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开豪车进故宫曝光了特权对“文化尊严”践踏:漠视规则的人后来都怎样了?


来源:法律读品(lawread)


故宫,在我等小老百姓眼里,是非常神圣的存在。而这个神圣,并不是因为故宫是之前的帝王居所、是权力中心,而是因为故宫承载的文化、承载的历史!

特别是故宫,那怕是一块砖,都是历史,都是文物。

所以,即使在故宫工作的人员,即使是从事故宫文物修复的人员,都不能在故宫内开车,而是要骑着自行车在偌大的故宫内穿行。


这是对文明的尊重、对历史的敬仰!

我等凡人对故宫最为深刻的印象,有两件事。一是2013年4月26日,法国的总统奥朗德带着他的女友参观故宫。这在当时是国事活动啊,可是院长却下令单霁翔关闭午门,禁止总统车队进入。

最终,法国总统只得在故宫午门前下车步行进入。


这在当时成为震惊中外的一个大事件,法国时任总统奥朗德也成为多年来第一位步行进入故宫的国家领导人、元首。


当然,故宫因此得到了赞誉,更是得到了全国人民的支持!人民都认为故宫的院长做的太对了,我们就是要保护故宫,不能因为来访者是国家元首而放弃原则。

接着,同年10月,印度总理辛格来参观故宫,即使辛格手脚不便,故宫的院长也不同意辛格乘车逛故宫。最后的文案是辛格坐着一辆电瓶车游览了故宫。

当年,媒体对故宫的评价极其高大:这便是文化的尊严,在文化面前,哪怕是权力,也需要对其敬畏。

有媒体更是送上一个无与伦比的雅称:故宫最牛扫地僧!

在2015年时,故宫博物院院长还要将故宫内的停车场全部迁出,紫禁城内不再准停放任何车辆。

对于故宫的这些举措,我们都信以为真!

是的,全国人民都傻乎乎的信以为真!

可是,在让外国国家元首、领导人甚至是大国总理下车步行而决不能开车的故宫里,却时不时的有人在开着豪车撒欢!

昨天,故宫就因为有人开豪车逛故宫,在故宫撒欢儿,而让故宫再一次大红大紫!

一微博博主不仅仅是开着豪车去故宫撒欢儿了,还炫耀起来,好得瑟!


其所开豪车,在其自己的微博上有显示,网上有报价,200多万。


网民们看到后,就不干了!这国家领导人、外国来访元首都不能在故宫开车,这个博主,认证的一个空乘,怎么就可以?她是何方神圣?

而这个博主对于网民的质疑,发了一条微博,称是合法的进入故宫,是在停车场。


然后,网民,包括一名认证为警察的博主就直接用事实打脸,并要求故宫博物院出来解释。



在故宫撒欢儿的女空乘不认账,可是故宫却没抗住,出来认账了,还进行道歉。

可是,这事儿还没完,也不能这么完了!

因为,开车进故宫,压根就不是这么一次,而是有很多,甚至看上去就是一种特权!

是一种超越国家领导人、国家元首的特权!

好厉害!

谁为特权打开了大门?拥有600年沧桑历史,故宫文物在公众心目中的地位与作用,可想而知。文物保护面前,人人平等。本次事情的真相到底是什么,故宫大门为何轻易就为某些特权的车打开?当年拒绝总统的勇气哪里去了?需要故宫对事情的来龙去脉给予详细解释。

最有意思的是,这些享受特权的人,却还都喜欢往往发到网上进行炫耀!

这些,都是2018年到2019年所发生的事!

还有人发了抖音呢?来看用这视频制作的动态图!


连@侠客岛  都看不下去了,专门发帖子问:连法国总统都不能开车进入的故宫,这些人却敢违反规则进入,还堂而皇之的公开秀,仗的就是特权养成的无知无畏——“谁给的特权?


@侠客岛 最后指出:故宫早已不是封建帝王的私产,任何围绕故宫的开发经营和活动都不能忘记故宫的“人民性”。600年的世界文化遗产,需要保持自己的文化尊严,怎能在钱和权面前歪了身子?

@侠客岛 是谁?想必大家知道这个表态的份量!

对此,有一名网民的评价非常深刻,发人深省:


开着豪车在故宫内撒欢,表面上碾的是故宫的青砖,可是实际上碾坏的是国家上千亿元的投入,是政府的声誉!

在网络高度发达的今天,任何不文明没有修养、不守规则的言行都逃不过被批判,每个人都要为自己的行为买单。

去年,明星曾轶可就因挑战社会规则和法律:


过安检时,和民警发生了冲突。她先是违反规定拍照,又在微博曝光安检人员信息,称受到北京首都机场某边检人员刁难,扭曲事情真相。

之后她甚至利用公众人物的影响力,煽动网络暴力,让粉丝对安检人员进行人肉搜索。

但事实上,她安检时没脱帽子,无视民警要求,甚至爆粗口,完全没有作为一个公众人物该有的修养。


然而,这并不是她第一次无理,有一次因大提琴在邮寄过程中出现破损,她也曝光了快递员信息。可见以为有钱、有粉丝、有名气,就可以胡作非为。

事实证明,社会的规则,谁都要遵守。

不管你有钱有权,是普通人还是明星,法律法规面前,没有特权。


除了明星,现实中也有一些蛮横无理的人:

一些漂亮女孩,抢占试衣间几个小时只为了拍照,完全不顾后面排起的长队,还摆着“顾客就是上帝”的姿态。

有人自己坐车过站,要求司机停车被拒而大打出手,认为自己是乘客就有理;

这些人的嘴脸,完全自以为是,藐视规则,真的很恶心。

成了年就是社会人,不要轻易去触犯社会底线,不然迟早会被反噬,那些年的无理,总有一天成为拍死你的巴掌。


借用《裸婚时代》里面的一句台词:

你以为四海之内皆是你妈啊?谁都能惯着你!
飞机上,有乘客把脚放在小桌板上,被乘务员劝阻后却指责机舱管理不够人性化;女子骑电动车闯红灯与正常行驶的出租车发生剐蹭,未受伤的情况下竟索要高额赔偿;小区门口,未拴牵引绳的宠物狗吓到孩子,妈妈赶狗保护孩子,反遭狗主人拳打脚踢……生活中的一些场景引人深思:为什么规则会被无视?
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法治建设逐渐完善、规则体系日趋成熟,如何培养出与之相匹配的规则意识、精神文明,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

“注重培育人们的法律信仰、法治观念、规则意识,引导人们自觉履行法定义务、社会责任、家庭责任,营造全社会都讲法治、守法治的文化环境”。可以说,捍卫以法律和公序良俗为基础的规则文明,是中国现代化进程的一道必答题。


有时候,矛盾、误会乃至风险,常源于对规则的漠视。有的人在公共场所高声喧哗,是没意识到“自己声音大会影响他人”,稍加提醒还能改正;但也有人属于“明知故犯”,规则于自己有利就遵守,规则妨碍了自己就破坏;更有甚者,认为守规则是笨拙、迂腐、怯懦,绕过规则得了便宜,才显得聪明、灵活、有本事。

凡此种种,不仅容易引发矛盾、扰乱秩序,还会“摊薄”社会信任,带偏社会风气。无规矩不成方圆,这句尽人皆知的俗语,今天依然发人深省。

在现代社会的文明肌体中,规则就是筋和骨。有了明确的规则,才能框定人们的行动边界。在传统熟人社会,人的流动性不强,熟人之间的评价,构成了“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的标准。在现代社会,人的流动性强,“住了3年没跟邻居说过一句话”也不鲜见。

这样的“陌生人”社会里,人与人之间需要明确的规则来协调彼此关系,定义“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从楼道里“不准倒垃圾”的告示,到国家的成文法律,只有规则才能成为现代社会正常运转的“润滑剂”。也只有通过培育人们的规则意识和守则能力,才能推动我们的社会向着有序、文明的方向挺进。


不遵守规则就要付出“代价”,是督促人们遵守规则的重要动力。绝大多数人对法律令行禁止,是因为知道违反法律的严重后果。但法律只是规则的一种。为什么有行人看到红灯亮起,仍不假思索地闯过去?为什么有人无视禁止吸烟的标识,转过头去就点上一支?为什么有人敢于“碰瓷”,信奉“越胡闹越有利”的歪理?

很大一个原因,就在于违反规则的“代价”不高,有时候还能占“便宜”。这样的苗头不刹住,也会影响全社会对规则的敬畏。对整个社会来说,无论是道德规范、行业规则,还是公司章程、校规校纪,恰恰是那些“软规则”的落实情况,展现着文明的水准与素质的高低。

2018年10月,重庆万州公交车坠江事故牵动人心。这场悲剧以血的代价警示人们,很多时候规则是生命的“安全带”。“一个不守规则的乘客,一位处置不当的司机,让15条生命瞬间逝去。”


确实,当我们的社会氛围,能对不守规则的行为尽快给出否定评价和制止行动,公共场所的不文明行为就能大大减少。在互联网、社交媒体的时代,不守规则的“代价”被显著提高了。

无论是高铁上霸座,还是景区里破坏公物,只要被晒上网,就不得不承受来自舆论的谴责和压力。在不文明行为可能被随时随地“现场直播”的今天,每个人都需要培养一点尊重规则、敬畏规则的“镜头感”。


不守规则的代价需要提高,守规则的意识则需要深入人心。一位警察在给违规车辆开罚单时,发现6岁的孩子正在“教育”违规的父亲:“我爸该罚,喊他停在停车库他不听,到处乱停车,就要处罚他。”幼小的孩子不一定懂得违规的“代价”,但却从心底里认同“守规则才是对的”。

  孙某6岁的儿子(右)在一旁教育父亲 渝中警方 供图

为刚性的规则体系构建成风化雨的文化环境,通过教育的方式在每个人心中播下规则的种子,才能让自觉遵守规则融入血液,凝聚起全社会的文明共识。



往期精彩点击阅读:


“夫人肯认错了吗?”“没有,夫人开着您的车去gù gōng了……”

空姐开车进故宫炫耀…溥仪都要买票,特朗普也须步行,你凭啥?

募来百万一毛钱都不给吴花燕,而自家的狗每天都吃营养餐!

清华院长:ETC不显示消费金额=拦路抢劫!交通部:全国运费下调10%

人人都想做官的国家无法强盛

窃国者普京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