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众媒狂欢:艺术的,太艺术的

2016-06-22 ArtWorld 艺术世界ArtWorld

不知何时起,我们突然发现自己既是信息的接收者,又是信息的创造者、分类者和传播者,我们自动变成“媒体”,成为分享我们本身的“新闻”途径。


学者说,这就是 We Media。


此时此刻,我们正在经历着一场互联网背景下的 We Media (众媒)狂欢。



如同那个众神把酒狂欢的时代,没有中心与边缘的界限,没有精英与大众的区分,再来听听当下这个时代的种种呼声:去中心化、垂直化、场景化、降维、平权、下沉、自适……简直与神话里如出一辙,我们正在经历一个主体(我们)创造性、人格化和多元化显现的时代格局。


这个众媒时代创造了一种信念,那就是人和人只能或必将互为资源。


在这种信念的驱策下, 我们决定用一本杂志去探讨互联网+艺术气候里的“自媒体”现状,与此同时,我们也决定对杂志(纸媒,这种“老旧”的媒体),进行全新的改变。


先说改变。


我们挖掘阅读的趣味,增添了(1)可撕的全英文小册子、(2)展览全图拉页:


▲小册子以全英文界面概述当期主要内容


▲拉页以全图形式展现当期某个重要展览


同时,杂志由原先的 210*285 瘦身为 185*260,封面由一张完整的作品图覆盖:



▲瘦过身的 Size,美过颜的 Cover

保持不变的是杂志对专题策划的重视,我们把每个专题当作一个独立的 IP 来对待和培养,希望读者能够静下心来,进行一场间断或者不间断的“长读”。



▲本期“长读”对三种不同类型的艺术自媒体

进行数据调研和深度访谈


本期《艺术世界》“艺术自媒体”中,你可以看到 144 页杂志被清晰地切割成为“长读”、“展评”、“人物”、“做书”四大栏目版块。



长读艺术自媒体



我们精选了 8 家艺术自媒体:与艺术狗讨论艺术衍生品和互联网的 IP 现象,与顾爷聊如何通俗地普及艺术,还有成功地将艺术大众化的意外艺术、注重影像表达艺术的 Action Media、利用微信灵活即时的通讯平台和强关系的人际圈进行艺术品微拍的姐夫拍、将手机平台当作艺术现场的文化馆分享绘画作品为主的绘画艺术坏蛋店,以及线下与线上多平台展示、与大量参与者合作的展示癖(直播计划)


此外,我们还提供了关于梅特卡夫定律、影响力方程式、微信公众号发展小史、互联网思维、热门发布时段、标题策略等新媒体运营小贴士。



展评扫描全球 13 个重要展览


西蒙·斯塔林

英国诺丁汉|诺丁汉当代艺术中心

2016 年 3 月 19 日 - 6 月 26 日




2005 年特纳奖得主的西蒙·斯塔林,一直非常强调创作者的主观感受,他注重表现观念艺术,更注重作品中所展现出的思维轨迹。特纳奖获奖作品,是一个关于他自身的故事,也是一个将棚屋改造成船,又变回棚屋的艺术性创作。


情绪供应链

英国伦敦|扎布卢多维茨收藏

2016 年 3 月 19 日 - 7 月 17 日



展览探讨在当下这个大量仰赖电子传媒、资本主义蓬发的时代背景下,人的主体意识与情感是如何被形塑、生产与传递的,以及这其中产生的挣扎与冲突。


托马斯·萨拉切诺:在轨

德国杜塞尔多夫|北威州 21 世纪艺术收藏馆

展期持续至 2016 年 6 月 30 日



托马斯·萨拉切诺完美地将艺术和科学结合在一起,建筑师出身的他,在作品中更多地表现出一种艺术和结构的抗衡。《在轨》是艺术家对蜘蛛网的结构进行模拟,并以我们自身作为尺度将其放大所构筑出的一个奇观。


直播——勒梅特夫妇影像艺术收藏展

中国上海|上海喜玛拉雅美术馆

2016 年 5 月 5 日 - 6 月 26 日

 



直播一词总是与现场有关,它转录、传递现场的同时,也似乎弱化、消解了现场感。一个影像作品展是否可以被直播,也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托马斯·费因斯坦:灵赋

中国上海|新时线媒体艺术中心

2016 年 3 月 26 日 - 6 月 26 日



“灵赋”所带来的思考是面对这个被技术撕裂的现实世界,我们应该如何处理各种二元对立的关系。



人物Christian Boltanski 口述



1944 年出生的 Christian Boltanski,是法国最重要的当代雕塑艺术家、摄影艺术家、画家和电影制作人。身为犹太人,童年又经历了世界大战晚期,Boltanski 格外珍视逝者和普通人的生命,他收集普通人的心跳和照片,以艺术家超乎寻常的敏感留下了这些原本轻易被遗忘的事物,在他看来,艺术家不是职业,艺术让他可以坦然面对死亡


本期人物来自 Boltanski 口述表达了他在艺术创作中的创作立场,以及他对人生的独特思考。



做书鲁小本



有一个和其他人很不一样的特征是一种什么体验?身高 2 米的荷兰小伙把这种感觉做进了一本书里。除此之外,他还站在艺术家的角度,表达了艺术家书和设计师制作出的传统读本之间的相对差别。



衍生品We Art Media 刺绣帆布书袋



如果你喜欢书或杂志,那你也会喜欢我们设计的这款帆布书袋,我们 We Art Media 字样绣在书包正面,这不仅带着一份媒体人的荣耀,更怀揣着向大众科普艺术和书籍的责任感。


现在就开始关注艺术世界公众号,分享本文到朋友圈并截图发送至后台,我们将抽出 15 位读者,送上帆布书袋和杂志。


在我们的微店“艺术世界小仓库”里,你还可以轻松购买 We Art Media 刺绣帆布袋(38 元) 和《艺术世界》“艺术自媒体”(20 元),戳左下“阅读原文”,更可享受组合优惠价


猜猜多少钱,绝对超值哦。





《艺术世界》 308 期

2016.06


艺术自媒体

We Art Media


全新上市






戳左下【阅读全文】

进入小仓库,即刻优享组合特惠价!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