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中美将于下周签署第一阶段经贸协议

陶凤 王晨婷 北京商报 2020-10-14


全文共1345字,阅读大约需要3分钟


1月9日,商务部召开今年首场例行新闻发布会。商务部新闻发言人高峰透露,应美方邀请,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中美全面经济对话中方牵头人刘鹤将于本月13日-15日率团访问华盛顿,与美方签署第一阶段经贸协议。双方团队正在就协议签署的具体安排密切沟通。



美国总统特朗普曾于2019年12月31日发推特称,将于1月15日在白宫签署第一阶段协议,届时中国高层代表将出席。此后,他将前往北京开始第二阶段协议谈判。


更早之前,中方声明,经过中美两国经贸团队的共同努力,双方在平等和相互尊重原则的基础上,已就中美第一阶段经贸协议文本达成一致。协议文本包括序言、知识产权、技术转让、食品和农产品、金融服务、汇率和透明度、扩大贸易、双边评估和争端解决、最终条款九个章节。同时,双方达成一致,美方将履行分阶段取消对华产品加征关税的相关承诺,实现加征关税由升到降的转变。


此外,对于美国对人工智能软件进行出口管制一事,高峰回应称,在经济全球化深度发展的今天,限制和干扰正常的国际合作,不仅会损害有关企业包括美国企业的利益,而且会引起市场对美国的贸易投资环境、创新环境的担忧,影响国际产业链的稳定。


高峰认为,科学应该是无国界的,科技发展进步应该造福于全世界人民。中国的科技进步是在开放条件下,通过几代人自己的不懈奋斗取得的。中国将坚持走自主创新的道路,同时将更加开放,愿意同世界各国加强合作,推动科技创新,分享科技成果,共同解决人类发展难题,共同造福世界各国人民。希望美方纠正泛化国家安全,滥用出口管制措施的错误做法,为各国企业开展正常的贸易与合作创造有利的条件。


据悉,美国商务部下属的工业和安全局(BIS)3日发布新的出口管制措施,规定自1月6日起,从美国出口特定类型地理空间影像软件的公司必须申请许可,才能向海外输送(出口至加拿大的情况除外),以期将敏感技术排除在竞争对手的控制之外。应用于智能化传感器、无人机、卫星和其他自动化设备的目标识别软件(无论民用或军用)都在限制范围之内。外媒认为,此项措施直接指向了包括中国在内的几个国家。


这已经不是美国首次针对中国在内的几个国家进行技术管制。2018年8月,美国国会通过《2018年出口管制改革法案》,要求对特定国家出口或再出口敏感技术进行审查。主要被关注的技术包括人工智能、机器人、AR/VR、金融技术、网络技术和高级航天技术。同年11月,BIS提交了一项技术出口管制体系框架,以“国家安全”为由,要求加强对14项高科技领域的出口限制。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研究员赵萍告诉北京商报记者:“这可以说是美国的一贯伎俩。主要目的是遏制其他主要经济体发展,采取出口管制,限制技术本身输出。但结果往往是事与愿违的。对于管制,首先受影响的还是美国自己企业。自己投入大量成本,但是无法进行销售,美国企业是深受其害的。此外,遏制出口也是孤立主义的思维,将美国和其他各国隔离开来,不利于美国自己的技术进步。技术具有溢出效应,且现在全球贸易一体化、经济一体化都是大势所趋,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全球产业分工越来越细,各国都很难做到独立完成整个产业链条。因此,美国此举也会影响全球的贸易链条。”


业内人士也谈到,美国限制人工智能软件出口对于我国人工智能企业影响并不算大。上海临港国际人工智能产业研究院执行院长魏锋认为,“作为一个赶超型国家,中国在人工智能方面发展速度迅速。但是,问题也不容忽视。中国是发展中国家,刚刚从要素驱动型、效率驱动型发展模式切换到创新驱动型,创新体系还不完善,创新人才还比较稀缺,特别是IP激励和保护体系还不够完善。”


精彩回顾

伊朗报复惊动全球,美伊“变脸”谁更快
美伊冲突导致全球股市震荡,黄金原油大涨
重磅!试行三年、按0.35%计息,监管酝酿支付机构备付金计息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