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渡劫 | 熬过千古岁月的文物,为何偏被洪水冲毁?

文化产业评论作者团 文化产业评论 2021-07-27
 第2883期文化产业评论

神州大地多处发生超历史极值的洪灾,汹涌洪水所侵之处,满目疮痍。时代在进步,洪水造成的生命损失大大减少,但那些历史悠久的不可移动文物还是不得不直面洪水考验。我国几乎每年都要因为洪灾而损失一些珍贵的不可移动文物,如何让那些经历了岁月磨砺的文物能尽可能健康地保存下去,是值得所有人关注并思考的问题。


作者 | 刘亚飞(文化产业评论作者)
编辑 | 枉文雨
来源 | 文化产业评论

正文共计4418字|预计阅读时间12分钟


2020:多事之秋


2020年称得上是多事之秋,疫情还未完全消退,南方洪灾又开始持续肆虐。

通过使用高新科技,洪灾预警成为现实,人们不仅有一段时间可以安全撤离危险区,还能想方设法将贵重的东西转移,使经济损失降至尽可能低的水平。而类似汉口龙王庙这样的建筑却无处可逃,只能矗立在长江险要之处,苦笑着迎接“大水冲了龙王庙”这种尴尬局面。

然而,洪灾还在继续。成千上万个“动弹不得”的不可移动文物受到了严重的破坏,国家文物局副局长宋新潮就汛期文物安全工作接受记者专访时讲到:

“当前我国已经进入主汛期,受强降雨影响,多地发生了严重的洪涝或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部分文物、博物馆单位受损严重。据统计,截至7月16日,江西、安徽、湖南、四川、广西、湖北、重庆、广东、福建、贵州、浙江等11省份有500余处不可移动文物因洪灾不同程度受到损失,其中涉及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76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87处。”

“受损文物中,古桥梁被冲毁、古城墙坍塌和文物建筑房屋垮塌较为严重。11个省份中共有70余座桥梁受损,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安徽黄山屯溪镇海桥、四川阿坝红军长征遗迹达维会师桥和江西婺源清华彩虹桥等被冲毁;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湖北襄阳城墙发生局部坍塌;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广西桂林李宗仁故居、湖北十堰武当山建筑群五龙宫龙虎殿,以及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湖南娄底朱家大院等发生房屋垮塌。”


一般来说,我国洪水多发时段集中于7月下旬8月上旬,也就是说,虽然很多地方的洪水规模已经创下了有水文记录以来的新高,但在未来近一个月的时间里,洪灾仍有可能会继续考验着各地的保护文物。即便如此,今年汛期中文物受损范围广、数量多、损失大,已经是近年来损失最严重的一年。

洪灾中,受损毁比较严重的是桥梁,它们直接承受了洪水的正面冲击。


像四川阿坝红军长征遗迹达维会师桥、阿坝州伸臂桥、湖南马头溪风雨桥等,桥体本身较小,以土木或木瓦结构为主,面对大洪水承受能力相当差。

△上图分别为会师桥和伸臂桥
均已在今年的洪水中荡然无存了

△位于湖南张家界市永定区王家坪镇韭菜垭村的风雨桥,其地处峡谷中,具有300多年历史


△在突如其来的洪水面前,风雨桥几乎于瞬间就被摧毁

而那些用料讲究、工艺精良的古桥,抗击能力要强很多,但在创纪录的洪水面前,也显得不堪一击。例如,例如全国重点文保单位江西婺源的彩虹桥,该桥建于南宋时期,距今已经有800年历史,是迄今为止保存最为完整、设计最为科学的古廊桥之一,美轮美奂,极具艺术价值。


而洪峰过后,彩虹桥仅余几个桥墩。


前些日子在网上引起极大关注的镇海桥位于安徽黄山市屯溪区,始建于明代的,为长约131米的7孔石拱桥,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也是黄山市的一个标志性景观。7月7日,镇海桥桥体出现垮塌,桥面部分基本被冲毁,消失在汹涌江水之中。


△上两图为镇海桥在洪峰过境前后的对比

镇海桥的毁坏给安徽尤其是黄山市的人们带去了相当大的心理冲击,引起了不小的舆论波澜,当地政府还为此召开发布会表态有信心修复镇海桥,要重现黄山市的标志性景观。


不单是桥梁,一些建筑物也受到了洪灾的破坏。

湖北襄阳古城墙始建于汉代,襄阳自古就是战略要地,城墙修得既高大又坚固,金庸小说《神雕侠侣》中郭靖等人就坚守此处抗击元军。现存的襄阳古城墙为明代重修的墙体,全长7377米,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在这次暴雨袭击中,襄阳古城墙的部分墙体发生了局部垮塌。

坚固如襄阳城墙尚且出现垮塌,其他一些文物出现受损也就不足为奇。

每年的汛期都会有一些不可移动文物受损,一般不会引起舆论的过多关注。而今年由于损失格外严重,导致文物损失与保护成为较为热点的话题。媒体指出了很多问题:有的桥梁年久失修、有的周边施工将桥上泄洪通道阻塞、有的古桥甚至还一直处于超载超限使用状态中,等等。网民也在纷纷质疑:为何熬过了岁月考验的古桥却毁在科技发达的新时代?这种损失里究竟有没有人祸的因素? 

原因:天灾人祸


简单说,不可移动文物面对的毁坏因素无非就是天灾和人祸。

人祸种类不少,比如说盗墓、破坏性偷窃、各种形式的渎职等。人祸在事后很容易激起舆论的愤怒。这次洪灾文物受损这么严重,大家希望针对人祸进行追责,虽然文物的损失已不可挽回,但惩前毖后,亡羊补牢,才能避免以后更大的损失。

不过就目前而言,不可移动文物面临的天灾威胁,还是要远大于人祸。人的行为可以受到法律的约束,而大自然不能。

最大的天灾应数地震,短短几分钟的强烈地震带来的破坏力是惊人的,山河易貌,毁天灭地。一场汶川地震就使数十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受到破坏;2015年4月25日尼泊尔大地震,使尼国境内的文化古迹受到毁灭性破坏。

但强烈地震不常见,所以要以影响范围和出现频次而论,最具破坏力的还是由水带来的灾害,例如暴雨引发的洪水、泥石流、滑坡等。任何见过大洪灾摧枯拉朽威力的人,都不会对洪水冲毁一座古桥感到奇怪。

况且,那些不可移动的文物,百十年间经受了一次次的洪水考验,在水流持续的冲刷侵蚀下,伤害逐步由量变到质变,最终在一次超出承受能力的洪水冲击之下轰然倒塌。

客观地讲,至少在目前的科技水平下,人们还无法很好地对抗这些洪灾,也无法根除其对文物的破坏作用。

人们希望文物能一直留存下去,最好所有的文物都能像都江堰一样历时千年仍然发挥着实际功用。

然而这些是不现实的。几乎任何东西都是有寿命的,文物也一样。

都江堰能持续发挥作用是因为它本来就是一个重要的水利工程,历朝历代为了维系成都平原的繁荣,都会用心修缮都江堰。而古代工艺再好的桥梁,也总会有成为危桥的一天,面对历史级别的洪水,古桥被冲垮其实并不意外。尤其是那些平素桥下水量很小甚至没什么水的桥,更容易让人忽视潜在危险,不会有很多防范措施,一旦遇到大洪水,简直是在所难逃。

保护:法律规定

虽然像塔利班那样出于宗教等原因将巴米扬大佛毁掉的行为在历史上其实也不鲜见,但文明时代世界上几乎每个国家都很重视保护自己的不可移动文物。

我国1982年出台了《文物保护法》,之后多次修订,目前实施的是2017年修订的版本。

之所以要对文物进行保护,当然是因为文物具有价值而且面临着被破坏的危险。以不可移动文物为例,它包括具有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古遗址、古墓葬、古建筑、石窟寺和石刻;与重大历史事件、革命运动或者著名人物有关的以及具有重要纪念意义、教育意义或者史料价值的近代现代重要史迹、代表性建筑等。这些都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瑰宝。

文物不可再生,在文物被损坏后,人们会希望能将其修复。《文物保护法》对文物的修缮有着明确的规定,尤其是国家级的文保单位,要经过严格的审批程序,维修也不能简单地加固,还必须要考虑到保留原来风貌。国家文物局作为全国最高的文物管理机构,对文物的修复把关很严,每年都要否决掉不少关于修复文物的请示。


而那些被毁坏的不可移动文物,其实基本上是不允许修复的。

《文物保护法》第二十二条规定:

不可移动文物已经全部毁坏的,应当实施遗址保护,不得在原址重建。但是,因特殊情况需要在原址重建的,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文物行政部门报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批准;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需要在原址重建的,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报国务院批准。


所以,安徽黄山的镇海桥能否重修还未可知,这不是当地政府能决定的事项,而是需要国务院的批准。

方案:数字化技术

修复是受损之后采取的手段,前置的保护措施更为重要。

对文物保护中存在的问题,行业内的专家领导看得非常透彻,国家层面也很重视,不断修订的《文物保护法》就是证明,各级政府配套着《文物保护法》也出台了很多具体的保护条例实施细则。

国家文物局副局长宋新潮在接受采访时特意指出,有效防范是基础,科学处置是关键,“要督导各地将文物防灾减灾纳入防灾减灾体系。”

可以说在文物保护政策制定与完善方面,作为文物大国的中国,表现尚佳。

但所有的政策及执行都不可能是尽善尽美,人们无论如何做不到让那些不可移动文物分毫不损、永葆风姿,所以各种遗憾也将一直存续下去。

因此我们不妨换一种长久保存文物、尤其是保存不可移动文物的方法,即在尽可能周密防护的前提下,及时采用数字化的手段,用高清模式将文物扫描出来,再用VR、3D打印等新技术使这些不可移动的文物获得永生,能永远呈现在人们眼前。

敦煌是较早运用这类技术的文保单位,因为壁画很容易被氧化、风化,游人呼出的空气也会加剧颜料变色。但直接全部关闭洞窟对于敦煌来说经济上无法承受,所以一直在寻找好的解决办法。采用数字化手段在观影室或者网络平台上,将洞窟的细节高度逼真地重现在所有感兴趣的游客与研究者面前,就成为一个非常好的解决方案。



国外也有很好的案例。建筑历史学家安德鲁·塔隆早在2011年时就开始用激光扫描的方式对巴黎圣母院进行精确测量,他对圣母院内的每个细节都进行了多次扫描和数据反传,到2015年完成了全部的工作,最终收集了超过10亿个数据点。有这些数据为基础,通过3D技术生成的模型能展示出大教堂最微小的细节,误差只有约5毫米。


经咨询业内专家得知,随着3D计算机绘图、高性能CPU、人工智能、3D打印等技术的成熟,国内也有不少文保单位开始积极尝试各种新技术。例如,已经成为文物保护界网红的故宫,曾提出过要用AI重启紫禁城的口号,他们希望让藏在深宫里的文物活起来,并为此成立了专门团队,也取得了不凡的成绩,还带火了《我在故宫修文物》这部纪录片。


但数字化技术的应用力度仍显不够,在“点”上有突破、有成绩,在“面”上还很薄弱。我国的文物保护体系是以政府为主导,我们也希望文物部门能出台一些针对性政策,成立专项资金,加快数字化文物保护方案的推广和实施进度,使更多的不可移动文物在数字技术加持下实现永生,也提高文物的传播和展示覆盖范围,让更多的普通人能通过文物理解祖国的渊博历史。


 留言话题互动 

你对洪水中的文物保护怎么看?

欢迎在留言区发表您的看法


 推荐阅读 


 主题搜索 

文化产业顶尖大号“文化产业评论”,在业内具有广泛和举足轻重的影响力,得到了全国文化产业从中央到地方,政府、企业、机构、精英从业者的高度关注与大力支持,是国家部委、各地市、文化企业掌握文化产业发展及科学决策的重要参考。

交流/咨询/合作
请加主编微信号:7759813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加入「文化产业评论」,这里,是你的舞台~

喜欢这篇吗?分享、点赞、在看,都安排上~

欢迎给刘亚飞打赏,您的支持就是他的动力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