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播/封号/下架/八卦/邪典/恶搞,文娱行业成“扫黄打非”重镇?
第1907期文化产业评论
禁播、封号、下架、八卦、邪典、恶搞,成为这段时间文娱圈曝光度超高词汇,文化娱乐行业成为“扫黄打非”重镇。从低俗游戏到邪典动画,从劣迹艺人到隐私漫天,从嘻哈被封到热搜整顿,从碎了节操的“共享经济”到恶搞民族历史,一系列无底线的娱乐化“消费”让“文化清霾”常态化呈现。文化产业需要王者内容,但更需要每个人的态度,摒弃恶搞中廉价的笑声,抛开个性地“自以为是”,告别精神污染,把“年”过在真正的欢声笑语里。
作者|郭丽娟
来源|文化产业评论
身处信息大爆炸的时代,受众被良莠不齐的信息裹挟着,在注意力如此奢侈的当下,娱乐消费底线一次次被触动。从2017年初国家有关部门加大“扫黄打非”力度到将近年关“网络清霾”运动风起云涌,不得不让人思考娱乐不至死的底线究竟在哪里?
文化“清霾”成常态?
从线下到线上,“扫黄打非”从未懈怠,尤其在网络时代,节点成为社会连接的基础,可以说没有什么是绕不过去的,事物影响范围指数级增长。文化列车高速行驶,其周围总会卷起一阵不那么美妙的风,吸引着一些人,诱惑着一些人。
立典型,后事之师
2017年初开始,为迎接十九大,“扫黄打非”力度加大,十九大以后,各地区、各部门更是紧紧围绕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这条主线,深入开展网络清霾运动。据统计,2017年全国——
共收缴各类非法出版物3090万余件;
共处置网上淫秽色情等有害信息455万余条;
共查处各类“扫黄打非”案件10300余起;
共取缔关闭淫秽色情等各类有害网站12.8万个;
共接到群众举报12.1万件;
确定首批示范点300个;
共发现并督促各地整改问题隐患560余个;
对147起重点案件进行挂牌督办;
一大批存在涉“黄”涉“非”行为的单位及个人被立案查处,1900余人受到刑事处罚;
“4.26”世界知识产权日前夕,共销毁盗版音像制品、盗版图书、盗版电子出版物及非法报刊1730万余件。
其中典型案件更是在广电总局官网与中国扫黄打非官网严肃公布。
2017“扫黄打非”十大案件
2017五起涉儿童色情信息典型案件
“剑网2017” 20起网络侵权盗版典型案件
“扫黄打非”涉及到文产的各个领域,在文化风强劲的时候,我们更有责任为清朗社会文化环境尽一份力,愿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但“扫黄打非”路漫漫而修远兮。
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
2018年伊始,在“头雁效应”的号召下,政府相关部门践行“马上就办”的精神,文娱圈“扫黄打非”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
1月14日,《百万赢家》下线整改,不就同类节目《头脑王者》因题目审查不严暂停服务;1月19日,“四个绝对不用”标准不仅封杀劣迹艺人,也使得被PGone搅乱的嘻哈界再度下沉,地下Rapper们再度隐入地下,踪迹难觅,红花会音乐作品全网下架,GAI也悄无声息退出《歌手》;1月27日,北京市网信办约谈新浪微博,告别热搜一周,不知道微博潜水党们感受如何?
对党离心离德、品德不高尚的演员坚决不用;
低俗、恶俗、媚俗的演员坚决不用;
思想境界、格调不高的演员坚决不用;
有污点有绯闻、有道德问题的演员坚决不用。
另外,总局明确要求节目中纹身艺人、嘻哈文化、亚文化(非主流文化)、丧文化(颓废文化)不用。
2月2日,为整顿八卦炒作风气,“卓伟粉丝后援会”“全明星通讯社”“娱姬小妖”等专事炒作明星绯闻隐私的账号进行永久关停,虽然粉丝们炸了锅,但用隐私博眼球总不是正道做派;2月6日,以《河神》为代表的具有另一色彩的网剧以及《爱的豹豹》《难言之欲》等大尺度网剧全线下架;2月11日,以MC天佑和五五开为首的一大批网络主播被禁,且此番被禁播的主播将不能再在各平台直播,包括发放短视频,直播行业或将迎来全面大清洗!
守护天真时光里的“无邪”
儿童,辨识力和自制力都不完善的真正“弱小”群体,“邪典动画”打着育婴、早教的幌子,堂而皇之地上演童话里都是骗人的“假戏”。守护天真时光里的“无邪”,必须360度无死角打击传播儿童色情信息犯罪行为。
暨中宣部、中央网信办、教育部、公安部、文化部等部门近日联合印发《关于严格规范网络游戏市场管理的意见》,号召保护未成年人健康上网之后,2月8日,国家广电总局发布《严肃整治网上低俗炒作、不良有害视听节目》的通知,提出严肃整治近期网上出现的恶意拼接经典卡通形象散部血腥暴力的视听节目,进一步用行动践行“守护”职责。
1500+网络账号被封,节目链接彻底铲除,吊销儿童邪典视频制作方广州胤钧公司营业执照并立案查处,对为广州胤钧公司提供平台的腾讯和还同其开展业务合作并提供平台的优酷、爱奇艺立案调查,对百度旗下“好看”视频存在传播儿童邪典视频内容立案调查。
共享经济“碎节操”,民族历史被恶搞
“共享经济”风靡2017,很多人也确实感受到了共享经济的实惠,然而总有那么一些人,动着灰色产业的歪心思。2017下半年,这些歪心思的人终于打碎了“共享经济”的“节操”。去年9月著名情趣电商“他趣”推出的奇葩项目“共享女友”,刷屏两天后被及时叫停。近日,主打“床位共享”的小程序“同住酒店拼房”,因提供“异性拼房”模式引发争议,而其暗示性宣传标语“和TA一起睡,重返20岁”更是让“共享经济”的“节操”碎了一地。
不是什么都适合“共享”,同样,不是任何事物都可以被“恶搞”。春节前夕,各种年会扎堆,《黄河大合唱》被恶搞视频在网上迅速流传开来,这不仅激怒了词曲作者冼星海、光未然的后人,也引来众多网友口诛笔伐,文化部立即责令相关网站对其清理,截至2月2日,恶搞经典革命歌曲的3898条视频、165首音乐已被清理下线。针对这一事件,军媒发声:保持敬畏离不开红线约束。
从低俗游戏到邪典动画,从劣迹艺人到隐私漫天,从嘻哈被封到热搜整顿,从碎了节操的“共享经济”到恶搞民族历史,一系列无底线的娱乐化“消费”让“文化清霾”常态化呈现,而这样的常态究竟是喜是忧?
要内容更要态度!
当“文化清霾”成为常态,我们喜的是相关部门的雷霆手段与行动至上,我们忧的是文化消费底线一再被刷新,而那些用笑声替代了思考的人,却不知自己为何会笑。
过犹不及
“内容为王”一贯是文化产业的核心与追求,很多内容能在短时间内大量引流,创造令人心动的利益。好奇心使然,人们对表面光鲜耀眼的娱乐圈充满窥探欲,于是娱乐记者们便逐渐转向八卦挖掘者,有的甚至成为八卦策划者,他们用所谓的真相吸引着吃瓜群众的眼球,坐等新闻当事人“钱”诚地公关方案,打着维护社会道德的旗帜,不断翻越道德底线。公众人物的劣迹固然需要谴责,但无底线的牵连,终会付出越线的代价,“过”与“不及”同样让人悲哀。
恶搞=创意?
好的内容需要好的创意,而创意内容的前提是创意态度的端正。把“骂街”当个性、把“恶搞”当创意,囿于眼前的“苟且”,自认为“舍我其谁”。“邪典视频”以早教作掩护,让孩子的童话世界变得狰狞可怖,或许制作人已经告别孩提时代,可别忘记你们的孩子还需要美好的同年。
恶搞经典或许是“最轻松”的博眼球手段,但当恶搞涉及到民族大义与民族尊严的时候,任何恶搞都是在自我践踏。《黄河大合唱》的恶搞或许在有些人眼里觉得只是小事,但面对民族的苦难和历史,每一个中国人都应该有最起码的尊重,以小见大,恶搞形式上只是一种博笑的戏谑,但本质上却能折射出为人的态度。
当戴着有色眼镜出发,“创意”或许一开始就是一种“恶意”。好的内容是文化产业化的制胜法宝,但产业利益的快速收效不一定来源于王者内容,这就需要更多的文化领域从业者有坚守有态度!文化发展与传承需要好的内容,更需要正义的态度!
坚守底线不只是政治正确!
“打黄扫非”雷霆来袭,有人拍手称快,有人观棋不语,还有人闹着意识形态的别扭。以卓伟账号被封为例,有网友叫好,也有网友气愤,甚至表示,“卓伟报的是事实,封杀了就没人监督”、“娱乐界的纪检委被封了”等。
或许封杀这种行为在有些人看来就是为了政治正确的“堵”,抛开卓伟的报道,看网友评价,不难发现,很多网友既不是事件当事人,也不是事件目击者,却心甘情愿吃着瓜,看着戏,殊不知“戏子”的称呼,却恰好反映了评论者的“高尚”。
其实,无论是内容制造者还是最广大的观众,生而为人的一刻就肩负着文化传承的使命,这与生俱来的使命已经成为印刻在血液里的一种习惯,自然到传承者毫无感知,就如同父母会影响孩子一样,我们每一个人都是民族文化的传承者。种族不分优劣,文化却有糟粕,在传承民族文化的路上,我们需要去粗取精,而坚守文化传承的底线不是只有所谓的“政治正确”,而是生而为人的一种本能。
摒弃恶搞中廉价的笑声,抛开个性地“自以为是”,告别精神污染,把“年”过在真正的欢声笑语里。
国家发改委国际合作中心
文化产业研究所
中国文化产业价值分享平台
见识•态度•深度
交流/报道/约稿/咨询/合作
加微信号:7759813
邮箱:whcypl@126.com
中国文化产业政策笔记本
了解更多
北京大学陈少峰教授IP笔记本
了解更多
实习•兼职•投稿,请点“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