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短节目” 风口来临?米未《透明人》抢先入局稳坐“头把交椅”

2018-04-05 传媒内参 主编温静


传媒内参导短视频内容大爆发的风口,嗅觉敏锐的资本野兽不会放过任何一块“肥肉”。在其驱使下,大量的短节目已然跃于用户的视野之中。近期风头极盛的热搜常客——由米未旗下逆溯出品的《透明人》,俨然稳坐短节目头把交椅,头部短节目的阵营已然雏形初现


来源:传媒内参(转载请标明出处)

文/Mask DD


2017年是短视频当之无愧的爆发元年。


相关数据显示,用户规模翻倍达到4.1亿,短视频市场保持强势增长力:人均单日使用时长30分钟,人均日启动次数6次;随着内容创业大热,2017年内容方投融资事件次数占整体投资比高达47.9%;广告、电商、用户付费成为短视频主要变现手段:2017年市场规模达57.3亿,同比增长达183.9%。


从2016年被直播行业截胡,到今年打出漂亮翻身仗,短视频的发展已成当下最大红利蛋糕。随着产业链规模不断扩大,MCN崛起、平台发展细分化,同质化严重的短视频作品已经无法在满足“见多识广”的用户。在这样的大环境下,更加精品、细分、垂直的短视频内容需求,催生了一种新的短视频产品——短节目视频(简称“短节目”)。


虽然属于短视频的领域,但短节目与广义上用户口中的“短视频”,有着质的区别。具体来说,广义上的“短视频”依赖的主体更多是个人,如戏精牡丹,软软、早期的papi酱,都是通过短视频的形式成功打造个人IP;而短节目则是拥有独立节目IP力的内容产品。



短视频内容大爆发的风口,嗅觉敏锐的资本野兽不会放过任何一块“肥肉”。在其驱使下,大量的短节目已然跃于用户的视野之中。除了腾讯视频与张蓝心携手打造的心理嘞短节目《催眠大师》、优酷出品的访谈类短节目《星月对话》,还有浓浓鸡汤的情感“深夜食堂”《三感故事》、以明星读家书为看点的《一封家书》,互联网首档明星深度体验式旅行节目《慢游全世界》,都在收割着大量的点击和流量,再加上近期风头极盛的热搜常客——由米未旗下逆溯出品的《透明人》,俨然稳坐短节目头把交椅,头部短节目的阵营已然雏形初现。


短节目中的“头把交椅”——《透明人》

                    

不久前,新浪微博发布了2017年微博视频白皮书,在2018顶部项目推荐中,除了【网络综艺/剧集】,新增了【短节目/剧集】分类,其中米未的《透明人》作为头部项目No.1出现。


不难理解,作为热搜的“宠儿”,《透明人》自然是极受微博追捧的存在。这档先锋短节目视频,抛弃短视频流于表面的笑料八卦和传统作坊式的短视频粗糙剪辑,选取当下最具讨论价值的话题,譬如相亲角里的父母、老年大学到最新一个单元的离婚律师、航母富二代、情感大V ayawawa等,通过高信息密度与快节奏剪辑,挖掘“习以为常中的出其不意”,因此受到了很多网友的喜爱,豆瓣评分一直处于稳步提升的态势,从开播的8.2一直上涨到目前的8.8分,实属不易。



最近一期短节目视频《透明人》中,制作人姜思达自己坐上嘉宾席,在与挚爱好友的对话中,给节目第五单元《名利场》画上了一个感性的句号。

 

与此同时,更早一期《透明人》对话Ayawawa的内容热度仍在持续发酵,不少情感类、评论类自媒体仍将节目中的争议内容当做热点在追。在绝大部分短视频内容热度只能持续3天的当下,长尾效应如此之高,令人瞩目,仅对话Ayawawa的这一期《透明人》,相关话题就3登热搜,24小时播放量破千万,话题相关指数几何级飙升。

 

此外,对话离婚律师那期节目“三年后,房子归你,孩子归我”刷爆情感大号,而对话低调“航母”富二代戚帅、明星表演导师刘天池以及“过气天王”杨臣刚,这些极具话题性的内容让《透明人》第五单元《名利场》收获了超1.41亿播放量,至此,这档短视频节目总播放量已突破5.5亿。


 

在商业变现能力方面,《透明人》沿袭了米未在商业营销上的前瞻性,从第三单元开始通过创意贴片和场景植入的方式,收割了雪碧千万元的赞助费用,创下了这个领域的最高纪录。如今第五单元,《透明人》在广告植入的探索上仍在不断突破,雪碧新品减脂雪碧“雪碧纤维+”选择《透明人》作为新产品的国内首次亮相平台,掀起抢购热潮。《奇葩说》已经成为众所公认的网综营销行业标杆,而《透明人》在商业上的探讨也可谓在短节目视频这条跑道上领先了一大步。


 稳坐“头把交椅”的底牌:

产品思维+ 节目IP养成


随着内容行业的成长,创作形式越发多样化,虽然短小精悍的载体形式使得短节目在用户的接受度上有着先天优势,但同时用户在内容的选择上更加挑剔,同质化就意味着随时被用户抛弃,短节目想要出彩,对于内容质量的把控是重中之中。


如今已经做到第五单元,产出26期节目的《透明人》,如何在上线近10月之后,还能够做到话题热点不断,观看点击仍有增力,如何坐稳短节目领域的“头把交椅”,离不开米未和《透明人》团队对于《透明人》不断的优化。

 

首先从选题上来看,纵观第一单元的《透明人》,选题的倾向上基本偏向娱乐化,对于社会性的话题关注较少, 从第二单元开始,相亲角、打拐、马戏团、离婚律师等大众的共鸣高的、在社交媒体上被热议的选题开始大篇幅的占领《透明人》的“版面”。



这背后是因为《透明人》团队觉得不能再单凭印象和灵感找选题,经过不断的用户调研和迭代思考,他们团队总结了一套选题方法论,模型设有五个维度:关注度、信息量、好奇心、情感共鸣和争议性。团队每次会提出四五十个题目,大家集体讨论并按照各维度打分,最后按分数排序,择优操作。

 

姜思达同时也提到:“再往后发现,我们这些人的脑子也不足以满足选题需求,所以现在我们开始引入‘外脑’,增加与第三方数据调研公司的合作,通过借助数据反馈,更科学地、更有效率地去捕捉社会上更受关注的流行话题。”由此可以看出,在《透明人》这款内容产品上,姜思达和其团队具备相当成熟的产品思维。

 

其次,《透明人》以姜思达作为节目灵魂的起手式,也是打造一款成(bao)功(kuan)产品的利器。纵观过去爆款的产生,很多都建立在自有IP的基础上,通过创始人的形象,打造出一种能够快速吸引流量的IP。但毫无疑问的是,当产品的IP无法脱离创始人个人IP,最后的结果只能是“失败”二字。



对于这点,姜思达想的很清楚: "用自己的天花板定义自己产品的天花板显然是有问题。我的微博就有不到200万粉丝,这个节目他们肯定会看,但不止是做给200万人看的,例如很多传播和探讨被拐儿童那期节目的人是看到主流媒体转发过来的,他们可能对姜思达这个人毫无认知,这没关系。这个节目脱离我,脱离我的粉丝,都必须是成立的。”


具体变化,从不只是姜思达粉丝,而是全网的自发讨论中就可见一斑。《透明人》开始拥有节目的IP影响力,更多人知道《透明人》是通过节目内容本身,而不仅仅是姜思达本人。


同时,在《透明人》早期,除了在全网上线的正片之后,姜思达个人的微信公众号“思达帕特”也会每期配合跟进长文推送,借助其他人IP的影响力为早期《透明人》粉丝导流,而到近几个单元,《透明人》建立了自身的微信公众平台“这里是透明人”,开始逐步进行节目IP用户的沉淀。


是灵魂,却不是边界,《透明人》在节目独立IP力和姜思达个人IP力的“取舍”中,做了一个很好的选择,相辅相成,而非只是附庸。最终,长成了短节目《透明人》,而非“姜思达的《透明人》”。



“爱优腾”直接或间接入场、相关平台助力扶持、广告主青睐有加,再加上形态更碎片化、内容更网感,话题更吸睛的自身属性,细分、垂直、精品化的短节目在短视频领域的竞争优势可谓十分巨大。如果说2017年是短视频元年,从目前巨头入场,资本来袭的场面看,2018年短节目或将也迎来爆发。在内容市场越发成熟化的背景下,短节目或会将短视频行业推上一波新的高潮。而《透明人》能否在大潮中持续稳居“头把交椅”,还要看它给自己设置的终点究竟在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