业的发展。部门分工需要整合。文化包括党委宣传部门在抓,文化部门,新闻出版部门和广顶部门,还有一些部门都在抓,各自能够发挥作用,但是有些也需要进一步整合。
6、互联网对地方发展文化产业的新挑战。
在网络的形势下资源进一步集中到少数大企业,削弱了在地文化的优势。原来只能依靠在地方上再一个地方做的,离开了这块地方做就不行,但是现在无论是生产还是消费,都可以脱离了当地的环境在网上进行。当地比如即使是书也不用到当地书店买,更不用说电影、音乐都可以在网上消费,它集中到少数几个龙头企业,而对在地的文化的生产和消费造成很大的冲击。
地方政府发展文化产业建议
面对这样的形势我们有什么建议。
1、科学制定规划。
规划的宗旨就是要以居民为本,企业为先,一个地方发展文化产业首先还是要以人为本,就像刚才周主席讲到的,以满足当地人民的文化生活这是最主要的。再一个企业为先,既然发展文化产业,没有企业就没有产业,企业在这个地方能不能生存下去,可持续的经营,就是要让企业能够赚到钱,能够确保企业合理合法的利益,你这个企业才能下去,产业才能维持。所以,地方政府不能说我把企业招过去了就想方设法地抽油水,这恐怕不行,要把企业做大,帮助支持企业做大做强,企业为先。在制定规划的时候,方法上讲本土立场,全局视野,善用外脑,内外结合。
一个地方一个省一个市做规划的时候当然是要站在自己的本土立场上,出发点和归宿都是这样的,但是在方法上一定要有全局的视野,有全球的视野,因为现在是一个国际化的形势,如果不能做到这一点,那你这个规划很可能是很落后的,是不能适应发展的需要的。要达到这一点要善用外脑,内外结合。最近一些地方政府他们在做的时候,包括我们峰老师他们都参与了很多地方政府文化产业发展的规划,包括专项的项目咨询策划。我们企业在服务地方政府的时候也是这样。
我们给他们做一些项目前期策划,策划就是一种创意,就是一种前期理念的导入,其次才把我们拥有的资源给它引入。这也是我们切身的体会。最近包括省级、市级和区级的地方政府跟我们在谈的时候都提出让我们帮它做一些调研和政策文本的起草。
2、正确把握定位。
前面讲到盲目攀比的问题,一线和中心城市适合高科技高创业高投入的文化原创。二三线城市更适合“文化+”,也就是有了创意,风险有人担了,“文化+”你可以比较低的风险,比较低的投入获得比较可靠的回报。比如开发文化消费市场和文化产品的生产,像主题公园、电影院线、电子竞技与数字娱乐体验馆、文化娱乐设备的生产制造、特色文化旅游等。文化消费能在你这个地方落地,你干的时候就比较有把握。
3、更新发展理念。
园区的开放、共享,街区的生产消费与生活的融合。园区这块像北京的798成都的音乐公园,还有深圳的大风村等等这样一些地方,是生产生活在一起的,是又有产业交易,又有游客和本地市民把它作为一个文化旅游这样一个项目,这些它不仅发挥着产业功能,还有社会教育这样的功能。因此,它和工业产业园不一样要封闭起来,文化产业园区最好开放。现在有一些搞产业园的他们要把企业和园区的公共区开辟出一块地方做一些能够让游客来了以后参与和体验的项目,这就是园区功能的拓展和转型升级。
4、加深对文化特性的认识。
一把手不重视不是真正的认识。怎么加强?
第一,不能忽视文化产业的文化功能,文化消费是人的再生产,鼓励和保障文化消费是政府公共政策的重要目标。以文化人、通过文化提升居民素质和幸福感,不能急功近利。
第二,文化赋值社会化,本地居民文化消费的提升与繁荣会使整个城市充满活力和吸引力,赋予城市个性和特色,为整个城市赋值和增值。也就是说一个好的文化项目它有很强大的溢出效应。今天798已经成为很多外国元首来访必看的地方,更成为很多外地来京的居民游客的一个重要参观的地方。所以,它强大的溢出效应。
5、无网不胜。
网络化、数字化发展正在席卷一切产业,包括文化产业,数字化是文化产业再一次转型升级的非常重要的特征,因为我们发展文化产业一个要有在地的优势,就是企业,再一个就是在线的优势。对时空的超越,这是我们特别需要抓的。
6、根本是人才
我到中西部地区考察,当地企业反映最大的问题就是“我招不到人,本地没有这样的人,外地人又不愿意来,怎么办?”有些地方政府想出了好招儿,抛出优惠条件吸引人才,像武汉的“双百万”,5年让一百万大学生留在武汉,给他们户口,今年就有20万大学生得到武汉市的户口,而且可以以8折买到或者租到当地的房子。它创造了这样一些优惠的政策。武汉市因为是全国大学生比较多的地方,还有一些地方大学很少,大学里没有相应的文化产业方面的专业,我的建议是一定要在当地的大学里建设相关的学院或者系科,这样他有四年时间或者更长时间在这里学习培养,对当地就有了更多的感情。这批人就容易留下来。这样比外地引进人才要低成本的更多。所以,我觉得这个也是我们现在文化产业走到这一步政府要统筹考虑的问题,必须把最根本的人才的教育培养作为一个长远的工程来抓。然后和引进人才相结合。
我就分享以上这些,不对的地方请大家批评指正。
国家发改委国际合作中心
文化产业研究所
中国文化产业价值分享平台
见识•态度•深度
长按二维码关注
交流/报道/约稿/咨询/合作
加微信号:7759813
邮箱:whcypl@126.com
中国文化产业政策笔记本
了解更多
北京大学陈少峰教授IP笔记本
了解更多
购买笔记本,请点“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