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从“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看2018年文化产业发展

2017-12-22 王军 文化产业评论

第1844期文化产业评论


2017年12月18日至20日,十九大后首次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京举行。就会议背景与内容,王军先生在关于2018年我国文化产业发展即将面临的挑战与机遇的问题方面,见解独到,入木三分。指出文化产业作为国家重点推动的支柱型产业,已全面融入了国家经济发展战略方针。新时代,新起点,推动文化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是每一位文产人的责任。



作者:王军,文化产业评论作者,微信号:13700939271

来源:文化产业评论

编辑:姜力荣

 

2017年12月18日至20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这是十九大之后召开的首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此次会议指出,2018年是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也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施“十三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并围绕推动高质量发展,从8个方面重点对2018年经济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基于这个背景,2018年我国文化产业发展将面临哪些挑战和机遇,结合个人的学习与感悟,军哥想与诸君分享一下自己的粗浅判断。

 

文化“僵尸企业”或成为关注的重点

 

此次中央经济工作会把“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作为明年重要任务放在了首位。由此可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在“十三五”乃至更长时间内,都将是国家经济工作的主线。供给侧结构性问题,是新常态下经济发展的主要矛盾之一,矛盾的解决需要长期努力。


去年以来,随着去过剩产能的深入推进,从中央到地方处理僵尸企业进入高峰期,越来越多的僵尸企业通过破产清算、重整等法律程序退市或重组。尤其是今年,各地文化部门按照“横向到边、纵向到底,不留死角,不留空白”要求,对照文化市场在册存量信息,通过实地调研、执法检查、综合比对等方式开展全面调查摸底,排查出了一大批文化市场“僵尸企业”,个别地区的占比甚至超出文化经营单位总数的10%以上。



由于处理僵尸企业的过程耗时长、成本高、程序规范,僵尸企业剥离人员的安置工作成为地方政府的负担,由此导致清理工作面临复杂和被动局面,不少困难企业在一拖再拖中“积劳成疾”被彻底拖垮。这其中既有政府的无奈,也有企业的无助。

 

然而,有的地区在处理“僵尸企业”过程,严格按照“唤醒一批、规范一批、处理一批”的要求,通过专家评估与市场研判,区别对待转型升级型暂停营业与僵尸企业的关系,以分类处置的方式把脉“僵尸企业”。 此举既唤醒了“僵而未死”的企业,也减轻了“僵而无救”的企业“痛苦”。

 

此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深化要素市场化改革,重点在“破”“立”“降”上下功夫。进一步解决不难发现,所谓“破”就是破除无效供给,该动刀的及早动,决不能以保守治疗恶化“病情”;“立”就是培养新动能,加速传统产业优化升级,通过政府调理使其“活”起来;“降”就是降企业成本、降低风险回潮。这一理念为稳妥处理“僵尸企业”指明了方向。

 

据有关数据显示:2016年国资委将“处僵治困”作为化解过剩产能的“牛鼻子”,在对全部中央企业开展摸底排查的基础上,确定2041户“僵尸”特困企业,指导企业一企一策“处僵治困”。截至今年三季度末,2041户“僵尸”特困企业整体亏损额降至121.6亿元,较2015年同期减亏约1380亿元。

 

综上所述,纵观我国文化产业从缓慢起步到近年业快速发展,传统文化企业同样面临着产能过剩与供需错配等问题,亟需由注重规模向注重质量、由粗放式发展向集约化发展转变。

 

以当前文化产业园区为例,由于近年来同质化恶性竞争与单一化的产业模式,加之缺乏规范化管理和创新发展能力,全国部分文化园区一度陷入了“重有形园区、轻无形服务”“有文化企业、缺产业链条”的困境,有的甚至亏损破产、停业关门。

 

为此,12月4日至5日,文化部在湖南长沙专题召开了推进文化产业园区建设和企业发展工作会议,明确了新时代文化产业发展思路,并以推进文化产业园区建设和企业发展为重要抓手,促进文化产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推动文化产业在新时代持续健康快速发展、迈上新台阶作了全面部署。这充分说明了,文化产业园区再次引起关注,或将于明年全面进行规范化治理。

 

高质量发展必将催生新的政策动力

 

此次中央经济会议指出,推动高质量发展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确定发展思路、制定经济政策、实施宏观调控的根本要求,必须加快形成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指标体系、政策体系、标准体系、统计体系、绩效评价、政绩考核,创建和完善制度环境。

 

这意味着,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必须从实现长远发展目标、从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角度出发,把政策引导的重心由规划布局和鼓励扶持转向追求质量和效益上,推动经济实现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和动力变革。


梳理回顾2017年度文化产业政策,截止12月21日,国务院和中央各部委(局)已印发的60多个与文化有关的法规政策中,文化类的专规或分项规划就有21个,占了年度重要政策的40%;涉及到文化产业扶持的有14个,占了年度文化产业政策的23%,政策的级别、数量和指向性均创造历年之最。



与去年相比较,2017年文化领域的一系列政策机制和法规文件密集出台,既是对国家文化产业整体政策体系框架的充实完善,也是对文化产业发展的宏观指导和顶层设计,彰显了政府引导、市场主导的强大推动力。尤其是在重大项目征集、评审工作中,文化部、广电总局、文物局等牵头部门负责制得到充分体现,使中央和国务院对重大项目扶持的决策部署得到有效落实,放大了财政杠杆和乘数效应,大大提高了资源的配置率。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推动文化产业发展,健全现代文化产业体系,要以促进文化产业转型升级为着力点,提高文化产业发展质量和效益”。十九大后的首次经济工作会议,全面贯彻了十九大精神,把推动高质量发展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确定发展思路、制定经济政策、实施宏观调控的根本要求,释放出了一个强大的政策信号。

 

按照《国家“十三五”时期文化发展改革规划纲要》和《文化部“十三五”时期文化产业发展规划》要求,“十三五”末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据此,2018年文化产业将步入依规推进的关键期,必将迎来更加给力的政策支撑,尤其是以数字化产业为代表的文化新兴产业将继续成为重点关注和受益的对象。

 

2016年12月19日,国务院正式公布《“十三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数字创意产业首次被纳入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2017年2月,国家发改委发布《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产品和服务指导目录》,明确了数字创意产业的主要内容。同年4月,文化部也发布了《关于推动数字文化产业创新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2020年,数字创意产业将成为产值规模达8万亿元级的新支柱产业之一。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7年前三季度,我国文化及相关产业10个行业中,除文化专用设备的生产外,9个行业的营业收入均实现增长,其中实现两位数以上增长的行业有4个,以“互联网+”为主要形式的文化信息传输服务业增速居首位,同比增长36.0%,营业收入达到了5503亿元。由此可见,未来数字文化产业,无疑将成为推动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

 

民营文化企业活力将被大大激发

 

关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每个行业的侧重点虽不尽相同。但对文化市场主体特别是中小型文化民营企业来说,“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无疑是关注重点之一。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文化产业快速发展。据统计,5年来,我国文化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速达14.2%,占同期GDP的比重从3.48%上升到4.14%,成为经济增长新动能和新引擎。与此同时,一批领军企业和具有巨大成长潜力的中小微民营文化企业成为我国文化产业迈向支柱性产业的坚实基础。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清理废除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和做法,支持民营企业发展,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十九大之后首个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再度将“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作为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内容来部署,折射出国家重拳降门槛、破垄断的坚定决心。

 

从2014年开始,我国开始实施以企业注册便利化为核心的商事制度改革,把注册资本实缴登记制改为认缴登记制,由“先证后照”改为“先照后证”,把企业年检制度改为年报公示制度。

 

随着商事制度改革的推进,“多证合一,一照一码”,减少或取消工商登记前置审批,通过“双随机,一公开”等方式加强事中事后监管等措施逐步推出,大在消解了困扰企业经营者们“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疑虑。

 

据相关数据显示,2014年3月商事制度改革全面启动以来至今年8月底,我国市场主体入市速度明显加快,全国新设市场主体5511.7万户,平均每天4.3万户;其中,新设企业共1719.3万户,平均每天1.3万户,今年前8个月平均每天1.6万户,而改革前平均每天6900户。

 

“既要‘有效的市场’,也要‘有为的政府’”“市场作用和政府作用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互为补充的”……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围绕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发表的一系列重要讲话,全面回答了我国经济发展怎么看、怎么干等重大现实问题,形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  

 

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实质上推动管理型政府向服务型政府的职能回归。近年来,随着我国文化体制改革的深入推进,在市场准入、政策扶持等方面国有和民营文化企业已由过去的区别对待变为一视同仁。同时,从中央到地方一降再降准入门槛和审批程序,取消和下放行政审批项目,为民间资本进入文化领域创造良好发展环境。

 

给各类市场主体“公平感”,给民营企业发展的“安全感”,无疑是本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最大亮点之一。伴随十九大精神的入脑入心入规和中央经济会议精神的落地,2018年鼓励和引导民营企业发展的各项政策措施将会更加务实,扶持民营企业发展的各项保障机制将会更加完善,民营文化企业在一个充满活动、更加公平的市场竞争环境中阔步前行。

 

结束语

 

战鼓催征急。十九大之后召开的首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围绕推动高质量发展,对2018年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进区域协调发展、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等8项重点工作进行具体的部署,虽然字里行间没有出现“文化产业”的字样,但是文化产业作为国家重点推动的支柱型产业,已全面融入了国家经济发展战略方针,站在新时代的新起点上,加快推动文化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每一个文化企业和从业者都责无旁贷!


国家发改委国际合作中心

文化产业研究所


中国文化产业价值分享平台

见识•态度•深度

长按二维码关注

交流/报道/约稿/咨询/合作

加微信号:7759813  

邮箱:whcypl@126.com

中国文化产业政策笔记本

了解更多

北京大学陈少峰教授IP笔记本

了解更多

购买笔记本,请点击“阅读原文”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