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先生二三事(胡文仲)
——小编语
许先生离开我们已经近一年了,但他的音容笑貌似乎仍在眼前。我清楚地记得我和他一起出席的最后一次会议。这是九三年夏天国家教委考试中心召开的一个会,他当时身体已经不太好,许太太劝他不要出席,但他还是坚持要去。我们同坐学校的车去香山卧佛寺饭店,路上他有说有笑,问司机小谢的女儿是不是已经参加了工作,问我最近在做什么,几乎看不出他有什么不适。在会上,大家见了他都很高兴,广州、上海来的同事走上来问长问短。会议开始后,他应邀发言。他认为全国统筹各类考试是个好的想法,但他也提出了可能出现的问题。他的思路很清楚,不过我们也注意到他把个别原来十分熟悉的同志的名字搞错了,而且一直未能改正,这对于记忆力极好的许先生来说是很反常的。上午的会结束后,他吃午饭时已经显得很疲劳,饭后体力更加不支。他在桂诗春教授的房间里小憩之后,我们决定返校。没有想到这是许先生生前出席的最后一次会议。从他抱病与会这件事上可以看出他对外语教育事业的无限热忱和对于自己的严格要求。
许先生对人对事要求严格在北外是出了名的。他主编的英语课本1963年出版,历经三十余年而不衰,为国内外所罕见。这与许先生重视课本的质量和严格把关分不开。他认为课本应该有比较丰富的文化内容,课文的文字要精炼,经得起推敲。与他合作编写课本的教师无不知道他对课文要求之严。他拿到课文的原材料后总是不厌其烦地字斟句酌,一改再改。校样出来之后,他仍然改动很多,有时甚至改得满篇皆红。许先生写文章也是如此,即使文中有一点不确之处,他都要审慎地查清,修改到自己满意为止。
对于他人的文章许先生同样要求严格,他提倡文章写得严谨,反对一般化的议论,对于一些模糊的词语十分反感。他不轻易称赞别人的文章,但当他真正读到好文章时,不论作者是知名学者或是名不见经传的年轻教师,他都满腔热情地予以表彰,而且不断向人推荐。他主张科学研究的题目要小,做得要精,要有数据,要努力做到言前人之所未言。这一切主张在他主编的《外语教学与研究》杂志中得到了最好的体现。
许先生不仅写文章极为用心,讲话也无不经过仔细的准备。在他担任英语系主任期间,每逢全系开会,他都要仔细考虑,不论用中文讲或是用英文讲,他都十分注意讲话的技巧和用词的准确,讲究讲话的效果。每次出国讲学,他更是很早就开始准备,讲稿都是手写,写在十六开的大纸上,写出之后一再修改。
许先生的另一个特点是对于新鲜事物总是抱有极大的热情。在六十年代中期,社会语言学在国际学术界刚刚确立它的地位,许先生已经注意到这门学科的重要性和巨大潜力,在北京外国语学院英语系研究生层次率先开出这门课程。对于国际上新的学术动向,他总是十分注意。除了阅读国外出版的学术刊物外,他还经常与学术上有造诣的同志交流。林学洪同志过去长期负责学报的工作,之后又担任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的总编,掌握多种外语,中文修养也很好,对于语言学钻研很深。许先生经常和他谈语言学方面的动向,在学术问题上与他切磋,听取他的意见。对于从国外访问归来的教师,他经常要问到国外学术界和外语教学界的情况。我在1987年6月作为国家教委英语教学考察团的成员访问英国,考察了英国19所大学、语言学校和测试机构。回国后,许先生询问了访问的情况,对于一些细节极有兴趣。谈完之后,他又约我为《外语教学与研究》写稿,这就是以后发表的《英国外语教学的格局与变化》。八十年代初,黑龙江大学的贾玉新和他的同事编出了一套功能法英语教材,许先生看后大力向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推荐,使之迅速得到出版,而当时我国外语界大多数教师对于功能法还十分生疏,所知甚少。对于广州外国语学院李筱菊教授和她的同事从事的交际法教学试验他也很关心,经常了解进展情况,对于李筱菊教授的工作他常常在会上会下讲一些鼓励的话。
另一点给人印象深刻的是许先生对于人才的培养极为重视,对于年轻同志的点滴进步他都感到由衷的高兴。北京外国语大学原来没有博士后流动站,在许先生的大力争取之后,国家教委才同意设立。他利用流动站吸收了从国外归来的人才。经过流动站的几位博士目前在国内各自的岗位上都发挥着很好的作用。他对于年轻同志的职称和生活十分关心,有时亲自去找各级领导,为解决他们的职务提升和生活困难奔波,向有关的领导反映意见。有一位学习成绩优秀的本科学生毕业后因故不能在北京分配工作,在他本地也找不到合适的工作,处境困难,许先生知道以后,决定破格将他招入语言所,并专门为他安排了学习。后来这个学生学习勤奋,考进了一所名牌大学作研究生,从事他自己所喜爱的专业。许老了解到年轻教师工资低,生活因难,于是专门找了商务印书馆的领导,向他们要了一笔钱放在财务室,作为帮助年轻教师的经费。他对于学校职能部门一般干部的境遇也深表同情,有时甚至拿出自己的部分工资帮助他们。
许先生过早地离去了,但他的严以律己宽以待人的精神长存。
许国璋先生生平简介、主要著述及其他当代外语名家对许国璋先生追念之文,请点击下方链接查看:
许老其文
斯人已逝,遗风永存——追思外语界良师益友许国璋先生(胡壮麟)
11月6日-11月14日,我们将每日陆续刊登桂诗春、胡壮麟等外语名家对许国璋先生的追思之文,欢迎持续关注。还未关注我们的朋友,请点击文章标题下方蓝色字体“外语学术科研网”订阅。
【声明】文本版权归外研社所有,其他任何学术平台若有转载需要,可致电010-88819585或发送邮件至research@fltrp.com,我们将帮您联系原文作者协商授权事宜,请勿擅自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