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们,卸下“都挺好”的坚硬外壳吧!——一个在家教育妈妈的感悟(王敏俐)
本文原刊于《举目》官网言与思专栏2019.04.15
王敏俐
近日小说家阿耐的作品《都挺好》被搬上银幕,以影视呈现于观众面前。这部戏剧以许多的篇幅来探讨原生家庭,描述了一个过度强势的母亲、相对软弱的父亲在重男亲女的文化中,如何对子女的性格、未来人生与进入婚姻之后的再生家庭等等,铭刻下不可磨灭的影响。在原著小说的结局中,主要人物苏明玉默默地接受了原生家庭与生命的现状。小说写道:“亲情是捡不回来了,大家淡淡如水地交往吧,她不寄予厚望,也不恨之入骨,该怎么样就怎么样,她和石天冬幸福就行了。”
作家龙应台曾经在她的著作《目送》中如此说道:“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在某种意义上,龙女士的叙述也许道出了父母看着子女一步步长大独立的寂寞感。
但是,从更深的生命本质上来看,其实父母对子女生命所形塑的影响力,从来不曾远离:我们在原生家庭中曾经被深爱过的痕迹,或是被冷漠忽视过的伤害;我们在原生家庭中因着父母的鼓励与陪伴,被一步步建造起来安全感,或是在言语、肢体暴力中所累积下来的自我憎恶……父母在我们生命中的烙印,并不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渐渐褪去,反而,这一切的一切,都深深地走入了我们的灵魂之中,牵动着我们的喜怒哀乐。
“一切都挺好”,常常是挂在我们嘴边的一句话,因我们不知道该如何与人分享心灵最真实的景况。“都挺好”也常常成为我们在面对脆弱自我时的一道防卫。我们对原生家庭总是夹杂着爱与无奈、温情与痛楚的矛盾情感。家对有些人来说,是一个温暖的归宿,让他们找到自己的定位;对有些人却常常成为了一个永无止尽的黑洞,时不时在暗夜中消耗着他们的情绪、心思、甚至是体力与财力。
带着从原生家庭而来的爱与重担成长起来的我,如今也成为了母亲。我知道我所做的每一件事,也深深牵动着我孩子的未来,我有时会问自己,作为孩子们的“原生家庭”,我带给孩子的,将会是祝福还是咒诅?
我并非出生自基督教家庭,所以对于如何按着神的心意来带领我的孩子,常常感觉瞎子摸象,找不到拿捏育儿之道的方寸感。但是当我开始进入与孩子一起在家自学的旅程之后,神仿佛也为我开启了一扇门:我看见许多敬虔爱主的父母,如何在温柔与坚定之中,以圣经原则为真理,引导孩子的情感与意志,在这个过程中,他们也合宜地向孩子敞开、坦承生命的软弱,坦承自己与孩子一样是需要主恩饶恕的罪人,从而得以一个家为单位,与主同行、同蒙主恩。
在我所参加的自学团体中,有一个情绪较为敏感易怒,言语发展比同龄孩子稍微慢一点的孩子——Max。像Max这样的孩子,可能在多数人的眼中,容易被贴上不讨喜、易惹麻烦的标签。但是在自学团体中,我看到这里的父母们给Max的恩典与积极的鼓励。当Max从冲动的情绪中安静下来时,会有人坚定地对他说:“我看到你在学习控制你的情绪,你做的很好。”当Max情绪失控时(这显然更为平常),我看到的是他母亲的坚定与温柔。
在自学团体与自学家庭中观察与学习到的亲职角色,给我许许多多的冲击,让我得以用新的眼光来思考原生家庭的议题。的确,原生家庭不需要完美无暇,需要的是夫妻之间、两代之间有活泼而真实的关系,来一起面对人性的软弱,彼此认罪、互相代求。当一个原生家庭愿意打破自我防卫的高墙,在神面前、在最亲密的爱人与子女面前,卸下“一切都挺好”武装的面具时,我们才有可能一起来到神的面前,承认我们的无能为力,且仰望祂的医治与恩典。
作为一个自学妈妈,我无法在孩子面前佯装我生命“一切都挺好”,我的软弱与失败24小时地呈现在孩子们的面前。因此,我如何面对自己的软弱与失败,将深深地影响我孩子的灵性与他们未来的生命。这样的看见,使我不得不更深地检视自己的人生,与过往原生家庭在我生命中的烙印。
每当圣灵提醒我过往人生中所犯的罪与失败,我知道是耶稣提醒我要回到过去的那个片刻,邀请耶稣的赦免与洁净,让生命中曾是败笔的片刻,一个个转换为神恩典与医治的现场。当我把每一个在原生家庭中失落的人生片刻带到主面前,才看见主的恩手一直都在,以马内利的神在我原生家庭的断垣残壁中,依然不弃守,等候我以祷告与祂同工。
许多自学过来的家长都提醒我,在自学的过程中,最重要的是与孩子一起灵修读经的时间。其实不管我们是否选择在家自学,我们都可以在每一天分别出半个小时,与我们的孩子一起亲近神。世世代代原生家庭的伤害与咒诅,许多时候是由于有罪有限的父母对自己与孩子有错误的期待,使孩子终身背负着无法满足父母期待的重担、挫折与伤害。但在一个有主同在的原生家庭里,父母却可以在神的恩典中,以神的话语提醒我们的孩子,上帝如何看他、爱他、与他同行,帮助我们的孩子了解自己在神国度中的角色与托付。
写到最后,以我最近与孩子一起灵修的小故事来结尾。我是一个伶牙利嘴的人,以致于我容易使我的家人因我所说的话而受伤。最近我发现,我的老大也开始复制我的说话方式,来对待比他小3岁的弟弟。在祷告之中,我找到了一个机会,以箴言来和孩子讨论言语的影响力。“良言如同蜂房,使心觉甘甜,使骨得医治。”(《箴》16:24)在神的话中,我自己被提醒,我也提醒我的孩子,许多时候,我们的一句话可以使人得安慰,也可以使人感到被拒绝,因为圣经说,我们所说出来的话语是带着影响力的,因此我们说的话应要用来建造别人、讨神喜悦。
儿子听我说完,若有所思。我看着他的双眼,我为此感谢神,因为我有一个机会可以为着我曾说过的伤害言语,在神与儿子面前认罪;也有一个机会可以与我的孩子一起学习以爱的语言来发挥生命的影响力。我向主祈求,愿我的生命可以在神、在孩子面前更真实敞开,卸下“都挺好”的坚硬外壳,让主的灵、主的话语更新转化我生命。
联系我们
投稿:editorial@oc.org,请务必注明“投稿给《举目》”。并附中英文姓名、笔名(若不想用真名发表)、电邮、地址及作者简介或相关照片。
转载:请先致邮editorial@oc.org获得许可,并了解相关注意事项。