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社会资本和民间资本”如何介入文化资本市场

2018-01-30 刘金祥 文化产业评论

第1883期文化产业评论


文化资本市场总体向好的这一势头,既表明我国文化产业发展仍处于弱质阶段和成长时期,也表明了我国文化产业的政策效应开始持续发力和逐步显现。也就是说,在科技创新的强力推动下,传统文化产业形态如广电、演艺、新闻出版、娱乐业在继续面临转型危机的同时,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的兼并重组活动将继续升温,新三板、创业板、中小板和主板将逐渐构成我国文化资本市场的多层结构,文化企业直接融资的渠道进一步拓宽,各板间的联动作用更加值得期待。



作者 | 刘金祥(哈尔滨工业大学兼职教授,黑龙江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研究员)

来源 | 文化产业评论

 

经过改革开放40年来的发展,我国资本市场渐趋成熟与完善,为包括文化企业在内的各类企业面向社会融资提供了畅通快捷的渠道和平台。

 

文化资本市场总体向好

 

2009 年深圳证券交易所推出的创业板,成为我国众多中小文化企业的直接融资路径。纵观刚刚过去的2017年,很多文化企业借助资本市场开展了私募股权投融资活动,一些实力较强的优势文化企业通过股权上市进行了更大范围更大规模的融资。

 

据中国经济网记者的调查,截至到2017年年底,A股共有文化传媒类企业144家,加上文化创意、设计服务、文教、工美、体育和娱乐品制造等方面的文化企业,在A股上市的文化企业的总体数量非常庞大。


2017年我国首次公开募股(IPO)的文化企业达到24家,其中选择在A股上市的21家(上交所主板上市10家,深交所创业板上市7家,深交所中小板上市4家),在中国香港上市的有3家(香港交易所创业板上市2家,主板上市1家)。

 

从文化产业行业类别上分析,2017年IPO的文化企业大部分为文化创意、设计服务、文教、工美、体育和娱乐用品制造业等,这说明新兴文化产业的发展前景比较乐观


在传统文化产业中,影视业的表现更为抢眼,2017年影视企业IPO热度不减,其中博纳影业于当年5月就发布公告称处于IPO辅导期,正午阳光宣称早已启动了IPO计划;爆款频出的新丽传媒尽管自2012年到2017年连续6年4次冲击IPO,虽由于某些内外在因素未果,但目前信心和决心并未严重受挫,仍处于积极申请排队之中。

 

尤为风景独好的是,独具中国风格、中国特色的在网络语境下发展壮大起来的新型文化产业业态——网络文学,其资本经营业绩在2017年可谓可圈可点。作为本年度文化资本市场的两大亮点,掌阅科技于9月21日在A股上市,阅文集团则于11月8日在香港上市,加之此前于2015年1月21日上市的中文在线,目前国内已有三家经营网络文学的文化企业上市。

 

喜中有忧的是,2017年文化企业登陆“新三板”的数量有所减少。自从2013年1月16日“新三板”在北京揭牌以来,迄今已经五年,其设立伊始就被誉为“中国版纳斯达克”,对于资金需求强烈、且以中小微型比例较大的文化企业而言,“新三板”具有准入门槛低、包容性强、审批流程快、入市成本低廉等诸多优势,这些优势恰恰符合文化企业的特性与需求。所以,登陆“新三板”成为诸多文化企业上市的第一选择。

 

据统计,2015年我国在“新三板”挂盘的文化企业有358家,2016年出现了一个井喷,全年共有818家文化企业登陆“新三板”,增幅高达128.49%。2017年虽然文化企业挂牌“新三板“的热情不减,截至2017年10月在新三板挂牌的文化企业数量达354家,但与2016年相比较出现了较大幅度的下降趋势。

 

文化资本市场总体向好的这一势头,既表明我国文化产业发展仍处于弱质阶段和成长时期,也表明了我国文化产业的政策效应开始持续发力和逐步显现。

 


政策鼓励引入社会资本和民间资本

 

改革开放40年来特别是近年来,伴随我国综合国力的全面攀升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的全方位增长,文化产业发展迅猛快捷且成效显著,2017年9月6日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表明,2016年全国文化及相关产业增加值为30785亿元,同比增加13.0%,占GDP4.14%,同比增加0.17个pct,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逐年增长。

 

十九大报告郑重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在很大程度上是指由消费升级催发和衍生的新需求,而多元、高质、跨界的文化产业则是新需求的重要组成部分,据此笔者认为,未来十年乃至更长一段时间内,我国文化产业将呈现更加快速更加迅猛的发展势头

 

文化产业不同于其他经济产业,它既具有物质属性也具有精神属性,这种双重属性决定了各级政府必须发挥引领、调控和主导作用,牢牢地将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努力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的背景下,政府对文化产业发挥引领、调控和主导作用的重要手段之一,就是在坚持党和国家有关方针政策的前提下,不断引入社会资本和民间资本,为文化产业发展注入生机和活力。

 

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要“鼓励非公有制文化企业发展,降低社会资本进入门槛”,强调要“建立多层次文化产品和要素市场,鼓励金融资本、社会资本、文化资源相结合。”

 

的确,作为文化产业蓄水池和助推器的投融资领域,近年来成为备受党和政府重视和关注的热点,十八届三中全会将文化板块列为全面深化改革的十五项内容之一,国家“十三五”规划纲更是提出了要“推动文化企业兼并重组,扶持中小微文化企业发展。”随着我国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日趋深入,文化产业发展进入了一个新时代,其主要标志就是实行文化资本运作

 

如前所述,随着国家“十三五”规划纲要提出“推进文化业态创新,大力发展创意文化产业,促进文化与科技、信息、旅游、体育、金融等产业融合发展”的战略部署和具体要求,不难看出文化产业与资本的结合正在迎来一个蜜月黄金期。

 

对此,业界一些权威人士指出,民间资本具有较强的灵活性,鼓励民间资本进入文化产业,将加快文化企业集团的上市步伐,有利于文化产业实现快速健康发展。不过,也有一些学者对于民间资本与文化产业之间的真正结合还抱有顾虑,他们表示让民间资本进入文化产业领域,虽然在政策上给了阳光支持,但能否真正实现,还需要各方在具体操作上密切配合。

 

诚然,我国对文化产业允许民间资本进入的政策是明晰的,但民间资本真正进入的机会到底有多大还难以研判和预测,要想让民间资本真正进入文化产业领域,首先必须建立科学合理的量化机制,这是基于我国文化产业在大力发展的同时、面临着严峻国际竞争的考量。


因为国外文化产品具有娱乐性、观赏性、知识性等特点,加上其生产制作成本低廉,这些优势无疑将对我国文化产品造成较大冲击。所以,文化企业上市融资后着力提升其文化产品的创新能力,加大研发力度和培养经营管理人才,都是应抓紧解决的紧迫课题。

 

在我国投融资环境利好的大形势下,预计2018年文化产业投融资将迎来一个小高峰,投融资活力将会被激发和放大,被创新机制和创新模式所覆盖的文化资本市场的竞争和角逐将更加激烈和频繁,特别是在2014年3 月由文化部、中国人民银行、财政部联合下发的《关于深入推进文化金融合作的意见》,和文化部、财政部、工信部于2014年8 月相继出台的《关于大力支持小微文化企业发展的实施意见》《关于推动特色文化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等政策的驱动下,腾讯、百度、阿里巴巴、华为、奇虎360、小米科技等互联网巨头间的竞争将愈加白热化。

 

也就是说,在科技创新的强力推动下,传统文化产业形态如广电、演艺、新闻出版、娱乐业在继续面临转型危机的同时,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的兼并重组活动将继续升温,新三板、创业板、中小板和主板将逐渐构成我国文化资本市场的多层结构,文化企业直接融资的渠道进一步拓宽,各板间的联动作用更加值得期待。与此同时,国内文化企业登陆海外资本市场的热度继续升温。

 

另外,2018 年文化产业银行信贷、债券融资、保险和信托领域的行情也比较乐观,据专家预测全国文化产业中长期贷款余额有望接近3500 亿元,债券融资在经过前5年试点范围扩大后可实现平稳增长,“新三板”挂牌公司将进一步实行引入发行中小企业私募债券机制。

 

在艺术品保险领域和文化产业信托方面,一些社会资本采取灵活举措,主动与中小文化企业进行对接,在影视和艺术品经营上实现融资和价值投资,文化资本市场将呈现出勃发兴旺的局面。

 


文化资本融合支撑文化企业全球生产要素配置

 

西方发达国家的经验表明,文化资本融合是支撑文化企业在全球范围内进行生产要素配置和产品开发销售的重要手段。例如作为当今世界第一文化产业强国的美国,其国内文化企业中不乏外资元素,比如日本的索尼公司在上个世纪90年代先后收购了美国的哥伦比亚影业和唱片公司、米高梅电影公司、百代唱片公司等影音巨头,而美国人从未对这些外来资本并惊呼“狼来了”。

 

美国人的高度文化自信是有实践依据的。哥伦比亚影业和唱片公司发展至今,除了名字上有所变化,其他方面无论是影音产品生产制作的全过程,还是文化产品的主题和内容,都与美国其他影音公司并无根本差异。


而索尼之于被自己收购的美国文化企业来说,最主要的意义是成为这些影音公司的“银行”,除了为这些公司源源不断地注入新产品所必需的资金外,索尼很少也很难插手这些公司的具体制作环节。在美国这个成熟的文化产业体系中,哥伦比亚等文化企业已经形成了适宜于这个体系的生产运作模式,因此,作为投资方,最明智的选择就是干资本该干的事情,而对于讲究实用的美国人而言,既然有人投资生产文化产品,两者互利互惠、合作共赢,何乐而不为呢?

 

鉴于某种思想观念的影响,长期以来对于社会资本和国外资本进入我国文化产业,国内很多学者都秉持“狼入羊圈”的观点,一旦出现国外境外资本与国内文化企业的合资合作,立刻就有人惊呼“狼来了”。作为一个市场相对成熟的文化大国来说,对于社会资本和国外资本进入国内文化企业持有这种心态是否正常呢?

 

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已有十八年时间,在这期间国内文化市场获得了飞速发展,外资进入我国文化产业的步伐不断加快,其进入方式也日益多样化,如参股、合资、项目合作、投资影院和剧场等硬件设施等,外商多路出击,布局中国文化市场和文化产业。

 

以影视业为例,正是由于社会资本和外资的进入,才发展的风生水起,其中新闻集团入股博纳,早已不是影视产业中外资入股的首例。据前瞻网记者了解,早在2005年Tom 集团就曾收购了华谊兄弟35%的股权,而Tom 的加入也为华谊兄弟发行上市提供了很大支持。更早之前,华谊兄弟还曾与哥伦比亚公司有过系列合作,这些成功的经验历历在目。

 

然而,为何参股合资等多出现在影视领域?进入20世纪的第二个十年,很多事例和数据表明中国电影业已经基本建立起一套属于自己的比较成熟的运作体系。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副院长陈少峰分析认为,相比独立运作或者组建合资公司等方式,直接入股已经上市或者有能力上市的国内大型影视企业,可以让外资集团更有效率地进入中国电影市场,并且避免了风险。而且博纳影业无论在院线还是发行上的强劲势头,成为吸引新闻集团的重要因素。

 

文化企业对于引进社会资本和外资进入是一种什么态度?总体来看,经过前十年的磨合,国内文化企业已经从对于外资入股“迫不及待”到更为理智理性,比如华谊兄弟在经历了当年和哥伦比亚的争端之后,近年来对于外资的挑选和合作也更加务实。

 


文化产业投融资体系的短板与对策

 

2014年以来,在实业与资本层面,金融机构对于文化企业的全面支持、中央财政对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支持范围扩大后的落定、文化产业投资基金对于企业发展的推动、转企改制国有文化单位受益扶持政策期限的延长,以及人民网等文化企业的持续上市,均体现了完善文化繁荣发展政策保障机制正在逐步发挥作用。

 

但我们还应清醒地看到,当前我国文化产业投融资体系还存在一些短板和差距:

 

一是文化产业投资经验不足,投资过快过热的趋势在某些领域内表现得较为明显,而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等资本模式和产业发展模式仍在改革和完善中,资金供给相对不足;

 

二是文化金融产品还未实现多元化,难以满足文化产业的融资需求;

 

三是文化产业中产权交易体系、无形资产评估体系还不完善,致使文化资源和金融资本、社会资本难以对接;

 

四是国有文化企业资产尚有相当一部分没有产生经济效益和产业价值,且国有文化资产在管理、流转、出让、交易等方面还没有形成一套完整的模式和体系;

 

五是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兼并重组的体制障碍,仍然束缚着文化产业向集约化、规模化方向发展;

 

六是版权交易、艺术品交易等要素市场建设还处于初级阶段,没有切实发挥对产业发展的推动作用。

 

补齐这些短板、化解这些差距,要求各级政府做大量工作:

 

一是健全金融资本和社会资本扶持文化产业发展的配套政策。


要完善多层次的资本市场体系,以吸纳民间资本和金融资本介入文化产业为着力点,积极探索面向文化产业的资本创新模式,确保民间资本和金融资本能够平等、公平、自由地参与文化产业投融资。

 

二是推动文化企业参与资本市场运营。


对于已经成熟的大型文化企业,要扶持其通过沪深交易所主板市场上市融资或再融资,不断增强文化企业的创新活力。对于中小文化企业,要积极引导和支持其运用企业债券、商业票据以及中小企业集合债等融资工具,完成资金的有效融通。

 

三是发挥政府资金的引领作用。


各级政府要设立并增加文化产业发展的专项资金和文化产业投资基金,引导和吸引各类资本依法参与文化企业的生产运营,切实发挥政府资本对文化产业发展的助推器作用。


国家发改委国际合作中心

文化产业研究所


中国文化产业价值分享平台

见识•态度•深度

交流/报道/约稿/咨询/合作

加微信号:7759813  

邮箱:whcypl@126.com

中国文化产业政策笔记本

了解更多

北京大学陈少峰教授IP笔记本

了解更多

实习•兼职•投稿,请点“阅读原文”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