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规范直播答题,广电总局出手了!

2018-02-21 传媒内参 主编温静


传媒内参导读近日,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发出通知,要求对网络视听直播答题活动加强管理,进一步规范网上传播秩序,防范社会风险。


来源:人民网、DoNews、界面新闻


2月14日,也就是除夕前一天,广电总局正式发出通知,要求加强管制网络视听直播答题活动,这给正准备在春节“大干一场”的直播答题玩家们浇了一盆凉水。一夜之间,直播答题在各大平台上消失了。

 

除夕当天,王思聪参与的“冲顶大会”发布了“升级维护”的公告;今日头条旗下的“百万英雄”宣布第一季活动已经结束,并未公布是否还会有第二季;花椒直播的“百万赢家”同样宣布“第一季圆满结束”;陌陌的“百万选择王”宣布“节目调整,暂停上线”;一直播的“黄金十秒”答题入口已经导向了“幸运抓娃娃”;新世相推出的小程序版“百万黄金屋”也宣布结束。


几大平台同时收手看上去并不是一场计划内的行动。


广电总局向直播答题出手


近日,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发出通知,要求对网络视听直播答题活动加强管理,进一步规范网上传播秩序,防范社会风险。

 


《通知》指出,今年以来,一些网络平台以视频直播方式开设互动有奖问答节目,吸引大量网民参与抢答,在促进知识传播的同时,也产生了一些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有的网络平台不具备法定的视听节目直播资质,内容审核机制不健全,时常出现导向偏差,有的单纯追逐流量和点击率,以格调低下、低俗媚俗的内容吸引眼球,传播不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的加强互联网内容建设,营造清朗网络空间的精神,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要求各级管理部门采取有效措施,规范网络直播答题节目管理:

 

一是网络直播答题的内容要坚持正确导向,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传播健康有益的知识,不得传播国家法律法规禁止的内容,不得传播格调品味低下的内容,不得宣扬拜金主义和奢靡之风;

 

二是开展网络直播答题节目的平台必须具有法定网络视听节目直播资质。未持有《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的任何机构和个人,一律不得开办网络直播答题节目;

 

三是具有资质的平台开办网络直播答题节目,必须切实履行主体责任,严格履行备案审核手续,完善内容审核管理制度和工作方案,做到问题处置及时,责任追究到人;

 

四是直播答题节目主持人应当具备广播电视节目主持人相应的条件,具有高尚的道德品质和良好的业务素质;

 

五是网络直播答题活动不得过度营销和过度炒作。

 

通知要求

 

各级新闻出版广电部门要会同有关部门,对已开展的网络直播答题活动进行清理整顿;


加强对合规网络直播答题活动的监管,引导业态有序平稳发展,防止过度炒热;


要把日常监管、定期巡查与网民举报结合起来,对违法违规问题即发现、即处置;


建立方便广大网民参与监督的举报制度;


及时曝光典型案例,引导网民理性参与网络直播答题活动;


督导合规网络直播答题平台切实履行主体责任。

 


之前,人民网连发三篇评论文章直指网络视听直播答题活动存在的乱象,受到广大网友和媒体关注。

 

  • 人民网一评“直播答题”:别让垃圾信息玷污“知识”

 

如果直播平台不及时提高题目水平和质量,不在题目设置环节多花些功夫,最终也只能沦为广大网民所厌倦抛弃的垃圾信息,为时间所淘汰。所谓“知识变现”,无非镜花水月。


因此,除了要求直播平台出好题,也需要政府监管部门对直播答题的题目来源、设计标准和程序加强监督和规范。只有平台方和监管方齐头并进,各尽其责,方能保证题目质量,避免发生导向性错误,并把真正有价值、高质量的信息筛选出来提供给广大参与者,实现知识性与参与性两相融合。

 

  • 人民网二评“直播答题”:别拿创新幌子跨越“底线”

 

直播作为一种新媒体业态,兼具实时性强、表现形式多等优势,不仅传播效率高,而且受众范围广。然而站上风口的各资方一味“撒币”,纵容内容粗糙的劣质平台挤入公众视野,不仅会破坏整个直播行业生态,还会对广大受众造成恶劣影响。用法律规范不良倾向,势在必行!


除了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加强运营监管,也要直播平台提高答题过程的透明度、公开度,特别是涉及奖金分配、用户参与环节,应设置相应渠道,接受外界监督。


  • 人民网三评“直播答题”:别让铜臭气息误导“游戏”

 

以畸高的奖金来吸引眼球、换取流量,最终不仅会让益智问答模式本身变形走样,甚至可能扭曲人们对于知识、金钱的价值观念,营造出浮躁的社会氛围。

 

君子爱财,取之有道。要想直播答题回归益智、休闲的发展正轨,在保持其娱乐性、互动性的同时向社会传递出正能量,不仅需要直播平台肩负起应有的社会责任,打破追逐短期利益的狭隘眼光,围绕用户打造真正有吸引力、有价值、具有成熟商业模式的娱乐消费品;也需要作为监管者的政府部门有所作为,完善相关政策法规,鼓励平台方回归创新本身的商品和服务属性,对干扰正常市场秩序的投机者予以严厉制裁。


直播答题何去何从


在1月中旬,易凯资本创始人兼CEO王冉在朋友圈发布一道题为:


现在遍地开花的知识问答市场一个月内会发生什么?


A、更多玩家跟进

B、出现单场千万奖金额

C、有关部门出台严格政策。


当时马化腾直接给出答案C。

 

随着监管的加强,行业迎来的是规范化还是创新停滞?

 

“目前春晚钦定的春晚答题王还能玩,在微博。”网友反映,但大批的直播答题玩家这个年并不好过,目前看,当初第一批冒头的玩家都因为缺乏《视听许可证》前途未卜。

 

不过,玩直播答题的不止互联网企业,此前一些传统媒体也参与其中。他们通过与直播答题平台合作,吸引用户、增强平台互动性。据统计,《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电视台、《中国日报》、《南方都市报》、光明网等媒体与不同平台合作过直播答题。

 

其中,人民日报客户端与芝士超人合作的两场直播答题游戏,题目专注在时政知识、品牌形象,为人民日报客户端吸引了500多万流量、微信指数日环比上涨608.94%。

 

前几天,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还针对预防“节日腐败”推出H5答题小游戏。

 

可见,对于整个行业来说,直播答题这一创新形式并非被一刀切,还是有很大创新和发展空间。对直播行业玩家来说,凭借直播答题进行营销活动还需要谨慎。而创业者,入场机会则越来越小。

 

“网络答题拿奖,看起来是个简单的直播游戏节目,其实对政治敏感度和知识把握能力的要求挺高。题库需要老练的把关人,否则问题频出,监管出手,全体遭殃,创新停滞……”老牌益智类综艺节目《开心辞典》制片人刘正举曾在其微博如是说。

 

这一次,政策管控真的来了,而这一刚刚兴起的互联网玩法又该如何发展和创新?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