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时停产休眠,广汽三菱距离退市一步之遥
全文共1787字,阅读大约需要6分钟
截至2022年,广汽三菱资产负债总额为59.53亿元,资产负债率高达99.87%。
记者丨刘洋 刘晓梦
广汽三菱距离退市一步之遥。7月13日,一封《致广汽三菱全体员工的一封信》(以下简称“全员信”)在网上流传。信中显示,由于销售远未达预期,公司经营陷入困境,广汽三菱于今年6月正式进入临时停产阶段并公布员工安置方案。
今年4月,广汽三菱工厂被曝停产,预计6月复产,同时也传出其将退出中国市场的消息。尽管广汽三菱与三菱汽车方面多次表示“绝不退出”,但最终没等来复产,从“停产”进入“停产期”。对于成立11年的广汽三菱“休眠”,网友们有惋惜、有回忆、有恨铁不成钢。面对低迷销量和市场竞争,广汽三菱面临一道“去”还是“留”的选择题。
复产未成功
广汽三菱的员工没等来6月的复产,等来了员工安置方案。
全员信提到,“广汽三菱目前的产品受市场转型的影响,销售远未达预期,公司经营陷入困境。在行业变革大环境下,广汽三菱经营层和股东方经过慎重讨论,公司于6月正式进入临时停产阶段。与此同时,广汽三菱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人员结构的优化。今日广汽三菱公布员工安置方案,在公司方面由人事部门牵头,各部门协同处理员工诉求,推进安置方案落实”。
对于该全员信,广汽集团相关人士表示,“目前广汽三菱股东方正尽全力推动企业纾困转型工作。广汽三菱将根据实际情况,依法依规进行人员结构优化,并尽最大努力保障员工合法权益”。
今年4月,广汽三菱工厂便被曝出停产消息。彼时,有报道称,由于全新欧蓝德未达销量预期,今年3月8日至5月的3个月内,广汽三菱长沙工厂将停产,部分零部件继续生产,将根据库存和销售环境,预计今年6月重启开始生产。随后,广汽三菱将退出中国市场的传闻四起,对此,三菱汽车社长加藤隆雄称:“目前三菱汽车没有退出中国市场的计划,尽管公司在华面临困难,但长沙工厂将按计划于6月重启生产。”
资料显示,广汽三菱成立于2012年,由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三菱自动车工业株式会社、三菱商事株式会社三方合资经营,合作年限30年。2018年,广汽三菱凭借国产欧蓝德的高销量表现,总销量达14.4万辆。不过,面对国内车市竞争加剧,广汽三菱始终未能摆脱对欧蓝德的依赖,导致该车型在增量乏力后整体陷入低迷。尽管,后期相继引入奕歌及新能源车型阿图柯等车型,但广汽三菱未见起色。中国汽车流通协会专家委员会成员颜景辉表示,广汽三菱旗下均为SUV车型且销量结构又过于依赖欧蓝德,尽管该车型一度助力广汽三菱整体销量增长,但随着欧蓝德销量下滑,广汽三菱的整体销量也受到冲击。
数据显示,过去三年,广汽三菱销量分别为7.5万辆、6.6万辆、3.36万辆,去年产能利用率仅为3.33%。
终端卖不动
事实上,全员信中还提到,“汽车产业正在经历一次颠覆性的变革,我们所处的汽车市场正在快速从传统燃油车向新能源汽车方向转型……顺应趋势,抓住新能源的转型机遇,公司将迎来涅槃重生”。广汽三菱欲借转型重生,但目前市场上怎么也卖不完的库存,让外界对其能否重启产生疑问。对此,北京商报记者走访发现,去年上市的全新欧蓝德在4S店内的现车并不多,但车型生产日期多为去年12月,这意味着车辆库存达6个月。当记者询问能否订购新生产的车型时,一位广汽三菱4S店销售人员表示:“即便跟厂家订购,多半到店车辆也为去年12月生产。”
不仅全新欧蓝德库存难消化,“甩”不完的老款欧蓝德也成为经销商的主推车型。“老款欧蓝德顶配车型优惠能达4.3万元,生产日期为去年8月,对比来看老款车型更实惠。”上述广汽三菱4S店销售人员表示。此外,由于卖不动,劲炫、奕歌等车型店里部分经销商已开始拒绝主动进车。而新上市的新能源车型阿图柯,终端市场也给出2万元的优惠价格进行促销。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秘书长崔东树表示,三菱汽车在海外市场有不错的口碑也有一定实力,但近年来在中国市场表现不佳,主要是技术和产品投入不够。
值得一提的是,去年广州车展广汽三菱展台发布预售的L200如今也未能上市。“目前该车型只能预订,何时上市还没有具体消息。”一位广汽三菱官方客服人员对北京商报记者表示,虽然工厂停产,但广汽三菱的销售和售后均未受到影响,该车的具体情况可咨询当地经销商。据了解,该车型采用柴油发动机并将通过广汽汽贸引进销售。在颜景辉看来,相比于欧蓝德等,作为皮卡车型的L200更加小众。
由于终端低迷,广汽三菱早已资不抵债。数据显示,截至去年,广汽三菱资产总额为59.61亿元,资产负债总额为59.53亿元,资产负债率高达99.87%。去年9月,广汽集团为旗下多个合资品牌共计“输血”15.36亿元,其中广汽三菱拿到10亿元。彼时,广汽集团方面称:“提供贷款系适当缓解资金压力,促进后续稳定发展,以改善现金流。”今年6月,广汽集团董事会通过一则提供委托贷款议案,拟向广汽三菱提供9.42亿元委托贷款。业内人士认为,提供资金支持只能缓解企业一时之困,如果广汽三菱不能技术革新并带来符合中国市场的产品,只能等待被淘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