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工作,是债还是股?
今年大学毕业的表妹,求职的时候广撒网,多敛鱼。
不过近来,她在两份offer之间犹豫不决。
一个是回城镇当老师,另一个是留在一线城市做电商。
家里希望她回去工作,所以在之前就让她考了教师资格证。毕竟教师这份职业,在家里人看来体面,收入不错,又比较稳定。
而她学的实际上是电子商务,做电商的话专业更对口,但她又担心,如果业务做得不好,在一线城市混不下去。
这应该是很多人都遇到过的一个问题:
到底是选择一份收入稳定的工作,还是一份有望进阶高收入,但变数较大的工作好呢?
假如把工作看作是一份资产的话
根据能够带来的现金流
可以将这份工作归属于——
偏债性工作VS偏股性工作
偏债性,指的是类似债券那样,波动相对较小;
偏股性,则是像股票那样容易大涨大跌,波动较大。
如果这样来看的话,偏债性工作就是每个月的现金流收入比较固定,通常不会有很大的起伏,比如,教师、公务员、国企、事业单位之类的岗位工作。
如果月收入不稳定,在一个较大的阈值范围内波动的,则是偏股性工作。比如,保险业务员、导游、房地产销售员等等,薪酬和销售业绩挂钩,或者会随着销售季度的旺季和淡季,产生大幅度的变化。
通常来说,大多数人都不太喜欢冒险,更倾向于拿稳定的工资,也就是偏债性工作。所以,每年上百万人挤破头也要考公务员,进入编制内。
不过小巴认为
咱们找工作不该只关注收入稳定
更要关注这份工作
能否带来个人的整体增值
说白了,就是你能从工作中得到的,包括知识和技能的提高、人脉圈的拓展等等,这些对个人价值的提升。
换句话说,工资是其中一个部分,但绝不是我们唯一考虑的因素。
这其实也和投资类似,我们不仅仅是考虑产品的风险性,还要考虑流动性、预期收益、平台信誉度等等,综合多方面的因素,来挑选符合自己需求的产品。
如果把自己在一份工作上所获得的东西,看作是一个整体的综合收益,那么咱们可以通过一个方式来大致判断,这份工作所能回馈给我们的价值有多高——
那就是“乘数效应”。
这实际上是一种宏观的经济效应,是指某一变量的增减,引起经济总量 变化的连锁反应程度。
咱们简单理解,就是因为条件变化,导致结果变化幅度的大小。
举个例子,假如政府的支出增加100万元,因为其中各级的连锁反应,最终引起GDP增长了300万元,那么乘数就是3。
那在一份工作中,所在行业的发展、企业的模式、团队的协作程度等等,就是我们个人增值的乘数。
乘数作用越大,就越有可能拉动我们个人整体价值的提升。
比如,你可能当了公务员,但若是就此沉浸于安逸的工作环境中,不思进取,同时,你身边的每个人都只看着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就算你拿的是稳定的工资,但你的工作能力没提升,个人整体价值就不见涨;
而你的同学,可能进入了一个互联网初创企业,强调效率和协作,虽然公司变数比较大,也会面临失败风险,但他也因此得到了高效的操练,积累了有用的经验,个人整体价值一步一个台阶上去了,不可同日而语。
当然
每个人看重的东西不一样
咱们当然得有公务员
切实为人民服务是不是
不过小巴想说的是
“求稳”这种想法相对来说
实际上没有你预想中那么“稳”
现在没有什么永恒的铁饭碗,在当下这个变化极快,而且还越来越快的时代,别说工作岗位了,行业的起伏也可以是非常迅速的,特别是在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开始应用之后。
其实所谓的稳定工作,不单是指能够带来充足的经济收入,提供生活保障,还有不用担心失业的问题。相比较来说,后者的意义更重要。
不过,利用一个特定的工作岗位,来给自己打下不会失业的包票,其实是不靠谱的,就像一个女人把自己的终身幸福,全部系在男人身上,你依赖的始终是外部因素。
有一句话你应该听过,世界上永恒不变的,就只有变本身。
如果回归自身,那么你想的应该是,自己要有足够的实力,不论走到哪里都有饭吃,饿不死自己。
罗胖曾经提出过一个很形象的概念——“U盘化生存”。
我们每个个体就是一个U盘,而提供工作岗位的平台,就是电脑这类的工具。
一旦电脑死机,没有办法运转了,U盘并不会跟着坏掉,而是随取随插,可以拿到下一台电脑上继续使用。
同样的,如果我们有类似U盘这样的性质,就不必担心公司倒闭或被裁员的问题,随时可以投入到下一份工作中。
说白了,就是你能不能提供更多别人无法取代的价值。如果不能,那么你很有可能就被替换掉,可能是另外一个人,又或者是机器。
小巴觉得,无论你是选择偏债性,还是偏股性的工作,投资自己这点是不会错的。如果你足够优秀,不管你干的什么工作,都能够创造更大的价值。
你现在从事的
是偏债性还是偏股性的工作?
你平常又是如何提升自己的呢?
相关热文推荐给你
(点击以下图片直接查看)
加上星标
可以更快找到理财巴士喔~
理财巴士发布时间 20190726
本公号原创内容版权归理财巴士所有
转载请注明:
文章来源:理财巴士
微信公众号:LicaiBUS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文章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