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改编日本IP,要面临翻拍的“双刃剑之痛”

2018-01-02 微主编:温静 传媒内参


传媒内参导读治愈系作品似乎真的显现出江郎才尽的架势,成为继大女主戏之后,又一即将整段垮掉的作品类型。


来源:传媒大眼影视测评组

作者:文酱  

 

《解忧杂货店》一上映便获得豆瓣5.4的评分,之前很多人担心它是又一部《深夜食堂》,如今看来是明显多虑了,人家明明是另一部《摆渡人》嘛!

 

同样的跨年档,玩的也是同样的套路,《摆渡人》已经熬坏了一锅汤,半生不熟就端上桌来,观众既嚼不烂又吃不透;《深夜食堂》倒是请来了“黄小厨”掌勺,却把烟火气与市井气熬得一滴不剩;本以为《解忧杂货店》这次可以秉承正宗做法,拿出一碗老少皆宜的真鸡汤,结果还是低估了国内导演将“治愈鸡汤”熬成“致郁砒霜”的能力。

 

这么看来,除了张艾嘉的《相亲相爱》因为把故事侧重点放在情感表达上而得以幸免外,治愈系作品似乎真的显现出江郎才尽的架势,成为继大女主戏之后,又一即将整段垮掉的作品类型。



既不走心也不走胃,是导致治愈系作品

江河日下的根本原因


对于主打治愈系色彩的影视作品而言,能不能保证鸡汤的“纯度”显然是个前提条件。

 

《摆渡人》里,酒吧老板梁朝伟和合伙人金城武是城市的“金牌摆渡人”,面对预约者提出的各种问题,无论刀山火海都要做到“使命必达”;《深夜食堂》中,从酒吧女郎到落魄拳击手,人生中的各种难题似乎都能在一晚热乎汤饭下肚后解决大半;《解忧杂货店》中的所有人,更是只要把自己的困难写信给杂货铺大爷,隔天就能收到“解决之道”……


这样的情节设定,无疑让作品在时间和空间跨度上出现了某种跳跃性,碎片化痕迹过于明显。


《摆渡人》犹如一站一摆渡的港口,《杂货店》用镜头聚焦一个个故事点,《深夜食堂》的情节就更是要紧随着食客的脚步,这些各自为战的独立故事看似指向同一主题,但故事与故事之间缺少内在逻辑,往往剧情尚未交代清楚就往下进行,导致故事的完整性遭到极大的破坏,观众连能否买账都有所存疑,还何谈什么情感共鸣。

 


如果说大女主戏的没落,源于太多作品一哄而上造成的审美疲惫感,那么治愈系作品的江河日下则多少与某种不合时宜的疏离感有关。前者让观众有种看到腻味得想吐的感觉,而后者最大的问题则是因为对观众审美情趣上的变化毫无察觉,至少是后知后觉。

 

这些治愈系作品往往打着“人生烦恼如无边之河,我的任务是帮你解忧”的旗号出场亮相,殊不知当下的观众在现实生活中面对困难的态度和方式早已发生了根本上的转变。在90后丧文化横行、“佛性”生活甚嚣尘上的今天,与其祭出一张“为你解忧”的关怀脸,还不如索性让“悲伤逆流成河”来得痛快。这种纯粹的“心灵鸡汤”式的表达文本,早已与当下的主流需求出现了某种脱钩。

 


说回到《解忧杂货店》这部作品。其实影片本身的暖心立意本无可厚非,只是一旦在表达方式上过度侧重于鸡汤的灌输性质而忽视了讲好一个故事的大前提,加之对受众需求的错误预判,自然难逃鸡汤变砒霜的结果。而这也是近几年来日式IP在本土化过程中的一种通病。

 

电影作为第七艺术,与文学作品间往往存在着很大差异。好的改编应该保留原著的气和魄,再用视听语言加以呈现。比如经典影片《情书》,就是一个很好的成功案例。与之相比,采用大量独白堆砌而成的《解忧杂货店》,显然更像是把一部成功的文学作品“念出来”,而不是真正利用电影的方式“演出来”。

 

鸡汤失灵,

源自中日“治愈系”的差异内核


就像“宅男、腹黑、暴走、吐槽”这些流行语都是日本的舶来品一样,“治愈系”这个词也发源于日本,日语为“癒し系”。早在1999年,日本知名音乐家坂本龙一就发表了以“治愈系音乐”作为标签的单曲《ウラBTTB》,并很快让这一作品风格成为主流。

 

治愈系流行的背后,是日本上世纪90年代经济危机带来的一种普遍焦虑感。当时日本泡沫破裂、股市大跌、楼市崩盘,一向讲究终身雇佣的日本企业也开始裁员。当男主外女主内的家庭模式宣告破裂,丢掉饭碗的巨大压力让无数日本家庭的焦虑感短期倍增,这也为大量的治愈系影视作品的出现提供了契机。

 

其中如《菊次郎的夏天》《白兔糖》《澄沙之味》《步履不停》《海鸥食堂》等作品,其标准特征都具有温暖人心、净化心灵的作用,除了故事情节大多简单、舒缓,其人物的心理描写也颇占比重。

 


在日本经济衰败的同时,中国却迎来全面崛起的二十年。社会大环境的日新月异,为90后一代的成长提供了优渥的生活条件。与同时代日本青年需要的“治愈”不同,中国90后们往往在物质极大丰富的同时,更需要来自精神上的一种反向刺激,而这也是以“忧伤”甚至是“丧”为主打的二次元文化大行其道的原因所在。

 

“小确丧”时代发展到今天,已呈愈演愈烈之势,也把“第一批90后已经出家了”“第一批90后正在经历中年危机”“第一批90后的胃已经垮了”“第一批90后孤寡老人”等热门话题推上了风口浪尖。

 


这种 “主动找不痛快”的情绪一经出现,就迅速风靡开来。以《悲伤逆流成河》《三重门》《小时代》《乖摸摸头》为代表的青春化题材,才是年轻人真正喜欢的东西。在90后一代的眼中,一切常规都是用来被打破的,“丧文化”也比“炖鸡汤”更对他们的胃口。当这样一群年轻人成长为消费的主流群体,《摆渡人》《深夜食堂》《解忧杂货店》这类作品的“治愈”效果自然要大打折扣甚至是完全失效。

 

改编日本IP,

往往要面临翻拍的“双刃剑之痛”


除了《解忧杂货店》,近两年国内影视市场还有着一大批来自日本IP的改编作品。《深夜食堂》《麻烦家族》《嫌疑人X的献身》《妖猫传》《情书》《追捕》《深夜食堂》……除了少数作品能够在本土化的改编过程中保持创作能力,多数都选择在台词、服装、故事内核等各个方面对原作进行复刻,而大量 “翻拍”的电影,原著人气与票房口碑往往会出现明显的反差感。

 


接连翻拍的《深夜食堂》《问题餐厅》《在世界中心呼唤爱》《摆渡人》等作品,原作往往都是高口碑的热门日剧,其豆瓣评分均在9分上下,却大多都会在翻拍后遭遇口碑滑铁卢。造成这一现象背后的原因,除了中国市场接轨的曲折历程,和日本IP落户过程中的艰难变形,还有被资本裹挟的市场中滋生出的另一种焦虑。

 


为何日本IP在国内越来越抢手?一方面源于国内知名 IP价格的水涨船高,市面上较好的品相好一些的IP已被抢购殆尽,加之中韩关系的持续紧张,原本一直热衷于韩流的制片方自然也就把目光投向了日本的热门IP。

 

如果说网络小说IP影视化还需考验创作者将文字转化为影像的能力,那么翻拍日本IP则相对简单省事:反正已有珠玉在前,大不了照搬照抄。加上经典作品带来的话题效应、受众群体也是先天的营销优势。


但这种针对日本IP的“翻拍”,显然也是把双刃剑。一旦只看到了IP的热度,而忽视了原作独特的文化语境,那么翻拍的结果往往不尽如人意。如果说《深夜食堂》是因为国情对接导致作品的失败,那么《摆渡人》《麻烦家族》的问题则出在对于原作的照搬照抄,而《追捕》的问题则恰好完全相反,在于对原作的全面丢弃和另起炉灶,还有过于侧重展现盛唐奢华导致形大于质的《妖猫传》……

 

脱离了文化语境这一层底色,鸡汤与治愈也就成了无本之木。IP不是万金油,非要把东野圭吾这份高厨熬制的顶配鸡汤,熬成快餐店的勾兑饮料,显然是对原生IP的一种消耗和浪费。可能喝上去口感没什么太大差异,但细品之下实在滋味匮乏。更要命的,是它真的一点营养都没有。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