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资本操弄电影业,电影票真的可以当“股票”炒???

文化产业评论:2016年初,《叶问3》假票房事件揭开了资本操弄电影业的幕布,让我们看到背后如火如荼的电影投资行业现场。2012-2015年的年度国产片最高票房100亿飙升到400亿,中国电影行业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膨胀,资本逐利的时代也让艺术成为可以盈利的商品。随着电影市场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资本游入电影圈,传统保底协议发生质的变化,名导们各有心思……在“电影投资”成为2016开年热词之际,电影是否会沦为金融工具?电影票又是否真的可以当“股票”来炒?和文化产业评论一起来拭目以待。

 

作者:南方周末记者 张玥 南方周末实习生 刘晓杰 浦梦月

来源:南方周末

整理编辑:郭丽娟

 

2016年初,《叶问3》和《美人鱼》两部高票房影片都用了这样的手法,即一家公司成立针对该电影的基金,其他公司以认购基金的方式来投资。

 

还有抵押融资的玩法,即将一部电影的版权通过某交易平台公开挂牌做抵押融资,投资人获得固定分红以及升值收益,最终由发行方或制作方再以高于抵押的价格将版权回购。

 

除了单部电影,整个影院也可以证券化。以大地影院为例,公开资料显示,其向华宝信托借入11.3亿信托贷款,年利率7厘,期限3年,质押资产为“借款人所经营80家电影院之未来部分票房收入”。

 

2016年3月31日,上海的一家线下理财平台金鹿财行爆发兑付危机,数百名投资者聚集在其总部要求兑付资金。金鹿财行的成立与上海快鹿集团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后者在官网中称金鹿财行为“战略合作伙伴”。

 


 

快鹿集团正是3月爆发电影《叶问3》假票房事件的幕后投资操盘者。金鹿财行最早被爆出“庞氏骗局”一说是在《叶问3》筹资之前,消息很快被删帖。继而在《叶问3》敛财算盘失败后,金鹿财行出现了资金链断裂。这不得不令人怀疑《叶问3》本是弥补资金缺口的办法,在失败后,却成为了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这起事件揭开了资本操弄电影业的幕布。在这张幕布背后,是如火如荼的新兴行业现场——电影投资已成为2016年初金融圈的高频词汇

 

2012-2015年的年度国产片最高票房,从《人在囧途之泰囧》的12亿跳升到《捉妖记》的24亿,全国当年总票房四年间从100亿飙升至400亿——每年增长100亿的行业膨胀速度全球罕见。

 

资本逐利,金融领域的钱和人自然也跟来了这里。

 

资本游入电影圈

 

一部电影诞生于这样一个产业链条:投资方——制片人——导演、演员组——发行方——院线——观众。从前,这几类角色均由电影业内的公司或团队执行。随着行业的持续向好,金融资本游入这一领域时,首先进入的就是“投资方”的角色。

 

五年,电影市场膨胀五倍,投资方、制片方等参与者的数量也相应激增。传统上,电影的投资方大多由一两家电影公司担任。如今,投资方的数量开始增多,令电影圈感到陌生的公司开始大量介入,而他们大多具有金融背景。

 

李立是一位在证券公司做投行业务的负责人,熟悉电影投资。他向南方周末记者介绍:投资一个电影项目可以经过多轮溢价,处于筹备的不同阶段,价位不同。刚有剧本的时候最便宜,临近上映时最贵,因为马上可以收钱了。

 

“就像投资一家公司,”他说,“在剧本阶段,相当于天使投资,最便宜,风险也最大;临近上映,类似于明天就要IPO(首次上市公开募股)了,当然最贵。”投资过程中也可以“接盘”,比如投了天使轮的不想跟到最后、想在A轮时退出,那就有人接盘、有人退出。

 

在金融投资中,电影产业基金是一股重要力量。一位业内人士说,2000年以后就有类似电影基金的产生,但到2010年以后才开始蓬勃发展。

 

单个电影基金的体量动辄上亿,都是机构来买,尚未向个人投资者放开。李立介绍,基金的募资完成在选择电影项目之前,“现在大家都是大把的钱拿在手上,等着去投,都缺好内容。”他说目前这样的基金非常多,几百家都是有的。

 

能让人们感知到频繁的基金运作,是在2016年初。《叶问3》和《美人鱼》两部高票房影片都用了这样的手法,即一家公司成立针对该电影的基金,其他公司以认购基金的方式来投资。

 

比如《美人鱼》的投资方有三家。其中一家为和和(上海)影业有限公司,它发行基金,其他两家投资公司以认购基金的方式完成注资,三家共承担了高达十几亿的投资保底。而这家和和影业的背景就是私募基金和信托公司。

 

南方周末记者联系和和影业时,该公司金融部门的员工正忙于筹备新合同、无暇接受采访。4月1日,它参投的电影《火锅英雄》上映,四天内票房达到1.77亿,可以想见这又会变成一个成功的投资案例。

 



除了基金,还有抵押融资的玩法,即将一部电影的版权通过某交易平台公开挂牌做抵押融资,投资人获得固定分红以及升值收益,最终由发行方或制作方再以高于抵押的价格将版权回购。一位互联网金融领域做过此类融资的参与者对南方周末记者说,这种公开化的交易是新兴事物,从前并没有公开的平台,都是投资方与被投资方私底下的对接。

 

金融资本进入电影行业,不仅是机构的事,如今已渐有成为公众理财工具的苗头2014年3月,阿里巴巴数字娱乐事业群推出“娱乐宝”,它包含了以票房为载体的理财产品。娱乐宝方面对南方周末记者介绍,其业务场景分为娱乐商品、娱乐理财和娱乐权益三类。就娱乐理财而言,会推出稳定收益的理财产品,如出资100元即可投资热门影视剧,预期年化收益7%,首期项目包括电影《小时代3》《小时代4》《狼图腾》等6个打包项目,总投资额7300万元。

 

进行类似尝试的还有百度和苏宁。2014年9月百度金融的“百发有戏”推出电影《黄金时代》的众筹,根据2亿-6亿的六档票房区间,对应8%-16%不等的预期收益率。次年,苏宁众筹上线,10月推出首个电影众筹项目《叶问3》,一天内筹资4050万,预期年化收益8%,若票房破10亿,可升至11%。

 



对于这种大型平台的类众筹尝试,李立说,“它们并不想靠这个东西赚钱,就是玩个流量。大型公司干这个事儿也不会在乎这点钱。”

 

除了基金和众筹,在《叶问3》的募资中还出现了十余家P2P互联网借贷平台的影子。南方周末记者询问网贷之家的统计情况,对方表示目前P2P业内涉及电影项目的平台并不多,基本就是《叶问3》中出现的这些。

 

除了单部电影,整个影院也可以证券化。以大地影院为例,公开资料显示,其向华宝信托借入11.3亿信托贷款,年利率7厘,期限3年,质押资产为“借款人所经营80家电影院之未来部分票房收入”。

 

“就像华尔街流行过的那句话‘只要你有现金流,就可以上市了’,在电影圈就意味着,只要你有现金流,就可以证券化了。”李立说。

 


 

保底协议

 

金融资本进入电影圈的投资,大多是通过签署保底协议、进行对赌的模式。

 

保底协议通常指发行方跟制片方签订一定金额的合同,保证了在任何票房情况下制片方的收益;而作为回报,发行方在票房达到一定基数的情况下也可以得到相应提高的票房分成。

 

以冯小刚的新片《我不是潘金莲》(原著名)为例。在2015年12月12日披露的公告中可以看到,出品方为华谊兄弟、摩天轮文化、北京耀莱影视,发行方为耀莱影视文化。协议规定:若该片大陆票房收入总额低于5亿,耀莱影视文化按5亿票房支付电影投资方2亿元票房净收益;若为5亿-8亿,票房净收益由耀莱影视文化独享;若超出8亿元,耀莱影视文化获得票房净收益的50%。也就是说,这是一份保底金额为5亿元的协议,设计了三层收益结构。

 



保底协议并非电影行业的新兴事物。采访中多位圈内人士表示这一模式由来已久,只是逐渐变得更为复杂。从前是简单的买断发行,现在已衍生为多层收益结构。

 

一位大型影视集团的发行总监对南方周末记者说,保底协议最早可能出现在20年前,胶片发行的时候就有,不过当时是影院给发行方保底,为了覆盖胶片的高成本。在数字电影出现后,保底协议依然存在,变成了与好片子合作的争取方式,入股的可以是资金、渠道、资源、甚至片酬

 

刘瑞是一位资深电影人,拥有一家参与全产业链的影视公司。他说,保底发行的原理很简单,它针对的是非常好的片子,想投资的人很多,导演和制片方是“皇帝女儿不愁嫁”,会开出条件,比如估计票房至少10亿,那么这个数以上都归你或者分成,但若不到这个数,你要帮我补上。

 

这跟拍片成本没关系,就是一口价。”刘瑞说。电影的拍摄成本很难量化,虚的部分很多,所以保底协议并不是按照拍摄成本定价,也不是明码标价,就是坐下来谈,私底下的一口价

 

华谊兄弟研究院的陈昌业对南方周末记者说,业内能够保底的电影并不多。全国一年有700多部电影,能上映的在300-400部,真正能够吸引投资者去做保底发行的不会超过两位数,估计也就是20-30部。因为它本身风险很高,而且好电影本来就少,一旦出现就会有很多人抢,价格也会抬高。

 

光线传媒掌舵人王长田也在最近的一次采访中说,“保底发行不会成为主流”,绝大多数类似的项目是失败的。例如吴宇森导演的《太平轮》,有媒体报道乐视影业曾为其保底8亿元,最终影片被分为上下两集上映,累计票房只有2.5亿。

 


 

名导们的金融生意

 

风行电影圈已久的保底协议,在金融介入后,已经逐渐演变成售卖票房预期收益的金融产品。从近几年来同一位导演的作品中,就可以看到金融手法日新月异的变化。


例如周星驰,2013年的《西游降魔篇》与2016年的《美人鱼》均创造了高票房,但背后的金融保底操作却经历了从稚嫩到圆熟的过程。《西游降魔篇》以12.46亿票房夺得了2013年的全国冠军。然而随后,周星驰公司却因不满分红方式起诉了华谊兄弟,成为了上市公司因保底协议开“撕”的首例。协议中,华谊兄弟为该片累计投资8800万元,根据大陆地区发行净收益达到1000万至2000万的三个档次,分别获得90%-70%的净收益。而周星驰控股的崴盈投资有限公司表示,周曾与王中军口头商定,若票房超过5亿,华谊兄弟可给予其票房分红,随后双方多次邮件往来为此确认《补充协议二》,但始终未曾正式签署,最终法院以协议未签字盖章为由驳回了周星驰公司的诉讼。

 



李立猜测,最初保底协议的签署恐怕是因为周星驰心里没底,觉得票房大概只有2亿,自己不能赔了,于是依靠华谊兄弟这样的大公司保底、避险,却没想到最终票房飙到了12亿。

 

在2016年2月周星驰的新片《美人鱼》上映时,他吸取教训,完全改变了玩法。此前与周星驰合作的保底发行方都是传统影业公司,在《美人鱼》的保底协议中,参与者主要是金融类公司,以基金方式运作。保底方为和和影视、龙腾艺都、北京联瑞,后两者通过认购和和影视发行的基金来完成投资。据“娱乐资本论”报道,此次保底金额达到了16亿-18亿,远超《西游降魔篇》的“千万”级别。不仅如此,周星驰此次全国20场路演几乎全部到场站台,一反常态地全程参与了营销和发行环节。

 

另一个更为典型的故事,是徐峥和他的“囧”字头影片

 

《人在囧途之泰囧》是2012年的票房黑马,12亿票房远超年度第二三名的7亿、5亿,至今仍是被津津乐道的票房奇迹。然而对于导演来说,与《西游降魔篇》一样,《泰囧》的收益方式也并不令其满意。

 

《泰囧》的主要投资方是光线传媒和北京真乐道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即徐峥陶虹工作室)。据相关报道,电影上映后,徐峥最终拿到手的仅是为数不多的导演费和光线传媒老板“友情奖励”的10%利润分成。 在2015年上映的《港囧》中,投资方变为香港上市公司21控股和真乐道,发行方为光线传媒。此次,徐峥不仅是导演,还是整部电影真正的资金操盘手,创造了行业的新玩法

 

首先,他以知识产权及个人服务的非现金形式投资《港囧》,获得47.5%的票房净收入收益权。接着,21控股与真乐道签订协议,以1.5亿元购入这47.5%的票房净收入。此时,徐峥已能做到稳赚不赔。

 

同时,在出售收益权之前,徐峥还有一个动作——入股21控股,成为其第二大股东。也就是说,如果票房不如预期,21控股亏钱,徐峥也已稳入1.5亿保底资金;若票房超过预期,他又将获得上市公司的增值收入。

 

以47.5%的票房净收入换得1.5亿收入推算,在徐峥心中,《港囧》的保守票房应在9亿左右。最终《港囧》获得了16.2亿票房,因此,徐峥在当中成功赚到两道钱。从《泰囧》到《港囧》,他完成了从“屌丝导演”到“资本大鳄”的身份逆转

 

在南方周末的采访中,业内人士普遍表示,类似周星驰和徐峥这样的资本“进阶”,主要不是导演自身认识的变化,而是市场力量的改变。“一开始,他能力比较弱,资方给予的话语权少,但一炮打响之后,大量资本会追着他跑。”刘瑞说。

 

阿里数娱总裁刘春宁曾在采访中表示,当年《泰囧》《疯狂的石头》《失恋33天》都是导演拿着剧本“四处化缘”,才最终得以和观众见面。如今这些曾经的“黑马”都已化身为资本圈的宠儿。

 



电影沦为金融工具?

 

既然金融已如此广泛地介入了电影圈,为什么《叶问3》事件的爆发,仍让业内外人士感到震惊?因为它是一种更复杂、更大胆的玩法,若允许其普及开来,电影将从探究人心的艺术作品沦为一种单纯的金融敛财工具。 与潮流接轨,《叶问3》也运用了保底协议和基金发行的手段。它由上海中海投金融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简称中海投)提供10亿元的票房保底承诺,并发布对外募资的电影基金,而这家公司此前正是以股权投资、基金管理为主要业务的。

 

2月24日,两家上市公司同时宣布投资《叶问3》。神开股份(002278.SZ)发布公告,认购该基金4900万(基金首期规模为5000万),并公告若票房达到10亿,公司会拿到8%以上的年化收益率。随后,这家以石油为主业的公司被拉到了涨停板。同日,十方股份(01831.HK)宣布以1.1亿购买55%的票房收益权,股价上涨8.78%。

 

上市公司以外,《叶问3》身后还站着十余家P2P平台(趣逗理财、当天投资、菜苗网络等)及苏宁众筹,它们向公众发布理财项目,筹集资金。

 


很快,人们发现《叶问3》的发行方、保底方、基金发行者及各类募资平台背后的老板,都是上海快鹿集团,它左手倒右手地掌握了整个《叶问3》的资金游戏。追溯过往,快鹿集团在担保、小贷等金融领域根基颇深,近一两年来突然高调进入电影行业。

 

珠江电影集团副总经理赵军近日撰文分析,这次运作的实质是:基金公司和两家上市公司勾结,对一部影片的票房进行了预期很高的保底,然后煞有介事地出售它的预期收益,一批关联公司争相购买,企图一举抬起上市公司的股价,再几十倍地攫取前期投入到票房保底中的投资回报。

 

这场风波的核心在于一部影片的‘票房成就’早在上映之前就已变成了金融产品。”赵军写道。

 

在这一系列金融布局就绪后,3月4日电影上映后却频繁遭遇了票房造假的质疑:同一个观影厅10分钟一场、凌晨仍然满场、工作日影票售罄、票价高达203元……异常情况层出不穷。

 


 

3月18日,全国电影市场专项治理办公室决定,对经查实的3200万虚假票房不予认可,并对有关发行公司、院线、电商、影院等进行严肃处理。随即,上市公司股票遭遇大跌。神开股份5天内从15.08元每股跌至13.25元,直至4月1日起宣布停牌。

 

《叶问3》上映近一月时,累计票房8亿,离10亿元的保底线还很远。资方原本希望通过自己买票房的方式将数据抬上10亿实现收益,未曾想却因为过于嚣张的票房造假导致满盘皆输

 

李立与《叶问3》的香港制片方相熟,他向南方周末记者透露,该片原定于贺岁或春节档上映,但快鹿承诺的保底资金迟迟不交,因此一直拖到了3月。“一部不错的电影,最终居然折在了资金操盘人的手里。”他叹息道。

 

然而,在比中国电影市场发展更为成熟的美国电影业内,却未出现《叶问3》这样的资本游戏。“我跟国外的电影公司也聊过,他们没看懂我们这边的状况,完全想不到还会用这样的方式去挣钱,因为那边的监管十分严格。”一位业内人士说。

 

不像国内市场的主要盈利渠道仍是票房,在北美市场,一部影片的全球票房在总收入里面可能只占1/4,此外是音像销售、付费点播、海外版权销售以及衍生产品等收入,而这些盈利点在国内还没有真正规模化

 

近年来,在美国市场也逐渐有了新的金融玩法,比如“电影期货”:一部电影的票房,可以做多,也可以做空。对于投资了一部片子的公司而言,如果担心票房失败,可以买看跌期货,这样期货的获利还可以对冲投资所失。不过目前开展此类业务的美国公司表示并不准备向散户开放,避免投机过盛。

 

一位互联网金融行业人士对南方周末记者说,在国内的电影金融交易平台,也已经有了类似的产品——把影票当股票来炒

 

(应被访者要求,李立、刘瑞为化名。)

 

最专业的文化产业公众号
精进自己,分享他人文化+互联网+金融见识·态度·深度
交流/合作请加微信号:7759813投稿:whcypl@126.com
长按识别二维码,即可关注
点下方【写留言】表达您的观点和态度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