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最强大脑》的强势表现打破“综三代魔咒”,是意外,还是必然?

2017-02-18 微主编:温静 传媒内参


传媒内参导最强大脑》始终坚持“观照人”的初心,紧扣寓教于乐的主线,在不断创造市场价值的同时,更多的挖掘出电视节目的社会价值,理应成为当下综艺节目的范本。



“一而鼓,再而衰,三而竭”,这是中国绝大多数季播节目的命运轨迹,再好的产品也会有生命周期,也会面临持续创新力的难题。


就在“综三代魔咒”笼罩着国内综艺的时候,江苏卫视《最强大脑》却如入无人之境,于2017年1月6日推出全新改版升级的第四季。成绩如何呢?首播收视率CSM52城1.21%,随后稳定增长,最新一期的CSM52城实时收视更高达1.9%。网络热度方面,王峰、王昱珩、周闯、柳娜先后登上微博热搜榜,《最强大脑》俨然成为周五晚间综艺节目的话题引领者。



诚然,从理论上来讲,综艺节目在第三季势必出现衰退,能坚持到第四季的少之又少。但是,《最强大脑》的强势表现却让“综三代魔咒”出现了一个意外。这个“意外”,看似违背事物发展规律,但是你仔细研究会发现,“意外”的发生自有它的必然性。


网罗逆天选手将“科学进行到底”

 

业内人士普遍认为,绝大多数的综艺节目之所以会在第二季、第三季出现疲软,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嘉宾资源的枯竭。这一点,在益智类节目中表现得尤为突出。因此,对《最强大脑》来说,能否找到像王昱珩、王峰、李威、郑才千这样“变态强”的选手,则成为了节目能否延续品质的关键。


欣慰的是,《最强大脑》第四季播出到现在,节目组不仅没有让选手枯竭的问题出现,反而超额完成了任务。一大批超强实力选手的出现,让观众惊喜不已。


以最新一期节目中的“心算女神”钟恩柔为例,她来自宝岛台湾,是节目组苦寻半年而来的心算高手。面对日本心算兄弟的夹击,钟恩柔用超强的实力和绝佳的策略,实现了横扫。她在为自己赢得挑战“心算大帝”土屋宏明机会的同时,也为中国心算界证明。更让不少还在遗憾陈冉冉退出脑王决赛的观众,重燃希望。



曾经,之所以不少人质疑《最强大脑》能不能做到第四季,是因为他们认为王昱珩、鲍雲已经难觅对手,其他选手来踢馆只不过是炮灰而已。但是,第四季《最强大脑》,却颠覆了人们的传统认知。


22岁的年轻人余奕沛,竟向水哥叫嚣“回家带孩子去”,并用“浮躁掠影”这一超高难度的挑战取得了节目开播以来的第三个满分。从三十分之一的细节图中,找出对应的微藻画动态视频,节目规则尚且如此艰涩难懂,难度更可见一斑。《最强大脑》第四季人才辈出,可谓长江后狼推前浪,而选手个性鲜明,新老选手之间的人性互动也是看点十足。



除了钟恩柔和余奕沛,第四季节目开播至今,让人印象深刻的选手比比皆是。盲拧天才少年林恺俊、一眼辨山的于湛、武大学霸尤东梅……《最强大脑》的选手资源在第四季竟然出现了井喷之势。



网罗全国各地、海内外的逆天选手,在节目组看来,“将科学进行到底”,并不是一句空洞的口号,而是必须为止付诸行动的坚持。

 

科学与创新完美结合,寓教于乐


陶晶莹曾说,“全中国最强的道具组,就在《最强大脑》”。如果你是《最强大脑》的忠实迷妹,你就知道这绝不是一句恭维。前三季节目,《最强大脑》的极致道具就曾屡次引发网友惊叹。到了第四季,节目组似乎是尝到了甜头,更多的增加了原创挑战项目的比重。


在这其中,不得不说的就是余奕沛的“浮光掠影”。挑战项目由40副圆形微藻画组成,选手需要从其中一幅的三十分之一的静态画面中,找寻出对应的动态视频。据了解,微藻画对气温、空气湿度等有非常严格的要求,为此,节目组特意安排专人24小时对实验室进行严密监控。全部40副微藻画的制作,耗时半年之际,如此长时间的道具制作恐怕也创造了中国电视综艺节目之最。



还有尤东梅的乐高王国,它是中国电视史上最大的乐高城市街景展示,由80000多个乐高零部件搭建而成,蕴含了30余个独立场景,100余个乐高人仔,500余组绿色植被,堪称《最强大脑》史上有一个“最强道具”。



凡此种种,无不体现出节目组追求极致、精益求精的创作态度。更难能可贵的是,这其中不少挑战项目还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底蕴,增强电视传播效果的同时,寓教于乐,于不经意间弘扬了中华传统文化。


第三期中谢超东挑战的“皮影追踪”,展现出了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渭南皮影的生动与精美;同期苏泽河挑战的“最忆是江南”则将江南最具代表性的油纸伞搬上舞台,隽永而清新;第四期里云南姑娘柳娜挑战了“炫彩之渊”,将中国的纸雕技术震撼世人的眼球;最新一期节目推出“一线生机”项目,将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提线木偶搬到台前,通过师傅们灵活的之间变化,给选手们制造了难题。这是节目组的用心,也是它能持久维持观众口碑的关键。





赛制升级 新老选手终极PK


与前三季《最强大脑》相比,第四季节目在赛制方面也做了比较大的升级调整,有效弥补了前三季竞技性稍显不足的缺点。


首先,《最强大脑》第四季设置了“名人堂”,将前三季中已然“超神”的选手囊括其中。抛开赛制方面的考量不说,这个“名人堂”的设立也足够精巧。试想,当“水哥”王昱珩、王峰、李威、郑才千这样的大神坐镇,你是不是又多了一个守候电视机的理由?



其次,在规则设置上,第四季分为个人资格赛、名人堂抢位赛、中外名人堂PK赛以及脑王争霸赛四个阶段。个人资格赛中,新选手需要在舞台上展现自己的超强个人能力,由现场三位嘉宾给出预判分,科学评审魏坤琳打出难度系数分,当预判分和难度分相乘超过80分时,该选手即获得挑战名人堂的资格。这样的赛制设定,像极了游戏中的打怪升级,只有战胜了才有可能面对大boss。悬念升级,挑战升级,不是正合当下年轻人的胃口吗?

 

再次,任何打分项目都会因为主观感受的不同出现偏差,节目组敏锐的发现了这一矛盾点,赋予了名人堂成员“爆灯”的权利。需要注意的是,只有当名人堂集体爆灯时,选手才能破个晋级。也就是说,每一位名人堂选手都有“一票否决权”。


在尤东梅挑战的“乐高世界”项目中,现场嘉宾随机抽取了80000多个乐高零部件中的3个,尤东梅不仅需要找出这三个零部件,还需要将它们还原到原本的位置上去。最终,尤东梅得到了77分,与80分晋级差之毫厘。于是,坐在第二现场的名人堂选手选择了爆灯,不过“轮值主席”王峰却坚持己见,尤东梅遗憾出局。



而这也随之引发了名人堂选手与王峰之间的论战,一个“爆灯”的设计却将矛盾冲突放大,也为选手的晋级结果保留了瞬间反转的可能性,真是精妙之笔。



人脑与AI的竞技归根结底

还是人与人的竞技


作为《最强大脑》第四季最大的亮点之一,百度的人工智能机器人“小度”可以说抢了不少风头。“人工智能”能否战胜人类?这不仅仅是个社会命题,更是一个哲学议题。显然,小度的出现,不仅仅意味着《最强大脑》的升级蜕变,同时也是对传统电视节目的超越与挑战。



前三期节目中,小度接连战胜或打平名人堂成员时,网络上开始井喷出各种言论,质疑声说不绝于耳。然而似乎大家都忘记了,其实名人堂与小度之间的竞争,表面上是人类与人工智能的竞争,归根结底还是人脑与人脑的竞争。


在小度与王峰进行前,有一个细节是制造出“小度”的科学家团队在后台也紧张到手心冒汗。好在节目组把这个细节放出来,让观众可以知道,小度的背后也是人,它是幕后“最强大脑”的智慧结晶。我们没有必要把人工智能和人类对立起来,即使小度战胜名人堂成员看起来有一些“反英雄主义”,然而,节目的真正要义其实是,人脑对自身的开发程度和人脑对科技的开发程度,共同掌控着社会进步的步伐。



正如同科学家吴恩达所说:“如果人类胜了,机器(为人所造)还有更多学习的可能;若机器的获胜,则是对人类技术的一种肯定。”以人为本,是人机大战所开创出来的关于科学与社会的哲学性论断,也是除《最强大脑》以外,一般综艺节目难以企及的深度与议题。


再说回到《最强大脑》的初心,“让智慧飞扬起来,让科学流行起来”,本身就是对人与社会、科学、文化相处模式的一种窥探。人脑有无穷的创造力与想象力,关键就在于我们对自己的认知与能动性的开发与探索。


《最强大脑》始终坚持“观照人”的初心,紧扣寓教于乐的主线,在不断创造市场价值的同时,更多的挖掘出电视节目的社会价值,理应成为当下综艺节目的范本。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