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共享单车之战打到不列颠 |不过这次可能会让CEO们失望了

2017-06-17 张家郡 北京商报


“ 中国现在商业模式什么最火?”毫无疑问,共享经济这个“舶来品”早已赚足了大家的眼球。而在爱彼邻离我们太远、共享出行逐渐式微的态势下,共享单车绝对是中国商业最关注的共享经济支点。


随着两大共享单车在中国的版图日益饱和的态势下,九州大地已经不足道了。早在2016年11月,共享单车巨头摩拜就将版图扩大到了隔海相望的新加坡;而在今年的4月份之前,产能巨大的OFO的目光就已转向了欧罗巴大陆,率先进入了不列颠群岛先摩拜一步在剑桥投放了500辆共享单车。而在近日,摩拜也宣布要从6月29日开始自己在英国的远征。


本文2122字,阅读约需2分钟。🕑

北京商报实习记者张家郡


01

共享单车拼刺刀


共享单车市场两大巨头,摩拜和ofo的竞争日益进入白热化的拼刺刀阶段。今年1月,摩拜宣布从腾讯领头的新一轮融资中获得2.15亿美元,随后的3月,ofo也宣布获得DST领投的4.5亿美元,超过摩拜一倍。不到三个月两大巨头又开始蠢蠢欲动,先是The Imformation透露:摩拜正寻求新一轮6亿美元融资;后又来自彭博社的消息称ofo也在寻求5亿美元的融资。毫无疑问,这是两大巨头为了开辟第二战场而做的弹药准备。但就在昨天早上7点摩拜率先完成了一笔由腾讯领投六亿美元的融资。



共享单车从开始蛰伏再到现在的火爆,真正进入人们视野的时间也才不过短短一年。数据显示,现阶段摩拜用户总量超过1亿,已进入全球90个城市,运营超过500万辆智能共享单车。ofo目前已在全国100座城市投放了近600万辆小黄车。在中国一线城市ofo每天的流量可以达到2000万次,而Uber在全球范围的出行范围不过700万次。流量数据的爆炸是最吸引资本的光。


随着市场两强格局愈发明了,共享单车两大巨头的全面对抗也愈发激烈。这次的海外扩张,双方都想毕其功于一役。就像当年的共享出行平台那场惊天大战一样,阿里的快的与腾讯的滴滴整合,迅速抢占了市场高地并完全掌握住了战场主动权,无论是“弹药基数”还是“数量优势”都远在其对手之上,在快速清场之后,慢慢蚕食掉了毫无反攻机会的Uber和易到。共享单车的这次战争也是一样,只不过这次的行业洗牌要快的多。日益饱和且显得拥挤的中国并不能分出两方高下,于是乎两家企业都决定开辟第二战场再战一回。这次比的不单只是“弹药基数”和“数量优势”了,“战略思想”和“战术执行”的层面将更加重要。



02

最后一役,拼的是速度


天下武功唯快不破,拼刺刀也是一样。


摩拜走的精致路线是毫无疑问的,正如同中世纪的骑士一样:充满设计感和质感的单车犹如骑士的笨重的铠甲;MOBIKE的含义(mobile+bike)充满着精英化的意味;摩拜ceo常提到的“初心”更是有如宗教一样的神圣感。


与之不同的是相对于摩拜,ofo更像是“上帝之鞭”——蒙古骑兵一样:简单质朴的外表获得了在中国全民化的普及(中国市场占有量约80%)正如蒙古帝国当年全民皆兵一样;ofo标示的含义简单明了,一言以蔽:“艾玛,就是自行车嘛。”像极了蒙古王想将全天下的土地变成他们草场一样,目标明确,我们就是要争取大多数;而“随时随地有车骑”的宣传语,给人轻松灵活的感受。这就如同蒙古骑兵的作战方式,灵活而简单。



在这场即将开始的惊天大战中,想要透过战争迷雾看到谁能笑到最后并不难:谁的定位更符合共享单车主流用户的需求,谁就是胜利者。北京共享单车以及满意度调查的数据显示,涵盖北京16个区16-65岁的1000名受访居民中,骑行全民化趋势明显,80%以上的受访者使用共享单车的频次较高。这一数据恰恰佐证了——谁能获得大多数人的满意,这就是这场战争唯一的胜利者。ofo在全民化普及上,已占得先机。


欧洲骑士的衰落并不是从火药开始的。当蒙古骑兵在1241年瓦尔斯塔特战役中战胜欧洲笨重的重装骑士并收割了九大麻袋耳朵之后,欧洲也从痛苦的失败中学会了散兵线和龙骑兵的战术。这场战役也恰恰显示了灵活机动的蒙古骑兵战争艺术的美妙。正所谓商场如战场,而这次的单车大战下的马更像是瓦尔斯塔特战役中双方战士胯下的战马,你不能指望身披重甲的马去和那些甚至只配马鞍的蒙古马去拼速度。这就是定位的重要性,你不能在要求阵列严整的情况下去和散兵拼机动;你也不能在定位不符合全民要求的情况下去拼市场覆盖率,


获得科技巨头与联合国官方的青睐以及各方的褒奖,这与ofo清晰明确的定位有关,毕竟单车出行只是一种出行方式,将简单的出行方式奉为品味的延伸显得傲睨自若。只有将体量减轻才能更快,只有更快的速度才能抢夺更多的市场体量。


03

共享单车在外国并不好走


当共享单车踏入欧罗巴领域之时,无论是ofo的500辆,还是摩拜1000辆单车的数字。对于中国群众来说显得微不足道。


共享单车在国内的盛行,很大程度由于中国国情而推动的。对于有时交通并不是那么方便和及时的中国来说单车或许可能真是解决最后一公里出行的最好良方。但对于外国而言,可能对于东京、纽约、香港和伦敦来说,高度发达的地下铁路可能用不到共享单车。一个站十多个口的情况绝不罕有,无论是什么情况:没有人愿意费半天劲爬上出口找到一辆共享单车之后,再骑着它去到本可以在地下找到的出口。另外在支付理念不同的国外,人们更多依赖于信用卡和现金交易。对于移动端支付,外国人是很谨慎的,这就使得共享单车的理念和外国人的习惯出现了很大的障碍——毕竟你不能在共享单车上放一个pos机吧?


号称历史上最复杂的地铁站——新宿站立体图。


共享单车之所以在国内能火,很大程度上要感谢中国城市交通的“不人性化”,缺乏需求优先的理念使得中国公共交通很多本要方便大众的交通变成了大家的苦恼。在这一大背景下,共享单车成功了。但并非所有地区和城市都存在这个问题,以日本新宿站为例,作为东京JR线中最繁忙的交通枢纽将它比喻成东单并不为过,整个新宿站共有178个出口,几乎覆盖了周边2公里内所有重要商区、交通站、旅店、金融的出口,在这么完善的交通下能有什么机会可言呢?


如果共享单车想在国外重现中国市场的迅猛发展,海外用户的交通需求和习惯的需求考虑应该要是第一位,不同地区的出行习惯绝不能一概而论。开个玩笑,你要在越南做一个共享摩托说不定能大火,因为市场需求就摆在那。

精彩回顾


摩拜E轮融资超6亿美元,共享单车烧钱大战何时休


OPPO跟随策略还能火多久


年中大战,货币基金救场容易救命难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