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融入非遗!这届北京冬奥的颁奖花束大有来头

文化产业评论作者团 文化产业评论 2022-06-18

第3439期文化产业评论

点上方蓝字「文化产业评论」关注并星标


在刚刚结束的短道速滑混合团体接力项目中,中国队强势夺冠,为中国体育代表团夺得本届冬奥会首金!而今天文章的主角,则要从冠军们手中那束绒耀之花开始说起。花草本无意,拈花者有心。看看北京冬奥颁奖花束,则会发现不仅拈花者有心,编花者更有心。有别于往届奥运的传统鲜花花束,此届冬奥首次采用手工绒线花制作,并创新性地融入上海非遗——海派绒线编结技艺,成为奥运精神与当代非遗融合的国际典范。而这一束束永不凋零的奥运之花,将满载中国非遗文化的芬芳盛放在2022年的冬奥赛场,也将历经四季,永远盛放在每位运动员的冬奥记忆中。



作者 | 刘舜欣(文化产业评论作者团、三川汇文旅体研究院研究员)

编审 | 邓达佳(三川汇文旅体研究院助理研究员)

编辑 | 时光

来源 | 文化产业评论



编结是人类最古老的手工技艺之一。
 
一个世纪前,绒线编结技艺从欧洲传入了中国沿海城市,智慧的中国手工艺人将东方传统结绳技法融入绒线编结技艺,绒线编结的针法、花样及使用场景得到了极大的丰富,今日我们看到的“海派绒线编结技艺”就是这些编织技艺在上海汇聚发展的成果。
 
2009年,“海派绒线编结技艺”被列入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而在刚刚拉开帷幕的北京冬奥,这项上海传统非遗摇身一变永不凋零的奥运之花,作为奥运颁奖花束走上赛场,走出海外,与来自五湖四海的观众见面。


于广博的中国传统文化而言,万物皆为媒。而此次,则是以花为媒,向世人娓娓道来中国文化的动人故事,诉说奥运精神的时代内涵。
 
花材过万支,耗时近5万小时
——永不凋零的绒耀之花
 
“这是我的‘圆梦时刻’。”
 
在上海非遗“海派绒线编结技艺”传承人励美丽看来,北京冬奥圆了她的“国际梦”。两年前,她曾表示希望绒线花走向国际,可那时候做梦都没想到,这个愿望竟能在北京冬奥这么重大的场合实现。
 
 △“海派绒线编结技艺”传承人励美丽(来源:公众号“上海黄浦”)

此次北京冬奥颁奖花束的花材共有七类,包括象征友谊的玫瑰、象征坚韧的月季,象征幸福的铃兰、象征团结的绣球、象征胜利的月桂、象征收获的桂花和象征和平的橄榄。北京冬残奥会颁奖花束则在此基础多了波斯菊,象征着坚强。
 
 △2008年,运动员手持北京奥运颁奖花束“红红火火”
 
据了解,此次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颁奖共用花束1251束,累计花材共16731支,均为纯手工制作,需要大量的人力和时间,如编结一片玫瑰花瓣需要20分钟,一支玫瑰由10片花瓣组成,加上叶子、花茎,仅一朵玫瑰就需要一位编结师耗费至少5小时。
 
此外,花材各异,导致技法也不尽相同,完成一束精美的花束需耗时达35小时,制作所有花束则耗时达到近5万小时。
 
 △来源:公众号“新民体育”
 
除了精致的外表与奥运精神的传递外,每一束花的背后,还藏着不少动人的故事。
 
为完成这项任务,让更多人参与北京冬奥,发动了北京、上海、天津、江苏、浙江等省市七地的编结社团共同参与,其中北京冬残奥会的花束主要由中国残疾人福利基金会负责完成。此外,还有上海区域部分手工工作坊也参与了花束制作。
 
杨浦区巧手妈妈工作坊正是其中之一。
 
△来源:公众号“新民体育” 
 
从图中的制作现场可以看到,团队多为“妈妈级人物”,有的带着老花镜,有的两鬓斑白,但都在为冬奥之花的诞生而埋头苦干。从一天只能制作2朵到日均产出100来朵,制作过程经步步摸索逐步形成。如何更快、更熟练地完成?如何包扎花儿才能更加挺拔、硬朗?阿姨们都摸索出了经验,以一己之力助力冬奥,助力上海非遗的传承。

△来源:公众号“新民体育”

源远流长的
“海派绒线非遗技艺”
 
作为此次冬奥中极具东方韵味的非遗元素,“海派绒线编结”究竟是门什么手艺?我们不妨一起来了解下。
 
故事得从极富盛名的“海派文化”开始说起。
 
“海派”一词最早出现于20世纪20年代,是中西结合的产物。民国时著名记者曹聚仁曾把京派形容为古典的大家闺秀,而海派则是浪漫的时髦女郎。
 

所谓“海派文化”,是近代江南文化与西方先进文明交融碰撞后形成的一道独特的文化风景,从最初的戏剧、影视、文学等领域延伸到社会民俗、穿衣打扮等民间生活领域,具有雅俗共赏的特征。兼收并蓄、标新立异、开拓创新,形成了海派文化独有的特色。
 
 △海派文化的另一体现——海派旗袍
 
而海派绒线编结,则是海派文化沁润下形成的绒线编结手艺。

这门技艺最初伴随着西方资本主义传入我国。19世纪,法国传教士在上海徐家河、漕河泾等地设立了传习馆,教授当地妇女编织用于窗帘、台布的织带花边,随后运往西欧市场,并以此形成了产业链。这是西方手工业与工业美术在我国的首次试探。

到了19世纪末,西方文化与物资出现大量倾销的现象,有英商在上海开设博德运绒线公司,生产名为“蜜蜂牌”的绒线,为了扩大销路,在售卖时附送了绒线编结的说明书与竹制的棒针编结工具。如此一来,绒线编结的材料与手艺就这样传至上海,也在普通市民中流传开来。

中国女子自古以来便有擅“女红”的传统 。明朝时,上海以顾绣闻名于江南地区,以绘画与绣法结合,尽管清末顾绣日渐消亡,但其细致传神的技法始终影响着上海本土女红技艺的进步和发展。

 △上海顾绣
 
 △苏绣大师姚建萍指导六位领导人夫人刺绣

到了民国时期,绒线编结流行于上海,与中国传统女红一样,拥有精致、匠心的文化内涵。这些传统女红放下绣花针,拿起棒针与绒线,改变的仅是手工技艺的形式,工于匠心的内核始终不变。

可以说,海派绒线编织是中国传统女红精神与西方工艺技术结合的产物,也使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在新时代得以传承。

20世纪40至70年代,绒线编织一度成为了中国女性最为普及的手工艺术,几乎到了人人能持针,个个会编织的境界。大到衣服披肩,小到手套钱包,无不通过一双双巧手谱写着手工编织史上灿烂的一页。
 
直到20世纪80年代,机械化程度节节攀升,风靡女性世界的绒线编织风光不再,才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 

尽管如此,近年来,保护绒线编结技艺的力度一直没有退减。


2007年,上海十字挑花和钩针编结被列为上海市首批非遗保护名录。此外,针对民间工艺采取了展馆、数字媒体保护等作为桥梁,同时利用“传帮带”的教学体验等,培养出更多的织绣工艺传承人。
 
 △上海非遗——罗泾十字挑花
 
毫无疑问,此次北京冬奥,将成为海派绒线编织技艺弘扬传播的新舞台。
 
在“海派”的两大渊源中,之一为西方文化的输入,之二则是江南文化的延续,其中既有西方与东方文化碰撞交融,也有继承与创新融合发展,从最初的“舶来”技艺,到海派文化注入与地方改良,如今再从冬奥出发,走出中国,走向世界,再次印证着“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的真理,是匠人精神的情怀,更是一种民族情愫与文化自信。
 
两大“首创”
奥运+非遗的国际典范
 
回到冬奥颁奖花束本身,当代非遗与奥林匹克精神融合,是奥运颁奖元素的创新运用,也是中国文创打造的国际典范,实现了两大“首创”。
 
其一,这是“奥运颁奖花束演进史”上首次采用非鲜切花作为花束,采用了海派绒线纯手工编结制作。纵观漫长的奥运颁奖花束演进史,雅典奥运会以油橄榄、非洲菊为主花卉,悉尼奥运会以蒲落蒂、袋鼠花为主花卉,亚特兰大奥运会以向日葵、橙红色白合为主,巴塞罗那奥运会选择了情人草、康乃馨,汉城奥运会则使用了唐昌蒲、散尾葵……
 
 △2012年伦敦奥运会颁奖花束
 
 △2004年希腊雅典奥运会,运动员手持颁奖花束
 
即使是追求创新的2008北京奥运,也没有打破鲜切花的传统,采用了9支“中国红”月季及各6支火龙珠、玉簪叶、书带草等为配花配叶,寓意“长长久久”“六六大顺”“红红火火”。
 

而这一“首创”可谓摒弃了鲜花束需从南方种植基地调运,运输管理费用高的弊端,同时也方便运动员携带回国、长久保存,更符合低碳环保,节俭办奥的理念,充满了人性的温度与关怀。
 
更重要的是,这与奥林匹克精神高度契合。奥运精神不仅存在于“更高、更快、更强”的竞技层面,2022年北京冬奥以“绿色、共享、开放、廉洁”为办奥理念,也是新发展理念在北京冬奥筹办工作的体现。绿色办奥,就要坚持生态优先、资源节约、环境友好,为冬奥会打下美丽中国的底色。
 
这也凸显了奥运会逐渐从以往的大肆操持、重金举办,甚至沦为市民口中的“形象工程”到如今的生态优先,绿色冬奥,这是社会进步的体现,是社会理念的更新,也是社会包容度的提升。更用实际告诉我们,简约并不代表简单,匠心精神与文化注入,是更高级的智慧与诚意。
 

其二,首次融入非遗技艺。从南到北,横贯中西,非遗文化一直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璀璨明珠,点缀在祖国四方,串联起泱泱华夏文明。此次海派绒线非遗技艺对冬奥的文化注入,不仅对这场体育盛事而言诚意满满,对当代非遗文化的传承更是意义非凡,为非遗传承与体育盛事的融合打造了国际典范。
 
今日我们以海派绒线技艺为切口,明日,昆曲与京剧、篆刻与书法、皮影与藏戏、针灸与太极等璀璨的非遗,都将成为讲好中国故事的重要源泉。
 

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而言,万物皆为媒。从十四年前北京奥运开幕式中,《千里江山图》的气势磅礴,四大发明的智慧演变,“和为贵”的思想传统,到如今2022年北京冬奥的“绒耀之花”,颁奖礼服中“瑞雪祥云”“鸿运山水”“唐花飞雪”主题的中国文化味……
 

变的只是流动的载体与形式,不变的,是我们始终在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的路上矢志不渝地前行,让讲述中华传统文化的声音透彻四海,芬芳散布世界。


此次,我们以花为媒,以冬奥为媒,以非遗为媒,下次,中国文化的创新传播将以何为载体?依旧值得期待。
 

值得一提的是,绒耀之花的设计与推出对后续的体育文创开发亦提供了很好的开端。成为运动员手捧的颁奖花束只是奥运之花的起点,后续如何扩大绒耀之花的奥运IP?如何打造从非遗体验到设计、制作、走向市场的全产业链?原本只属于冬奥运动员的绒耀之花能否“飞入寻常百姓家”,进一步普及大众并成为拥抱全民的爆款?更如何带动非遗技艺的传承与传播?值得我们下一步思考。
 
结语

绒耀之花永不凋零,奥运精神也万古长青。

万众期待的冬奥已至,我们不妨在关注金牌、关注运动健儿的同时,也关注下那一束永不凋零的绒耀之花。那是绿色、共享、开放、廉洁的奥运理念,是非遗文化的熠熠光辉,是匠人精神的绵延温度,也是永不过时的中国式浪漫。
 

参考文献:

[1]张竞琼,王楠. 近代绒线编结时装所蕴含海派文化内涵探析[J]. 丝绸,2020,57(04):83-88.

[2]董水淼. 海派编织的源头[J]. 上海采风,2007,(11):62.





 话题互动 
您对这本届冬奥的绒耀之花有何看法?
欢迎在留言区发表您的观点

 加入社群 

 推荐阅读 



推荐收听 
 推荐观看 
 订阅关注 
行业窗口与顶尖新媒体【文化产业评论】已运维3000多期(持续8年有余,跨越3000多天),推送文化、旅游、体育领域专业优质文章7000多篇。【文化产业评论】始终秉承权威、专业、准确、及时、实用的特点,聚焦文化、旅游、体育等行业前沿动态、发展思考,直面新时代行业发展重大问题,融汇行业内外精英的观察和理解,得到了全国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公务员、企事业单位负责人、精英从业者的高度关注与大力支持,亦架设起沟通各方的畅通渠道,是中共中央宣传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文化和旅游部 、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国家电影局、国家新闻出版署、国家文物局、国家体育总局等有关部门,各地市政府,以及全国各文化、旅游、体育企业的重要助手。欢迎订阅关注!

交流/咨询/合作请加主编微信号:7759813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加入「文化产业评论」,这里,是你的舞台~

喜欢这篇吗?分享、点赞、在看,都安排上~

请给刘舜欣打赏,您的打赏,平台都会给到作者个人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