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十四五规划中的“文化产业中心城市”是什么?都有谁?

文化产业评论作者团 文化产业评论 2021-07-26
第3241期文化产业评论
 点上方蓝字「文化产业评论」关注并星标

最近几个月,文化和旅游部频频颁布行业纲领性的文件,对文旅领域各个方面的工作进行规划与部署。这些文件传承了原有规划的很多精髓,但也与时俱进提出了不少新思路,例如,《“十四五”文化产业发展规划》中明确表示了要建设文化产业中心城市。什么是文化产业中心城市,达到什么样的标准才能成为文化产业中心城市,哪些城市能成为文化产业中心城市?今天文化产业评论(ID:whcypl)就来梳理一下关于文化产业中心城市的这些问题。


作者 | 奥特慢(文化产业评论作者团)
编辑 | 董婧
来源 | 文化产业评论

正文共计4286字 | 预计阅读时间11分钟


中心城市一般指在一定省份区域内和全国社会经济活动中处于重要地位、具有综合功能或多种主导功能、起着枢纽作用的大城市。中心城市不但自身实力比较强,而且往往对一个区域内的其他城市具有较强的辐射带动能力。在文化产业快速稳步发展的新时期,提出建设文化产业中心城市的规划可以说是正当其时。

一个产业概念的提出往往都有历史脉络可循,文化产业中心城市也不例外,我们就先来从几份重要的规划文件中寻觅一下与之有关的表述文字。


从这些文件中可以清晰看出,中心城市和产业园区、城市群、产业带等概念紧密相连,是产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因此,要弄明白文化产业中心城市,我们先从产业园区、城市群、产业带三个概念着手来看。

产业园区是为促进某一产业发展为目标而创立的特殊区位环境,是区域经济发展、产业调整升级的重要空间聚集形式,现在几乎所有的城市都会有产业园区,如科技园区、文化创意园区等。城市期望通过这些园区来聚集产业力量,带动某一产业及关联产业的发展。

△越来越多的城市设立了文化产业园区,文旅部也有国家级的文化产业示范园区评选

城市群是城市发展到成熟阶段的一种组织形式,依托发达的交通通信等基础设施网络而形成。在城市群里处于核心位置之特大城市的产业发展不会局限于某一类,而是各方面的综合实力都比较突出,是区域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在国家层面已有多个城市群战略,如京津冀城市群、长三角城市群、粤港澳大湾区、成渝城市群、长江中游城市群、中原城市群、关中平原城市群等。

城市群的概念和某一产业的关系不大,而产业带的概念则和具体产业密切相关。产业带类似一条带状的产业集中区域,是相同或相关产业汇聚的基地,在此区域内可以形成产业集聚效应。就文化产业而言,国家十四五规划中就提出了长江国际黄金旅游带、黄河文化旅游带、杭黄自然生态和文化旅游廊道、巴蜀文化旅游走廊等相关的产业带概念。

由此可见,文化产业的中心城市应该是位于某个城市群的核心位置,处于某一个或几个文化产业带(或类似规划区)之内,并下辖有较多有影响力的产业园区。

文化产业中心城市应该具有哪些特征

文化产业评论(ID:whcypl)认为,既然是文化产业中心城市,除了上文描述的特征之外,还至少应该具有以下几个比较鲜明的特点。

第一,其文化产业在当地国民经济版图中占据比较重要的分量,这应该是一个基础指标。如果做不到这一点,哪怕一个城市具有很好的文化产业发展潜力或者当地政府非常重视文化产业,也都不足以在短期内推动此地成为文化产业中心城市。

第二,当地政府应持续重视文化产业的发展,且文化产业发展势头良好,这也是一个重要指标。政府重视对产业的推动作用十分明显,持续对产业加以引导和扶持一般会收到明显的效果,从而形成一种良性循环,这种发展的氛围对文化产业中心城市来说也必不可少。

第三,其自身的文化产业发展对周边区域的文化及相关产业具有较明显的带动作用,对产业链上下游发展有明显促进,可形成产业聚集发展的趋势。既然称之为中心城市,那么自然应该对周边的区域具有较强正面影响,如果完全在本区域实现内循环,没有溢出、没有带动,也不能成为合格的文化产业中心城市。

与之类似的城市概念

传统上,中央政府对城市的行政管理经常运用评优评先的方法,因此而能冠以国字头的城市品牌也有不少,例如国家中心城市、全国文明城市、卫生城市、环保模范城市等,这些城市品牌的认定方式各有不同,对它们加以简单分析有助于理解未来文化产业中心城市评选或认定的模式。

国家中心城市可以称得上中国城镇体系规划设置的最高层级,主要是由住建部主导。根据国家发改委的定义,国家中心城市是指居于国家战略要津、肩负国家使命、引领区域发展、参与国际竞争、代表国家形象的现代化大都市,其是在直辖市和省会城市层级之上出现的新的“塔尖”,集中了空间、人口、资源和政策上的一系列优势。

自国家中心城市的规划提出以来,共有北京、天津、上海、广州、重庆、成都、武汉、郑州、西安等九个城市先后得到国家有关部委对发展成为中心城市的支持。

△2016年12月,国务院批复了发改委《促进中部地区崛起“十三五规划”》,其中提及支持武汉、郑州建设国家中心城市

国家中心城市基本上是从全盘考虑而规划的有特殊意义的城市,对国家的安定与繁荣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现阶段也不是通过评选的方法进行确认,因此在全国范围内数百个地市级以上行政区,目前被认可的仅有这么九个地方。

可以通过评选形式来获得的城市品牌则有不少,这其中分量最重的当属全国文明城市。如果说其他一些优秀城市荣誉称号是对单学科成绩突出者的鼓励,那么全国文明城市类似于是对各科成绩都十分优秀的尖子生的褒奖。

全国文明城市是反映城市整体文明水平的最高荣誉称号,由中央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简称为中央文明委)负责评选认定。中央文明委是党中央指导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议事机构,现任主任是中央政治局常委王沪宁。

全国文明城市的评选有一套非常细致而复杂的体系标准,每三年评选一次,主要采用听取汇报、材料审核、问卷调查、网络调查、实地考察、整体观察等方法。

第六届全国文明城市名单于2020年11月公布,共133个城市(包括县级市)新上榜,同时另有151个城市通过复查保留了荣誉称号。

△全国文明城市是目前国内城市综合类评比中的最高荣誉,创建难度最大,“创文”工作被各地政府领导高度重视,誓师大会属于基本动作

国家卫生城市则是典型的“单学科成绩”评比案例,它由全国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办公室(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下属机构)根据《国家卫生城市评审与管理办法》等文件,组织专家来评选,其主要关注的是卫生、环境等与人体健康密切相关的指标。

截至目前,有50个城市(区)为国家卫生城市(区),有971个乡镇(县城)为国家卫生乡镇(县城)

有些进取心很强的城市政府,还会提出同时创建几个城市品牌的规划,往往会简称为双城联创、三城联创、四城联创(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全国文明城市),甚至更多。

△这样的场景几乎会在每个搞创建的城市中出现


对以上几种类型的城市称号简单分析之后,文化产业评论(ID:whcypl)认为:未来的文化产业中心城市在评选认定体系上或许和卫生城市比较类似,由行业主管部门负责确认,属于行业内的一种国家级认可与称号;应该会借鉴国家中心城市的一些认定标准,侧重于对城市产业发展水平及对周边的带动作用的考核;评选或确认的数量不会很多,且大概率不会涉及县级区域。

哪些城市能成为文化产业中心

根据以上分析,文化产业评论(ID:whcypl)对哪些城市能在十四五期间成为文化产业中心城市做出自己的预测。

首先,毋庸置疑的是,现有的九大国家中心城市无一例外都符合文化产业中心城市的标准,它们在文化产业方面各有优势与潜力,已经是全国或者某一大区域的文化中心。

其次,类似南京、杭州、海口、长沙、福州、济南等众多省会城市以及深圳、苏州、大连、厦门等发达城市,都具有成为文化产业中心城市的实力。他们本身都具有足够的文化资源,也有很好的文化产业体系。

△美丽的江苏园博园夜景。南京的区位优势非常明显,文化产业实力雄厚,堪称文化产业中心城市。图片来自于南京文化产业网

△深圳对文化产业极为重视,文化产业增加值在GDP比重已超10%,且极大地带动了周边相关产业的发展。深圳无疑称得上文化产业中心城市。图片来自中国改革报

最后,像景德镇、洛阳、金华、酒泉等独具特色的三四线城市,也很有希望成为文化产业中心城市。他们或者很好的产业基础,或者有深厚的文化产业发展潜力,在未来的发展规划中对文化产业都很重视,成就可期。

△洛阳天心文化产业园。洛阳具有深厚的文化资源与底蕴,政府对文化产业非常重视,已建设有近20家文化产业园区,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不断提升,也具有成为文化产业中心城市的实力

结语

习近平总书记在2020年视察长沙马栏山视频文创产业园指出:文化产业是一个朝阳产业,现在文化和技术深入结合,文化产业快速发展,从业人员也在不断增长,这既是一个迅速发展的产业,也是一个巨大的人才蓄水池,必须格外重视。

文化产业的巨大潜力已经为各级政府所高度重视,文化与其他业态的融合也在加速,越来越多的人们认为文化产业在未来相当长的时间内会持续保持高速发展。在这种大背景下,我们有理由相信,十四五规划提及的多个文化产业带将很快得以实现,一座座各具优势的文化产业中心城市也会在实践中发展壮大,而文化产业评论(ID:whcypl)作为行业领先的媒体平台,将持续关注文化产业中心城市发展进化中的方方面面,为从业者提供有价值的参考资讯。

(文中所引视频、图片、数据均出自网络公开报道)
 


 话题互动 
您对文化产业中心城市有何看法?
欢迎在留言区发表您的观点

 推荐阅读 

 订阅关注 
行业窗口与顶尖新媒体【文化产业评论】已运维3000多期(持续8年有余,跨越3000多天),推送文化、旅游、体育领域专业优质文章6000多篇。【文化产业评论】始终秉承权威、专业、准确、及时、实用的特点,聚焦文化、旅游、体育等行业前沿动态、发展思考,直面新时代行业发展重大问题,融汇行业内外精英的观察和理解,得到了全国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公务员、企事业单位负责人、精英从业者的高度关注与大力支持,亦架设起沟通各方的畅通渠道,是中共中央宣传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文化和旅游部、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国家电影局、国家新闻出版署、国家文物局、国家体育总局等有关部门,各地市政府,以及全国各文化、旅游、体育企业的重要助手。欢迎订阅关注!
交流/咨询/合作请加主编微信号:7759813申请转载请加小助理微信号:whcy006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加入「文化产业评论」,这里,是你的舞台~
喜欢这篇吗?分享、点赞、在看,都安排上~
请给奥特慢打赏您的打赏,平台都会给到作者个人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