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新经济政府不妨“轻管理”
“几年前微信刚出现的时候,相关方面不赞成的声音也很大,但我们还是顶住了这种声音,决定先‘看一看’再规范。如果仍沿用老办法去管制,就可能没有今天的微信了!”6月21日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李克强总理举此例,要求政府部门对待各类新业态、新模式要有“包容审慎”态度。
微信方便了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创造了许多新的业态,同时,更带动了大量的就业。尽管也非尽善尽美,但利要远大于弊。
对作为城市管理者的政府来说,微信的惊喜是个积极案例。创新往往在打擦边球的边缘地带诞生,这是一个普遍规律。如果高举“严厉打击”之杀威棒,凡是试图突破固有格局的新来者,几乎都难逃“死刑”之罪。对待新生事物,一棍子打死,以后谁还敢创新。
很多新业态的起死回生,往往只在管理者的一念之间。传统的政府总想做“万能政府”,总想无所不“关心”,看到新事物立马冲到前面。
与传统已经成型的经济形态不同,以微信、共享单车为代表的众多分享经济,对于消费者和城市管理者都是未知大于已知,新事物的成长需要时间也考验监管者的耐性,比起简单粗暴的一上来就“管死”,以包容的心态审慎监管,甚至给市场成长初期提供力所能及的便利,或许会有助于更好地摸清新事物的动向。
渐趋走向规范的网贷行业,也是在政府从默许到认可到监管中,完成了从侥幸到紧张到合规的行业洗涤。2015年P2P行业跨入万亿规模,而“跑路”、“调查”、“上市”等标志性事件也成为行业起伏的重要剪影。
对于以P2P为代表的金融创新,政府监管的角色充满了由浅及深的带入感。作为“互联网+”的时代产物、吹响新金融号角的探路者,互联网金融无疑会是未来提高实体经济运行效率的重要工具,然而,互联网金融这把“利器”何时才能真正发挥作用,行业何时能激浊扬清,需要作为管理者的政府更多的耐心、智慧、包容。
新经济是政府“轻管理”的样本。各地政府必须从“全能政府”的观念中彻底解放出来,放松管制,给企业充分的经济自由,避免政府因过度管理增加行业成本造成不必要的损耗,进而产生抑制创新的负能。
政府是秩序的守护者,是市场的守夜人。政府如何履行守护者、守夜人的职责?说白了,就是做好服务和监管。
做好服务要甘于退居幕后,不急于向前。做好监管,要认真履职,对违法违规绝不姑息。要充分用好这只有形的手,知道在什么时候出手,什么时候缩手;什么时候深一步,什么时候缓一缓。市场在爬坡时就用力推一把,市场在下坡时就帮忙控制力度和速度,不能让它失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