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清基金的3个净值,避免踏进2个误区
在上一篇文章当中,我们提到了基金单位净值的高低,不能反映基金往常的盈利情况,而要看基金的累计净值。为什么这么说呢?要解释这个问题,我们就要先搞清楚基金净值的含义。
一般来讲,我们会接触到以下3种类型的基金净值:
基金单位净值,说得简单点就是一份基金的价格。
需要说明的是,和股票交易不同,基金申购下单之前是不知道自己以什么价格买了多少份基金的,因为根据规定,只有收市后,才会公布基金单位净值。
有了净值,就能计算出究竟买了多少份额。比方说,基金的单位净值为1元,在忽略交易手续费的情况下,投资者花1万元,就可以买入了1万份基金份额。
需要提醒的是,假如你是在交易日下午3点之前提交申购申请的,那么就按当日的基金单位净值申购。
如果是在交易日下午3点收市后,或者在非交易日才提交申请,那么申购基金的价格是下一个交易日的单位净值。
上一篇文章我们说到,一些基金在满足条件后会进行分红,而且分红的频率是不固定的,在分红之后,基金单位净值就会相应调整下跌。
所以,如果我们这时某基金的单位净值,是不知道这只基金以往的盈利情况的,因为没有考虑基金的分红。这时就要看基金的累计净值,它等于基金单位净值加上历年的基金分红。
如果说某支基金自成立以来从没分过红,那么累计净值就等于单位净值;如果说累计净值大于单位净值,说明这只之前有过分红。所以,累计净值更能反映基金的收益情况。
基金净值
明白了基金净值以及基金累计净值,那么复权净值就比较容易理解了。基金复权净值就是考虑到,有人收到分红之后没有离场,而是拿这部分资金进行再投资的情况。也就是,把分红的因素综合考虑进去,再对基金单位净值进行复权计算。
为了更好的解释这3个净值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小巴举个例子说明:
一支刚成立的基金,在成立初期,单位净值为1,在没有任何分红和涨跌的情况下,累计净值和复权净值也为1。
一段时间后,这只基金进行了第一次分红,分红额为每份0.1元,那么此时基金的单位净值变成了0.9。累计净值为0.9+0.1=1,复权净值仍然为1,累计净值和复权净值不会因为基金分红而变动。
再过一段时间后,这只基金上涨了20%,那么此时的单位净值为0.9×(1+20%)=1.08,累计净值为0.1+1.08=1.18,在考虑红利再投资的情况下,复权净值为1.08+(0.1×(1+20%))=1.20。
也从上面这个例子来看,如果基金分红不离场,也就是选择用红利再投资的方式,持有人持有的每份基金,可以多获得0.02元的收益。所以说,当遇上一只好的基金的时候,不要着急取出红利,选择红利再投资,也是一种策略。
基金净值,是衡量一只基金好与坏的标准之一。那怎样的基金才算是好的呢?有的人认为净值低的。如果是用股票的思维来看的话,确实价格低的比较有优势,买入价格低的就好像是在低位捡便宜。
于是把这种思维转变在基金上,净值超过2元的基金都会觉得太贵,更偏向于购买净值为1元,甚至在1元以下的基金。
事实上,这是一个误区,股票有被炒高的可能,但基金是不可能被炒高的。基金的净值就代表了它的实际价值,这就好像2元一个苹果和30元一箱苹果(一箱有15个苹果)是一样的道理,哪个会更便宜?其实单价都是一样的,一分钱一分货。
净值高的基金往往更能体现该基金的实力,反而是那些净值过低的基金在投资的时候要格外小心。
比如说,A基金与B基金同时成立,初始的单位净值是1元。
运作一年后,A基金的单位净值达到了2元/份,而B基金的单位净值只有1.2元/份。如果说按这样的增长率,再过一年后,A基金的单位净值就能达到4元/份,而B则是1.44元/份。
如果说,在一年前为了贪便宜而买了B基金,那么收益率就会比买A基金少很多。
所以在购买基金的时候,我们不能贪便宜,反而要注意考察它在同类型基金当中的收益表现,是不是因为收益太差导致了净值过低。
还有一些贪便宜的人,在新基金刚推出的时候就抢着去认购,认为新基金净值低,风险小,上涨空间大,而且申购费率比较低。
事实上,新基金存在很大的风险,因为缺乏历史参考数据供我们参考,和同类型的基金进行比较判断。如果碰巧这位基金经理还是新人,那么我们就无法了解他的投资策略和投资能力到底如何,而这些不确定性就会加大投资的风险。
另外,新基金还有建仓成本。基金成立以后,会马上在市场上购买大量的股票建仓,因为购买金额比较大,股价就会被推高,所以购买的成本也相对更高了。
其实对于开放式基金来说,是不愁买不到的,所以我们不用急于去认购,可以在基金成立1年,甚至是更久的时间以后再去申购。
总而言之,投资基金不能只看价格“贪便宜”,要观察足够的时间,看看基金的收益率到底在同类之中表现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