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51期文化产业评论
三月中旬以来,机构改革牵动着无数国人的心,文化和旅游部的组建更是让网友高呼“诗”和“远方”终于在一起了。4月8日,文化和旅游部正式挂牌,“诗”和“远方”从公布“恋情”到“礼成”,一直备受关注,就像童话故事里王子和公主终于幸福生活在一起,“诗”和“远方”即将开启“幸福生活”。
来源 | 文化产业评论综合
编辑 | 蝈蝈
三月中旬以来,机构改革牵动着无数国人的心,文化和旅游部的组建更是让网友高呼“诗”和“远方”终于在一起了。
“诗”和“远方”正式礼成
4月8日上午,文化和旅游部正式挂牌,“诗”和“远方”联姻正式宣告:礼成!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宣部部长黄坤明出席文化和旅游部揭牌仪式并召开座谈会,强调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加强党的全面领导为统领,紧紧抓住机构改革的难得契机,科学设计、稳步推进、务求实效,推动文化建设和旅游发展开创新局面。
黄坤明指出,组建文化和旅游部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立足党和国家事业全局作出的重大决策,是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的重要内容,对于加强党对文化和旅游工作的全面领导,推进文化和旅游领域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推动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和旅游业融合发展,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
黄坤明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的重要思想,平稳有序推进各项改革任务。要立足新时代、担当新使命,增强文化自觉、坚定文化自信,把党中央关于文化建设和旅游发展的各项决策部署落到实处,以扎扎实实的工作业绩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新需求新期待。
中宣部副部长,文化和旅游部党组书记、部长雒树刚;中宣部常务副部长王晓晖;文化和旅游部党组副书记、副部长李金早以及其他党组成员出席相关活动。
按照中共中央近日印发的《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文化部、国家旅游局进行职责整合,组建文化和旅游部,作为国务院组成部门。不再保留文化部、国家旅游局。
组建后,文化和旅游部的主要职责是,贯彻落实党的文化工作方针政策,研究拟订文化和旅游工作政策措施,统筹规划文化事业、文化产业、旅游业发展,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组织实施文化资源普查、挖掘和保护工作,维护各类文化市场包括旅游市场秩序,加强对外文化交流,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等。
“诗”和“远方”何必要在一起?
因为“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是每一个“旅人”的追求。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体现中国人对求知、游学追求的这八个字,是对这一新组建部门的最好概括,也是美好的期许。
自古以来,中国人就把旅行与读书视为开阔胸襟、提高人格修养的同等重要的途径,在与大自然的接触中,蕴含着对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我三者圆融一体的领悟。
早在2009年,文化部、国家旅游局就联合发布《关于促进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2011年不仅被原国家旅游局确定为中国文化游主题年,这年5月19日还被作为第一个“中国旅游日”,主题就是“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近年来,有关部门出台大量政策措施,推动“文化+”“旅游+”等融合发展。所以,文化与旅游,“诗与远方”融合,是瓜熟蒂落、水到渠成。
值得注意的是,文化和旅游部是清明节小长假后第一个工作日揭牌的部门。为了百姓旅游休闲、文化生活,这个部门节假日服务已经全面开张。
“明朝寒食了,又是一年春。”4月3日,以文化和旅游部的名义,第一份假日旅游指南《2018年春季假日旅游指南》,发布主要面向清明、五一、端午等春季假期,为文化和旅游消费者提供信息服务。
众所周知,清明节、端午节与中秋节、春节并称中国四大传统节日,既是中华文化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文化消费、旅游需求新兴领域。五一国际劳动节作为劳动者的节日,以人民奋斗精神和历史性进步性,就像前后紧邻的三八国际妇女节、五四青年节一样,具有浓厚的文化内涵。百姓文化生活与旅游消费,对政府公共服务及市场供给的需求,水乳交融。
4月7日,文化和旅游部发出的首份假日旅游市场信息通报中说,假日期间全国旅游消费高涨、文化需求活跃。全国接待国内旅游总人数1.01亿人次,同比增长8.3%;实现旅游收入421亿元,同比增长8.0%。
祭扫追思缅先烈,红色旅游成热点。假期首日,湖南韶山接待游客超过6万人次,4.4万人参观南京大屠杀纪念馆。清明期间,重庆沙坪坝歌乐山烈士陵园接待游客11万人次。甘肃会宁会师旧址接待游客2.7万人次。四川小平故里、朱德故里、陈毅故里等景区接待游客均过万人。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清明节,汾阳杏花村汾酒文化景区举办以“穿越杜牧诗境、品酒赏花踏青”为主题的杏花节等,迎来大量游客,“传统文化重传承,文旅融合有体验”。
可以说,优化政府机构设置,提高政府效率,整合文化和旅游两方面资源,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以及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实现“1+1>2”,新生的文化和旅游部初战告捷。
良好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我们有理由相信,部门的融合将带来服务融合、创新融合,在供给侧为文化和旅游消费提供源源不断的产品与服务。
博物馆是文化重镇、旅游高地。3月30日,在中国国家博物馆举行的全国博物馆馆长论坛上,文化和旅游部部长雒树刚表示,博物馆既是公共文化服务的重要阵地,又是旅游发展的重要载体,在推动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方面要积极创新、勇于探索。要以机构改革为契机,积极推动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文化和旅游部党组成员、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表示,博物馆工作要进一步坚定文化自信,推动博物馆事业长足发展、促进文物“活”起来。
长江长城、黄山黄河,从兵马俑到战国编钟,从紫禁城到紫金山,作为文明古国,灿烂的自然和文化遗产是我国成为世界旅游大国、世界旅游强国的资源支柱,是我国40年间成为世界旅游大国以及全球旅游者主要目的地之一的根基。
不仅要迎进来,也要走出去。近年来,从参加布拉格龙舟大赛到举办“丝绸之路”旅游年,文化和旅游部党组副书记、副部长李金早一直在通过旅游,推动中国传统文化“走出去”。
作为文化事业、文化产业与旅游事业、旅游产业融合的标志性事件,文化和旅游部挂牌是一个路标,不仅指示着文化旅游发展方向,也呼唤着更有文化品格的旅游。
文化和旅游,要在每一个人身上“融合”。每一位游客,都既是中国文化消费者,也是中国文化的传承者。作为中国旅游形象大使,每一名游客都要使旅游活动成为一种文化行为,使文明旅游成为中国文化一道亮丽的风景。
春风得意马蹄疾。现代文化旅游事业正在成为推动历史文化、民族文化、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弘扬中华文化精髓,彰显中华文化魅力的全新渠道。文化大国、旅游强国,就在我们的行走之间得以成就。
让我们共同期待。
中国文化产业价值分享平台
见识•态度•深度
交流/报道/约稿/咨询/合作
加微信号:7759813
邮箱:whcypl@126.com
中国文化产业政策笔记本
了解更多
北京大学陈少峰教授IP笔记本
了解更多
实习•兼职•投稿,请点“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