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制菜上婚宴进校园:争议不断,盲区待解
全文共2517字,阅读大约需要6分钟
从此次预制菜风波来看,消费端对于预制菜的疑虑主要围绕其是否健康、是否知情以及是否安全。
记者丨郭缤璐 张天元
预制菜又被推向风口浪尖。
近日,“你能接受豪华婚宴七成是预制菜吗”“预制菜进校园有学生家长辞职送饭”等话题登上热搜,预制菜也再次因使用场景成为热锅上的蚂蚁。从争议点来看,预制菜食品安全、预制菜知情权以及预制菜生产标准成为市场疑虑。
分析认为,虽然预制菜发展迅速但仍处初级阶段,当前预制菜问题不再只是关乎其好不好吃,产品的安全性、法规标准的健全性等行业问题成为其能否健康发展的关键,甚至有必要对预制菜的分类定义和产品标准进行分级。
多场景使用预制菜引争议
预制菜在更多场景使用上引发争议。近日,“预制菜进校园”的相关话题频频登上热搜。据媒体报道,起因是由于江西一当地中央厨房供餐配送不及时、服务人员不足,配送的幼儿园开学第一天就出现了数百名孩子下午3点还没吃午饭的情况,有的孩子还引起身体不适。
第一时间,关于对校园食品安全、预制菜是否健康等担忧开始在多地引发争议,不少家长开始晒出自己孩子的学校餐食。
部分观点认为,符合健康标准的预制菜进入校园没有任何问题,不仅能够让学生吃到未尝过的复杂工艺餐食,在食堂人员有限而学生多的情况下,还能够减轻备餐压力,不该因为部分希望节约成本之人而将矛头指向整个行业。
但也有反对者坚决抵制预制菜进校园,认为防腐剂太多,不适合给孩子吃。还有网友指出,凡事不能一刀切,需要给家长和孩子选择的空间。
无独有偶,除了校园场景以外,预制菜出现在婚宴之中一事同样引起了不同看法。前不久,杭州一消费者选了市区知名酒店中最高档的5988元宴会套餐,但被曝出这桌婚宴至少有七成是预制的。对此,有消费者认为婚宴存在浪费现象,如此一来浪费的成本也随之降低,本来吃的就是氛围,其他无所谓。也有消费者指出,酒店收费那么高居然还是预制菜。
各方角度存在“盲区”
近年来,在懒人经济、宅经济、家庭场景等需求的催生下,预制菜热度飙升,虽然不是新事物,但大众对于预制菜这一新名词的态度却一直呈现两极化。然而,预制菜又错在了哪儿?
从此次预制菜风波来看,消费端对于预制菜的疑虑主要围绕其是否健康、是否知情以及是否安全。在中国消费者协会今年发布的2022年十大消费维权舆情热点中,预制菜产品品质及应用场景存在侵权隐患,排名第四。其中包括由于一些餐饮商户或有意或无意地隐瞒了餐品由预制菜制作的情况,导致希望品尝厨师现炒餐品的消费者感觉“受到了欺骗”。另外,从此次预制菜进校园时间来看,不少家长“抵制”主要因为预制菜含有大量添加剂,原材料新鲜度也无法保证,这也是当前不少消费者抵触预制菜的主要因素。
然而,对于上述疑虑,北京商报记者采访了部分预制菜上下游产业从业者,他们从不同视角进行了解答。关于预制菜安全标准上,一位预制菜工厂从业者表示,目前企业在生产预制菜过程中执行的标准或是行业标准,或是团体标准,如果说从合规性而言这并没有问题。当然,关于预制菜行业在不同环节的国家执行标准和生产标准的确仍是空白,填补空白的确能够进一步提升行业的规范发展,并且有效打消疑虑。
另外,在知情权上,一位餐饮从业者告诉北京商报记者,之所以知情权问题难解决,一方面是标准的滞后,另一方面是目前消费端对于预制菜的认知和视角不同。“打个比方,一份清炒时蔬,的确是门店现炒出品,但是原材料使用的是中央厨房的净菜,净菜也属于预制菜,那这份菜是否是预制菜,门店又如何标准呢?”因此,预制菜本身并非是新鲜事物,只是发展到一定节点需要更细化的标准去规范,大众也需要进行培育。
科信食品与健康信息交流中心主任钟凯表示,近期的预制菜风波显露出消费端对于预制菜认知问题。从目前来看,急需解决消费端的不信任问题,其中关键是消费者对于“知情权”的要求,但如何厘清、尺度在哪儿是各方需要思考的关键。的确,对于消费者而言,信息透明化是其彻底接受预制菜的首要门槛。“预制菜的供应透明是一方面,将预制菜采购过程和产品质量透明化才能够解决部分消费者的担忧。”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杨国超表示。
深圳市思其晟公司CEO伍岱麒指出,如今的预制菜不再只关注味道是否好吃,上升到综合性问题,这也意味着行业急需升级和规范。另外,预制菜引发争议并不是坏事,只是一个产物到了一定阶段需要面对的问题。类似的事件也倒逼企业甚至产业去重新审视短板,并投入研究,探索解决之道,尤其以产业集群发展的省区,更应自上而下去推动改变这些方面。
亟需实现分级判断
预制菜还能洗白吗?事实上,谈预制菜色变的关键在于大家认为它正在慢慢渗透到各个场景,随着产业的高速发展,更为细节的问题也逐渐显露,在双重加速下,预制菜行业陷入水深火热之中。
中国预制菜产业联盟研究院院长昕原表示,在预制菜的供销模式发展过程中,特别是在其发展早期阶段,难免会存在对预制菜认知不明、标准不清及选品不易等情况。基于这个问题,我们应该对预制菜进行分类定义和产品标准的分级。如熟制预制菜、成品预制菜、冷鲜预制菜等品类,或是越接近零售端和消费终端的产品,就越需要进行分级。场景分级、品质分级、体验分级……随着分级发展,细分市场的多样需求会被不断满足,消费者的体验会越来越好,上游的供给也会更丰富。
农文旅产业振兴研究院常务副院长袁帅表示,预制菜再引争议与其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有关。就近期事件而言,公众对于预制菜的疑虑可能会导致行业信心下降,影响产品销量和行业发展。但该事件也凸显了大众对于食品安全和健康问题的关注度增加,这就意味着预制菜行业需要更加重视食品安全、信息公开、消费者权益保护等问题,从而赢得消费者的信任和支持。
在袁帅看来,近年来,高质量的预制菜以方便快捷和配方健康等获得了一定支持者,在当下的市场中仍具备良好的发展机遇。然而,在行业发展的过程中,预制菜从业者需要注意加强食品安全意识和管理,确保产品质量和安全,并提高信息透明度,让消费者能够了解产品的成分、制作工艺等相关信息。另外,品类在发展的过程中还需注重创新和品质,并不断提升产品的口感、营养价值,以满足消费者对于高品质预制菜的需求。
编辑丨汪乃馨
图片丨北京商报、视觉中国、新浪微博截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