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雅利安人的遗产

2018-01-22 陈兴杰 菁城子


印度位于印度洋北部,与阿拉伯半岛和非洲隔海相望。印度看似是隔绝的地理单位,实际上它距离早期人类文明的中心,并不算遥远。季风盛行的印度洋加快了人类迁徙的脚步。印度是交汇聚散之所,各种古民族纷自沓来。


这里有皮肤深黑的尼格罗人,他们身材矮小,鼻子扁平,头皮呈波浪状,与非洲黑人颇为相似。很可能,他们是从非洲第一批抵达印度的民族。土著居民中,还有澳大利亚人种的人群。他们皮肤为棕色,头发卷曲,介于黑人和黄种人之间,与今天大洋洲土著相似。


印度人数最多的土著当属达罗毗荼人,他们是前两种民族与南亚周边民族的混合。


早期的印度民族混合杂居,人少则相安无事,一旦繁衍变多则厮杀争食。印度大概有过公社文明,不过早已没落。这里没有强大的组织和成熟的文明,更谈不上文明的自觉。一切随遇而安,散沙似生存。用刘仲敬的话语,这时的印度人更像文明废墟上的遗民。


雅利安人改变了这一切。雅利安人是古代游牧民族,他们活跃于公元前两千多年前,地点在今天的中亚草原。关于这支民族更早的起源,实在难以说清。大概气候所迫,雅利安人的一支进入伊朗高原,成为今天伊朗人的祖先。另一支翻过帕米尔高原,穿过印度西北山脉豁口,入侵到恒河流域。从此以后,雅利安人成为印度的统治阶层,持续了将近两千年。



南亚次大陆


征服印度的雅利安人数不多,军队最多数万。他们面对的可能是多达百万的印度土著。凭借先进干练的军事组织,雅利安人在南亚如铁犁铲地,所向披靡。中亚是游牧民族的战场,那里早发育出成熟的游牧帝国,其军事能力不是焕散的印度人所能比。在被征服者看来,高头大马的中亚白人宛若天神,从一开始就没像样的反抗。印度土著心安理得地接受雅利安人的征服。


我们今天熟知的印度传统文化,大部分是从这时候算起。比如说令人捉摸不透的梵文化,各种湿婆跳神的印度教文化,印度北部通行的印地语,都是雅利安人的遗产。当然,还有印度的种姓制度。


这是一套柔软顺从,安于现状的观念。一开始,种姓制度并非是为了歧视和压迫,而是出于征服者实用。雅利安人太少,他们想管理印度,就得对人数众多、成分复杂的土著识别管理。按照不同民族,不同肤色区别,判定贵贱,划分职业,以保持秩序稳定。种姓内自动传承职业,世代不变。这简直就是《理想国》的人间现实版。


雅利安人采用宗教话语并加以神话发挥,将原本作为行政之用的种姓制度,变成理论体系,文化习俗。负责编造话语体系的祭司或宗教学者,他们是婆罗门,位于种姓制的最顶部。雅利安军事贵族即刹帝利,他们处于第二等级,与婆罗门构成政治与精神的同盟;第三种姓是吠舍,他们大概是雅利安人征服印度早期,所接触到文明程度较高,有私有财产的农工商业者。第四种姓以贫民为主,他们是第四等级的首陀罗阶层。四大等级之外,有从事制革、屠宰、扫厕、埋葬等行业的“贱民阶层”。


不同种姓之间,互不通婚,互不交往。最开始只是行政管制,很快地,统治者就发现这种制度的好处:通过神话传说告诉民众,你们的命运是神定的,无可改变。这将大大削弱民众的反抗意识。在普遍文盲,民众愚味的时代,神的观念最有市场。处于高等级的知识分子,他们世代传习文化,为维护本阶层利益,也会自觉维护这套观念。


也有一些伟大的反叛者。释迦牟尼创立佛教,主张众生平等,这对种姓制度是很大冲击。不过,佛教更多强调民众在人格和智慧上的平等,对于种姓制度的本质——职业枷锁,并没有很深入地批判。佛教很快在印度衰落下去,远走他乡,在东亚和东南亚发扬光大。直到今天,印度 49 30625 49 15089 0 0 1496 0 0:00:20 0:00:10 0:00:10 3420 49 30625 49 15089 0 0 1314 0 0:00:23 0:00:11 0:00:12 3003依然是印度规模最大的宗教。


种姓制度所遭受到的最大挑战是伊斯兰教。自穆斯林入侵,很多底层民众纷纷皈依伊斯兰教。伊斯兰教是主张“四海之内皆兄弟”的平等主义宗教,对深受等级之害的印度而言,可以说魅力无穷。不过,古代印度从未统一,穆斯林活动基本只及于印度上层,印度种姓制度依然稳固。


印度遭受中亚民族入侵,一波又一波,宛如潮水。主要的原因在于,印度距中亚草原民族兴盛的地方,实在太近。翻过开伯尔山口,就是一马平川的开阔地,肥沃的恒河平原。这里拥有富庶烂熟的农业文明。面对马上民族,印度农耕者难以组织起有效抵抗;另一方面,种姓制度使印度社会失去活力,整个社会割裂分散,缺乏文明向心力。遭遇入侵之际,往往是印度统治者迅速崩溃瓦解,而底层民众安之若素,逆来顺受。


与之形成强烈对比的是古代中国。从古至今,中国一直是阶层流动剧烈的国家。所谓天子,谁都知道那是糊人的话语,真正深入人心的,乃是“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天子宁有种耶?兵强马壮者为之耳”的观念。可以说,中国民众没有被等级制麻醉,制度安排上,统治者注重打破阶级分层,科举制就是重大的发明。


此外,中国民众很早就形成文明自觉。读书人懂华夷之辨,捍卫中原礼仪,民众迁徙到边陲要读书耕地,播洒文明火种。中国有早熟的统一传统,历代统治者都在“争正统”,这些措施客观上都起到凝聚作用。中国古代看似“一盘散沙”,民众老死不相往来,可是一旦有事,都是同声相应,同气相求,显著的文明共同体。这种文明自觉,恰恰是印度一直所没有的。不得不说,人为制造封闭和割裂的种姓制度,要负很大的责任。


历代统治者征服印度后,他们都会惊讶地发现:种姓制度真是天造地设的愚民良方。民众被隔离在不同职业,代复一代传承;等级制使民众互相监督,哪怕是底层首陀罗阶层,他们面对贱民阶层,他们也会成为种姓制度的守护者。


经过长期发展,种姓制度也有进化机制,比如说梵化。低种姓的群体,他们在拥有一定经济地位后,可以学习婆罗门生活方式,由“不洁”变为“洁净”,实现种姓上升。梵化看似打破了刻板的种姓阶层制,实际却更加巩固这个制度。梵化上升的阶层,他们有强烈动力维护特权。种姓制度使印度失去活力,它是印度社会进步的一大阻碍。


种姓制度是印度传统文化,雅利安人的遗产。很难想象,一项如此不合理的压迫性制度,居然能绵延三千多年。1947年印度就从法律上废除“种姓制度”,宪法明确规定:“任何人不得因种姓、宗教、出生地而受歧视”,事实上这项制度仍在发挥着影响力,尤其是市场经济不发达的农村,这种来古老的恶习仍在阻碍人群正常往来,徒劳造成隔绝和对立。


没有西方观念冲击,种姓制度会维持多长时间呢?我想,再绵延三千年都不为怪。一个常见的误解是,哪里有压迫,哪里就会有反抗。事实上,压迫(尤其系统性压迫)并不带来反抗本身。只有反抗的观念,才会带来改变。思想的力量总被低估,而思想转变往往是最难的事情。


相关文章阅读

印度经济改革不容易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