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IMEI ARLES 2016 / 现场亮点收录
2016 集美·阿尔勒国际摄影季已于 11 月 20 日在厦门集美开幕。摄影季囊括了共计 30 多个展览项目、近 2000 件艺术品,同时举办众多相关讲座、放映等活动。全面呈现了一场具有国际顶级水准的摄影盛宴。
年度阿尔勒单元
EXHIBITION FROM ARLES 2016
Toiletpaper / 厕纸 :“空降”集美的独立影像
本届摄影季从法国阿尔勒空降而来了 8 个最为重要的展览项目,共包含 700 余件作品。其中,当代艺术家卡特兰和摄影师法拉利共同创办的《厕纸》项目以大型户外装置的形式呈放于集美新城市民广场,这些颜色饱和又随爆炸性的图像看起来似乎过于完美,并同时激起有关恐惧与视觉快感的情绪,观众在进入展馆前就已被吸足目光。
厕纸 展览现场
Toiletpaper Exhibition Scene
-
丛林秀:Yann Gros 的亚马逊丛林日记
瑞典艺术家严 · 格罗斯在 2015 年的出版物《丛林之书》(Le Livre De La Jungle)在 2015 年获得法国阿尔勒摄影节手工书大奖,并于 2016 年夏天正式出版。今年的集美 · 阿尔勒国际摄影季,根据这本旅行日记 / 短篇故事集延伸为一个探索亚马逊隐秘事迹的展览:《丛林秀》。
现场灯光昏暗,作品以巨大的自制木质灯箱的形式堆砌着错落于展场,观者在其间进行了一场潮湿、隐秘而浪漫的视觉漫步。
丛林秀 展览现场
The Jungle Show Exhibition Scene
阿尔勒发现奖单元
ARLES DISCOVERY AWARD
贝尼 · 比朔夫(Beni Bischof)
——由斯蒂凡诺·斯托(Stefanno Stoll)提名
“我可以在廉价小说、时尚杂志、广告和虚拟世界中找到我需要的素材。我想打破社会中所谓‘高端’和‘专属’的幻觉,展现它慌乱的一面。”
贝尼 · 比朔夫是一个无法归类的视觉艺术家。他用黏土、金属甚至口香糖创作雕塑作品,用手指勾勒水彩画的线条。在他的幽默中,其灵感来自于从原生艺术到圣高尔香肠的任何、事物。他大量挪用网络或传统媒介上的现成图像进行摄影创作。那些多产、混乱、叛逆而又有趣的作品,包含了他对复杂的社会现象的自由解析。
贝尼 · 比朔夫 个展现场
Beni Bishof 's Exhibition Scene
-
萨拉 · 茨维纳尔(Sara Cwynar)
——由斯蒂凡诺·斯托(Stefanno Stoll)提名
“我的作品着重表现曾经熟悉的事物如何变得陌生,曾经被珍爱的东西又如何失去光彩。”
茨维纳尔的作品是摄影,亦是装置和影像回收的融合,她十分关注新旧摄影技术的冲突。借用一些通常是来自跳蚤市场或网络上的现场材料,利用最新的影像技术:扫描、照相、数码合成,乃至影像与事物的拼接,创造出一系列时空错落的视觉图像。她的创作在重新给这些过时的影像注入意义的同时,也揭示它们的平庸无奇。
萨拉 · 茨维纳尔 个展现场
Sara Cwynar 's Exhibition Scene
集美 · 阿尔勒发现奖
JIMEI×ARLES DISCOVERY AWARD
梁半:上帝之手
( 2016 集美·阿尔勒发现奖 提名奖获得者)
——由海杰提名
在这个系列视频中,他利用其中交织的图像和现实之间的互文关系及各种后网络艺术中散落的符号基因,编织和重组出新的剧情,这些剧情幽默、调侃又不乏诗意,并且夹杂着批评。
梁半 展览现场
Liang Ban 's Exhibition Scene
(完整视频可在公众号“文化馆” 2016-03-07 发布的 梁半 | 上帝之手 上观看)
-
李郁 + 刘波:死机
——由海杰提名
李郁 + 刘波向来是探讨摄影及其所生存的媒体环境。在最新的作品《死机》里,他们不再像之前创作那样排演,虽然也是以报纸新闻为蓝本,但直接借用电影《复仇者联盟》里的几帧在画面人物都具有不同面向的镜头,模拟死机的循环往复的抖动状态,看上去像是一张静照未完成的过门 ,这是摄影在这个时代的精准隐喻,而在 9 分钟播放时间里观看这个抖动图像形成的 3D 视觉感受,又使我们回到柏拉图“洞穴”隐喻所指的图像的幻觉里。
李郁 + 刘波 展览现场
Li Yu + Liu Bo's Exhibition Scene
-
刘思麟
( 2016 集美·阿尔勒发现奖 大奖获得者)
——由张涵露提名
刘思麟的创作揭示了影像作为一种“真实媒介”的内在悖论,她通过场景搭建、排演、角色交换等表演性活动,撬动真实与虚构、日常与仪式、私人与公共之间的界限。无论是在静态摄影还是目前被广泛使用的网络直播之中,她把自己的形象当做一种传播介质,“亲身”试探和演绎互联网时代中图像的多舛命运。
为了此次展览,刘思麟把自己在北京的家“搬”到了集美展览现场。10 多平方米的空间内,一张黑色为主基调的床摆在其中一隅,墙上挂着 50 多幅她的作品,播放着她的“直播项目”和行为录像。“这些构建了一个影像无处不在的空间。这是每个人的普通生活,我们每个人都被影像包围着。”
刘思麟 展览现场
Liu Silin's Exhibition Scene
-
唐潮
( 2016 集美·阿尔勒发现奖 提名奖获得者)
——由张涵露提名
唐潮对日常生活中的图像生态保持敏感。无论是他家乡派出所的刑事摄影,还是地铁的自动证件照拍摄机制,他参与到这些社会或公共事务中,在图像的生产、流通、收集、展示等不同环节中进行深挖与介入,以此试问:除了作为一种美学表达以外,摄影还是什么?
唐潮 展览现场
Tang Chao's Exhibition Scene
-
游莉:《All That Is》
( 2016 集美·阿尔勒发现奖 提名奖获得者)
——由沈宸提名
《All That Is》将作品回归到对凡尘俗世的观看本身,只与其彼时彼地的观看或经验相关。
“世界无视被赋予的意义,
兀自存在,
无法描述。”
游莉 展览现场
You Li's Exhibition Scene
-
瞿尤嘉:《山山而川》
——由沈宸提名
《山山而川》以逾半个世纪前发生在中国这片土地上的真实历史为背景,以剧照式的拍摄虚构了一系列图像。
艺术家极力避免了宏达的史诗叙述视角,而对具体而微却又无名无姓的个体命运和尊严进行了关怀和体认,以此构筑了观者和作品之间微妙的情感和记忆关联。
瞿尤嘉 展览现场
Qu Youjia's Exhibition Scene
无界影像
何伊宁:虚构叙事的转向
He Yining:A Fictional Narrative Turn
“虚构叙事的转向”通过考察八位青年摄影师/团体在摄影近期创作中运用虚构叙事的所探讨的丰富主题,来思考照片被并置在真实和虚构的文化及历史维度当中的可能性,并探讨了摄影在虚构叙事空间中的功能。
这八件作品分别从不同历史事件、以及摄影师个人在当代文化生活中所遇到的日常问题切入,通过一组组由虚拟人物、事件或物件所构成叙事的作品,实现了档案、照片、现成品和装置等不同文本之间的互动。
杨圆圆|《在视线交错之处》(上篇)
Yang Yuanyuan | At the Place of Crossed Sight (Part one)
-
朱利奥·加莱奥特 |《热带装饰》
Julio Galeote |Tropical Ornament
-
亚历山德拉·莱斯布里奇 |《陨石猎人》
Alexandra Lethbridge | The Meteorite Hunter
沈宸:庞然无声
Shen Chen:Profound Silence
展览“庞然无声”是有关 9 位 / 组艺术家的好奇心和造物冲动的故事,同时也是一次对广博的地球、漫无边际的宇宙、乃至更为莫测的数字空间的探访。艺术家们通过来源多样的静止和动态影像、拓改或截取的文本信息、日常生活物件改造而成的宇宙探测装置等,最终各自独立而又互文般地展现了对宇宙进行祛魅和神话再造的过程。
行星叙事 | 展览特制声音作品
Planet Narrative | Commissioned sound art work
-
查韦斯 · 哈克特 | 恒星几何
Travis Hocutt | Stellar Geometries
-
尼科莱 · 哈沃特 | 色散/波长
Nicolai Howalt | Light Break / Wavelengths
-
贝丝 · 道 | 动态范围
Beth Dow | The Dynamic Range
-
大卫·法蒂 | 沃尔夫冈
David Fathi | Wolfgang
-
德鲁 · 奈康诺维茨 | 这个世界以及相似的世界
Drew Nikonowicz | This World and Others Like It
王欢:被介入的物件
Wang Huan :Intruded Objects
“主体介入物件”,以物为中心,它们是重要的又是不重要的,它们自身已在中心与边缘的转换中脱离了原本的语境,在剧场、行为、空间、叙事等“介入”下发生了另一层转向。
陈维 展览现场
Chen Wei's Exhibition Scene
-
杨嘉茜 展览现场
Yang Jiaxi's Exhibition Scene
-
孔维子童 展览现场
Kong Weiziitong's Exhibition Scene
彭嫣涵:图像的对位
Peng Yanhan:Contra Image
“图像的对位”是以纽约这座城市为物理归属,并与在此所相遇的几位青年艺术工作者一齐出发,重新发现图像及其政治的一次行旅。以图像的生产来“反”图像, 试图一窥等式的反面。
穿过图像的皮囊之下,关于图像的规则、系统以及自我指涉的诸种元素开始逐步展现,而这些意义的建立却往往基于“无意义”的元素之间的对位、复位、传递和关联,如同赋格音乐的曲式结构,以公式和命题的精神,建立起自成一格的体裁。在这样一处新的艺术世界之中,核心的问题包括知识(艺术)生产与再现的新途径,作为象征与表现的图像是如何大行其道,图像与传播的局限,以及这一套新的意义系统底下更深的隐义。
陈抱阳 展览现场
Chen Baoyang's Exhibition Scene
-
王天行 展览现场
Wang Tianxing's Exhibition Scene
金酉鸣:拓扑的时空
Jin Youming:Time-Space Of Topology
展览收集了当下中国一部分摄影师通过对建筑的观察及发展变革,展示了全球化城市化之间的合作、自然景观的改变,并重新审视那些带有象征性的图标与城市风景之间的内在联系,进而揭示了大自然与人造资源之间相互寻求自身存在的漫长意义。
-
田凯 展览现场
Tian Kai's Exhibition Scene
亚洲影汇
後藤繁雄:东京女性 / 新现实、新虚构
再没有比东京更像剧场的都市了。在那里,不同人扮演着不同的角色。即使面临生死诀别的瞬间,人们看上去也像是在玩儿一场游戏。这里曾经存在过的恋情、人性的真实、善恶伦理都早已今非昔比。莫非它们已在袭来的灾难中变的麻木?还是鲜有的、顽强的在逃避现实中得以进化?
特别是女性正前所未有的发生的质变。她们既能辨别现实中的虚假、又知晓虚幻中的真实。在都市的变化中,自身所扮演的角色被定格的时候便是突然“老去”的开始。摄影也将随之“老去”。
细仓真弓 展览现场
Mayumi Hosokura's Exhibition Scene
-
稻叶亚美 展览现场
Ami Inaba's Exhibition Scene
-
矶部昭子 展览现场
Akiko Isobe's Exhibition Scene
-
平田真奈 展览现场
Mana Hirai's Exhibition Scene
-
宇津裕美子 展览现场
Yumiko Utsu's Exhibition Scene
李威仪:边缘岛屿
Li Weiyi:Marginal Island
多重殖民的历史结构为当代台湾带来了主体 / 边陲的恒久 课题,在历史叙事板块不断运动推挤下,建构了这座岛屿 对应世界距离的边界坐标,边缘与遗落同时成为台湾社会 具有反身性的集体意识与焦虑。本展邀集台湾 5 位艺术家 作品,试图从历史、社会、空间与视觉的切点,思索边缘 性的各种状态与意义。
张卉欣 |《看不见的东西》
Hui-Hsin Chang | Outside of This
---------
©微信内容版权所有,转载或引用须经艺术世界公众号允许
图: tsq
编辑:ArtWorld
【点击图片,回顾往期精彩】
史慕斯:终结感在这个时代缺席,提出问题比给出答案更可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