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前有杨超越,后有虞书欣,聊聊“Z世代”的偶像观……

文化产业评论作者团 文化产业评论 2021-07-16
第2770期文化产业评论

从“锦鲤”杨超越到“小作精”虞书欣,不需要唱跳实力便能收获一波话题热度,如此看来如今新一代女团选手成名似乎容易了许多。“杨超越式”不被定义的“非典型偶像”异军突起,她们是怎么抓住受众眼球的?偏爱“作精”和“哭包”,Z世代观众的偶像标准又是什么?


作者 | 黄艳如
编辑 | 徐曼
来源 | 文化产业评论

正文共计4098字 | 预计阅读时间11分钟


“小作精”虞书欣连续排名第一,凭啥?!
 
一声“哇哦”,虞书欣火了。
 
昨天,《青春有你2》官宣第三次选手助力排名,训练生虞书欣位列榜首,这是她第三次登顶,人气火爆程度,可见一斑。
 


颜值凑活,唱跳尚可,这位一激动声音变调、手舞足蹈的“戏精”,凭啥就火了?难道凭着观众席上那声浮夸的“哇哦”,就可以C位出道?
 


这让人不禁想起了前年夏天,在《创造101》里迷之走红的“锦鲤少女”杨超越。和“唱跳不佳、毫无舞台经验”的实力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杨超越在网上迅速攀升的热度和争议,最终她以排名第三的成绩在“火箭少女”组合中出道,如今看来仍是市场对偶像标准的一次巨大颠覆。
 


前有杨超越,后有虞书欣。当流水线式的“芭比偶像”逐渐让大众审美疲劳时,打破束缚、不被定义的“非典型偶像”正在异军突起。这些“非典型偶像”是怎样走出属于自己的花路的?他们折射出“Z世代”观众怎样的偶像观?文化产业评论(ID:whcypl)将从虞书欣的“戏精路”说开去……
 

热搜体质是怎样炼成的?
 
在变幻莫测的娱乐圈里,你永远不知道下一个走红的“X”是何方神圣。
 

△《青春有你2》部分训练生定妆照
 
“全村的希望”杨超越和“哇哦公主”虞书欣,显然就是两枚不按常理出牌的“X”。但若单纯地从成长环境、唱跳实力出发,两位小姐姐其实没有太大可比性。
 
杨超越出生农村,唱跳技能基本为零,属于女团选秀中典型的“废柴流”代表(作者注:网文术语,是指主角在最初往往资质平庸、天赋低下,被周围人耻笑排挤,这时,主角总能有所奇遇,获得超乎常人的资源,踏上成为巅峰强者的道路)
 
虞书欣家境优渥,已经以演员身份出演多部热播电视剧,在节目未播出时就给她打CALL的艺人就有20多个,包括林更新、娄艺潇、胡一天、张雨剑、陈建斌、袁咏仪、王耀庆……而她在初选阶段的才艺展示虽谈不上惊艳,但比起杨超越却也多了几份实力。
 


一个是逆袭成功的“贫民窟少女”,另一个是含着金钥匙长大的“豪门千金”,看似人设迥异、毫无交集,媒体和舆论为何如此热衷于将俩人进行绑定、比较呢?
 
或许是因为两人走红路径的“一致性”:她们都是凭借话题强势突围的“热搜体质”,在女团选秀中完全不按常理出牌,超越了大部分观众的脑洞。这一点在虞书欣身上体现得尤为显著。在没有舞台呈现的前两期,虞书欣便凭借着在观众席上的浮夸表情、嗲嗲声音以及戏精性格顺利“出圈”,在微博上掀起一次次的舆论热潮。
 


舆论的两极分化,是虞书欣与杨超越的另一大共性:她们都是属于“喜欢的人很喜欢,讨厌的人很讨厌”的类型。尽管《青春有你2》播出还不到一个月,观众对虞书欣的感情已经变得复杂起来:讨厌她的人认为她用力过猛、营销过度;喜欢她的人沉迷于她不按套路出牌的性格,津津有味地模仿虞书欣的说话方式、开始考古她的过往搞笑片段。随着《青春有你2》的热播,B站上虞书欣参加综艺《一年级》、接受采访的片段涌入大量的新弹幕。
 


在文化产业评论(ID:whcypl)看来,无论是杨超越还是虞书欣,她们都是不可复制的“非典型偶像”,她们的家庭背景、特殊经历所造就的真人设和真性情,让观众初识便觉得分外有趣,人们在她们身上发现了自己的影子,或者是自己梦想成为的模样,进而忍不住想挖掘、想探究她们成长路上的真实、有趣和生命力。
 
杨超越出身平民但勇敢追梦,成为了无数平凡女生自我投射的棱镜。她在舞台上的每一回窘迫、每一次哭泣、每一个经历挫折后擦干眼泪崛起的过程,都像极了在人生阶段中某一时某一刻的我们,但是难能可贵的是,即使顶受着巨大压力,杨超越依然保留了一份可贵的尊严,她敢于面对镜头傲然宣称:“我就是要站稳第三名的位置,这是粉丝给我投出来的。”这份自信和果敢,也让越来越多的“贫民窟”女孩有勇气去逐梦、造梦、圆梦。
 


虞书欣出生优渥却真诚可爱,含着金钥匙出生的她,没有经济压力、生活压力,眼神清澈、干净、毫无杂质。在复杂的娱乐圈里,她无需迎合观众,也不必讨好市场,对于娱乐圈本身也看得通透。她曾在一次采访中这样回应自己被黑、被骂的态度:“我觉得当明星,被别人骂是很正常的一件事情。不管是我还是我的朋友被人骂,我都很为他们开心,因为我觉得这是一种受到关注的表现。”
 
这种浑然天成的性格,在渐渐被烟火气和拜金主义弥漫的女团市场中,难能可贵。观众对她“做作”个性的喜爱,其实也反映出了市场对于“去模式”“去滤镜”偶像的一种潜在需求。
 

如今,《青春有你2》的舞台才刚刚开始,我们无法预测虞书欣能否成为下一个杨超越。但不能否认的是,她以自己可爱的形象、独特的个性在偶像选秀的历史上留下了鲜活的色彩,成为了“非典型偶像”出圈又一则生动例证。
 

公式化的芭比娃娃已经“失宠”?
 
总结模式、复刻成功,是娱乐圈里炮制“流量偶像”的惯常手段。
 
一直以来,偶像市场就是一套有着精准模版的流水线工程,与偶像这一身份紧密相关的是颜值能打、唱跳俱佳,并以此批量打造了拥有完美“人设”的偶像。这种老套的造星手法,对于互联网原住民的“95后”、“00后”而言,正在逐渐失效。
 
在《青春有你2》的竞演现场,ELLA老师在点评SNH48、AKB48两支女团的过程中,一语道破真谛:“你们的舞蹈、表演、表情管理都好公式化、固定化,感觉你们就是公式里的芭比娃娃,每个都长得一样,没有特别有个性,我希望你们每个人都有自己鲜明的个性,让我一眼就看到你。”
 


去过往寻找一个标的,然后为其贴上2.0、3.0的标签,是造星工厂、经纪公司在选拔训练生时惯性的做法。比如网络上曾经有人猜测,《青春有你2》在选人之前是有剧本的。比如,实力强劲、长相欧美的上官喜爱拿的是之前《创造101》里王菊的“剧本”,甜美嗓音、个性自卑的夏研拿的是《创造101》里长相普通、歌声惊艳的段奥娟的“剧本”……

这样的操作看似放大了训练生被同类粉丝看见、喜爱的可能性,其实也间接磨灭了训练生独一无二个性和经历的展示。因此,夏研在首次舞台公演中得票不佳(9票)的结果虽然遗憾,却也在情理之中了。
 

△《青春有你2》训练生夏研
 
这值得我们深思:当造星工厂、经纪公司为训练生们精心设计的人设不再“吃香”,当综艺节目里为了制造冲突而提前预设的“剧本”不再被观众买账,这些训练生又该如何去挣脱市场为自己设的框?而不是在一次次求同中,慢慢抹掉了自己。《青春有你2》这场选秀的标准到底应该是什么?
  


文化产业评论(ID:whcypl)认为,在变幻莫测的市场面前,其实观众的喜爱程度本身就是一个很主观、弹性很大的“变量”。因此选秀本身就不该预设“标准”、不必强扭“热点”,而是要把投票权真正交给观众。
  

△《青春有你2》训练生王承渲
 
如果细细盘点一下这次投票中1-9名的几位训练生,就会发现在女团市场里,真的是“萝卜青菜、各有所爱”。比如“实力派”路线的许佳琪、安崎、上官喜爱;走冷酷风格、永远“臭拽脸”的赵小棠和陈珏;因为“被冰清玉洁四胞胎挤掉C位”而受关注的“台上小恶魔、台下小可爱”王承渲……她们未必清一色漂亮、可爱,却各有所长、各有所爱。

这或许就是《青春有你2》 中“X”的概念,不去定义女团是什么,女团成员也可以各不相同。个人的实力未必强大到足以solo(单飞),但她们9个人汇聚在一起,互补短长,便会成为一道耀眼而强大的光芒,这便是训练生成团出道的意义所在吧。
 



“Z世代”到底爱怎样的偶像?
 
如今的粉丝市场,除却“妈妈粉”“大叔粉”等中年粉丝外,“Z世代”已经成长为了粉丝市场的主力军。在见过大量流水线打造的统一化、甚至是“失声”的公式化偶像后,以“95后”“00后”为主体的粉丝市场究竟需要怎样的偶像群体,值得探讨和深思。
 
作为从小浸润在互联网里的一代,“Z世代”口味很难揣测,但也有迹可循。这两年,“95后”步入职场,“00后”初进大学,他们对现实世界已经形成了一定价值观。然而,无论在职场中还是在生活里,他们仍然被认为是不成熟、“娃娃脸”的一代,他们需要渠道去表达自己的个性和情绪,而“养成式偶像”就成为了他们的天然代言人。
 
在《青春有你》《创造101》等选秀综艺的舞台上,或者是在一些备受年轻人喜爱的网剧中,大部分偶像在成名之前都是邻家女生和男生,他们在聚光灯的照耀下,经历争议,跨越挑战,突破自我,实现蜕变,最终活成了自己想要的样子,成为了万人欢呼的偶像。这份大胆表达和勇敢追梦的勇气和执着,鲜明地体现在杨超越、虞书欣、王菊等人身上,这对于年轻人而言是一种具有强烈代入感的情感补偿,也是最容易俘获Z世代的“新型人格”。
 

△《创造101》选手王菊
 
而和大牌明星相比,这种“养成式偶像”在出道后,往往也更明白回馈粉丝的重要性,也更愿意走进粉丝,与他们积极展开互动、分享自己的生活,。这也让芒果TV饭团、腾讯视频doki、爱奇艺泡泡等基于明星作品和明星资源的互动社区迅速兴起,成为追星新阵地。
 

△ 芒果TV饭团
 
不难预测,未来的偶像选秀市场,我们仍然会被新鲜生动、不拘一格的有趣灵魂所吸引。
 
毕竟,好看的皮囊千篇一律,有趣的灵魂万里挑一。
 


 留言话题互动 
你对这类非典型偶像怎么看?
欢迎在留言区发表您的看法

 主题阅读 

 推荐阅读 


文化产业顶尖大号“文化产业评论”,在业内具有广泛和举足轻重的影响力,得到了全国文化产业从中央到地方,政府、企业、机构、精英从业者的高度关注与大力支持,是国家部委、各地市、各文化企业掌握文化产业发展及科学决策的重要参考。

交流/咨询/合作
请加主编微信号:7759813
申请转载/加创意标题群
请加小助理微信号:whcy006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向业内专业大号「文化产业评论」投稿

欢迎给黄艳如打赏,你的支持就是她的动力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