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三部曲之一 :作为国家的印度,诸侯经济养成记
编者按
“当午夜的钟声敲响,全世界都在沉睡之时,印度将会获得新的生命和自由!”1947年8月14日晚,印度开国总理尼赫鲁发表著名演说“命运之约”。70年过去,经过“最鲁莽的建国实验”,亲历大刀阔斧的经济改革,印度并没有像西方政治家预言的那样分崩离析,国土面积反而在不断扩大,野心勃勃向着自己的超级大国梦狂飙。然而,仍有四分之一的印度人生活在绝对贫困线之下,巨大的贫富差距不断地提醒着印度不能沉迷于改革的幻象。
内政部长帕特尔面对一张星罗棋布着五百余个土邦的印度地图眉头紧锁,思考着怎么将复杂混乱的“地理名词”印度,整合成一个统一的国家。建国元勋们从英国人那里接手的是一个百废待兴的混乱局面:如何让新生的印度生存下来,是他们面临的最为严峻的问题。长期以来,庞大的城邦及城邦势力犹如诸侯割据,而堂堂的印度则一直在统一与分裂中保持着危险的平衡。
01
侵入:印度“没有历史”
在德里市区外的公路上,诸如“新奇的梦之乡”之类的新楼盘广告随处可见。一个典型的广告牌上,一对面带微笑的年轻夫妇站在修剪整齐的草坪上,上面的广告语写道:“这才是生活!”
然而,继续开车前行,深入临近的北方邦,你将发现这里的生活方式既不新奇,也没有人们梦想的东西。在布道恩市郊,很多儿童看上去一副营养不良的样子。山羊、水牛、奶牛、骆驼各种动物在肮脏的街道上游荡。
梦想与现实总在不经意的交割。对比其他文明,恒河流域几乎是世界上最好最适合农业生产的土地,雨热充沛,地形平坦。但历史上,印度核心去恒河平原长久维持在分裂的诸侯纷争状态中,唯有真正意义上的大一统。
哪怕古代印度摩揭陀国最著名的孔雀王朝也不是一个高度中央集权的国家。阿育王统治下的孔雀帝国,是一个君主专制的国家,阿育王本人在行政、军事、司法等方面都有绝对的权威。全国分为若干行省,行省总督通常由王子担任,但行省内部仍有着许多保持自治或半独立的部落,孔雀帝国还不是一个高度中央集权的国家。
“印度凡有一百一十八部落”。孔雀帝国分若干省,靠近都城的东部和中部省份由国王直辖,边远省份往往由王子统治。帝国境内还有很多半独立的部落。嚈哒国的入侵对印度经济政治造成严重破坏,笈多王朝的地方长官自我称王,印度又再次分成小国。印度的分裂状态持续了650年,其间只有戒日王曾成功统治北印度40年。
这片土地一直未能逃脱被入侵的命运。印度四周存在入口,喜马拉雅山脉间有很多山口可供人进出。游牧民们从此进入,繁荣富庶的印度各城邦是难以拒绝的诱惑。
公元前1500年,当印度河的摩亨佐达罗、哈拉帕等古文明彻底衰落之后,一个位于中亚的古老民族盯上了这片肥沃的土地。
从公元前6世纪左右,印度进入了一个列国纷争的时代,根据《长阿含经》记载,当时仅是北部印度,就有16个国家并存。这些国家常年互相征战,从未有过一个完整的大一统王朝,因此印度很容易成为被外国侵略的对象。
“印度的历史就是没有历史。”1853年7月22日,马克思在伦敦发表了一篇通讯稿,名为《不列颠在印度统治的未来结果》。文中写道:“印度过去的全部历史,如果还算得上历史的话。就是一次次被异族征服的历史。印度就在这个一无抵抗、二无变化的社会消极基础上建立了他们的庞大帝国。”
公元八世纪,随着阿拉伯帝国的入侵,伊斯兰教进入印度的两河流域,佛教由兴变衰,婆罗门教复苏;公元十二世纪,来自今日阿富汗地区的突厥人一度成为印度河平原和恒河平原的新主人;公元十五世纪,随着地理大发现的开启,印度便成为西方海洋强权和冒险家追逐的富庶之地。
大航海在带来大贸易的同时,也开启了血腥的殖民掠夺:1757年,莫卧儿王朝在普拉西战役中败给不列颠的一个伦敦商人联盟 “东印度公司”,开启了印度长达两百多年的被殖民历史。
02
独立:蒙巴顿的应急方案
路易斯·蒙巴顿,英国海军元帅,东南亚盟军总司令。
七十年前,印度从宗主国英国手里收回主权,为此付出的代价却是国分为二:以印度教为主的印度和以穆斯林为主的巴基斯坦。
授权处理这一事务的路易斯•蒙巴顿于1947年3月抵达新德里就职英属印度副王时宣布:“作为印度的最后一任总督,我将充满自豪地完成我的使命”。出乎他意料的是,此时的印度,宗教和民族之争已经到了白热化的程度,被人形容为“一艘被烈火吞噬的船”。
当年的“印巴分治”乍看是蒙巴顿迫于无奈而启用的一个应急方案,实际上却反映了南亚次大陆孕育了数千年的宗教、文化和政治大分裂。
印裔英国导演古丽•查夏拍摄的新电影《印度之星》从三个层面生动讲述了印度独立的艰难过程:宗主国对自己权威式微的无奈和放权之后的战略铺垫,印度各派对独立的渴望和彼此毫不妥协的固执,普通百姓为政治精英的博弈和宗教派别的争斗所付出的血泪代价。
1947年秋,当印度民众欢呼雀跃、庆祝国家独立之时,“圣雄”甘地却正在加尔各答进行绝食抗议,以阻止肆虐当地的暴力行为。
约一年来,在穆斯林领袖真纳宣布要用“直接行动”争取独立建国之后,印度西北部和东部——印巴分治的边界线两侧——的宗教冲突与屠杀此起彼伏,造成了数十万人的死亡。
这令甘地极度失望。他一直坚信:独立后的印度应该是一个包容的、统一的、能将次大陆所有居民拯救上船的“诺亚方舟”。无奈,印度教徒和穆斯林之间的积怨实在难以调解,终于还是因为分治建国这个导火索集中爆发了。
悲剧还是发生了:1948年初,在甘地前往晚祷的途中,一个印度教极右翼青年开枪将其刺杀。
“如果我被杀了,也许印度教徒和穆斯林就会和谐相处。”甘地曾经的预言竟然一语成谶。独立后的印度再也没有发生前述那种规模的宗教冲突,大体来说,印度宗教矛盾是在可控范围之内。巴基斯坦国父真纳所害怕的,印度教徒通过民主制度对穆斯林的全面压迫并没有发生。
03
统一:帕特尔“建国实验”
将历史上分裂的“大陆”整合成一个国家绝非易事。
在印度宣布独立时,有近半的国土处在五百余个土邦王公的统治之下。在历史上,还从没有过一个政权能够直接管理整个印度,这对新生的独立印度更是一个不小的挑战。将土邦并入印度这一进程主要以和平的方式进行。
时任内政部长的帕特尔是一位颇具个人魅力的劝说家,他在与土邦王公的谈判中,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既注意安抚他们的自尊和情绪,也不失时机地运用了一些强迫手段,最终成功地将绝大多数土邦纳入国土之内。
但海德拉巴是一个例外,统治着这个土地最广、人口最多的土邦的穆斯林君主不肯放弃自己的独立地位,试图继续做次大陆中的国中之国。
“铁人”帕特尔此时展现出了他强硬的一面:“当你的善意成为成功的阻碍,请让愤怒冲破你的双眼,用坚实的双手去做斗争。”他策划了对海德拉巴的武装入侵,经过一个星期的战斗,最终将这二十余万平方公里土地纳入印度政府的管辖之下。
1975年,锡金公投加入印度联邦之后,印度所控制的国土就基本固定了下来。
这片土地上的居民的复杂程度令人咋舌:共有数百个不同的民族,其中有22种语言被列入了印度官方语言的名单。不可思议的是,时至今日,印度居然基本做到了这一点。
据印度本土学者的分析,在一个不算强有力的中央政府之下,如此复杂多元的印度能保持统一,主要依靠的是文化的力量。
传承数千年的史诗、神话与英雄传说构成了绝大部分印度人民的共同文化背景,独立运动时期建立起来的国族观念也已经深入人心,而宝莱坞的电影、音乐则更是加深了印度人之间的情感纽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