煎蛋到底有多难?
从幼儿园大班开始,每个人就已经熟悉如何在美术作业中画出一个煎蛋:外圈是白色椭圆形,正中间一个黄色半球体,这就是它理所应当的样子。
但99%的人活了二三十岁才终于意识到,别说做了,自己小时候画的那种煎蛋,这辈子见都没见过。
图片来源:@赵托尼
因疫情隔离的石家庄同学小杜,平生第一次操弄锅铲就明白自己一直在被世界愚弄:
土豆根本就切不成饭店里那种细丝,西红柿炒蛋也根本做不成饭店里那么浓稠,以及到底多少是适量的盐?
但真正让她信仰崩塌的是煎蛋。明明在动画片里点个油敲个蛋就能完成的东西,她整整做了一打黄白色史莱姆。
天天上小红书让小杜对煎蛋的PTSD愈发严重。似乎小红书上的每个人都会煎蛋,人家还能煎爱心蛋、煎双黄蛋,以及用火腿肠和洋葱与鸡蛋进行炫耀式的组合。
一个小红书女孩的晨间生活标准是:能给男友煎蛋,抓住胃又抓住心;能给孩子煎蛋,做一个完美妈妈;再不济,也得有个愿意给你煎蛋的男人。
对于小杜来说,上面每一条都是暴击。
煎蛋因其名字的谐音而具有强烈的迷惑性。煎蛋网的老总sein最开始把自己的网站叫做“简单”,意思就是想做一个最简单的信息爬虫网站。
所以总有人觉得煎蛋就是这么简单,你说会煎蛋还不如说你会煮方便面。外卖里两块钱一个单点不送,手抓饼都比它有面儿。
做这道菜甚至连锅都不用。社会新闻版块永远不缺“气温破纪录,路面可煎蛋”,每年夏天都有无数好事者在井盖、柏油路、发动机盖上打下一颗蛋用以佐证气候变暖。
您瞧,井盖都会做饭了
人类对煎蛋太缺乏尊重了。
蛋白无害的外表让它显露出虚假的可塑性,总有人连厨房都没进过就觉得自己能拿鸡蛋搞点艺术创作了。
直到他们从淘宝几块钱买的模具上往下抠鸡蛋渣的时候,才会知道这玩意有多桀骜不驯。
“本来想给小孩做个煎蛋当早餐,结果给孩子吓哭了,跟幼儿园请了半天假。”
实际上,煎蛋也许是这个地球上最难做的菜式之一。没有任何一个资深厨师会小看这道菜,里昂的厨师学校结业考试最后一道压轴菜就是它,有的人还为此专门出书。
图片来源:@赵托尼
单纯点个油敲个蛋只会让你获得蛋白质做的屎,要得到最基本的形状,得在离锅底3-5厘米处轻轻打开蛋壳,并忍受由此带来的灼热。
油量也非常关键,油少了会扒锅、油多了就成了炸蛋。
而有经验的人会告诉你,真正决定成败的是锅的热度,温度太高神仙都救不了。
小红书上的“爱做饭的芋头SAMA”用视频揭露了煎蛋的真相:想做出小时候画的那种效果,靠的根本不是煎而是焖,焖的时间,完全靠经验。
而如果不是用新鲜的鸡蛋,上面的一切都白费
就算开头很顺利,新手在鸡蛋下锅后半分钟内也都会面临一个无解的局面:到底要不要把鸡蛋翻过来?不翻,下面已经糊了,翻,上面的蛋黄就会完全失控。
在翻与不翻之间,你又毁了一个蛋。
年轻人的厨艺之路大多始于可乐鸡翅,听上去倍儿有面子,而且怎么做都不会失败。但到最后,这些路都会终于煎蛋。
煎蛋的难在于大家都以为它不难,快节奏的都市生活让人对做菜失去了基本的耐心,以为花个几十秒把鸡蛋搞熟了就算会煎了。
但想做好煎蛋首先得学会把火调小,最后的成功度取决于你入定的深度——这才是入门,真想学,你得先练半个月筛鸡蛋清。
这让煎蛋完全变成了一种玄学
煎蛋代表了做菜的二元对立统一:它备料最简单,但它做起来最难。就算你看了所有教学视频也不可能一蹴而就,距离真正煎出一个完美鸡蛋,你还差100颗练习。
不用妄想换口好锅或者买个煎蛋神器就能解决问题,煎蛋的存在本身就在暴打消费主义。这事没有捷径,你下多少工夫就得到多少成果,跟操蛋的人生一样。
蔡澜关于煎蛋写过数篇文章,在《一个完美的蛋》里,他仅从这道菜就洞察了成龙不会做饭,因为成龙在下油之后立即放蛋,不用吃就知道煎出来是硬的。
真正会做的是泰国街边的小贩,“用炭炉慢慢煎,煎得蛋白四周围发着带焦的小泡,最香了。”
也正因如此,小红书上那些轻轻松松晒煎蛋的人其实哪个都不轻松(从没见过哪个人晒自己焖了一锅大米饭的)。你能看到的只是这些人做出来的成果,他们背后下的功夫,只有懂的人才懂。
尤其这道菜总是在早晨出现,试想一下,如果一个人肯一大早起床,处心积虑地只为了能给你煎一个外形完美,嫩滑润口的蛋,他说不爱你,你能信吗?
带你吃西餐的男人只是馋你的身子,给你煎蛋的才是真想娶你
所以,那些在小红书上晒煎蛋的人,你也应该明白,他们晒的根本不是一颗鸡蛋。
这道充满哲学意味的菜,是一个人对生活用心程度的上限。小杜后来心里也平衡了,自己没用心,就别怪人家炫耀。
2020年,年轻人们第一次进厨房,开始研究做菜的火候、琢磨备料的技巧。用心做点外卖里你看不起的东西,成了我们对抗赛博时代无力感的最后一种武器。
痛定思痛的小杜惊讶地发现,小红书上晒煎蛋的行为已经从散兵游勇变成了有组织有纪律,还叫我去强势围观。
煎蛋的人文价值必须被广为传播,小红书号召全体博主在2月3日晚9点到10点间,用一小时时间晒出自己为爱人做的煎蛋。
每个人都可以用自己的蛋向爱人表白。当然,真正刷过活动视频后我才发现,很多人晒菜并无明确指向——所以看见别人的蛋也算我被表白了。
有记载以来,这是人类第一次对煎蛋给到如此盛大的尊重,我必须借今天这篇稿子让你关注一下。
其实这道菜本身并无高低,重要的是你在上面倾注了什么。蔡澜那篇文章结尾说:“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熟度。”千奇百怪的煎蛋后面,全都是人生。
而今晚这场全民参与的“煎蛋狂欢”,也许就是2021年初最有人情味的一个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