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这个症状轻、中度患者有盼了!国产阿尔茨海默病药物GV-971上市

方颍钰 北京商报 2020-09-21


全文共2446字,阅读大约需要5分钟


11月2日,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治疗阿尔茨海默病原创新药甘露特钠胶囊(GV-971)上市,这也是上海试点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制度(MAH)、推动创新研发成果快速上市的成功案例。

 

中国邮政11月1日发行的《科技创新(二)》纪念邮票中,第四张即为阿尔茨海默病治疗新药GV-971。


阿尔茨海默病是一种神经退行性脑部疾病,目前全球约有4800万患者,每3秒钟还将增加一个新病例,预计到2050年将达到1.5亿人,中国患者约占20%。据国际阿尔茨海默症协会统计,随着人口逐渐老龄化,阿尔茨海默症的危害越发显现。


01

阿尔茨海默症患者福音来了


这款名为GV-971的原创新药,由中科院上海药物所研究员耿美玉率领的团队坚持22年,在中国海洋大学、中科院上海药物所与上海绿谷制药的接续努力下研发成功。


 

全球用于临床治疗阿尔茨海默症的药物目前只有寥寥数款。各大制药公司在过去20多年里相继投入巨资研发新的药物,大多宣告失败。该领域已有17年无新药上市。


据了解,共有1199例受试者参加了GV-971的1、2、3期临床试验研究。其中3期临床由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精神卫生中心和北京协和医院牵头组织、在全国34家三级甲等医院开展,共完成818例受试者的服药观察。整个临床试验由全球知名的新药研发外包服务机构艾昆纬负责管理。



为期36周的3期临床研究结果表明,GV-971可明显改善轻、中度阿尔茨海默症患者认知功能障碍。与安慰剂组相比,主要疗效指标认知功能改善显著,认知功能量表评分改善2.54分(p < 0.0001)。不良事件发生率则与安慰剂组相当。


耿美玉介绍,临床前作用机制表明,GV-971通过重塑肠道菌群平衡,抑制肠道菌群特定代谢产物的异常增多,减少外周及中枢炎症,降低β淀粉样蛋白沉积和Tau蛋白过度磷酸化,从而改善认知功能障碍。靶向脑—肠轴的这一独特作用机制,为深度理解GV-971临床疗效提供了重要科学依据。


02

临床医生感到惊喜


中国原创治疗阿尔茨海默病新药获批上市的消息,让临床医生感到惊喜。


上海交大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神经内科邓钰蕾医生表示,阿尔兹海默症这一疾病在如今已经引起了极大的社会关注,老百姓对于这一疾病的重视程度也在逐年增加,“瑞金医院早在上世纪90年代,就开出了记忆力障碍专病门诊,当时来看的都是中重度患者,很多患者生活无法自理,甚至不认识家人,但现在很多患者在疾病初期,发现记忆力较以往下降,就会马上来就诊。”


 

邓钰蕾说,随着老龄化的发展,阿尔兹海默症的就诊人群年龄也从以往50-60岁左右,范围扩大到了60-90岁,80岁以上人群尤为多见,发病率也在逐年递增。


“从这一疾病的症状来看,记忆力下降是最常见临床表现,此外还有语言功能下降,空间识别功能下降,这就容易导致患者迷路或走失,还有一些是逻辑能力变差,甚至是性格改变,这些症状容易被忽略,其实这也是阿尔兹海默症的症状中的一部分。”邓钰蕾表示。


由于发病机制尚不明确,阿尔兹海默症治疗多年来一直存在临床治疗难点,“现有临床治疗主要有两大类药物,一是胆碱酯酶抑制剂,如多奈哌齐、重酒石酸卡巴拉汀,另一类为NMDA受体协调剂,如盐酸美金刚,但这三种药物仍然不能阻断或逆转病情,只能起到缓解的症状,阿尔兹海默症新药研发17年没有新的进展,像美金刚这类药物在国外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晚期已经上市了。”


为何新药研发难?邓钰蕾指出,这主要是由于阿尔兹海默症的发病机制仍不明确,“只有找到发病机制,才能阻断疾病进展,明显改善症状。而从目前来看,其病因包括遗传、外伤、脑炎病史等,也可能与精神和情绪相关联,病因是很复杂的。由此可见其治疗也需要多角度、多靶点的临床研究。”


GV-971的出现让临床医学专家看到了希望,这一药物曾在国内开展多中心临床研究,在中国34个地点招募了818名患者参与三期临床试验。


瑞金医院团队也参与了该项临床研究,邓钰蕾表示:“这项研究主要采取双盲、安慰剂对照研究,作为一种全新的药物,经过半年的临床验证,能显著改善患者的认知功能障碍。我们刚获知GV-971在2019年11月2日获得了国家药监局的批准,可应用于阿尔茨海默病的轻度至中度患者,作为临床医生我们期待能在与阿尔兹海默病的较量中增加一个有力的武器。”


03

上海加速原创新药上市


GV-971获批上市,也是上海试点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制度(MAH),推动创新研发成果快速上市的成功案例。


以往,我国药品注册与生产两大环节被“捆绑”在一起。依据相关法律法规,仅允许具有《药品生产许可证》的生产企业在取得药品批准文号,经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认证后,方可生产该药品。


换句话说,国内医药企业必须自己筹钱搭建符合要求的厂房,才能走完新药的审批,拿到批号,实现量产上市。然而,一条医药生产线至少需要几亿元的资金来建设,即使是资金雄厚的生产企业也要权衡再三,一般的研发机构更是举步维艰,不得不面对更残酷的现实:忍痛把一手养大的“青苗”低价卖给药品生产企业。

 


2015年11月,我国10个省市被批准开展MAH制度试点,药品生产许可可以与上市许可分离,允许药品研发机构、科研人员作为药品注册申请人,提交药物临床试验申请、药品上市申请,在取得药品上市许可及药品批准文号后,成为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


研发机构从此可以心无旁骛,集中有限的资金、人才去做研发,不仅加快了新药产业化进程,更避免了厂房的重复投资建设和产能浪费,这在土地资源珍贵的上海,意义重大。


对于国家重大科研成果GV-971,上海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上海市药监局在上海市市场监管局指导下,积极推进GV-971上市工作,主动与国家药监局沟通,跨前服务,在产品注册、资料申报、审评核查等方面做好协调指导。国家药监部门优化审评流程,整个过程实现了提前介入、滚动提交、随到随审、并联审批和同步核查,大大缩短了审批时间,在不到1年的时间里完成了从受理到审批的全过程。


作为在全国率先开展MAH制度试点的省市,上海通过制度创新和主动服务,打通了药物创新研发的“最后一公里”,有力激发了药物创新研发活力,集聚了一大批创新研发企业,催生了一系列本土研发的创新药、明星药。


截至2019年10月底,上海已有54家申请单位提交了131个品种的MAH试点申请,其中有31个属于尚未在国内外上市的一类创新药。目前,已有90个品种获批成为MAH试点品种,63个品种获得了上市许可。


(以上部分内容综合整理自新华社、澎湃新闻等)


精彩回顾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公报


北京传统商场改造(一)丨社区+奥莱,长安商场春节前变身


网售电子烟急刹车!国家烟草专卖局敦促电商平台下架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