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昆仑神宫》收视口碑双收,鬼吹灯系列带给市场哪些启示?

文化产业评论作者团 文化产业评论 2022-11-20

第3663期文化产业评论

点上方蓝字「文化产业评论」关注并星标


2022年,“鬼吹灯”网剧再次回归。《昆仑神宫》开头让人惊艳,在做到保持探险悬疑本色的基础上,增加了独特的叙事风格和角色亮点,而最终的结果如何还需要看接下来的呈现。据统计,《昆仑神宫》已经是“鬼吹灯”网剧系列开发的第七部作品,它的发展其实也为奇险悬疑题材如何在把握改编与还原、小众与大众的平衡提供了一些经验和教训。



作者 | 周可欣(文化产业评论作者、三川汇文旅体研究院研究员)

编审 | 时光

编辑 | 半岛

来源 ‍‍‍‍‍‍‍‍‍‍‍‍‍‍‍‍‍‍‍‍‍‍‍‍‍‍‍‍‍‍‍‍‍‍| 文化产业评论



2022年9月20日,“鬼吹灯”系列的最新一季《昆仑神宫》提前空降视频平台。



前作《云南虫谷》的口碑翻车让“鬼吹灯”网剧系列险些跌落神坛,同时也给《昆仑神宫》的面世之路增加不少质疑和偏见,但是好在《昆仑神宫》抗住了压力,用精良的制作水准给到了大众惊喜:熟悉的铁三角团队、神秘莫测的异域空间、惊险诡谲的探索之旅……让不少观众直呼“上头过瘾”。


△豆瓣


大热IP的改编之作、同系列优质作品珠玉在前,这些原生条件让《昆仑神宫》面向观众时无疑背负着天然的高期待。在首播四集之后,《昆仑神宫》就用各项亮眼的数据证明了它并没有辜负大众。


根据猫眼专业版的数据显示,上线两天后,《昆仑神宫》便以9628.85的实时热度成了平台热播剧中的“C位”。在其他影视媒体的收视榜单中,《昆仑神宫》也基本都稳定在前三的位置。


△来源:猫眼专业版


△VLinkage数据


△骨朵数据9月份《昆仑神宫》数据


在上线的第三周,《昆仑神宫》的实时热度有所下降,但是仍然居于前列。



△10月份《昆路神宫》数据:猫眼专业版+VLinkage


除了在收视数据上取得了不俗的成绩,《昆仑神宫》在口碑上也得到了观众的好评。在豆瓣上,不少网友纷纷表示了对《昆仑神宫》的肯定:“终于又回到了看龙岭迷窟的那感觉了”“一开局就有内个味了”“被虫谷打下去的追剧热情又活了”…… 收视和口碑的回春也给鬼吹灯IP接下来的改编打了一针强心针。




改编不断,《昆仑神宫》凭什么赢得高分


一直以来《鬼吹灯》都是影视化改编的热门IP。截止到目前,脱胎于“鬼吹灯”IP的网剧已经多达7部。虽然这些作品都是基于同一IP,但是质量却参差不齐,从5.2分到8.1分,评分两极分化严重。虽然都是由企鹅影视统一开发,但是它们最终的呈现效果或多或少也都受到了制作团队和时代背景的影响而有所差异,形成了1+N式的特点,其中“1”则是探险悬疑的内核,“N”则是融入的多元风格。



冒险+写实


比如《精绝古城》是由正午阳光操刀制作。众所周知,正午是一个以制作正剧见长的团队,《北平无战事》《战长沙》《父母爱情》《山海情》无疑不显露着正剧的严谨和写实风格。


△正午阳光作品


所以《精绝古城》也免不了弥漫着一种正剧格调。首先是选角,由靳东饰演的胡八一一派正气凛然,将团队主心骨的踏实和正派表现得淋漓尽致,这种正派气质恰好与胡八一当过军人的经历相契合,因此被不少网友肯定。其次里面的动作戏基本以实打实的肉搏打戏偏多,而不是奇幻色彩的动作交锋。



冒险+青春


而在《精绝古城》之后,管虎、费振翔师徒基本包揽了鬼吹灯后面几部剧的制作,但是第一部《黄皮子坟》的播出就让他们栽了跟头。导演管虎曾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黄皮子坟》的定位是一部青春片,讲述主角们青春成长的冒险故事。但是,由极具偶像气息的阮经天饰演的胡八一显然没有让网友满意。不少观众吐槽剧中胡八一和画眉的感情线过于突出,影响探险节奏。显然这类“+青春”的创新改编观众并不买账。


△豆瓣评价


冒险+武侠


有了前作的教训,19年《怒晴湘西》的质感有了更大的提升。作为主角故事的前传,《怒晴湘西》发生在民国军阀混战时期,复杂的时代背景让它的传奇色彩更加浓厚。



江湖儿女,快意恩仇弥漫全剧,同时主角鹧鸪哨惯用金刚伞和钻天索等,身手更是不凡,一招一式行云流水,还有不少飞檐走壁的镜头,武打动作意境感拉满,整部剧的风格也颇有武侠之风。



冒险+喜剧


拍出过《斗牛》《生存之民工》等不少高分作品的管虎,他的作品比较擅长挖掘小人物身上的诙谐感和真实感。



这一点在《龙岭迷窟》也得到了体现,原著中的路人马大胆等村民的戏份不断被放大,最终塑造出了搞笑恶人团群像,总说着“用点子智慧”的“活阎王”马大胆、操着一口陕北口音,胆小又贪财的李春来、爆破鬼才老三……配角形象各具特色的同时又对故事剧情起到推动作用,给观众留下了深刻印象,有观众甚至说可以把它当做一部搞笑剧来看。


△马大胆与老三搞笑互动


△李春来偷拿龙骨天书


也就是从这部戏开始,由潘粤明、姜超、张雨绮组成的探险铁三角正式成立。潘粤明的松弛感让他饰演的胡八一兼具雅气和痞气,成为了不少人心目中“最贴合的人选”。


△潘粤明饰演的胡八一


相比较前面几部风格比较独特的作品,《云南虫谷》整体就显得比较平淡,可以看出它试图复刻《龙岭迷窟》的成功,走熟悉的搞笑路线,只是这次负责搞笑的只有王胖子一人,未免显得有些单调。同时《云南虫谷》也原创了一帮试图为难主角团的村民们,其目的则是为了在族中树立威望而阻挠团队探险,然而编剧并没有撑起这个原创点,剧中村民的戏份游离在探险主线之外,致使村民的形象、性格模糊,成为剧中“雷点”。


△豆瓣短评


那么《昆仑神宫》的“N”做成了什么呢?


细腻的情感流动


除了探险所带来的刺激感和紧张感之外,这次《昆仑神宫》的亮点之一在于细腻的情感流动。之所以会有这样的变化一个原因或许在于《昆仑》的导演由费振翔换成蔡岳勋,可能很多人对这位导演并不熟悉,但是提起他的代表作很多人应该都看过,《流星花园》《白色巨塔》《痞子英雄》……众所周知,偶像剧尤其优质偶像剧中最打动人的便是角色之间细腻的情感。



起初不少人担心,一位以执导偶像题材闻名的导演接手鬼吹灯,会不会让这部剧的爱情线过分抢眼。就目前的故事情节来看,这部剧依然保留探险悬疑内核,也未突出男女主的感情线。这位导演将他擅长的情感抓握体现在爱情之外更细微的地方。因此我们在看剧可以感受到专属于这位导演细腻的风格,和以往的鬼吹灯系列也有了细微的差别。


首先是人与自然的之间的情感连接。在第三集中,天授诗人阿克因为受伤没有办法跟着团队继续冒险,因此他需要将长诗告诉杨雪莉,在画面中,伴随着阿克的喃喃哼唱,百鸟似乎都被吸引,纷纷都飞过来停留在屋檐之上,背景音乐随着响起,镜头转向雪域高山、青葱林木,空灵治愈,一种万物皆有灵性的感觉跃然屏幕。人与自然之间微妙的和谐感也在细腻柔和的镜头语言娓娓展露出来。



其次,《昆仑神宫》也很擅长捕捉角色之间浓烈又细微的情感,有温度的情感流动也为剧集增色不少。当胡八一给卧床的格玛送来轮椅,多年不见的好友再次重逢,激动又克制的欣喜在格玛的笑容和泪水中展露无遗。


△格玛


鲜活动人的配角


细腻的情感流动不仅有助于增强剧集的温度,而且也在潜移默化中赋予了角色灵魂,对于角色的塑造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在情感作用的加持下,《昆仑神宫》中也塑造了诸多鲜活亮眼的配角形象,其中最打动观众的角色之一莫过于重情重义的康巴汉子初一。


初一的登场是在第四集中。大家来到目的地区后,为了找到合适的向导,主角团打听到一位名叫初一的当地人曾经去过喀拉米尔。面对明叔和淑娜金钱和美色的诱惑,初一只是淡淡一笑,丝毫不为所动。


△初一


后面却因为得知胡八一是妹妹的救命恩人而甘愿涉险主动帮助主角团队。临行前他拿出那把“只有在很危险的时候才会用到”的刀,似乎也预感到此行的结局,但是还是义无反顾地随着胡八一一行人去了。



初一的善良和勇敢让不少观众动容,大家纷纷留言希望初一不要下线,相关话题阅读次数已经达到了6000多万,足以看出大家对这个角色的关注程度之强。



原汁原味还原


其实不管是结合正剧格调、武侠风格、还是融入搞笑色彩和人文温度,最重要的一个前提是不能忽略鬼吹灯其实还是属于奇险惊怪题材。惊险刺激、波诡云谲的古墓探险过程是吸引观众的关键所在。是否能够贴合原著,突出探险内核,也是观众认定鬼吹灯影视化成功的标准之一。


△《鬼吹灯》小说封面


从已经放出来的剧集内容来看,《昆仑神宫》对原著的还原渐入佳境,从雪山轮回庙大战地狱饿鬼食罪巴鲁到藏骨沟遭遇白毛狼王再到预告中闪现的神秘生物雪弥勒……这些都吊足了观众的胃口,把故事的刺激感和悬疑感被拉满。


△团队遭遇狼群


总结来看的话,《昆仑神宫》的赢点在于在做到保持探险悬疑本色的基础上,又增加了独特的叙事风格和角色亮点,既可以让观众继续有惊险诡谲的熟悉感,同时也能有耳目一新的新鲜感,避免审美疲劳。而后面《昆仑神宫》能否保持当前的叙事节奏和还原度也决定了它最终得分,毕竟笑到最后的才是赢家。


鬼吹灯带给奇险惊怪题材的市场启示录


纵观“鬼吹灯”网剧系列化开发之路,有经历过高光时刻也跌落过低谷,如今在逐渐庞杂的影视市场中占据了一席之地,这实属不易。作为奇险惊怪题材领域的头部系列网剧,它的发展其实也为这类题材如何在市场立足提供了一些经验和教训。


改编与还原


首先由于审查的严格性在无形中加大了改编的难度,使得奇险惊怪题材的面世之路更加崎岖。所谓的奇险惊怪题材其实就是指像《鬼吹灯》系列一样包含了奇幻、探险、悬疑、异怪等元素的作品。这类题材独特的内容价值在于可以用各种神秘文化满足观众的猎奇和追求刺激的心理,但是很多奇险小说中描绘的异兽、超自然力量,恐怖气氛等场面有时候过于敏感。在影视化改编的过程中可能会有些难度。从《精绝古城》的21集到如今《昆仑神宫》16集,明显看出剧集体量在不断减少,疑似有删减内容,这或许会使剧集的完整性和连贯性有所削弱。如何在忠于还原和安全落地方面保持平衡其实对团队的功底是一个很大的考验。像是口碑不错的《精绝古城》《龙岭迷窟》都启动了较为庞大资深的编剧团队来对内容进行精雕细琢。


△编剧团队


小众与大众


尽管近几年一直不断有奇险惊怪作品问世,但是相对于现实主义、古装等受众基盘较大的题材来说,它仍然是偏安一隅的小众题材。《鬼吹灯》网剧的观众基础基本可以分为原著党“灯丝”、题材爱好者、系列网剧积累下的忠实观众以及新加入的“路人”观众,而如何撬动更多人的观剧兴趣和热情,并且保留住原有观众基盘的稳定,是推动其从圈层化走向大众化的重要问题。在《鬼吹灯》系列网剧改编的过程中,创造性地融入了现实、武侠、喜剧等大众喜闻可见的形式,给小众探险悬疑口味披上了一件 “外衣”,借助大众化的元素形成的“磁场”来吸引更多观众的注意,部分网剧的出圈证实了此方式的可行性,但是需要注意不能稀释了本质。像是《怒晴》虽然凭借武侠质感让人眼前一亮,但是后期因为剧情魔改严重,奇险惊怪的内核减弱,豆瓣评分从8分以上一路直降到最后7.1分,着实让人遗憾。


△《怒晴湘西》评分下滑


结语


截止到目前为止,《昆仑神宫》的口碑尚佳,惊艳的开头让观众更加期待接下来的剧情发展,昆仑神宫》能否兜住大众的热情,最终平稳着陆,让我们拭目以待吧。




 话题互动 您对网剧《昆仑神宫》有何看法?欢迎在留言区发表您的观点
 加入私密社区 
 推荐阅读 
 主题阅读 

三星堆掀文博考古热,但影视化难度远超你想象

☉看盗墓剧,不如看盗墓小说?

☉超15万人评出来的2分国产剧,是谁制造出来的?


 推荐收听 


 订阅关注 行业窗口与顶尖新媒体【文化产业评论】已运维3000多期(持续8年有余,跨越3000多天),推送文化、旅游、体育领域专业优质文章7000多篇。【文化产业评论】始终秉承权威、专业、准确、及时、实用的特点,聚焦文化、旅游、体育等行业前沿动态、发展思考,直面新时代行业发展重大问题,融汇行业内外精英的观察和理解,得到了全国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公务员、企事业单位负责人、精英从业者的高度关注与大力支持,亦架设起沟通各方的畅通渠道,是中共中央宣传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文化和旅游部 、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国家电影局、国家新闻出版署、国家文物局、国家体育总局等有关部门,各地市政府,以及全国各文化、旅游、体育企业的重要助手。欢迎订阅关注!

交流/咨询/合作请加主编微信号:7759813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加入「文化产业评论」,这里,是你的舞台~
喜欢这篇吗?分享、点赞、在看,都安排上~
请给周可欣打赏,您的打赏,平台都会给到作者个人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