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莫言:什么时候当官的都想当教师了,再大的问题也会迎刃而解


“什么时候当官的都想当老师了,再大的问题也会迎刃而解。”这话,是莫言说的。他说的不假。看客站在高处看到了某种惨景,欢呼起来,号召人们都来欣赏;你若让他成为那惨景中的一部分,他可就不乐意了。只有看客真正变成了当事人,他才可能不违心地讲话。


去开一个“不允许请假”的会。路上想,会不会有优秀同行发言呢?会不会又是一个不懂得健康为何物的老师和一个不懂得休息为何物的校长呢?


万能的鲁迅,早就预备妥了一段话给我今天用,他说:他常见些“但愿不如所料,以为未必竟如所料的事,却每每恰如所料的起来。”今天,官方选定的两个优秀代表恰恰就是网友戏言的“病老师”和“疯校长”。“病老师”赚走了我的眼泪,因为正值青葱年华的她说,在多次晕倒在讲台上之后,终于不再奢望谈恋爱了;“疯校长”赚走了我的叹息,因为上有老下有小的他说,每天在学校工作的时间长达15-17个小时……天!培树起这样的典型,是供我等学习的吗?


我不明白,我们为什么一定要将教育的面孔整得如此狰狞可怖?它吞噬了教师的健康,掠走了校长的闲暇,它让对它以身相许的人活得那么可悲,那么可怜,那么让人避之唯恐不及。据说,北欧人很反感别人夸赞自家孩子“长得漂亮”,因为,那不是可以通过孩子自身努力获取的,他们更喜欢听人家夸赞自家孩子“懂礼貌”,因为这才是真正属于他的“本领”,这样的“本领”一旦得到肯定,孩子会自觉复制。循着这样的思路往下想,我们一味宣传“病老师”和“疯校长”,是想让他们竭力病下去和疯下去吗?是想让天下的教师和天下的校长都学习他们的病和疯吗?我们所钟情的某一个点,如果没有复制、扩散的价值,那么,我们固执的鉴赏就沦为了痴愚甚或变态。


“什么时候当官的都想当老师了,再大的问题也会迎刃而解。”这话,是莫言说的。他说的不假。看客站在高处看到了某种惨景,欢呼起来,号召人们都来欣赏;你若让他成为那惨景中的一部分,他可就不乐意了。只有看客真正变成了当事人,他才可能不违心地讲话。


孔子说:“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他老人家从来不说“己欲病而病人,己欲疯而疯人”。“立”与“达”,是我想要的,也是人想要的,正因为如此,当它们被当做礼物送出时我们才会深感欣慰。如果我们举着敝屣当奖牌,将它隆重授予优秀的一线教育工作者,我们的居心何在呢?


能力拼不过疾患,智慧赢不了熬点,这就是我们悲惨的现状。教育想要获得人的尊重,请从不自虐、不标榜自虐开始。


苏格拉底:教育的智慧在于唤醒


每一个心灵都是自然宇宙与人类智慧的结晶,每一个孩子都有丰富的心灵与巨大的潜能,教育只需要将其内在的良知良能唤醒。孩子的内心世界就像一个藏满宝藏的盒子,在这个盒子里,有智慧、有理性、有意志、有品格、有美感、有直觉等生命的能量。如果我们不能揭开人类心灵的神秘面纱,我们就无法真正理解教育的真谛;如果我们不能潜入到人类灵魂的最深处去感悟生命的神奇,我们就永远找不到教育的力量。

苏格拉底的父亲是一位著名的石雕师傅,在苏格拉底很小的时候,有一次他父亲正在雕刻一只石狮子,小苏格拉底观察了好一阵子,突然问父亲:“怎样才能成为一个好的雕刻师呢?”“看!”父亲说,“以这只是狮子来说吧,我并不是在雕刻这只石狮子,我是在唤醒它!”“唤醒?”“狮子本来就沉睡在石块中,我只是将他从石头监牢里解救出来而已。”

“唤醒“,多么富有启发意义的教育箴言!

苏格拉底本人不也是一个伟大的心灵雕刻师吗?他经常说:“我没有智慧,我只是智慧的接生婆。”他利用接生术将那个时代的人们的心灵一次又一次从蒙眛状态中唤醒。我也经常说,我没有智慧,我只是借古圣先贤的智慧唤醒无数家长的智慧,引导家长找到唤醒孩子智慧的钥匙。

我们的孩子,特别是我们认为成绩不好的孩子就是石块里面沉睡的狮子,我们应该唤醒孩子心灵深处的天赋潜能和内在力量,让孩子从蒙昧中醒来。而不是一味地强行孩子学习,无限度地增加孩子的学习负担。孩子在被动状态下的学习只是应付差事,对孩子的智力启发是毫无意义可言的。我们要作心灵的唤醒师,要做高超的雕刻家,而不做孩子学习的催促者与强行灌输者。

教育的目的不在于传授和灌输某种外在的、具体的知识与技能,而是要从心灵深处唤醒孩子沉睡的自我意识、生命意识,促使孩子价值观、生命感、创造力的觉醒,以实现自我生命意义的自由、自觉的建构。教育的过程也不仅是要从外部解放孩子,而且要唤醒孩子内在的心灵能量与人格理想,解放孩子的智慧,发展孩子的潜能,激发孩子的生命创造力。教育是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是一颗心灵感召另一颗心灵,是一个生命点燃另一个生命的力量,是人类集体心灵神秘参与的智慧活动。

这位智慧的希腊老人的故事给我们的启迪是:保护好孩子的自尊,呵护好孩子明净的心灵,让他们见微知著、触类旁通、自觉自悟,在成长中收获自尊、自信,树立生命价值意识,当有一天,孩子惊喜地感受到一种跃动的活力、一种难以遏制的生命激情与力量的时候,教育也就触及到了其真正的本质-----“唤醒”,这也正是心教育的精髓与智慧之所在!

唤醒不只是依靠外界的一种力量,更重要的是一种自我觉知与自我唤醒的觉悟与力量。《大学》上讲,“顾諟天之明命,克明峻德,皆自明也。“我们要顾念、理解上天赋予我们的光明的禀赋,我们要弘扬自己天赋里的智慧与品德,所有这些宝贵的天赋潜能的开发与发展,都需要我们自己自觉彰明并将其显现出来。

教育要作唤醒的功夫,而不是强行地灌输知识。当孩子的求知欲望与生命的力量被唤醒之后,孩子就会自觉主动地去探索未知的世界,而这个探索的过程也就是孩子自我唤醒心灵智慧的过程。教育的目的是为了不教育,也就是说教育是为了引导孩子进行自我教育。当孩子能够进行自我教育的时候,孩子就会全身心地投入学习与生命成长的体验,这种亲身的体验以及知识的得来是经过他自己验证的,这样也就将孩子独立思考的能力也培养了起来,孩子有了自我思考的能力,也就有了明辨是非的能力,明辨是非的能力就是智慧。孟子说,是非之心智之端也。“智”就是智慧。智慧并非知识,但却离不开知识。智慧可以说是适用的知识,是知识与价值观的具体结合,来自于对生命、自我与世界的深刻体验与反思,并形成了动态的判断力。因此,它是一种德性,也是一种明觉,在生活中实现为真善美与和谐、无执、超越等价值形态。

长期以来的教育误区,把教育仅仅看做是在严肃的教室中的苦行僧的生活,而忽视了对孩子来说更有意义的唤醒教育和自我教育。从某种意识上讲教育的所有意义与价值就在于:唤醒人类心灵中的真、善、美。

我认为,让孩子早一点了解和学习事物,让孩子多接触自然界的万事万物,让孩子多读经典作品等等,都是唤醒孩子心智的重要方法。孩子的心智唤醒了,他就会留心发现周围的世界,探究其中的道理,并思考怎样与世界发生联系,在这个探索的过程中孩子自然会得到成长力量,并一定能找到自己生命的意义与方向。

封号频繁,防失联,请加备用号zhaohuaxishi1816(宋朝)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