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芳华》到《无问西东》,情怀真能撬动文艺片市场吗?
第1869期文化产业评论
《无问西东》作为一部献礼清华百年校庆的影片,于2012年拍摄完毕,却因种种原因延迟近六年才上映。在2017年年尾、2018年初的贺岁档,前有连破17亿票房的“超级黑马”《前任3》、后有同期上映的美国奇幻大片《勇敢者游戏:决战丛林》。两者的“前后夹击”似乎早早注定了《无问西东》这部文艺片的“黯淡”前景。然而,上映仅四天,《无问西东》收获了1.73亿的票房,以及豆瓣口碑6.2 到7.4分的逆袭。原因何在?
2017年的贺岁档,不得不提的一部电影就是《芳华》。这部“命途多舛”的电影原本定于9月中旬上映,却因“题材敏感”的原因惨遭延迟。当观众还依稀记得冯小刚导演以及严歌苓女士在电影发布会上的“潸然泪下”、甚至不少观众抱着看戏的心态调侃冯导“又开始演戏炒作”了的时候,重新定于年末贺岁档上映的《芳华》开始了华丽的逆袭:豆瓣评分7.8、自上映首日起连续十四天单日票房领先、首次将国产文艺片提升到10亿的级别……目前,《芳华》由于市场反响强烈,在已经收获近14亿票房的同时获得了密钥延期,延期至春节,这意味着它将继续刷新票房成绩。
《芳华》作为冯导心愿单中的最后一部“解开心结”的情怀之作,在满足了导演自己艺术追求的同时也获得了大批观众的肯定,这部电影一定程度上带动了中老年观众市场,同时也提升了文艺片市场的天花板。巧合的是,延迟六年上映的《无问西东》“接盘”了大众对于由《芳华》带起的对国产文艺片的期待,成为了继《芳华》之后的又一文艺片成功之作。
从《无问西东》的口碑两极化看大众理性观影的回归
《无问西东》自上映之日起,观众对它的讨论热度就居高不下。有趣的是,相比于《芳华》上映时的一片赞扬,《无问西东》的口碑成两极化发展趋势。从最初豆瓣网友清一色的“失望”、“剪辑混乱”、“MV观感”到后续的“情怀佳作”,《无问西东》的口碑就像它的票房一样呈现出持续上升的状态,目前达到了7.4的水平。多数对《无问西东》持有好感的观众认为,尽管电影存在着技术上的瑕疵,但是从拍摄、配乐的审美角度,以及最后四段故事带给观众的满满的感动和思考,不可否认它是一部好电影;而另一部分观众认为《无问西东》由于想表达的主题过于宏大和多元,导致四段故事的串联度不高,同时剪辑上存在着“缺乏艺术感和技术性”的双重问题,因此认为它达不到7分的水准。
如此口碑差异极大的讨论,实则在某些程度上意味着观众观影态度上的理性回归。反观今年暑期上映的《战狼2》,在上映期间几乎所有的媒体和观众都对其赞不绝口,一时不容许一丝一毫的反对声音。的确,《战狼2》在电影的纯技术水准以及叙事手法上都体现了一定的专业度,但是当热度冷却后,深入思考会发现其主题的狭隘以及叙事的单一等种种问题。而这些瑕疵都在电影热映的一片赞扬中被屏蔽了。而今《无问西东》赶上了《芳华》后大众对文艺片的高度审美期待,因此对其颇有非议。甚至不少影评人搬出了《天堂电影院》《西西里岛的美丽传说》以及《暖暖内含光》等电影史上的名作与《无问西东》在现实主义题材的呈现以及剪辑手法的运用等方面进行对比,显然《无问西东》被比得“一无是处”。
但是仔细思考会得知,“挑剔”的观众正意味着如今电影市场更加注重内容品质而非明星噱头。作为不同于商业片的文艺片,其制胜之处就在于电影更加注重内容品质。而大众对于文艺片的“挑剔”,正是说明了观众审美程度在一步步提高,而观众审美理性的回归会促使电影市场褪去资本逐利下的浮躁,慢慢走向成熟。
从《芳华》到《无问西东》,导演个人情怀如何引发观众共鸣?
对比《芳华》与《无问西东》,除了两部影片都是不同于商业片的文艺片、以及都是更加注重现实主义题材的呈现之外,两部电影在某些层面上都是导演的“个人情怀”之作。
冯小刚自不必说,从《集结号》开始,冯小刚一直在找寻电影商业性和艺术性上的平衡点。回看近几年冯导的作品,《一九四二》《我不是潘金莲》以及其主演的《老炮儿》,某种程度上都是导演对自身艺术追求以及个人情怀的满足。今年这部《芳华》,更是冯导的“解开心结”之作。
冯小刚生在北京胡同,长在部队大院,在当导演之前有着七年的文工团工作经历。这些沉淀在往事中的记忆与情感随着年华的老去日渐发酵,最终酿成了这部完成导演个人心愿的《芳华》。《芳华》的成功不排除电影在营销手段上的各种商业技巧,但是如果说这些“无整形冯女郎”、“六分钟战争长镜头”的宣传攻势在电影上映初期起到了某些刺激观影需求的作用,但是后续电影票房与口碑的“破竹”式增长,归根结底还是电影本身存在着能引发大量观众情感共鸣的点。
这个点对于经历过那段岁月的中老年观众是对自己青葱岁月的缅怀,对于目前正值芳华的年轻观众来说是对年华的珍惜与珍重。而电影更深刻的“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的对垒更是引发了对青春致敬之外的更加深刻的人生思索,因此《芳华》胜利的关键在于用艺术的手法准确呈现出了导演的个人情怀并成功做到了主题升华、引发了观众的情感共鸣。
《无问西东》的导演李芳芳在这部电影之前只有两部作品,一部是经典的“青春三部曲”之一《十七岁不哭》,这部电影是李芳芳在16岁时独立编写的电视剧;另一部是其导演的电影《80后》。同时,她还有另外一个为外人津津乐道的身份——著名导演李安的同门师妹,即两人都是美国纽约大学电影学院毕业。
学历高以及不轻易“出山”的她选择了献礼清华大学百年校庆的现实主义题材并亲自书写剧本,也许是本身出自名校的她自身也有一种名校情怀,况且清华大学作为横跨百年历史的中国第一学府,其校友的知名度和在历史飘摇中的传奇经历,都足以支撑起一部献礼电影的厚度。尽管相比起《芳华》,这部电影在叙事上存在瑕疵,想要表达的主题也较为多元而厚重,但是这部采用清华校歌中的一句“立德立言,无问西东”而命名的电影,在多重主题的渗透中抓取了历代清华人在不同历史阶段,却不约而同地都从风华正茂年华起就始终秉持的那份任周遭事物纷繁,依旧能坚守住内心对正义、对善良、对无畏的共同选择。正所谓将原本校歌中用于治学问道上的“中西兼顾”,拓展到面临人生选择时的“听从你心,无问西东” 。而这就是能击中观众内心情感共鸣的点。
2017情怀之作盘点:国产文艺片市场的春天来了吗?
回顾整个2017年的国产电影市场,我们可以欣喜的发现一些小众题材的文艺片相比往年的同类型题材都取得了优异的票房成绩。如反映西藏朝圣之路情景的公路片题材《冈仁波齐》收获了1亿票房;以探险作家杨柳松77天孤身穿越羌塘无人区的真实事迹为蓝本的《七十七天》破亿;记录目前还在世的慰安妇生活现状的纪录片《二十二》收获了1.7亿票房。这三部是绝对意义上的现实主义题材的文艺影片,尽管《二十二》是一部纪录片,但是从某种意义上讲,这三部电影在目前商业片横行的市场中几乎可以统统归为“非商业性”的类型电影。并且联系三部电影的创作过程,基本可以确定其均为导演为了满足自身在艺术上或是社会责任上的自我追求而创作的电影,因此可以将其确定为“情怀之作”。
但是,“情怀之作”本身与文艺片的界限是不甚相同的。前者的界定范围明显远远大于后者,且目前市场上充斥着不少“贩卖情怀”的“伪文艺片”。但是可以确定的是,那些真正在反映现实、追求高艺术品质、体现深度生命思索的有一定水准的电影,背后都有作为电影核心人物——导演的个人情怀的满足。而这些“情怀之作”是否能引发观众的情感共鸣,一定程度上反映出电影本身的制作水准及导演的功力,而更深刻意义在于电影市场是否开始更加以注重内容品质来吸引受众。
尽管仅仅三部成功的文艺片不能代表2017年整体的文艺片市场的胜利,同样以“情怀之作”限定文艺片范畴也过于狭隘。但是,我们可以看到当观众能够区分什么是披着“情怀”外衣的“伪情怀”圈钱之作,而哪些是真实反映导演情怀并准确传达给观众的“诚意之作”,电影市场中就会少一些“唯IP论”、“唯明星论”,而是更多的导演敢于释放自己的内心世界并执着的打磨以使其能引发观众共鸣和思考。
结语
从《芳华》的口碑票房双丰收,到《无问西东》在收获票房的同时引发观众对电影品质与情怀的讨论,由此回顾2017年的国产文艺片市场,可以预测到观众观影的理性回归对电影市场更加以优质内容为导向的启发。今年文艺片市场的优异表现不仅仅意味着这一处领域可能会有的上升空间,更重要的是,理性的观众给了所有致力于拍摄优质电影的导演“爱你所爱,行你所行,听从你心,无问西东”的勇气。
作者:周庆宇
来源:文化产业评论
值班编辑:纪芳
2018好礼物|免费赠送啦!
每周留言“质量最高+数量最多”的前5位朋友,均会获得价值88元/本的《北京大学陈少峰教授20年文化产业新锐观点集》一本,还包邮哦~
机会难得,赶快留言发表你对文章的观点吧 :)
国家发改委国际合作中心
文化产业研究所
中国文化产业价值分享平台
见识•态度•深度
交流/报道/约稿/咨询/合作
加微信号:7759813
邮箱:whcypl@126.com
实习•兼职•投稿,请点“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