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艺术品会越来越贵吗?

聚焦的 文化产业评论 2019-06-30


第2035期文化产业评论


近几年来,艺术品不断刷新成交天价,艺术品高价迭出令艺术品市场呈现出天翻地覆的变化,亿元拍品已成为我国市场的常态。到底是什么因素决定了艺术品的价格?其价格又依据什么标准制定?尽管我国艺术品市场的亿元时代已经来临,但随着我国经济的转型、文化经济的发展,大众消费升级以及对高品质文化生活的需求已成趋势。艺术品消费在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或许会成为支撑我国艺术品市场未来转型的重要力量。


 

作者 | 董瑞

来源 | 中国文化报

 

随着2018年春拍季的陆续启动,各大拍卖行再度以数千万元的高价精品吸引了各界注意。人们关注艺术品市场的时间越久,越会对拍卖市场里的高价习以为常,因为无论怎样的年景,总会不时出现几个拍卖新纪录。2017年,艺术品拍卖最高价格超越了此前多年的纪录,进入了一个全新、未知的领域,这样的趋势让人们不由产生疑问:艺术品会越来越贵吗?

 

高价拍品现象频出

 

我国艺术品市场虽然尚处调整中,但纵观整个行业的发展,从市场规模、市场结构及新业态的不断生发等方面,可以说广受世人关注。整体上说,我国艺术品市场的总规模已达到接近4000亿元的水平,拍卖市场的整体规模也基本稳定在600亿元左右的水平,一大批市场的新业态与艺术品产业业态也在勃然发展。

 

近几年来,艺术品更是不断刷新成交天价,艺术品高价迭出令艺术品市场呈现出天翻地覆的变化,亿元拍品已成为我国市场的常态。

 

进入2017年,我国艺术品市场热点很多,尤其是,这一年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拍卖市场过亿元成交拍品最多的一个年份。在这一年,海内外上拍的中国艺术品成交价过亿元的共42件,其中,近现代书画17件,古代书画10件,占据2017年亿元拍品的半壁江山。


 

就2017年春拍而言,中国近现代书画板块行情火爆的当数傅抱石、黄宾虹、潘天寿这3位艺术家:傅抱石的《茅山雄姿》以1.87亿元成交;黄宾虹的《黄山汤口》以3.45亿元的价格成交;潘天寿的《耕罢》以1.5893亿元成交。

 

进入秋季,过亿元拍品数量达18件,赵无极《29.09.64》以1.5286亿港元成交,其书法狂草系列的巅峰之作《29.01.64》以2.026亿港元成交,一年两度于佳士得香港刷新其作品拍卖纪录;陈逸飞《玉堂春暖》以1.495亿元成交,创下其个人作品拍卖纪录,也是中国写实油画的拍卖纪录。


赵无极《构图》1957年


新纪录的屡屡出现,无疑是显见的市场风向标。高价拍品的频繁现身绝不是中国特有的现象。2017年,艺术品市场上的两大强国各自创下了全新的拍卖纪录。

 

在我国,2017年12月,在北京保利“震古烁今”专场中,齐白石的《山水十二条屏》打破了由其自己保持的亚洲艺术作品的纪录(此前的纪录为4.255亿元,由同样出自齐白石之手的画作《松柏高立·篆书四言》,在2011年创造),以9.315亿元(折合1.4亿美元)的新纪录让中国终于在全球最昂贵的10件拍品中占得一席之地。


齐白石《山水十二条屏》(局部)


在美国,佳士得纽约上拍的达·芬奇《救世主》的奇迹震撼了全球,其引起的波澜,超过拍卖史上以往的任何一件作品。仅从数字来看,4.5亿美元的成交额,一举贡献了全年美国市场9%的份额,也是当年全球交易额的3%。


达·芬奇《救世主》


艺术品缘何屡创高价

 

艺术品市场潮起潮落,最牵动人神经的,莫过于价格了。是什么因素决定了艺术品的价格?其价格又依据什么标准制定?

 

其实,艺术作品最基本的价值是其本身所具有的文化内涵,包括艺术价值、历史价值和审美价值,并由其所体现的艺术传承、历史变迁和审美体验所决定。与此同时,艺术作品往往具有多种附加值,由于它是特殊的、非标准化的商品,所以很难用经济学原理中的“劳动价值论”来衡量其价格,更由于它的价值主要体现在虚幻的精神层面,而非材质的物质层面,因此也很难用成本加利润的方式来简单加以判定。

 

艺术作品的历史价值,指的是作品创作的历史背景或作品本身的载体,反映出创作的时代历史,或作品本身所反映出的历史纪实,特别是对本国历史和文化有着浓重兴趣的买家,会更注重历史文化价值。随着经济的发展,生活水平越高,艺术品的需求量越大,艺术品的市场价格就越高。艺术市场也会随之发展和成熟起来,专门从事艺术品拍卖的机构和经营艺术品的机构会增多,其活动也会趋于活跃。

 

此外,对于艺术品来说,质量是决定价格的根本因素,一定程度上可以认为品质决定了价格。正常来说,艺术品的价格和市场价值持平,但很多藏品的价值还没有被完全开发,所以拥有较大的升值空间,这也是收藏市场一直都大热的原因。同时,艺术品价值或价格受供求关系的影响也很大,艺术品越稀缺,价格越高。如达·芬奇的《救世主》,带有西方所崇尚的宗教意义,作为唯一一幅也是最后一幅可以在市场上流通的达·芬奇的作品,拍卖出如此高价也不难理解。

 

另外,艺术家自身对艺术品的影响也不容小觑。艺术家的地位可能随着其获奖、个展等经历而急剧上升,成名艺术家的身体状况对其作品价格影响亦很大。比如,已故画家的市场是一个总量恒定的市场,筹码锁定性好,价值认定清晰,从投资收益的角度来说,与宏观经济环境的变化、文化艺术领域的相关政策、制度的制定与落实有关,同时也与作品本身的内在属性有关。

 

总体而言,已故画家的市场体现出“物以稀为贵”的原则,而在世画家的市场则是一个“以流通量为王”的市场,其存量不定,筹码锁定性低,价值认定模糊,受到学术价值、社会价值和市场价值的主导,形成不对称的三角形支撑面。在世画家的市场是一个常被诟病的市场,在体制、学术和市场的不同语境中,被理解为不同程度的“价格的扭曲”。因此,与相对稳定的已故画家的市场相比,在世画家的市场是一个波澜起伏、变数不定的市场。以上这些都有可能成为艺术品拍出高价的原因,具体的艺术品偏向点可能不同。

 

艺术品并非都是天价

 

虽然近年来大众对当代艺术品的认可程度正在不断提高,但很多人对艺术品的认识仍有误读,特别是当天价艺术品新闻频现之时,更是对艺术品敬而远之,觉得它遥不可及。但其实并非所有艺术品都有着如此昂贵的价格。

 

艺术品市场分为一级和二级市场。一级市场,一般指画廊、画展与画家工作室。画廊作为画家的代理人和经纪人,围绕其所代理的作品进行经营;画展则通过策划组织,让艺术家的作品与更多观众见面,在促进交流的同时起到推广作用。在一级市场流通的艺术品未必都是天价,其中不乏未被发掘的新兴艺术家作品,价格也多是普通消费者能够承受的。

 

二级市场,主要指拍卖会与收藏家或艺术机构,其中流通的作品大多经过多次流动。艺术品经过一级市场的洗礼和锻炼才能进入二级市场,大多是包含了更多资本要素的成熟艺术品,其价格自然非常人所能承担。

 

我国艺术品市场发展多年来,各大主要城市涌现了一批现当代艺术区,如北京的798艺术区、上海的莫干山艺术区、广州的PARK19等。聚集于此的大多是青年艺术家,他们成长在一个矛盾林立却兼容并包的时代,其作品多数既新锐又踏实,往往体现了当代年轻人对社会的思考或徜徉,有较高的鉴赏审美价值。从消费角度看,青年艺术家的作品大多在一级市场中流通,没有太多的资本要素,价格多在普通消费者的预算范围内。而青年艺术家常有较大的发展潜力与空间,将其作品作为一种投资或保值手段也很合适。

 

需要注意的是,不一定是拍到极其昂贵的艺术品才算好的收藏,大众走入艺术收藏绝不是难以企及的事情。例如被称为“日本平民收藏家”的宫津大辅,他原本是东京的一个工薪阶层,20多年来,他一直在用零花钱买艺术品,花费在艺术品收藏上的资金达到3000多万日元。草间弥生、奈良美智、森山大道、蔡国强、保罗·麦卡锡等知名艺术家的作品都赫然出现在他的收藏名录中。最让他得意的是,很多艺术家在尚未成名之时,作品就已被他收入囊中。草间弥生曾这样评价宫津大辅:“他对艺术始终如一的热爱态度,让我不禁肃然起敬。”

 

对于多数有收藏能力的大众,艺术收藏与其说是爱好,倒不如更倾向于一种类似期货或股票的投资行为。艺术品收藏有着较高的回报率,例如美国收藏家甘兹夫妇在1941年花7000美元买入的毕加索的作品《梦》,2013年由美国知名对冲基金经理人史蒂文·科恩以1.5亿美元接盘,72年间,这件作品的价格增长超过2.1万倍。这两个例子均说明,在进行艺术品收藏时,掌握必要的信息、善于欣赏思考,同样能花少量的钱得到有价值的艺术品,艺术品的高价是艺术品的价值被完全挖掘之后产生的,我们可以做的就是不断探寻未知的“宝藏”。

 

大众艺术品消费时代或已来临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及国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文化强国”等文化战略的提倡,普通大众对艺术品的需求逐渐增强。而“互联网+”等新兴产业,为艺术品消费搭建了经营平台。加之近几年线上拍卖的快速发展,几股合力共同加速了大众艺术品消费时代的到来。

 

事实上,大众艺术品消费在西方国家的兴起也不足20年。而我国艺术品市场中大众艺术品消费的兴起,是伴随着几次收藏高潮的发展而兴盛起来的,加之近几年艺术金融的有力推动,原本处于艺术品市场底端的大众艺术品消费,逐渐成为一种不可小觑的市场力量。有英国学者研究认为,大众艺术品消费兴起于1999年,标志性事件是1999年英国伦敦首次举办“买得起的艺术展”。就是这样一个世界性的展卖组织,开始向大众普及艺术,并推荐和出售不知名艺术家的作品,所有艺术品定价均在3000英镑以下。此风潮逐渐席卷美国纽约、法国巴黎等地,继而登陆北京、上海等城市,开启了世界范围内的大众艺术品消费之路。

 

5月,第13届艺术北京博览会在京举行。本次艺术北京博览会共吸引了超过12万人次观展,创下新高,成交情况也非常喜人。在当代馆中,既有适合收藏家的高品质艺术品,大部分平均售价在10万元至30万元;而更多的展售作品均价在2万元至5万元之间,影像作品和青年艺术家的作品价格普遍在几千元到3万元之间,这些品质精良、价格合适的作品吸引了大量新藏家入场,充分反映了国内目前艺术品市场的购买力结构正变得越来越稳定、健康。全民搞收藏,大众消费乃当今收藏之大势。艺术品收藏并非富人的专利,普通工薪族也可以按照自己的生活水平选择性收藏。

 

与西方艺术品市场相比,我国艺术品市场虽然发展迅速,但购买人的水平还较低。因此,艺术品消费市场和艺术品电商的产生是必然的,它们一方面让艺术品走进寻常百姓家,另一方面是艺术家们希望借艺术品让人人都懂艺术。艺术消费与收入财富、教育程度、视野开阔、美学素养、生活态度等诸多因素都有着密切关系,而这些综合素质的培育需要时间。当我国越来越多的人迈入中产和富裕家庭,美育的教育也需要提升,消费艺术品不仅是金钱收入的问题,更多的是精神、理念和情感上的认同。如何能让更多的家庭接触到艺术教育,获悉高质量的艺术知识,成为推动艺术产业健康发展的关键所在。

 

尽管我国艺术品市场的亿元时代已经来临,但随着我国经济的转型、文化经济的发展,大众消费升级以及对高品质文化生活的需求已成趋势。艺术品消费在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或许会成为支撑我国艺术品市场未来转型的重要力量。



// 主题阅读 //

      

// 推荐阅读 //



高薪诚聘:合作作者(点我了解详情)


还可以点击“阅读原文”,微店上单独够买笔记本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