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下载应用
提交文章
关于我们
🔥 热搜 🔥
1
1
2
1'"
3
1'
4
@妖精视觉
5
@调研纪要
6
@亘古
7
抖音
8
@佛山综合
9
@两性
10
张靓颖
分类
社会
娱乐
国际
人权
科技
经济
其它
首页
下载应用
提交文章
关于我们
🔥
热搜
🔥
1
1
2
1'"
3
1'
4
@妖精视觉
5
@调研纪要
6
@亘古
7
抖音
8
@佛山综合
9
@两性
10
张靓颖
分类
社会
娱乐
国际
人权
科技
经济
其它
宾曰语云被法学教授投诉:严重侵权,“违法犯罪”!
二湘:朱令去世一周年,清华学子控诉清华在朱令案中的冷血和无耻
“上海王”柯庆施之死的真相
毕业论文辅导| 你又不是伞,硕士论文|毕业论文|博士论文|课题论文不行就被硬撑了,靠谱的辅导机构才是晴雨伞!
缺人:60r/次,立结~
生成图片,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查看原文
其他
国新办「文旅赋能全面小康」发布会,文旅部部长:关键看老乡!
文化产业评论
2023-07-10
收录于合集 #人物
27个
第3282期文化产业评论
点上方蓝字「文化产业评论」关注并星标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于2021年8月27日(星期五)下午3时举行新闻发布会,请文化和旅游部部长胡和平、财务司司长马秦临、艺术司司长明文军、公共服务司司长李宏、资源开发司司长单钢新介绍文化和旅游赋能全面小康有关情况,并答记者问。
编辑
| 田佳宁
来源
| 国新网
正文共计13997字 | 预计阅读时间33分钟
以
下是文字实录。
国务院新闻办新闻局局长、新闻发言人 陈文俊
女士们、先生们,下午好,欢迎大家出席国务院新闻办新闻发布会。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进程中,文化和旅游积极赋能,十分给力。今天我们很高兴地邀请到文化和旅游部部长胡和平先生出席发布会介绍有关情况,并回答大家关心的问题。与胡部长一起出席今天发布会的还有,文化和旅游部财务司司长马秦临女士,艺术司司长明文军先生,公共服务司司长李宏先生,资源开发司司长单钢新先生。
下面,先请胡和平先生介绍情况。
文化和旅游部部长 胡和平
女士们、先生们,记者朋友们,大家好!今天我和几位同事,就文化和旅游赋能全面小康有关情况与大家交流。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中华民族孜孜以求的美好梦想,是中国共产党向历史、向人民作出的庄严承诺。今年7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庄严宣告:我们在中华大地上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这是中国共产党奋斗史、新中国发展史、中华民族文明史上一个重要里程碑,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奠定了坚实基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向前迈出关键一步。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文化建设和旅游发展,从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全局高度,作出一系列重大战略部署、推出一系列重大政策举措,推动社会主义文化日益繁荣兴盛、旅游持续蓬勃发展,人民群众文化自信更加坚定、获得感幸福感更加充实。下面,我分三个方面介绍一下。
一是我们致力推进文化和旅游扶贫,为打赢脱贫攻坚战贡献力量。
深入贯彻中央关于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策部署,推动贫困地区文化建设和旅游发展纳入新型城镇化建设、乡村振兴等工作大局,实现跨越式发展。立足自身特色,发挥“扶志”“扶智”优势,以优秀文艺作品、文化产品引导群众立脱贫志,以特色文化产业、乡村旅游等带动群众走致富路。比如,湖南十八洞村、贵州花茂村等积极发展乡村旅游,许多村民开起乡村民宿、农家乐,卖起农家饭、土特产,实现资源变资产、变收入。积极开展行业扶贫、定点扶贫,加大文化和旅游援疆、援藏工作力度,出台帮扶政策、实施帮扶项目,实现帮扶目标。比如,帮助山西静乐等地建立传统工艺工作站,将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转化为热销商品,促进农民就业增收。
二是我们致力推动文化繁荣发展,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凝神聚力。
加大舞台艺术和美术创作力度,鼓励文艺工作者多创作、多演出、多办展,提供更多营养丰富、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食粮,让人民群众在畅享艺术大餐的同时,振奋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精气神。比如,河北梆子《李保国》、民族歌剧《马向阳下乡记》《扶贫路上》、话剧《塞罕长歌》等,每次的演出都令人感动、催人奋进。完善覆盖城乡的六级公共文化设施网络,实施文化和旅游惠民工程,支持群众自办文化活动,保障群众享有基本公共文化服务,丰富精神世界、实现全面发展。目前,全国共有群众文艺团体44万多个,每天都有千百万群众在城乡各地跳广场舞、搞大家唱。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培育文化市场,丰富优秀文化产品供给,让群众多样化、高品质文化需求得到更好满足,也为国民经济发展提供新动能。2019年,文化及相关产业增加值达44363亿元,占GDP比重达到4.5%。加强考古和文物保护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让文化遗产“活起来”,到博物馆看展览逐渐成为社会新风尚,许多非遗产品进入“寻常百姓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得到广泛弘扬,全社会文化自信不断增强。
三是我们致力促进旅游高质量发展,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添动能。
构建以A级景区、旅游度假区、乡村旅游、红色旅游等为主要载体的旅游产品供给体系,培育体育旅游、工业旅游、研学旅游、沉浸式体验等新业态,产业发展基础更加坚实、群众旅游选项更加多元。比如,我们利用北京冬奥会契机,吸引越来越多的群众走向冰场、走进雪场,让“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逐步成为现实。把握机构改革契机,推动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让“诗”和“远方”浑然一体,让人们更好领略自然之美、文化之美、生活之美。比如,利用革命文物、新时代红色地标等资源发展红色旅游,成为许多游客参观游览必选项,2019年红色旅游人次达到14.1亿。培育繁荣有序的国内游、入境游、出境游市场,发展智慧旅游、完善旅游设施,群众享受旅行更方便更快捷、旅游体验更舒适更美好。2019年,国内旅游总人次超过60亿,入出境旅游人次近3亿,旅游总收入达6.63万亿元,综合带动作用发挥明显。
站在“两个一百年”历史交汇点上,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确立到2035年建成文化强国的宏伟目标,提出人民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实现共同富裕的战略任务。奋进新时代的道路上,文化和旅游工作责任重大、使命光荣。我们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立足新发展阶段、坚持新发展理念、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坚定文化自信,推进文化铸魂、发挥文化赋能作用,繁荣舞台艺术和美术创作,完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文化遗产,推动文化产业提质增效、文化市场繁荣有序,更好满足人民文化需求、增强人民精神力量;促进旅游业高质量发展,完善旅游产品和服务供给体系,繁荣国内旅游、入出境旅游市场,推进旅游为民、发挥旅游带动作用,释放“一业兴、百业旺”的乘数效应;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动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以文化引领旅游发展、用旅游促进文化繁荣,推动文化和旅游工作开创新局面,为建成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以上就是我的一个简要介绍。借此机会,也感谢各位媒体记者长期以来对文化和旅游工作的关心关注、支持帮助。谢谢大家!
国务院新闻办新闻局局长、新闻发言人 陈文俊
谢谢胡部长。下面欢迎各位提问,提问前请大家通报一下所在的新闻机构。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记者
公共文化服务在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和保障基本文化权益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请问文化和旅游部在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保障和改善民生方面做了哪些工作,下一步有何考虑?谢谢。
文化和旅游部部长 胡和平
公共文化服务主要是解决群众读书看报、看演出、看展览、参加文化活动等问题,是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基本文化权益的主要途径,是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文化建设中的重要体现。党的十八大以来,文化和旅游部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加快构建覆盖城乡、便捷高效、保基本、促公平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努力让人民享有更加充实、更为丰富、更高质量的精神文化生活。
一是人民基本文化权益保障更加有力。
颁布实施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公共图书馆法、博物馆条例等法律法规,制定出台国家基本公共服务标准,省、市、县三级政府普遍制定实施标准或服务目录,明确群众文化权益保障范围。稳步推进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建设,持续实施“戏曲进乡村”、非遗扶贫就业工坊等文化惠民项目,让更多群众共享文化发展成果。
二是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网络不断完善。
截至2020年底,全国共有公共图书馆3212个、美术馆618个、博物馆5788个、文化馆3327个、文化站4万多个、村级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57.54万个。所有的公共图书馆、文化馆、文化站、美术馆和90%以上的博物馆已经实行了免费开放,实现了“无障碍、零门槛”。我们推进县级文化馆、图书馆总分馆制的建设,推出城市书房、文化驿站、乡村文化礼堂等新型公共文化空间,深受群众喜爱。
三是优质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日益丰富。
我们适应群众需要,积极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在今年春节期间,我们通过网络联动开展全国“村晚”活动,线上线下累计参与的人次达到1.24亿,使乡村小舞台变成了社会大舞台、惠民好舞台。为庆祝建党一百周年,我们组织了“唱支山歌给党听”大家唱群众歌咏活动,大家参与都非常踊跃,参与的人次超过了1.7亿。我们广泛开展服务基层送文化活动、文化志愿服务活动,比如大家比较熟悉的内蒙古“乌兰牧骑”,数十年如一日深入牧区开展文艺演出,为广大牧民送文化、送欢乐、送服务。
四是公共文化服务发展活力持续迸发。
我们顺应信息化发展趋势,加强公共文化数字化建设,实施数字图书馆推广工程,建设国家公共文化云平台,打造“云端博物馆”“云上村晚”等全景式数字体验平台,让群众足不出户就能在线享受优质公共文化服务。我们举办了公共文化和旅游产品云上采购大会,为供需双方精准对接、为社会力量深度参与搭建平台。
下一步,文化和旅游部将持续推动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建设,推进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一体建设,创新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广泛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努力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更好地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满足人民基本文化需求。谢谢。
澎湃新闻记者
我们知道实现全面小康、文化小康也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我了解到,文化和旅游部一直都在推动一批文化惠民工程。请问,咱们有哪些文化惠民工程?能不能介绍这些文化惠民工程的情况?老百姓又是如何从文化惠民工程当中获得实惠的呢?谢谢。
文化和旅游部财务司司长 马秦临
谢谢你的提问。全面小康不仅是物质上的小康,也是文化上的小康,要增强老百姓的幸福感和获得感,需要实实在在的投入,需要重点项目的示范和引领。“十三五”期间,在中央财政积极支持下,我们精心谋划了一批文化惠民转移支付项目,着力满足人民群众不同方面的文化需求,主要是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保障基层公共文化场馆向老百姓免费开放。
中央财政每年投入资金20多亿元,用来支持基层公共文化场馆免费开放。现在到图书馆阅览学习、到文化馆听课学艺、到美术馆看展打卡,越来越成为一种生活方式和生活习惯,尤其是年轻人也特别喜欢这样一种方式,成为了一种新风尚。国家文物局也会同中宣部、财政部实施了博物馆、纪念馆免费开放项目,中央财政每年对此投入30多亿支持这项工作,广大老百姓也从中获得了很多益处。
第二,千方百计提高基层文化服务能力。
习近平总书记说“我最牵挂的还是困难群众”,我们把更快、更好地为基层百姓、困难群众服务当成大事来抓,专门为基层置办了“三大件”:
一是为基层贫困地区每个县都配置了流动文化车,这个车可以开展图书借阅、电影放映,还能组织小型文艺演出。各地灵活运用流动文化车在基层开展活动。比如,内蒙古巴林右旗的群艺工作者们,他们就靠着流动文化车走苏木进嘎查,帮助农牧民排演、展演了很多接地气的文艺节目,为老百姓送去了欢乐和文化。
二是为中西部基层国有院团配送了流动舞台车,主要是解决剧团下乡演出时器材运输比较难、临时搭台比较难、转点难这样三大难题。上世纪60年代,河南省鄢陵县豫剧团拉着自制的“木板车”当流动舞台,上山下乡为工农兵送戏,被当地群众誉为“板车剧团”,现在板车升级为流动舞台车以后,剧团如虎添翼,借助文化和科技的力量,演出效率大大提高了,老百姓看到的演出也更加丰富了。
三是为贫困地区11余万个村文化活动室购置了基本的文化服务设备。比如陕西安康市想群众所想,有的村喜欢唱小戏小曲,就给他们配备了唢呐、二胡、小型锣鼓等乐器;有的村喜欢搞广场舞,广场舞很红火,就给他们采购了单体音响;还有的村要为群众开展技能培训,我们就给他们配送了投影仪等设备。
第三,把群众喜闻乐见的家乡戏送到家门口。
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我们为贫困地区大约1.3万余个乡镇,每年配送以地方戏为主的演出,老百姓不用进剧院,一样能看到好戏。陕西省进一步创新了做法,在下乡演出时将优秀剧目同步进行了直播,线上线下并举,大大扩展了服务对象。2020年直播演出超过8000多场,线上点击量达到了600多万人次,当然人次还不是规模太大,但比起原来在实地收看,还是扩展了许多。
随着“十四五”崭新开局,2021年中央财政投入34亿元,继续支持实施好文化惠民项目,为“十四五”开了一个好头。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做好项目管理,提升服务实效,努力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谢谢。
中国日报记者
现在互联网成为了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接下来的工作中如何运用信息化手段进一步增强公共文化服务产品和服务的供给,进一步丰富人民的精神文化需求?谢谢。
文化和旅游部公共服务司司长 李宏
谢谢你的提问。近年来,文化和旅游部以实施公共数字文化工程为抓手,指导各地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不断增强公共服务的便利性、可及性,提高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满意度。
一是面向全国公共图书馆系统实施数字图书馆推广工程,截至2020年底,面向全国共享的数字资源超过145个TB。
“十三五”期间,国家图书馆网站年均点击量约9.37亿次,年均手机端访问量超过1.1亿次。全国各地公共图书馆积极创新服务方式,打造了“国图公开课”“网络书香过大年”等一大批特色数字化阅读服务品牌,不断提升阅读服务的传播力和影响力。
二是推动全国公共文化馆系统建设公共文化云平台,开展数字文化馆建设试点,推进全民艺术普及数字化。
目前,由文化和旅游系统主导建设的国家公共文化云及大批地方公共文化云平台,已经具备了看直播、享活动、学才艺、订场馆、读好书等服务功能,移动端服务性能和应用体验得到大幅提升。据统计,2017年国家公共文化云上线以来,累计访问量达8.09亿次。全民艺术普及资源总库截至目前数字资源量达1258TB,内容涵盖文学、音乐、舞蹈等多个门类。同时,我们还大力举办丰富多彩的网络文化活动,开展网络直播和在线教学,打造了云上“村晚”、云上大家唱、云上广场舞等全国性群众文化活动品牌。
面向“十四五”,为把握从数字化、网络化向智能化时代跨越的重要窗口期,我们策划了全国智慧图书馆体系建设项目和公共文化云建设项目,目前已经在中央财政立项。这两个重大项目的实施,有助于全面推动公共文化管理和服务的智慧化升级,将对推进“十四五”时期公共文化服务数字化建设发挥重要作用。谢谢。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广记者
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伟大进程中,文艺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请介绍一下近年来围绕小康主题开展了哪些文艺创作,推出了什么样的作品?谢谢。
文化和旅游部艺术司司长 明文军
正如刚才记者朋友提问说到的,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伟大进程中,文艺的确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从以下四个方面紧紧围绕小康主题开展了一系列的艺术创作工作。
一是加强规划引领。
抓好“小康”题材创作,规划引领是关键。为此,近年来我们发挥全国艺术创作规划的引领作用,把现实题材特别是“小康”主题作品列为重点创作选题,加以引导扶持,把决战决胜脱贫攻坚中的先进人物、优秀事迹、典型经验转化为艺术形象,让舞台艺术创作掀起了一股小康题材创作热潮。
二是加大组织力度。
为进一步提升现实题材特别是小康主题创作的组织化程度,我们出台了推进现实题材舞台艺术作品创作工作机制,实施了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创作工程,剧本扶持工程,中国民族歌剧传承发展工程、国家主题性美术创作工程等项目,通过这些工程项目重点扶持小康主题作品。2020年,我们实施的全国舞台艺术重点创作计划当中,所遴选出的71部作品全部为现实题材,其中“小康”主题的作品占到了53部。今年,我们组织并正在实施的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舞台艺术精品创作工程,简称“百年百部工程”,这样一个工程当中,新创和复排的大型作品,现实题材占到了86部,而聚焦“小康”主题的有26部。
三是推出优秀作品。
随着艺术创作组织力度的加大,创作成果也开始显现。除了刚才和平部长在开场白中点到的几部作品以外,近年来还涌现出了像《闽宁镇移民之歌》《重渡沟》《新刘三姐》《大地颂歌》等一批“小康”题材优秀作品,这些作品既反映了当代基层干部群众开拓创新、攻坚克难、不负人民的脱贫攻坚精神,又体现了党带领人民迎难而上、百折不回、不懈奋斗、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伟大成就。
四是搭建展示平台。
要扩大文艺作品的影响力,必须要借助相应的平台,为其插上传播的“翅膀”。为此,我们举办了全国脱贫攻坚题材的舞台艺术优秀剧目展演、脱贫攻坚主题美术创作展览等一系列活动,全面展示了近年来“小康”主题文艺创作的最新成果。特别是前不久,在中央直接领导和指挥下,我们举办的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型情景史诗《伟大征程》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其中,热情讴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历史性伟大成就的戏剧与歌舞《东方奇迹》,给全国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一篇章通过情景表演等方式讲述了湘西十八洞村、宁夏闽宁镇和14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老百姓脱贫攻坚的故事,展示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兑现了对人民庄严承诺的伟大成就。其中,来自四川省凉山州的8名彝族少年用清澈动听的嗓音,领唱了一曲《唱支山歌给党听》,表达了踏上小康之路的亿万中华儿女对党的感恩之情。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文艺的确承担着光荣的责任和使命。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新征程上,我们将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精神文化需求,努力实现人民精神生活的共同富裕。
谢谢。
封面新闻记者
这些年越来越多的农家乐在乡村兴起,“到乡村去旅游”成了热门话题。请问,在小康社会建设过程中,乡村旅游发挥了哪些作用?下一步还有哪些工作考虑?谢谢。
文化和旅游部部长 胡和平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脱贫攻坚,发展乡村旅游是一个重要的渠道,要抓住乡村旅游兴起的时机,把资源变资产,实践好“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许多乡村位置比较偏僻,交通不方便,但这些地方也往往风光秀美、生态宜人、文化资源富集,是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好地方。所以,近年来,乡村逐渐成为人们休闲度假的好去处。我们积极推动乡村旅游与乡村振兴、美丽乡村建设相结合,培育了一批生态美、生产美、生活美的乡村旅游目的地,遴选出全国乡村旅游重点镇
(乡)
100个、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1199个。2019年,我国乡村旅游接待人次达到了30.9亿,占国内旅游人次的一半。
我们推进乡村旅游扶贫,帮助许多农民不离土、不离乡,走上脱贫致富路。我们会同国家发改委等11家单位实施乡村旅游扶贫工程,形成“景区带村”“合作社+农户”等模式,帮助2.26万个建档立卡贫困村脱贫摘帽。比如,我刚才提到的湖南十八洞村、贵州花茂村,另外还有大家比较熟悉的河北德胜村、江西神山村等,都由曾经的贫困村变成了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内蒙古阿尔山有一个林区的村民自己写了这么一副对联,对联是这么说的,“放下斧头当导游,小康生活不用愁”,放下斧头再也不伐木了,当起了导游,这是对旅游助力脱贫攻坚的生动诠释。我们还组织了创意下乡活动,推出田园诗画民俗风情之旅、最美乡村生态休闲之旅等300多条乡村旅游精品线路,开辟“三区三州”旅游大环线,开通旅游专列、开展线上线下推广,吸引更多的游客体验乡村旅游,让乡村成为人们一解乡愁的“栖息地”、农民脱贫致富的“聚宝盆”。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我们到乡村调研旅游时,有的老乡非常形象地说,“什么是小康?就是吃有肉、住有楼,还有余钱去旅游。”乡村旅游发展,不仅让村民们吃上了旅游饭,成为旅游的从业者,也让腰包逐渐鼓起来的他们走出家门口、成为旅游体验者;不仅让乡村成为“摆开八仙桌、招待十六方”的旅游目的地,也让乡村成为“背上行囊走四方”的旅游客源地。农民通过发展旅游、外出旅游丰富了物质生活、也丰富了精神世界,扎根乡村、振兴乡村的动力和愿望也就更加强烈了,这也体现了旅游业作为综合产业、幸福产业的优势所在。我们倡导大众旅游,就是要坚持旅游为民、旅游富民,让旅游成为小康社会的标配、美好生活的必备。
下一步,我们将坚持以品牌为引领,以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镇、乡村旅游精品线路、优选乡村民宿、乡村旅游融合发展示范区等为抓手,实施“乡村旅游餐饮提升计划”“乡村旅游艺术提升计划”,推动乡村旅游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让乡村旅游托起百姓富裕富足的金饭碗、塑造乡村宜居宜业的新形象,用“美丽乡村”在“美丽中国”壮美画卷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谢谢。
海报新闻记者
过去我们见面会问“吃了吗”,现在我们见面常常会说“去哪儿旅游”,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已经成为小康社会的“小确幸”。请问,近年来在助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进程中,文化和旅游部是如何丰富旅游产品,推动大众旅游发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后,在满足人民群众旅游新期待方面还有哪些考虑?谢谢。
文化和旅游部资源开发司司长 单钢新
谢谢这位记者朋友对大众旅游的关注。正如你所说,从过去关心温饱到现在关注旅游,这个看似不经意的日常问候语的变化,实际上反映了大家生活需求的转变,更生动地反映了这些年来我们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巨大成就对我们每一个老百姓生活带来的深刻影响。古人倡导“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今天的旅游已经成为我们小康社会的刚需和标配,成为大众的一种生活方式、学习方式和成长方式,特别是旅游业综合带动性强,“一业兴、百业旺”,它既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助力,也是反映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重要标志。
如今,旅游业已经发展成为广受百姓青睐、最有群众基础的朝阳产业和幸福产业。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旅游工作,出台了一系列推动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政策文件,我们认真贯彻中央决策部署,围绕着“为小康社会赋能、为美好生活添彩”,着力丰富旅游产品供给,提升旅游品质,改善旅游环境,不断满足大众日益增长的旅游新期待。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坚持观光休闲并进,推动旅游产品提质扩容,大众的出游选择更加多样了。
我们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品牌建设为抓手,积极推动旅游景区挖掘文化内涵,通过提质扩容推动转型升级。同时,也引导各地积极建设旅游度假区,丰富休闲度假产品体系,使传统的观光旅游与休闲度假齐头并进。截至目前,全国已有A级旅游景区1.3万多家,其中5A级景区306个;国家级度假区45个,省级旅游度假区583个。
二是围绕百姓需求变化,推动业态创新创意,大众的旅游体验更加丰富了。
我们大力发展红色旅游和乡村旅游,传承红色基因,助力老区发展,推出了300家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还有1299个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镇。围绕着大众旅游新需求,引导有条件的地方积极发展冰雪旅游、工业旅游、体育旅游,推动旅游文创、旅游演艺、房车露营、沉浸式体验等这些旅游新产品新业态的发展,以点带面,连点成线,推出“走进大国重器”“感受中国力量”“最美乡村”“田园诗画”等一系列主题鲜明的精品旅游线路,不断丰富大众的旅游新体验。
三是围绕国家战略,加强部门协作,推动产业繁荣发展,大众的旅游保障更加有力了。
我们加强产业统筹和部门协调,出台了关于乡村旅游、生态旅游、研学旅游等一系列政策措施。同时,加强市场监管,提升服务质量,不断优化旅游产业布局和产业发展环境。大家可能也看到了,我们会同发改委、财政部等部门通过“十三五”文化旅游提升工程和旅游发展基金等渠道,支持地方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超过180亿元,特别是中西部还有革命老区的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得到了明显改善,提升了旅游的通达性和便利性。
四是聚焦旅游为民惠民,推动发展成果共享,大众的旅游获得感更加充实了。
我们积极推动国有景区门票降价,推动5000多家博物馆、纪念馆、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免费开放,倡导各地在节假日、淡季推广开展旅游惠民活动,为儿童、老年人、军人等特殊群体实行免票等。这些措施不仅有效释放了旅游消费潜力,也让人们实实在在地分享到了改革发展的成果,不断提升老百姓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十四五”时期是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第一个五年。进入新发展阶段,旅游不仅要添彩,而且会更精彩。我们将深入发展大众旅游、智慧旅游,强化旅游为民、旅游带动,坚持科技赋能、创新驱动,深入推进融合发展,延伸产业链,创造新价值。我们将优化空间布局,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建设一批富有文化底蕴的世界级旅游景区和度假区,打造一批文化特色鲜明的国家级旅游休闲城市和街区,以丰富优质的产品供给顺应大众旅游时代的发展需要。
正如刚才胡部长所谈到的,推动大众旅游就是要让广大人民群众更好地享受旅游为民、旅游富民的成果,更好地感受旅游利民、旅游乐民的效果,让旅游业成为在迈向共同富裕道路上具有显著时代特征的幸福产业。谢谢。
红星新闻记者
我们知道,智慧旅游给老百姓的出游确实带来了很多便利,尤其是疫情以来,预约旅游成为一种新常态。请问,文化和旅游部在发展智慧旅游赋能小康社会方面做了哪些工作?下一步还会采取哪些措施?谢谢。
文化和旅游部资源开发司司长 单钢新
谢谢你对智慧旅游的关注。的确,智慧旅游给老百姓出游带来了很多便利,也提供了很多选择。现在只要我们打开手机应用,机票、酒店、景点门票等这些在线服务一应俱全。近年来,我们围绕预约旅游,加快推进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为特征的智慧旅游发展,让大家所谈到的“说走就走的旅行”变成了现实,为我们享受美好旅游生活提供了有力的保障和支撑。
这里我向大家介绍四个方面的情况:
一是提升智慧旅游服务质量,方便百姓安心出游。
智慧旅游服务已经覆盖了旅游全过程,形成了酒店、交通、门票、美食等线上一站式预约预订服务,像游前攻略、游中体验、游后分享等这些都离不开智慧旅游。为了推进预约旅游、错峰出行,我们印发了《智慧旅游景区建设指南》。截至目前,全国提供在线预约服务的A级旅游景区已经超过了6000家。在5A级景区中,除了开放式景区外,均已实现了分时预约。4A级景区线上预约的覆盖率也超过了75%,国有旅游景区将于今年年底全部实现在线预约预订服务。另外,大家可能也看到了,上海市前一段时间推出了文旅二维码服务,打通了身份证和社保卡的认证核验,实现线上预约、一码入场、一码消费,确实方便了百姓出游。
二是丰富智慧文旅产品供给,满足老百姓旅游新需求。
为了适应居民消费升级趋势,我们以需求为导向,引导开发数字化文旅体验产品,鼓励发展定制、智能、互动等消费新模式,打造沉浸式旅游体验新场景,让文化和旅游资源借助技术手段、借助数字技术激发新活力、展示新魅力。比如,故宫博物院推出的“云游故宫”项目,将故宫内的古建筑通过VR技术在网上呈现,还制作了沉浸式《清明上河图》,让虚拟场景与真人能够实现互动,确实有身临其境之感。还有大运河博物馆创新推出了数字化体验展,通过“科技+艺术+文化”的裸眼技术,唯美地呈现千年运河画卷。还有大家熟知的湖北“知音号”、河南“唐宫夜宴”等科技与文化融合的创新创意产品,都受到了大众的广泛关注和市场好评。
三是强化智慧旅游管理,保障百姓放心畅游。
我们不断完善全国旅游监管服务平台,推动各地建立健全线上旅游投诉和处理机制,提高快速处理能力,切实提升旅游管理水平。比如江苏开发了“啄木鸟”投诉系统,实时受理公众旅游投诉。云南利用网络平台处理投诉,平均办结时间从原来的7天缩短到1天,这些措施都为大众玩得舒心、放心提供了有效保障。
四是通过数字赋能不断提升适老化服务水平。
大家都很关心老年人出游是不是方便?因为很多老年人不带手机,针对老年人面临的智能技术运用困难,我们推动各地通过数字赋能开发新应用,提供更多适老化智能服务产品。比如河北、浙江实现了“健康码后台核验”,老年人到景区旅游,通过刷身份证等方式,后台核验绿码,就不需要出示手机健康码了。
旅游让生活更美好,智慧让旅游更精彩。下一步,我们将着力推动大数据、云计算和人工智能这些信息技术在旅游领域的应用普及,创新智慧旅游公共服务模式,进一步提升智慧旅游管理水平,加快推进旅游业的数字化改造和转型升级,用科技创新来提升旅游品质,丰富旅游体验,不断提高游客满意度,让智慧旅游为我们小康生活添光增彩。
谢谢。
中国文化报记者
我的问题是,小康社会的实现水平,既包括了物质生活的改善,同样也包括精神生活的充实。让全国人民共享丰富多彩的精神文化生活,共同迈向富裕之路,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广大的文艺工作者又做了哪些努力,取得了怎样的成果?谢谢。
文化和旅游部艺术司司长 明文军
谢谢你的提问。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文艺是时代前进的号角,最能体现一个时代的风貌,最能引领一个时代的风气。文艺只有真正在人民当中,才能发挥习近平总书记所强调的功能作用,也才能更好的焕发文艺自身的生命力和影响力。
近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文艺工作者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艺创作方法有一百条、一千条,但最根本、最关键、最牢靠的方法是扎根人民、扎根生活。习近平总书记这样的嘱托,广大文艺工作者牢记在心,近年来坚持开展“深入生活、扎根人民”的艺术实践活动,这当中也同时注重了发挥艺术“扶智”和“扶志”的特殊作用,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和新时代乡村振兴中也显得格外亮丽。2020年,文化和旅游部直属的10家文艺院团,以国家级贫困县,特别是14个集中连片特困区内的深度贫困县为重点,共派出了240支乌兰牧骑式的文化文艺小分队,分赴97个国家级贫困县各乡镇村开展慰问演出、文艺辅导、展览讲座等多项活动。据我们统计,各省
(区、市)
一共组织了近两万支文化文艺小分队,走到人民中去,向人民学习,为人民服务,通过“菜单式”的内容提供和“订单式”的对接服务,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文化艺术活动,激发起了干部群众决胜全面小康的雄心和信心。比如,中国交响乐团以重庆南岸区银龙镇为试点,帮助村里建立起了一支农民管弦乐团,解决他们文化生活的贫困问题。这些国交的艺术家们和农民一起下田劳动、一起学习演奏技巧、一起举办田园音乐会、一起坐在坝子上开党员大会。渐渐地,村里听音乐的人多了,而且渐渐地村里爱读书的人也多了。可以说,通过艺术的滋养,使乡村的生活面貌焕然一新。这只是持续了多年的文化扶贫的一个事例。我们还引导院团注重采取有针对性的、有区域特色的艺术帮扶模式,从而激发贫困地区艺术创作的内生动力。比如,我们中国儿童艺术剧院和西藏自治区联合打造的话剧《八廓街北院》、北京演艺集团与新疆和田地区联合创作的舞剧《五星出东方》等成果,都是开展艺术创作帮扶活动的生动写照。
重庆特殊教育中心的盲童王梓涵在创作的散文诗《最好的未来》中写道:“中国交响乐团的老师为我们的梦想插上了翅膀,我相信,只要我再努力一点,一定能够拥抱最好的未来。”把艺术的种子播撒在广袤的乡村沃土,帮助它生根、发芽、开花、结果,我想是我们文艺工作者一直在做的工作,也是我们不能忘记的初心和使命。谢谢。
香港紫荆杂志记者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请问文化和旅游工作在脱贫攻坚中如何增强老乡的幸福感和获得感?谢谢。
文化和旅游部财务司司长 马秦临
谢谢你的提问。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点和难点的确在农村贫困地区,老乡特别是贫困地区的老乡,他们既是脱贫攻坚的对象,更是脱贫致富的主体。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站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高度,把脱贫攻坚摆到治国理政的突出位置,提出明确要求。文化和旅游部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立足部门优势,坚持扶贫与扶志、扶智相结合,出台帮扶政策,实施帮扶项目,有效推动了贫困地区文化建设和旅游发展,既富了“脑袋”,又富了“口袋”,增强了老乡们的幸福感和获得感。具体做了这么几项工作:
一是通过发挥艺术作品感染人、鼓舞人的作用,推动贫困群众培育正确价值观念,激发脱贫致富内生动力,实现励民效果。
刚才明文军司长也对扶贫题材艺术作品的创作进行了介绍。
同时,各地还鼓励创作了很多来源生活、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小戏小品,以真实的事例、鲜活的人物、充沛的情感,讲述了一个个发生在贫困乡村的动人故事,用身边人教育引导身边人,改变落后观念,摒弃陈规陋习,实现现代文明生活。
二是通过完善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保障老乡文化权益,让他们共享文化发展成果,实现了惠民效果。
在这里有一组数据也跟大家分享一下,在“十三五”期间,我们累计投入资金42.96亿元,实施了戏曲进乡村、贫困地区村文化活动室设备购置等文化惠民项目;近年来,我们还选派了13.2万多名文化工作者到边远贫困地区、边疆民族地区和革命老区开展工作,从资金和人才方面为老乡的文化生活保驾护航。全国文化和旅游系统发挥人才资源优势,助力脱贫攻坚。比如,获得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的李克同志,她是我们部里中国交响乐团的退休干部,退休后她多年如一日在基层乡村奔波,踏上艺术扶贫之旅,带领老乡组建合唱团,开展文化活动,激发了乡村的文化活力。
三是通过发展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把贫困地区丰富的文化资源、自然资源变资金、变资产、变效益,拓宽就业渠道,促进老乡增收,实现了富民效果。
比如,四川省西昌市长板桥村,就是通过挖掘整合自然、人文、饮食、民俗等资源,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打造出了邛海螺髻山旅游环线上最具特色的彝族风情驿站,走出一条文旅产业助推脱贫致富之路。
下一步,文化和旅游部将按照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要求,继续发挥文化和旅游在乡村振兴工作中的积极作用,助力脱贫攻坚成果的巩固,实现乡村全面振兴。谢谢。
国务院新闻办新闻局局长、新闻发言人 陈文俊
谢谢胡部长和各位发布人,谢谢各位媒体朋友。今天的发布会到此结束。再见。
话题互动
您对这场新闻发布会有何看法?
欢迎在留言区发表您的观点
推荐阅读
订阅关注
行业窗口与顶尖新媒体【文化产业评论】已运维3000多期(持续8年有余,跨越3000多天),推送文化、旅游、体育领域专业优质文章6000多篇。【文化产业评论】始终秉承权威、专业、准确、及时、实用的特点,聚焦文化、旅游、体育等行业前沿动态、发展思考,直面新时代行业发展重大问题,融汇行业内外精英的观察和理解,得到了全国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公务员、企事业单位负责人、精英从业者的高度关注与大力支持,亦架设起沟通各方的畅通渠道,是中共中央宣传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文化和旅游部、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国家电影局、国家新闻出版署、国家文物局、国家体育总局等有关部门,各地市政府,以及全国各文化、旅游、体育企业的重要助手。欢迎订阅关注!
交流/咨询/合作
请加主编微信号:7759813
点击下方
【阅读原文】,欢迎报名【北京大学唯一文旅培训班】
喜欢这
篇吗?分享、点赞、在看,都安排上~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title}}}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