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京过年·新消费图景丨首次在京过年,年夜饭怎么吃
全文共1876字,阅读大约需要5分钟
正新元肇启,万象更新。
这个春节对于很多身在异乡的“打工人”而言极其特殊,为了疫情防控需要,很多人选择“就地过年”。北京商报商业新闻中心的记者们在今年全员留京过年,我们中的大多数人还是“原年人”。于是,两三人聚在一起包饺子、采买食材,把酒言欢共话一年的过往。当然,也有本就计划在京过年的一家人,有着添丁进口的喜悦,一锅锅出炉的饺子足见温馨。
在过去的2020年,我们奔赴在北京商业的第一线,记录下北京商业在过去一年中的困境、自救、自新的过程。在这个热闹的春节,我们更是记录下了在京过年“凑”出一桌年夜饭的过程和小插曲。这个过程不仅仅让我们体会到北京商业的韧性,也检验了北京商业的创新成果。
商超
数字化工具普及,化解人流扎堆
除夕当天,北京商报记者前往盒马鲜生顾家庄桥店,这家原本在平时算不上是人流攒动的门店,在除夕上午还是排起了几乎是一眼望不到头的长队。店内最受欢迎的当属生鲜产品,排队称重的客流绕了整个门店一圈,生鲜产品的货架总是刚填上就空了,三文鱼、螃蟹、龙虾等中高端食材是当天店内最抢手的产品,以速冻饺子为代表的速食商品也是抢手货。
尽管门店里排起了长队,但是盒马还是用数字化手段优化了聚集消费的情况。在结账区有专门的工作人员为排队的消费者手动扫码结账,提升结账效率的同时有效避免人群聚集。
外卖
平台横向扩张,刚需食材紧俏
刚刚过去的2020年对于外卖平台而言是集中发力横向扩张的一年。除了餐饮企业,商超、菜场、3C产品、宠物用品等,但凡能送到家门的商品,零售商们均动了外卖配送的心思。在线下门店没有“抢到”生鲜产品的记者一行人,分别用美团外卖、每日优鲜买齐了年夜饭所需的蔬菜、肉类、海鲜产品。
北京商报记者在下单过程中也发现,每日优鲜平台当日大蒜、香菜、八角等调味产品在除夕当天格外紧俏,青椒、茄子等蔬菜也很不好买。此时,上线了外卖平台的家乐福就起到了补位作用,记者分别用了两个平台的三个商户完成了除夕年夜饭食材的采买。
配送
运力充沛,配送价细微上调
早在春节前北京商报记者在采访过程中就了解到,已经有越来越多消费者会选择线上采购食材的方式解决年夜饭问题,一方面是为了避免前往人群聚集的公共场所,另一方面则是图省事、高效。
北京商报记者也在除夕当天注意了各个平台及商户的配送情况。每日优鲜采用预约配送的方式,除夕当天上午下单只能预约到下午的配送时段,足见当日配送订单之多。备受关注的新式茶饮品牌喜茶的配送时间则相比平时有了比较长的延迟,下单后两个多小时才收到产品。对配送效率有“执念”的星巴克则仍然保持着比较高的配送时效,订单仍然能够在三十分钟内送到。
此外,通过美团外卖订购的食材也在一小时左右收到,配送费相比平时有细微的上调,配送时间也在可接受范围内。
餐饮
半成品雄起,云聚餐实现全家过年
餐饮企业在经历了备受煎熬的2020年,在这个春节开始显露出各自的创新成果。北京商报记者在走访过程中发现,餐饮半成品单品、预包装食品已然开始成为线上网店以及线下商超的热卖产品。不少餐饮企业还将自己的半成品单品搬上外卖平台供消费者选购。这个在去年还只是餐饮企业消化库存食材的应急手段,如今已经成为餐饮企业寻找到的新商机,让美食走出门店,也走出门店附近五公里。
北京商报记者在今年尝试了金鼎轩的蛋黄包、海底捞的腊肠、大董的预包装烤鸭……这些之前只有在餐厅门店才能吃到的招牌菜,如今在家里简单加工后就可以品尝到与门店口味、品相不相上下的年夜饭大菜。可见,餐饮半成品的确未来可期。
此外,为了响应就地过年,越来越多的餐饮企业还在线下推出了新服务。除了大厨上门、年夜饭上门等服务外,节前海底捞在全国57家门店上线了华为智慧屏,通过与华为云的合作,让消费者实现云聚餐。
北京商报记者在大年初一前往海底捞回龙观店与远在潍坊的家人实现了一次云聚餐,一家人虽然身隔千里,但却能够在那一时刻隔着屏幕在一起吃火锅,不延迟、不卡顿、互动性强的新技术让记者感受到家人就在身边。
结语
新年伊始,蕴藏生机与活力
一次“就地过年”,一桌年夜饭让我们真实感觉到了北京商业在经历了去年的艰难时光后的变化和生机。线上的高速发展,各行业数字化程度的陡然提升,传统行业走出舒适区开辟新出路,技术进步带动的效率提升和想象空间……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去年的疫情确实让实体商业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但这个牛年春节也让我们感受到了北京商业在过去一年中的变化。这些变化不仅迎合着新的消费需求也开始出现更多跨界,并拓展出更大的想象空间,为北京商业未来的发展注入新的生机和活力。
律回春渐,新元肇始。
记者丨郭诗卉 郭缤璐 于桂桂
编辑丨张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