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碎中的盼望(吴蔓玲)
文/吴蔓玲
本文原刊于《举目》官网言与思专栏2016.07.18
奥兰多同性恋夜总会的枪击事件,震惊了北美的社会,据说是美国历史上死伤最严重的一次枪击案。我的头一个反应,是心惊,接下来,是叹息──自忖已经好一阵子没有为同性恋者的救恩代求了。
在有关枪击事件的报导中,有两位母亲的反应叫人动容。一位是克莉丝琴(Christine Leinonen),有记者在第一时间访问了她。当时,她还不晓得儿子的下落,只知儿子的男友活下来了。
在萤幕前,她的无助、心慌、哀恸,叫看的人心疼。 其实,此刻的她心里有数,儿子大概存活机率不大。采访几近结束时,她以哀悼的心情自述以儿子为荣,指出儿子在高中时代,致力于促进学校同性恋者和非同性恋者的友谊而获奖的往事。(注1)
而在49名受害死者当中,也有一位母亲布兰达(Brenda Lee Marquez McCool),她是11位孩子的母亲。在凶案发生那一霎时,她挡在儿子的前面,中了好几枚子弹,救了儿子一命。
他的儿子在丧礼中强调,母亲一向以公平对待每个人,无论你是谁。言下之意,母亲接受且认同他是同性恋,也公平看待他和其他10位弟兄姐妹。(注2)
这就是母爱的伟大,即使为孩子死都甘愿,显然这两位深爱儿子的母亲,早已完全接纳并认同自己儿子的同性恋行为。
然而,对深知上帝救赎、公义、圣洁的基督徒母亲们,她们对儿女的爱绝不亚于前述两位母亲,内心更是承受着无以言喻的苦。
这是因为她们不能认同与接受孩子同性恋的行为;晓得同性恋行为,就像看色情图片、奸淫等,无法承受上帝的国(《林前》3:9-10)。她们为儿女永恒的福祉着急。
眼前不禁浮起我认识的几位基督徒母亲的脸──得知自己孩子“出柜”时,那无助、张惶、心碎的脸。又有谁被儿女当面告知是同性恋的基督徒父母,不会惊慌失措呢?
约20年前,我一位好友宜惠年轻守寡,信主不久,就面对自己独力含辛茹苦养大的儿子的同性恋告白。惊吓之余,大呼,这是肮脏污秽的行为。在她的激烈反应下,儿子离家断了音讯。大约10年后,母子关系才踏入重建之路。
像宜惠乍闻儿女出柜时心慌意乱,是一般基督徒父母们的普遍反应,就连我那心理辅导专业的朋友静宜,平日辅导的就是贫户或翘家少女,面对女儿的出柜,也是不知所措。
静宜夫妇在教会有不少服事,年轻人格外喜欢静宜的善解人意。初知她女儿出柜时,她竭力蒐集资讯,想广泛阅读,为了知道怎样与女儿相处,以及有理性的交流。不过,她吐露前半年时间,心情混乱,很难静心阅读。
她女儿的出柜是出乎大家预料的。他们夫妇平日省吃俭用,供给每个孩子读费用极高的基督教私立学校;到了大学,读的也都是基督教学院或神学院。谁会想到,读神学院的女儿会受身边人(教授和同学)的耸动,走上同性恋之路。
每位面对儿女出柜的基督徒父母,首当其冲的难题之一,是如何拿捏相处之道。要有合宜的态度对待自己的孩子和性伴侣的头一步是,分辨接纳和认同之间的差异。接纳,是接受事实的存在;认同,是承认他的选择和行动都是对的。
在面对女儿要把伴侣带回家时,静宜必须面对这个挑战。在多方商量讨论并祷告后,她决定让她们来,但会清楚表明自己对同性恋的立场。
我对静宜的决定不觉得唐突,一向可人的她深知,女儿的同性伴侣不是仇人,并且也是上帝所爱的。当然啦,她必须想清楚怎样处理一些相处的细节,才能够清楚表明接纳而不认同的立场。
其实,事情不是那么绝望的。你我在基督里持守真理的爱,可能就改变了一位年轻人的人生方向。
记得读过艾妮塔・渥尔滋(Anita Worthen)写的一位母亲的见证(注3)。尽管情感上她一直厌恶儿子达伦的性伴侣马克,但有一天,她有从上帝来的感动要邀请马克到家里。
接下来几个月,马克来了好几次,还加入他们家人的唱诗。后来,马克悬崖勒马,重新委身基督,离开同性恋。这位母亲按捺住自己的厌恶,选择顺服去爱,而上帝也信实地成就了超乎人想像的恩典。
最近,我听到另一则好消息。朋友心莲为儿子的出柜,激动、流泪,大力祷告,不过是二、三年前的事。前些日子,这孩子抛弃同性恋生活,说自己已经越过那个人生阶段,要向前走。
其实,这孩子只是在艺术方面才华出众,在学校受同学们排挤,说他娘娘腔,而学校同性恋群趁机介入,给他归属感,才“出柜”的。现在他因着基督救恩,知道自己在基督耶稣里是谁,因此走回正路。
我还有位朋友晓青的女儿也有类似情况,在前几年也离开了同性恋群,因为她找到了真正生命的归属──耶稣基督。话虽容易,但晓青可是积极在上帝面前赞美祷告,并且要求朋友们,一起为女儿争战有四、五年之久。
我脑海里仍清楚记得晓青在人生最低点,看见孩子愈陷愈深,甚至离家出走时,仍大力向主赞美高歌的景象。她就是不管眼前的,执著相信上帝的信实,捉住主话语的应许。上帝是信实的,祂必一再给迷路的孩子机会悔改。
尽管奥兰多同性恋夜总会枪击事件那两位母亲对自己儿女的爱,令人动容;但对许多面对儿女出柜的基督徒父母来说,为了儿女的永恒益处,他们的爱必须更坚靭。
我们不要灰心,无论当前社会的氛围如何,要继续为同性恋族群的救恩祷告争战,相信上帝的信实,赞美祂的良善,并且也常为我们身边仍等待儿女回头的父母们加油打气。我们所信的,的确是信实、慈爱、公义的全能神,祂乐意人人都得救。
注:
1.http://www.slate.com/blogs/the_slatest/2016/06/12/devastating_abc_clip_of_christine_leinonen_waiting_to_hear_about_her_son.html
2.http://www.bbc.com/news/world-us-canada-36590697
3.Anita Worthen & Bob Davies, Someone I Love is Gay, (中译本《亲爱的同志──我所爱的人是同性恋》),第8章。
4.为了保护隐私,所有提到的我的朋友,都不是本名。
相关阅读
教会、主流价值、同志婚姻 —— 教会应如何回应同志婚姻合法化?
投稿:bh_editorial@ochwxy.org,请务必注明“投稿给《举目》”。并附中英文姓名、笔名(若不想用真名发表)、电邮、地址及作者简介或相关照片。
转载:请先致邮bh_editorial@ochwxy.org获得许可,并了解相关注意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