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为什么那么多人喜欢短视频这股 “暗势力”?

2017-07-25 微主编:温静 传媒内参


传媒内参导近两年,各类精良的短视频产品短兵相接,已成群雄逐鹿之势。同时,娱乐、美食、电商等各类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内容同质、制作粗滥、版权缺位等问题浮出水面。


来源:媒通社(ID:mts1000)

文/文迪、许海燕

已获授权


毫无疑问,短视频是内容创业2.0时代不折不扣的风口。

 


庞大的内容创业大军,在海量资本的簇拥下,在短视频领域纵横捭阖,狼奔豕突,掀起了壮观的短视频创业大潮。

 

近两年,各类精良的短视频产品短兵相接,已成群雄逐鹿之势。同时,娱乐、美食、电商等各类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内容同质、制作粗滥、版权缺位等问题浮出水面。

 

显然,此时的大风口已然不是那个“连猪都能飞起来”的风口了。

 


短视频纷乱迷人的战国时代


粗梳之下,短视频市场可大致分为如下几类:

 

草根恶搞类——快手、糗百(UGC生产模式);


网红大IP类——papi酱、办公室小野、大胃王系列等;


短纪录片类——一条、二更等;


情景短剧类——陈翔六点半、报告老板、万万没想到、套路专家等;


科普创意类——飞碟说、日日煮等;


社交电商类——拼多多等;


新闻资讯类——我们视频、南瓜视业、箭厂等;


短视频平台——梨视频、秒拍、美拍、微视、即刻等;


……

 

由之可见,短视频各细分市场头部产品纷纷涌现,且品类众多,个别细分市场几近饱和,创新乏力。与此同时,传统媒体延承着正统媒体的特色,以深耕者身份挺进新闻资讯类短视频领域。央视、浙报集团、新京报等机构媒体短视频业务做得风生水起,为轻浮、燥热的短视频市场注入了一股沉稳之力。

 


腾讯、阿里、今日头条等头部平台的短视频业务也布局已成,大量资本涌入,触发着短视频形态与各行各业的链接,激励着原创作者向精细化、垂直化、专业化、特异化方向进军。

 

2016年短视频领域融资呈井喷之势;2017年短视频行业竞争则进入白热化阶段,市场门槛和格调在提高,PGC(专业生产内容)日渐成为主流,创意与内容本身开始受到资本的重视。

 

一切预兆都表明,市场饱和、麦穗将熟,整合与收割随即会到来。谁会在这场“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的竞争中生存下来?不是庸附大众者,也不是头部引领者,而是能率先发现自身短板,并辨明方向、明了大势者。

 

短视频到底有多“短”?


自2013年秒拍上线以来,经过在社交平台上的初探和在媒体融合中的拓展,国内短视频业务已构成完整的生产传播链条。不过,短视频发展仍需要更多冷思考。

 

第一,尽管所有短视频平台、机构和up主都在强调自己的文化品味和社会担当,但泛娱乐化依然是当下短视频领域的主要特征。那些高喊“只做新闻”“只做内容”“只做专业”的平台,往往只能占据长尾市场。

 

过去两年间短视频的畸形化就表明,竞争越激烈的领域,用户热情越容易被透支,泛娱乐化只适合野蛮生长,内容多样性才是守住流量的王道。那些为甩掉竞争对手而脱掉的衣服,终究得一件件穿回来。

 


第二,短视频的IP属性仍然匮乏。严格意义上,短视频仍未达到全民传播的地步。整体印象中,我们只是觉得短视频很火,但对于这一领域的整体认知依然空洞,更难以梳理出某些典型案例。目前,这一领域并没有产生太多的现象级IP。

 

第三,短视频被视为接棒直播的下一个内容运营风口(战场)。截至2016年7月1日,短视频领域共获得43笔投资,额度动辄上亿。但日益膨胀的资金流背后,短视频平台或许还在苦苦寻找持续有效的盈利模式。不论雷声有多大,这依然是个红利与泡沫竞相飞舞的风口。

 

第四,媒介转型期的一个一般性特征是,某个产业在草创期的发展并不具备充分的合法性,如此一来,政策规制带来的不确定性会随着产业的急剧扩张而相应增强。因此,短视频行业在穿上衣服之前,还得先将自己洗干净。

 

短视频的风往哪里吹?


UGC模式作为短视频应用的发家之本,赋予了短视频极大的社交属性。而近年来,为推动短视频由泛娱乐化向高品质专业化发展,UGC逐渐演变为PGC或PUGC。梨视频正是抓住这一契机,快速跨入短视频产业的第一梯队。如今快手的转型,主要也是在内容方面做文章。可以说,内容直接影响气质、口碑和前景。

 

移动短视频的垂直领域仍是一片蓝海。2016年,众多平台大规模进入细分化和垂直化市场,新闻、财经、生活、体育、美食、歌唱等多类型产品层出不穷。明面上是头部应用在“火并肉搏”,暗地里各类小众应用也已“磨刀霍霍”。垂直是整个互联网下半场的一大风口,目前的逻辑是,似乎所有新产业玩家都认为做垂直稳赚不赔。

 


将视线再拉回到移动短视频本身。视频与文字相比,最直观的劣势在于前者对流量的消耗巨大。从4G网络所布局的场景生态来看,短视频对于移动网络的依赖度非常高。有理由相信,未来5G网络的铺展将进一步降低移动视频的流量成本,实现短视频的无时不在和无处不在。这种技术段位的升级,将直接打破资源壁垒。

 

此外,与文字类自媒体需要依靠爆款升值相似,短视频也亟需更多的“Papi酱”,即在营造IP属性上变得更高效。譬如,被指红利期已过的微信公众号,依然有运营者可以通过一篇文章一夜爆红,且爆款文出现的频率至少维持在一季度有一篇。这既是短视频的缺点,也是突破瓶颈的机会。快手投广告、火山发补贴,都是品牌战升温的表现。

 

站在短视频的风口,竞争形势依然不甚明晰,目前的情况是,快手、梨视频、火山等平台越来越像脱颖而出者。那些投入大、进入早的平台,也存在掉队的风险。而互联网巨头的仓促入局,并不意味着可以直接占据一席之地。事实不断证明,互联网场域最后的胜者永远是最懂得用户的人。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